乙型肝炎合并多发性肌炎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57.64 KB
- 文档页数:1
乙型肝炎治疗期间的护理与注意事项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病情、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生的建议。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在乙型肝炎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用药方案,按时按量服药。
乙型肝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但同时也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肝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糖分和盐,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和瘦肉等。
此外,患者还应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和损害肝功能。
第三,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和体液,并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等。
此外,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最后,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遵循医生的定期复查和随访。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用药方案和治疗计划。
患者应按时前往医院复查,进行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方面的检查,及时了解自身病情的变化,并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乙型肝炎治疗期间的护理与注意事项包括按时按量服药、合理饮食、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以及定期复查和随访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病情进行调整。
乙型肝炎合并多发性肌炎的护理标签::多发性肌炎;护理病毒性肝炎的合并症较多,但合并多发性肌炎较为少见,国外文献有所报道,国内目前仅见几例,这种合并症的患者极为痛苦。
关节肿胀,功能受限,有压痛,语言和呼吸都有障碍。
这类患者如不精心观察及护理后果非常严重。
病情观察及护理1要有预见性的观察多发性肌炎主要表现明显肌无力和周身肌肉酸疼,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所以护士的预见性观察很重要。
2呼吸的观察患者可突然出现呼吸肌瘫痪现象,除病情本身加重以外,如:创伤、感冒、过度劳累、精神刺激也可诱发或因抗胆硷药物用量不当所致,还可因抗胆硷酯酶药物用量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为肌无力突然加重,特别是肋间肌,膈肌和咽喉肌的肌力极度减弱,肺活量降低,呼吸迅速发生困难,紫绀、喉头水肿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加而无法排出,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则将发生严重的缺氧。
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发生病情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氧气吸入,给与相应的对症处理。
3饮食调理恰当的饮食对增进病人的一般健康和营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延缓病情的发展,给与高蛋白饮食,特别应有较多的动物蛋白,比如:瘦猪肉、鸡、鱼肉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应少些,应多进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
4保持室内新鲜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由于病情发展快,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可加速肌肉萎缩和肌无力的发展,在肌肉发痛可以忍受时不特殊处置,特别应注意防止呼吸道感染,病房要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5进行适当的锻炼嘱病人在病情允许时,做医疗体育,增加肢体活动,每日用握力器,健身球。
在疼痛明显时可为病人按摩分散其精力,症状可逐渐减缓,同事使各关节做充分的运动,增加运动功能和防止肌肉关节萎缩,任何主动和被动运动均应适度,否则对病情不利。
要特别注意了解肌力的改变和周身发痛的程度,可协助医生掌握疾病临床及时治疗。
同事根据疼痛和肌力的改变协助病人做被动运动时选用不同的手法。
6做好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常伴有周身发痛,活动受限,语言淡漠等症状,非常痛苦。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引言:乙型肝炎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传染性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
乙型肝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严重情况下可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与乙型肝炎相关的康复护理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身体恢复。
一、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对于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首先,应确保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帮助修复损伤的肝脏组织,并增强免疫力。
其次,应避免摄入高脂肪、油腻食物。
过多的脂肪会对肝脏产生负担,阻碍其正常功能。
此外,乙型肝炎患者应限制饮酒,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二、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病毒药物和保肝药物。
抗病毒药物可帮助清除体内的病毒,并控制感染的程度。
保肝药物则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其修复和恢复功能。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和副作用情况,并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三、定期随访乙型肝炎感染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定期随访。
通过定期检查血液标志物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血清转氨酶等,可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可以根据定期随访结果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继续药物治疗,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康复建议。
四、心理支持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往往会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的各种压力。
因此,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担忧,提供恰当的心理援助。
此外,可以组织相关教育活动,帮助患者了解和掌握有关乙型肝炎的知识,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五、生活方式调整乙型肝炎感染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生活方式上的调整。
首先,他们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在适当休息和睡眠时间保证足够时长。
其次,应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氧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改善心情。
此外,禁止使用毒品及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皮肤损害,疼痛的情况。
2、重要脏器心,肺受累情况。
二、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每天测量心率、呼吸,注意心率变化,如果有病情变化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3、进食宜缓慢,采用多种烹调方法,指导进食体位,吞咽困难者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轻肌肉负荷,肌肉疼痛时勿按摩,以免加重肌肉损伤。
2、病情稳定后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挛缩。
四、注意事项
1、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暖和避免外伤,如有溃疡应及时对创面进行处理。
2、按时服药,不要因为症状减轻而自行停药。
3、育龄妇女应避孕,避免一切疫苗接种。
护理记录。
多发性肌炎病人的护理
一、多发性肌炎护理概述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肌营养不良性疾病,具有发生缓慢而又
具有不可逆转的慢性进行性特点。
多发性肌炎护理的目的是减轻病人症状,预防和控制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和治疗病情发展进程,使
病人恢复正常肌功能。
二、多发性肌炎护理措施
1、营养护理:适当的营养护理是控制多发性肌炎活动和改善患者营
养状况的重要措施,患者应该以高蛋白,低脂肪,多维生素和低糖饮食为
基础,要少吃肉,多吃蔬菜和水果,并及时补充维生素,考虑到患者的能
量损失,宜多吃含糖的食物,如果营养状况恶化,应及时补充营养。
2、药物治疗:多发性肌炎的药物治疗是根治病情的重要措施,常用
的药物有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抗凝血剂等。
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定期随访,以维持最佳状态。
3、锻炼训练:积极适当的运动是控制多发性肌炎活动和增强肌肉力
量的有效措施。
患者可以选择低体力的有氧运动,像慢跑、走步、游泳、
太极拳等,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钟,以维持最佳状态。
多发性肌炎护理
【概念】多发性肌炎式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骨骼肌间质性炎性改变和肌纤维变性未特征的综合征。
病因不明,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免疫失调的自身免疫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骨骼肌有关。
多亚急性起病,女性比男性多1倍,主要表现为数周或数月内逐渐出现肩胛带肌的、骨盆带肌、对称性四肢近端无力,常伴有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劲肌无力、咽喉肌无力及呼吸肌轻度受累,表现为抬头、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主要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护理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与肌无力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使用激素有关
3.焦虑与病程长,恢复慢有关
【护理措施】
(一)休息和锻炼
病情严重、有明显肌疼痛者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增加
活动量,锻炼肌力。
(二)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营养。
(三)观察
密切观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四)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克服焦虑、悲观等不
良情绪,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健康指导】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持好心情。
按时遵医嘱用药,不
可自行加减药物。
多发性肌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多发性肌炎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卧床休息,并适当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症状控制后适当锻炼。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保持排便通畅。
进食呛咳吞咽困难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鼻饲流食。
3.用药护理应用激素患者应预防其不良反应,观察有无血糖升高、低钾、缺钙、胃出血等不良反应,给予低糖、低钠、高蛋白质饮食,用抗酸药保护胃黏膜,注意补充钾及钙;应用免疫抑制药患者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输注过程中避免药液外渗。
4.心理护理与患者多沟通,让患者多了解疾病知识,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心理。
5.病情观察本病累及膈肌及肋间肌可发生呼吸困难,心肌受累可引起心力衰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6.基础护理伴有皮肤损害的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注意保暖,避免日光直射;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加强基础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失用综合征;肺部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适当吸氧及雾化吸入,加强叩背、吸痰。
发热患者按发热护理常规。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本病与免疫失调有关,避免受凉、感染,增加机体抵抗力。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在疾病缓解期注意休息并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指导选用高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刺激性及油炸干硬食品。
3.用药指导根据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用药期间定时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了解激素规律用药及免疫抑制治疗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息,保持乐观积极态度,配合长期治疗。
5.康复指导急性期卧床休息,可适当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缓解期可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6.复诊须知定期复查。
如出现肌痛、肌无力加重、心前区不适、心慌、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