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泰安中考历史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0
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14.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45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考点:宗法制。
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周时期宗法制的准确理解,由材料可得出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而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故B符合题意。
2.右图为《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唐代选官制度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世卿世禄制度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答案】D考点:科举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唐代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中世族子弟依然占据支配地位,下层民众所占比例较低,说明唐代的科举制尽管较九品中正制有很大的进步,但在人才选拔上依然不够公平、公正,仍然须进一步完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错误,与科举制本身的史实不符。
3.两千多年前雅典就产生了“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形式: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使相应权力的机构是A.总统、国会、最高法院B.议会、首相、上议院C.国会、总统、最高法院D.首相、议会、上议院【答案】C考点:古代雅典城邦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分别掌握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泰安市2014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少选题,精做题。
试卷结构与2013年中考相同,本试卷共分选择题(单选题)40个小题和非选择题4个大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历史成绩的单位时间含金量明显增加。
二、命题特点之变:小视角,大视野。
1、命制思路:以山东省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让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方面能力进行考查,以课标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考查融为一体,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初中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深化课改,回归课本,融会贯通,题型多变。
2、信息反馈:本题从学生考后反馈来看,题目灵活,选择题部分难度适中,阅读量明显增加,情境创设信息量加大,新加综合分析主观题。
但试卷整体过渡比较平稳,没有偏难怪题,适当增加难度的同时,斟酌了总体布局和学生实际,以考查重点和拓展提升为目的,使试卷新颖巧妙,务实实用。
3、考点分布:试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科技革命,重大改革,人物成就等,时间跨度长,中国史从西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世界史从古希腊到第三次科技革命。
但就考查知识的比例而言,中国史内容明显多于世界史,政治和思想文明史内容明显多于经济史。
一致,各分期所占比例以中古、中近及世近最多,世古最少,难易比例基本体现了6:2:2,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就考查内容而言,以主干知识为主,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中外改革、科技革命、国际关系等。
就考查角度和命题立意而言,紧密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与当前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主题展开,如42题改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43题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的启蒙;44题科技发展对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影响等。
试题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卷中多数的试题都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选择题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报告、史学论著、统计表、历史图片漫画、流行歌曲;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小视角,大视野”,立意高远。
泰安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B. 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C. 火药的发明与道教炼丹有关D. 指南针的发明与航海无关答案:D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其中不包括()A. 统一货币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郡县制D. 实行分封制答案:D3. 唐朝时期,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唐太宗采取的()A. 任用贤臣B. 轻徭薄赋C. 重农抑商D. 虚心纳谏答案:C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找建文帝C. 掠夺资源D. 开展贸易答案:A5.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B.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 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D.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答案:D6. 辛亥革命的成果是()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结束了封建制度C. 建立了中华民国D. 实现了民主和科学答案:C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E. 以上都是答案:E8.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取得了完全的胜利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C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B. 1922年C. 1923年D. 1924年答案:A10.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A.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B. 1935年10月-1937年10月C. 1936年10月-1938年10月D. 1937年10月-1939年10月答案:A11.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B.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爆发C.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D.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答案:A12. 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内容()A. 优先发展重工业B.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C. 进行土地改革D. 进行三大改造答案:C13. 文化大革命期间,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四人帮”所为()A. 批林批孔运动B. 打倒一切C. 揪斗老干部D. 恢复高考制度答案:D14.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答案:C15.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B. 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C. 已经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D. 已经成功应用于台湾地区答案:D16. 下列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B.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C.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D. 使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成员答案:D17. 下列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是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B. 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C. 中国已经成功实现月球探测D. 中国已经成功实现火星探测答案:D18. 下列关于中国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B.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C.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D. 中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发起国之一答案:B19. 下列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B. 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C. 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D.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模式”答案:D20. 下列关于中国科技创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已经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B. 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出超级计算机C. 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出5G技术D. 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出量子计算机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试试卷类型:A 泰安市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考试历史试题 2015.7本试卷共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第1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一体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2.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反应强烈。
传统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忠孝”“耕读”的对应关系中,不恰当的是A.“忠”——世袭制B.“孝”——宗法制C.“耕”——农本观D.“读”——科举制3.公元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诏令:“举人曾为官司可罚,曾任州县小吏,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这反映出当时A.人才选拔申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B.科举考试的程序日渐规范化C.朝廷对参加科举的资格要求严格D.科举考试的地位得到了提高4.986年,宋太宗派兵伐辽,“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
材料表明当时A.北宋为征辽始设枢密院B.宰相基本不参与政事C.枢密院拥有统兵权D.枢密院掌管军政5.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出现该奏折中所述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A.军机处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军机处杜绝了权臣专权C.明太祖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发展到顶峰6.公元前399年,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的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
2015年山东泰安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泰安市的中考已经开始复习,历史来时发的历史试卷⼤家做了吗?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家有帮助!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有⼈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个最为⾃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最能反映这⼀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佛教传⼊中国D.西学传⼊中国2. “治世不⼀道,便国不法古!”在这⼀思想推动下发⽣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阶段?3.下图是四⽅古印⽂,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推⾏分封制④秦朝统⼀了⽂字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汉武帝采⽤主⽗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化C.扩⼤地⽅权⼒D.强化⼤⼀统5.《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
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献记载,辨别⽂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
这表明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性B.传说⼀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头传说不⾜以印证历史D.⽂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6.右图是北宋纸币钢版拓⽚,其上⽂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使。
”这⼀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研究纸币交⼦的⽂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x藏管辖的是A.元朝时x藏成为中国的⾏政区B.清朝规定历代__、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C.清朝平定⼤⼩和卓的叛乱D.清朝设置驻藏⼤⾂8.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化的热情、某班诗词⽐赛中有这样⼀道题⽬:“特点:豪放风格;成就:⽂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泰安市历史中考复习提纲1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在从西周到鸦片战争前夕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核心知识点作为中考范围。
突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秦汉隋唐元明清维护国家统一的线索;选择经济重心南移说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突出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考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二、知识梳理(一)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分封(1)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封制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春秋战国的纷争1.东周的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分为和两个时期。
2.春秋争霸(1)诸侯争霸的背景(2)著名的霸主有、、(3)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他称霸的原因有哪些?①经济方面:②政治方面:③军事外交方面:(4)晋楚争霸公元前七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大战,晋军大败楚军,__________成为中原霸主。
与该场战争有关的成语是,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打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5)吴越争霸——成语3.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的形成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三个国家;田氏代齐(2)战国七雄是:东西北南中间自北向南、、。
(3)战国时期的重大战役①之战,齐魏之间,成语;②之战,齐魏之间;③之战,交战时间是,交战双方是和结果:大败。
泰安市201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2.“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1是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
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楷书4.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寄予厚望,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名称和建立者是A.夏朝禹 B.商朝汤C.秦朝嬴政 D.汉朝刘邦5.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6.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中国梦”,历史上具有“繁荣与开放社会” 特征的是A.汉朝 B.隋唐 C.两宋 D.明清7.穿越时空,回到宋元时期,下列科技成就你不可能见到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8.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该文应发表于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9.小明同学将下列四幅图片罗列在一起,他研究的主题最准确的是()A.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B.中国人民的奴役史C.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2015年山东泰安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