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殷.红(yān)鲜.为人知(xiān)B.奠.基(diàn)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iè)C.谣.言(yáo) 秩.序(chì) 鞠躬尽瘁.(cuì)D.调羹.(ɡēnɡ) 澎湃.(bài) 目不窥.园(k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昆仑赫然至死不懈B.典藉挚友妇孺皆知C.抱歉绞肉慷概淋漓D.深宵咳嗽马革果尸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的技术“大佬”A.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和故事。
,而是一种让人舒适又信赖的感觉。
B.存在感不是锋芒毕露....。
C.长假过后,学生上课的时候多少有些心不在焉....D.小雪邀请好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少年的你》,可好朋友只想睡懒觉,真是让小雪深恶痛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高。
B.节日期间,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鹏山旖旎的生态风光,还能欣赏到风情万种的原生态瑶族歌舞。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树立健康有序的规则体系。
D.清明节小长假,南宁市高速路出口车流量持续高涨,有可能刷新春节车流量。
5.天气热了,张杨约李明到河边游玩,李明不想去,同时也劝张杨不要去。
李明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他们不让我去。
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
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我们都不要去了。
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2分)A.萦带(yínɡ)殷红(yīn)元勋(xūn)奠基(diàn)....B.校对(jiào)调羹(ɡēnɡ)薪金(xīn)抹杀(mǒ)....C.绞肉(jiǎo)硕果(shuò)迭起(dié)梳头(shū)....D.卓越(zhuó)昼夜(zhòu)挚友(zhì)澎湃(pénɡ)....【解析】“殷红”中的“殷”应读y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选聘谣言鲜为人知家谕户晓B.抱歉小楷沥经心血心猿意马C.咳嗽草率不以为然深恶痛决D.悠然疙瘩锲而不舍妇儒皆知【解析】A.家喻户晓;C.深恶痛绝;D.妇孺皆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即使马革裹尸,魂归烽火,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
....B.四川九寨沟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C.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D.相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
....【解析】“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根据语境,两人“常常”见面,并非“初次见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没有谁不能不被消防英雄们的事迹打动。
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示心智、陶冶情操的有用途径。
5.下列说法不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说和做》一文彩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反动家方面的说干事迹,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考点强化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试卷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1. 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2.,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竹里馆》中表现诗人虽然独坐竹中,无人得知,但悠然自得,并不感到孤独的诗句是: ,。
4. 触景生情是人之常情,而听到熟悉忧伤的曲声则让人又不得不生思乡之情,《春夜洛城闻笛》中就表现了这样一种情境的诗句是:,。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持续) 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式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②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暑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1)“鞠躬尽瘁”中“瘁”的读音是: 。
(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有一个错别字,应将“”改为“”(3)在第①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4)在语段▢内填写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逗号B.分号C.句号D.叹号(5)语段选自(邓稼先》,作者是( )A.于敏B.钟南山C.钱学森D.杨振宁6.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鸣咽,像波涛在澎湃。
D.天气炎热,那张乒兵球桌子也在睡觉。
7.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字体看,这幅作品采用行书书体,文字内容摘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望岳》。
B.作品笔力刚劲,行笔潇洒,用笔提转自如,气韵飞动。
C.从布局上看,作品疏密有致,收放得当,末字偏小且下部留白,使全篇虚实相生。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单元整体感知。
在本单元的人物画卷中,我们认识了他们: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_______________ ,默默耕耘、做了也不说的______________,平凡中彰显伟大的______________ ,善纳雅言、令人刮目相看的______________ 。
走近他们,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4 分)7.仿写句子。
(4 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口语交际。
(4 分)自习课上,王强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
这时,他看见同桌赵敏做出了这道题,便凑过去想看个究竟,没想到赵敏把作业本一捂,说:“ 看什么看,自己做!”王强无奈,只好嘟囔道:“真不够朋友!”……假如你是王强或赵敏,你觉得怎样说才能让对方乐于接受?请写出来。
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校七(2)班举行“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7 分)(1)本次活动中要办一份“我喜爱的明星”的手抄报,下面是其中的几个小栏目,请你增设两个。
(2 分)成长史奋斗史名言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请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一位名人,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2)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4)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6)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7)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在《泊秦淮》中描写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我诧.异于牵牛花的强韧的生命力,被扯断在草堆里,还能从容地迎接阳光,悠闲地开花。
虽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但拘得了一时,岂拘得了一世?它那生命的触须必定会再度伸出来,抓住泥土,呼吸空气。
原来,这世界对于强韧的生命力是无可奈何的。
四处缠rào的牵牛花,它哪里忧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踩得碎花,可踩不碎潜藏于大地腹部那双蠕动的巨掌。
只要巨掌动,自有花朵迸.溅出来;只要有泥土,生命便在天地间自在熬游。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诧.()异迸.()溅缠rào()(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 (3)文中的“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个义项,请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2分)A.逮捕或拘留B.限制C.不变通D.拘束(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6)题中,任选四题;在第(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4)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5)树叶子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6)__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观沧海》中,写风助水威,展现大海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2、3题。
(4分)历史星空,人物璀càn。
两弹元勋.邓稼先忠诚纯正,是杨振宁敬爱的zhì友;民主战士闻一多言行一致,是臧.克家称颂的先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明朗幽默,是萧红惦念的导师。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分)(1)两弹元勋.________(A.xūn B.yǔn)——邓稼先忠诚纯正。
(2)闻一多言行一致,是臧.______(A.zāng B.zàng)克家称颂的先生。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璀càn()zhì友()4.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3分)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
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楷(kǎi) 彷徨(fáng) 轻捷(jié) 深恶痛绝(wù)B.弄堂(nòng)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C.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D.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明朗(lǎng) 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孕育奠基筹划潜心贯注B.无暇黯淡咳嗽妇儒皆知C.嘱咐兽铤署名锋芒必露D.草率萦绕开拓家瑜户晓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3分)①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
②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读得好不好,要看实践。
③读死书,死读书,结果只能是造就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
”④但是如果想要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就需要带着乐趣去读书,需要全身心地、兴味盎然地猎取书中的精华。
(1)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6.名著阅读。
(2分)“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是长篇小说《》中的内容,小说的作者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1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 镐.头(gǎo) 呜咽.(yàn) 鲜.为人知(xiǎn) 热泪盈眶.(kuàng)B. 亘.古(gèn) 咀嚼.(jué) 鞠.躬尽瘁(jū) 燕.然勒功(yān)C. 嗥.鸣(háo) 殷.红(yīn) 至死不懈.(xiè) 锲.而不舍(qiè)D. 哺.育(bǔ) 校.对(xiào) 深恶.痛绝(wù) 迥.乎不同 (jiǒng)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邓老是当之无愧....的。
B. 雷锋虽英年早逝,但早已是妇孺皆知....的伟人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
C. 小明的作业写得满满当当,但是字迹潦草马虎,如群蚁排衙....,被老师好一顿训斥。
D. 他兀兀穷年....,在历史的幽暗深处,寻找着蒙尘的美和动人心魄的故事。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 考场上沉着应对,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B. 经过“辨别”“思索”“怀疑”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C. 90 多岁的黄旭华仍坚持工作,将时间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毕生钟爱的核潜艇事业。
D. 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快速疾驰向前。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①因此, 在竹笛的制作过程中安装了插口, 可对笛管的长度进行微调,用以抵消掉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 调整音准。
②想要吹出一曲悦耳动听的笛音, 还与笛子演奏者的吹奏技巧、指头上的功夫有关, 只有好的乐器配上演奏者好的演奏能力, 才能演奏出真正美妙的音乐。
③笛子的材料影响着其音色, 金属材料结构稳定, 而竹子较易发生形变。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2023·安徽芜湖期中] 默写。
(10 分)与古诗邂逅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这场遇见,让我们感悟到诗人的情怀:《竹里馆》中,诗人将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闻笛思乡——“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中,诗人东望故园,长路漫漫,想到亲人远隔,不禁泪雨滂沱——“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读韩愈的《晚春》中的“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让人仿佛看到了雪花尽情飞舞的景象,明白了要珍惜时光,抓住时机去奋斗;读《木兰诗》中的“⑨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让人体味到木兰在边塞时隆冬的苦寒。
让我们浸润于古诗中,尽情感受百味人生吧!2. [2023·安徽马鞍山期中]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小题。
(12 分)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 着了慌。
到娘娘庙,她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给他guàn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
A 这才想起去请大夫。
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
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
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
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
他躺了十天。
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加点字住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气氛.(fēn) 赫.然(hè) 吮.吸(yǔn) 鲜.为人知(xiān)B.发酵.(jiào) 缄.默(jiān) 校.补(jiào) 群蚁排衙.(yá)C.调羹.(gēng) 揩.油(xié) 摇曳.(yè) 马革裹.尸(guǒ)D.殷.红(yīn) 造诣.(zhǐ) 草率.(shuài) 燕然勒.功(l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独裁家具城警报叠起戛然而止B.阖家大无畏目不窥园脱颖而出C.寒暄口头禅潜心贯注仰之弭高D.深宵座右铭锋芒必露迥乎不同3.结合上下文,在面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4分)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已逝,生命有限。
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
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
4.古诗文默写。
(8分)(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3)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闻听笛声的游子皆被唤起浓浓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韩愈笔下的春天颇富情趣:描写早春时小草刚刚萌发,若有若无之景的诗句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晚春时花木仿佛深知春将归去,故而特别珍惜的诗句是,(《晚春》)。
5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短,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运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同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选段中的”他”是名著中的主人公。
(2分)(2)该名著的作者善于写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小楷(kǎi) 彷徨(fáng) 轻捷(jié) 深恶痛绝(wù) B. 弄堂(nòng)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 C. 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 D. 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明朗(lǎng) 锲而不舍(qì)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孕育 奠基 浠水 潜心贯注 B. 无暇 黯淡 咳嗽 一返既往 C. 嘱咐 兽铤 署名 锋芒毕露 D. 草率 萦绕 开拓 慷慨淋漓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B. “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C.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 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C.《金色花》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C. 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核物理研究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62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有一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③⑤①②④ B.④②①③⑤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②①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纪传体史书。 D.《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7.名著阅读。(4分) “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是长篇小说《 》中的内容,小说的作者是 ,与文中男主人公命运有密切联系的两位女性是 和 。 8. 综合性学习。(8分)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获“马哈蒂尔科学奖”的袁隆平、“中国飞人”刘翔、获“中国奥林匹克金质奖章”的姚明等明星。 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2分)
(2) 从本单元的名人“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吕蒙”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________说”的句式,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3分) 我想对 说: (3) 假如邓稼先爷爷现在还健在,学校小广播站要介绍核武器,而你是广播站的小记者,你要去采访邓爷爷,向他提一个有关核武器的问题,你会如何对他说?(3分)
二、阅读理解(29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7分)(一)逍遥游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陶淘说:“是,是。”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 李传鹏输入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贺先生说:“好吧。”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贺先生,您不该救我!”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世道终于清明了。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贺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9. 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3分)
10. 陶淘这一人物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11. 欣赏文中加横线句子。(3分)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12. 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13. 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联系你的读书经验,简要谈谈读书对你的影响。(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3分)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接那位教师的语文课及班主任工作,我爽快地答应了。老校长很高兴,亲自把我送到教室。老校长把我介绍一番后走了,我便接着上课。一会儿,一声报告,门口探进一个小脑袋。“请进!”我和蔼地说。一个虎头虎脑、矮个子、浑身脏兮兮的男孩儿溜到了座位上,班里哄堂大笑。我这时才看清楚,有一只小狗摇着尾巴紧跟着颠颠进来了。我问是谁带来的,没有人理会。我试着轰走小狗,可是小狗对我龇牙咧嘴汪汪叫。我窘极了,于是试着环视一下教室,希望有同学出来解围,可是大家都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我给自己找个台阶说:“请同学下次不要再把小狗带进教室。我们继续上课。”小狗也摇着尾巴来到那位迟到的男孩的座位旁,昂着脑袋望着小主人。我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可这些孩子们却在底下逗引小狗。小狗一会儿跑到这位同学的桌旁,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