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9届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11
江西省2019届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人类已经处在数字化时代。
在传统文化领域,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趋势,如美国谷歌公司已完成了过去数百年人类文化演化趋势的模拟计算。
而我国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正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全面引入数字化技术,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显然,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真实记录和存储人类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既是国际趋势,也契合我国当下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多重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面临空前的危机。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开发、利用与传承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策略。
本质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应该避免可能存在的弊端,从法理角度厘清相关的版权问题。
这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自身活力,从而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源的作用。
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些国家在政府的引导下,由专业研究机构与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在数字化采集、存储、保存等方面构建了成熟的技术体系。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带状与组团状分布的空间特征,特别是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着大量生态独特、传承价值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我国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我国目前在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保护、有效传承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没有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对于大数据技术视野下数据资源与知识整合数据库的构建、多民族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等问题也急需开展深入研究。
破解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所面临的这些难题,其社会意义和价值毋庸讳言。
在文化遗产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开始关注并建立文化遗产学,这有利于文化遗产承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得到更深入的挖掘与传递。
江西省赣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模拟考试卷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祖国?”“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日前,某研究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做了一番街采,得到了这份“歪果仁”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却成为最受老外关注的“西洋景”,让很多国人感到不小的意外。
细究这些“新发明”,一大特点便是依托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模式,便捷人们生活。
比如,先进的支付系统,买卖东西只需“扫一扫”;畅达的电商平台,足不出户便可“购全球”;发达的高铁网络,让城市之间不再遥远;方便的共享单车,随骑随停自由畅快。
前几天,一篇名为《中国的非现金社会飞速发展已超乎想象》的帖子在日本某网络论坛上疯传,有日本网友担心:中国人会偷偷嘲笑我们落后吗?不夸张地说,新经济之门在创新之轴的带动下,迅速向我们开启,“中国制造”正带给世界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改变和奇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起势,在这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推力的变革大潮中,中国无疑已经走在前列。
在“互联网+”的引领下,中国科技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窗口期。
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充分说明,我们已超越学习模仿的粗放时期,开始向外输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短。
江西省高三九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 (3分)( A项“每个汉字形体”错,与原文第一段中“汉字形体”概念内涵不同;B项, 因果关系错误,不能由原文推出“汉字形体不断演变,不断进步”是“汉字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使用者最多的文字”的原因; D项, 从文中第三段“但存在过多的异体,将影响汉字在全社会的统一使用”可知“总体表现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的应是“过多的异体”,而不是“异体字”)2.C(3分)“从内因到外因的顺序逐层推进”错误,都是文字本身发展的原因,并无外因。
3.D (3分)(A“从群众中产生的的简化字应该得到推广”绝对化,原文第二段“汉字的简化决不是随心所欲的简化”;B扩大范围,文中第三段只指出“汉字具有变异性”,而不是“文字”;C.“每个时期都有汉字正字法”错,原文第三段“每隔几百年就要做一次汉字正字法的整理工作”)4.D(3分)(A项“逐年攀升”错误,由2016年到2017年略有下降;B项“从2008年起”错误,是“从2010年起”;C项“2015年为100%”错误,是“120%”)5.D (3分)“从而使”错误,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6.(6分)①出席嘉宾多、规格高;②展览规模大,展馆有特色,展示水平高;③经贸成果丰硕。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B(3分)“严格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错误,第三段是插叙的内容。
8. (6分)(1)聪明有智慧:想出用一根黑色的缝衣线来测试三个儿子孝心的办法。
(2分)(2)有生活情趣:老伴在世时,老婆子和老伴经常一块喝茶,喝着喝着,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茶喝得是花团锦簇。
(2分)(3)生活节俭:老婆子吃自家种的菜;搬到老三家里时,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剩下的让俩儿子分,儿子认为都是些破烂,白送也不要,表明家里很简陋;小说最后老婆子从蒲团里拿出百万元之多给三儿买房,表明是老婆子夫妇一辈子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
(2分)(每个性格特点能结合一个事例分析即可)9.(6分)①内容上,用小孙子讲《乌鸦喝水》交代了老婆子在老三家的幸福生活,证实了老三的孝顺,含蓄指出测试的结果。
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宜春中学、白鹭洲中学、南昌三中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铺.板/曝.露苗圃./鸭蹼.冠.冕/冠.心病福祉./扺.掌而谈C.商榷./宫阙.笨拙./卓.越撺.掇/往上蹿.攒.射/万头攒.动D.佣.工/雇佣.生肖./枭.雄朴.刀/梁山泊.琐屑./解.甲归田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嗑碰渲泄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B.备至缉拿明信片招聘启示自做自受C.燥热蛰伏钓鱼竿义气用事沧海一粟D.观瞻秸秆元宵节黔驴计穷稗官野史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能看见东西的第二天,我将伴着曙色起床,去看一看那由黑色变成白天的激动人心的奇观。
我将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观赏那光色的变幻莫测....,正是在这变换中太阳唤醒了大地。
B.如果索福瑞愿意童叟无欺....地公布收视率,周立波肯定是央视最想“做掉”的那个人。
C.想起十几年前,每到国庆节晚上,我们院子里总是十室九空....,原因是大家都去广场看焰火晚会去了。
D.汉奸李某,抗战开始时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做了日寇走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听起来似乎简单,可要做到它,就并非一件容易事。
B.截至目前,包括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颁布了旨在减少排放的具体措施,各汽车巨头都明确表示将提升在新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C.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将于3月8日下午2:30在南昌市广场新华书店举行温艳霞《围屋里的女人》签名售书活动。
届时,除了得到温艳霞现场签名售书外,还将现场演绎《围屋里的女人》的精彩片段。
D.我校校合唱团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合唱团同学的合唱水平迅速提高,终于在2019年全国合唱比赛获得金奖。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语文老师常说:学语文靠积累,靠循序渐进,靠“眼到、手到、心到”。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 07 闲适诗闲适诗(闲适隐逸诗词)就是写某些诗人(抒情主人公)看不惯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诗词。
这类诗词主要有以下特点,也是在欣赏也就从这几方面思考。
一、闲适诗的特点1、宁静安适的氛围描写宁静的氛围,表现多为悠闲、祥和。
如宋人陆游的纪游抒情之作《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七律诗的颔联与尾联为后人所称道。
诗的颔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追述此地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这联流水对曲折鲜明,圆转流美,极好地勾画出江南农村山岭重重叠叠,溪河四环交错,道路弯弯曲曲,村庄繁花掩映的美好风光,表现了诗人初次探访面对的一幅幅画面各异的景色而激起的心理活动和由衷赞叹。
这种对进行之中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富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寓示人们只要勇于探索,终能冲破困境,到达光明的彼岸。
尾联中充分表现了诗人与农家心会神契、亲密无间的友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特别是诗人为日后的再访勾画了如诗如画的优美动人的境界——月色下,诗人乘兴手拄拐杖,踏着月光,悠闲地微笑着漫步而来,在乡村夜晚的一片静谧中,轻轻地敲响了农家的柴门。
其实就是对这样恬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2、浓郁的乡村气息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就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前两句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象。
表明了河水涨满、水田映着天空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情景。
同时,诗人在描绘出初夏时节江南地区如烟似雾、迷蒙一片的毛毛细雨中,又描写了子规鸟的鸣啼声,暗示了农忙季节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写农事,突出了农事的繁忙紧张和农家的辛勤劳苦。
可以说,整个诗歌都表现出浓郁的乡村气息。
3、质朴清新的风格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我们比较熟悉的辛弃疾的《清平乐》是最能体现江西东部农村田夫野老之家生活情趣,也能表现之类诗歌那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全词如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2019九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A. 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B. 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C. 进行数学计算D. 写作和口头表达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比喻情况万分危急”?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杯弓蛇影D. 千钧一发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出自哪首诗?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C.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5. 下列哪个不是文学体裁?A. 诗歌B. 小说C. 戏剧D. 历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019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苏轼的故乡观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
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
首先将故乡具化, 与异乡对立。
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
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其次是将故乡泛化。
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
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江西省九校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卷卷首相应的空格内,做在第卷的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汉字形体在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发展岁月中,大体上经历了从图形化到线条化,再到笔划化三个阶段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是一个从难到易、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较规范的进步过程,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不断简化,不断规范化。
汉字之所以要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汉字自身的发展需要。
汉字起源于图画,本身就存在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的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汉字的使用者和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要求汉字能够认写迅速、运用方便,而汉字的复杂繁难却使各种抄写、印刷事务不能快捷。
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下,汉字不能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趋速就简。
所以,汉字简化是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当然,汉字的简化决不是随心所欲的简化,而是要根据汉字规律,逐步地科学地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汉字有规范可循,更利于汉字在全社会的流通。
汉字之所以要规范化,首先从文字的特性看,文字是代替语言的交际工具,为了适应人们相互交际的需要,必然要求文字使用的规范化。
其次,从汉字字形演变和汉字使用看,汉字字形的演变是以产生变异为前提的,无变异就无全部汉字的发展史,而异体的产生是汉字使用者的群众性行为,汉字使用越普及,异体也就越多。
但存在过多的异体,将影响汉字在全社会的统一使用。
为整理异体字繁乱的现象,使汉字的使用规范化,我国历史上继秦“书同文”以后,每隔几百年就要做一次汉字正字法的整理工作。
江西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7高二下·宁波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3)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长亭送别》)(4)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5)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7分)2. (7分) (2016高一上·山西月考) 春节即将来临,请为你的亲朋好友发一条短信,表示祝福。
要求:①提到明年是12属相中的哪一年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20个字。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3. (12分) (2019高一上·鸡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环境美学应该说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有人就有环境,有环境必然有环境美,有环境美就意味着环境审美观。
长期以来环境审美之所以较少被人们谈及,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它为别的论述特别是为自然审美观所代替。
准确地说,环境审美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
渔猎文明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对关涉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但这个时代只能说是环境意识的萌生期。
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建立的,因为有了农业,人们才定居下来,才有了家。
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农民居住在田园,生产在田园。
家庭人员不仅担任着不同的生活角色,也担任着不同的生产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均是不可少的。
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审美意识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意味。
江西省2019届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人类已经处在数字化时代。
在传统文化领域,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趋势,如美国谷歌公司已完成了过去数百年人类文化演化趋势的模拟计算。
而我国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正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全面引入数字化技术,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显然,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真实记录和存储人类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既是国际趋势,也契合我国当下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多重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面临空前的危机。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开发、利用与传承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策略。
本质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应该避免可能存在的弊端,从法理角度厘清相关的版权问题。
这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自身活力,从而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源的作用。
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些国家在政府的引导下,由专业研究机构与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在数字化采集、存储、保存等方面构建了成熟的技术体系。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带状与组团状分布的空间特征,特别是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着大量生态独特、传承价值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我国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我国目前在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保护、有效传承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没有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对于大数据技术视野下数据资源与知识整合数据库的构建、多民族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等问题也急需开展深入研究。
破解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所面临的这些难题,其社会意义和价值毋庸讳言。
在文化遗产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开始关注并建立文化遗产学,这有利于文化遗产承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得到更深入的挖掘与传递。
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迅速开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自身的演进,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云计算平台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并深入影响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因此,构建系统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体系,以更好地为急剧增加的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建设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方法、数据模型、软件工具、技术操作流程、管理服务等支持,已经成为当前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积极应对的重要问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数字化技术逐渐由技术集成阶段转向系统应用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正是这一转型阶段的重要应用领域。
(摘编自刘沛林、邓运员《数字化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新途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在传统文化领域运用数字化技术既是国际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可能存在版权问题等弊端,这些弊端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
C.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独特,传承价值高,更值得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保护。
D.文化遗产学的应运而生,有利于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得到更深入的挖掘与传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置于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展开论述,以突出其必要性。
B.文章多处以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就为例说明我国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差距。
C.文章阐述构建系统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体系的必要性时,运用了因果论证法,逻辑严谨。
D.文章既指出了我国非物质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所所取得的进展,又指出了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B.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那么就会丧失其文化资源的作用。
C.数字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途径,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临新危机。
D.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取得的进展代表了数字化技术在系统应用阶段的进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萧亮飞张晓林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夷门十子”之一的萧亮飞,是民国期间的大诗人。
晚年,曾一度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
这是一把民国年间很常见的剃头刀,木制的刀柄,一头镶了一块小小的象牙,作为点缀。
不使用的时候,刀子可以合到木柄里去。
再普通不过了。
每天清早起来,萧亮飞都要在磨刀石上磨这把剃头刀子,每次磨一袋烟工夫,然后用大拇指试试刀刃,合起来,放进口袋里。
他的这把剃头刀子,却不是用来剃头的,他有别的用途。
萧亮飞有一个癖好,他不喜欢大块吃肉,却喜欢吃骨头上面残留的肉筋,而这些肉筋不大容易吃到嘴里,也很难弄下来,他就用这把剃头刀子将这些肉筋一点一点地剔下来,拌上蒜汁,然后吃掉。
年轻时的萧亮飞喜欢游历,结交了一大批文人雅士,饮酒,品茶,赋诗。
作诗填词之余,萧亮飞还喜欢涂抹几笔,简单画一些荷花、兰草、紫藤等,画的都很飘逸,倒和他的诗词风格相近。
他最拿手的是画菊花。
他画的菊花,形和神都有一种孤傲之气。
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
然而,萧亮飞的画名被他的诗名掩盖,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菊高手。
在萧亮飞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阵子,萧亮飞喜欢收进一些当地名人的字画,闲时赏玩。
做字画生意的马三隔十天半月都会拿一些字画来兜售。
这一天,马三夹着一沓字画又来了。
他把画放在桌子上,说:“挑挑看,都是名家的!”萧亮飞一幅一幅地看下来,竟没有一件入眼的,不禁失望地摇摇头。
马三一边收拾,一边自嘲地说:“没关系,有好画再送过来!”忽然,萧亮飞眼前一亮,原来马三用来包画的那张纸也是一幅画,只是已经破残,看不清画家的名字了。
那幅画看上去颇为不俗。
萧亮飞急喊:“慢着,把那张包纸拿来看看。
”把残画拿在手里,只细看了一眼,萧亮飞就愣住了。
那幅画竟是他不久前画的《寒菊图》。
他不禁喃喃自语:“这世人看重的,多是一个虚名啊!”自此以后,萧亮飞不再收藏字画,也把世事看淡了许多。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
开始,价位定得很低,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
“哗啦”,黄包车夫、打烧饼的、卖牛羊肉烫的等等,也都找上门来了。
时值盛夏,酷热难耐,来人大都拿着折扇让他画扇。
开封人自宋朝就崇尚风雅,讲排场,手里拿把画扇总比拿把蒲扇子排场多了!萧亮飞不胜其苦,只得挂出告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
先款后画,概不赊账。
后面又加一小注,曰:文人本不应言利,无奈,无奈!不久,无赖牛大扁担找上门来。
他将一枚银币“啪”地拍在萧亮飞书案上,说:“萧大诗人,给画幅菊花!——我只要一朵!”萧亮飞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他忽然大笑。
接着站起身,让牛大扁担坐到自己的椅子上来,然后给牛大扁担泡了一杯茶。
牛大扁担端着茶杯,有些不知所措。
萧亮飞说:“好,我给你画,一朵菊花半元银币不好收,就不收你的钱了。
不仅不收钱,另外再送你一朵梅花,一竿墨竹。
”画好,牛大扁担一句话没说,拿起画就走了。
走到大街上,却又兴奋起来。
见了熟人,把画拿出来让人家看。
说:“这画一文钱没掏,萧亮飞乖乖给我画的!”有个懂画的人细细地看了两眼,笑起来:“你这个人,被人骂了还高兴得像捡了个元宝似的!”牛大扁担低头看画,画面上,除了一朵菊花、一朵梅花,就是那竿墨竹了,再无别的东西,哪里骂了自己?他不禁露出一脸的茫然。
那人指着画说:“最上边的那朵梅花是往下覆开的,墨竹画在了菊花的下边,一是嘲笑你的下作,二是说你这样下去终究是会倒霉的!”牛大扁担脸上一红一红的,他默默地将画收了起来,低着头往巷子的深处走去。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亮飞本是大诗人,喜欢吟诗作词,风格飘逸;同时也擅长画菊,造诣居民国夷门画坛之首,但曾有一段时间其作品并不为人所重。
B.小说较为详细描写了萧亮飞用剃头刀剔肉筋吃的情节,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这是对萧亮飞这一世外高人的性格的有效补充,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
C.萧亮飞挂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
先款后画,概不赊账”的告示,又加一小注,这既体现了他的无奈,又体现他怕被人误解的心理。
D.趾高气扬——“不知所措”——“兴奋”、炫耀——“一脸的茫然”——羞愧难当,小说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把牛大扁担的心理变化写得极为细腻。
5.小说开篇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萧亮飞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小说这样开篇有什么好处?(6分)6.小说设置马三卖字画被萧亮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的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北斗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卫星在太空飞行,太阳与地球是它的航标灯:卫星飞行姿态的建立依赖于对太阳、地球的观测,测量精度越高,卫星飞行姿态就越稳定,提供的导航精度也越高。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三只眼”,就是通过观测太阳、地球为导航卫星提供导航。
专家介绍说,“三只眼”就是两个“太阳眼”(模拟太阳敏感器、数字太阳敏感器)、一个“地球眼”(红外地球敏感器)。
“太阳眼”测量太阳的位置,“地球眼”测量地球的位置。
安装了“三只眼”的北斗卫星的优异表现与“视力”密切相关。
卫星入轨初期用模拟太阳敏感器捕获太阳,再通过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共同作用,更加精确地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
科研人员对北斗卫星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
数字太阳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关键元件自主可控;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后,具有高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不易受太阳等天体对测量的干扰等优点。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星间链路,是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重要标识和技术制高点。
中国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星间链路解决方案,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产品。
这将对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起到关键作用,极大地促进北斗全球系统的跨域发展。
(摘编自余建斌《自主创新确保北斗系统稳定运行》,《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材料二:中新社西宁7月3日电在青海省,千百年来牛羊吃草到哪里牧民们就跟到哪里,记者3日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获悉,目前该省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对草场和牲畜实施动态监控,进行智慧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