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第三章 舌诊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三单元望舌一、A11、舌痿软而淡白无华可见于A、气血虚衰B、风痰阻络C、肝肾阴亏D、热极伤阴E、阴虚火旺2、舌短缩色青紫而湿润者多属A、痰湿内阻B、寒凝筋脉C、热盛津伤D、脾虚不运E、气血俱虚3、镜面舌的形成机理是A、热甚伤津B、水湿上泛C、胃气大伤D、胃肠热甚E、热入营血4、舌苔苔质粗大疏松而厚,揩之易去为A、滑苔B、糙苔C、腻苔D、腐苔E、无根苔5、舌苔脱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者称A、花剥苔B、地图舌C、镜面舌D、光滑舌E、类剥苔6、属于连舌本,散舌下的是A、手少阴心经B、足太阴脾经C、手太阴肺经D、足少阴肾经E、足厥阴肝经7、舌与脏腑经络关系中,足厥阴肝经A、挟舌本B、系舌本C、络舌本D、连舌本E、散舌下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引起舌象生理变异的是A、年龄因素B、气候因素C、环境因素D、地域因素E、禀赋体质因素9、舌质胖大淡嫩并有齿痕多见于A、血虚B、气虚C、肾虚D、寒湿壅盛E、湿热痰浊10、温病热入营血的舌色是A、红舌B、紫舌C、绛舌D、青舌E、淡红舌11、舌绛少苔或无苔多见于A、阴虚火旺B、热入营血C、气分实热D、阳明热盛E、瘀血阻滞12、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多为A、寒凝血瘀B、酒毒内蕴C、瘀血内阻D、脾胃湿热E、肺气壅滞13、舌中部点刺者多为A、肝胆火盛B、心火亢盛C、肺热壅盛D、胃肠热盛E、大肠湿热14、舌红胖大多见于A、脾肾阳虚B、心脾热盛C、水湿内停D、脾胃湿热E、阴虚火旺15、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A、舌苔的有无B、舌苔的厚薄C、舌苔的颜色D、舌苔的真假E、舌苔的润燥16、望舌诊的临床意义是A、判断邪正盛衰B、辨别病位深浅C、推断病势进退D、区别病邪性质E、以上均是17、外感秽浊与热毒之邪相合的舌象是A、白腻苔B、黄腻苔C、积粉苔D、灰黑苔E、腐苔18、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多见于A、湿浊中阻B、脾肾阳虚C、食积化热D、风热表证E、外感瘟疫19、舌苔薄白而干者多见于A、湿浊中阻B、食积内停C、脾肾阳虚D、外感风热E、燥热伤津二、B1、A.舌强硬红绛少津B.舌强硬语言謇涩C.舌强硬舌苔厚腻D.舌痿软淡白无华E.舌痿软红绛少苔<1> 、气血两虚多见A B C D E<2> 、邪热炽盛多见A B C D E2、A.肝风内动B.热入心包C.阴虚火旺D.心脾热盛E.中风先兆<1> 、歪斜舌多见于A B C D E<2> 、颤动舌多见于A B C D E3、A.血虚动风B.热极生风C.阴虚动风D.疫毒攻心E.肝阳化风<1> 、舌紫而吐舌可见于A B C D E<2> 、新病舌绛而颤动并伴高热惊厥可见于A B C D E4、A.燥苔B.类剥苔C.花剥苔D.糙苔E.地图舌<1> 、舌苔不规则脱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的是A B C D E<2> 、舌苔干燥粗糙津液全无的是A B C D E5、A.舌尖B.舌中C.舌根D.舌两侧E.舌底<1> 、肾在舌上分属部位是A B C D E<2> 、肝在舌上分属部位是A B C D E6、A.胖大舌B.瘦薄舌C.点刺舌D.老舌E.强硬舌<1> 、气血两虚的舌象是A B C D E<2> 、水湿内停的舌象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痿软舌多因气血不足,阴液亏虚,舌体筋脉失养而致。
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舌诊细目一舌诊原理1.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1)舌为心之苗,心主神明。
(2)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4)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5)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6)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细目二正常舌象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细目三望舌质要点一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要点二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1.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
临床意义:实证。
2.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为娇嫩舌。
临床意义:虚证。
3.胖舌: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①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③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心脾热盛。
4.瘦舌:主气血阴液不足。
①舌体痩薄而色淡:多是气血两虚。
②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多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5.点、刺舌:(1)临床意义: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6.裂纹舌:阴血亏损。
①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液虚损。
②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③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属脾虚湿侵。
7.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①舌淡胖大,润而有齿痕: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③舌红肿胀而有齿痕: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
④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可为先天性齿痕。
小结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要点三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1.痿软舌:伤阴,或气血倶虚。
①舌淡白而痿软:多是气血俱虚。
②新病舌干红而痿软:多是热灼津伤。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三章望舌舌诊原理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故舌象可反映脾胃的功能状态,亦是全身营养和代谢功能的反映。
舌可反映其他脏腑的病变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其他脏腑组织,通过经络也直接、间接与舌产生联系,因此,脏腑的病变必然通过经络气血的变化而反映于舌。
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另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舌诊的方法舌诊的体位和伸舌姿势1.望舌时,医者姿势可略高于患者,以便俯视口舌部位。
患者可以采用坐位或仰卧位,面向自然光线,头略扬起,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如伸舌过分用力,舌体紧张卷曲,或伸舌时间过久,都会影响舌体血液循环而引起舌色改变,或舌苔紧凑变样,或干湿度发生变化。
2.诊舌的方法望舌的顺序是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看舌根部。
先看舌质,再看舌苔。
再根据舌质、舌苔的基本特征,分项察看。
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光泽、形状及动态等;察舌苔,重点观察舌苔的有无、色泽、质地及分布状态等。
在望舌过程中,既要迅速敏捷,又要全面准确,尽量减少患者伸舌的时间,以免口舌疲劳。
若一次望舌判断不准,可让病人休息片刻后,再重新望舌。
根据临床需要,还可察看舌下静脉。
3.刮舌与揩舌刮舌可用消毒压舌板的边缘,以适中的力量,在舌面上由舌根向舌尖刮三五次。
若刮之不去或刮而留有污质,多为里有实邪;刮之即去,舌体明净光滑者,多为虚证。
揩舌可用消毒纱布卷在食指上,蘸少许清洁水在舌面上揩抹数次。
可用于鉴别舌苔有根无根,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望舌[单选题]1.望舌诊的临床意义是A.判断邪正盛衰B.辨别病位深浅C.推断病势进退D.区别病邪性质E.以上均是参(江南博哥)考答案:E参考解析:舌诊的临床意义:(1)判断邪正盛衰;(2)区别病邪性质;(3)辨别病位浅深;(4)推断病势进退;(5)估计病情预后。
掌握“舌象综合分析”知识点。
[单选题]2.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A.舌苔的有无B.舌苔的厚薄C.舌苔的颜色D.舌苔的真假E.舌苔的润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舌苔的厚薄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病位的浅深。
掌握“舌象综合分析”知识点。
[单选题]3.诊察舌苔有根与无根的临床意义A.判断脏腑的虚实B.判断胃气的有无C.判断津液的存亡D.判断邪气的盛衰E.判断气血的盈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舌苔有根,表明胃气旺盛;舌苔无根或光剥无苔,表明胃气衰败等。
掌握“舌象综合分析”知识点。
[单选题]4.舌与脏腑经络关系中,足厥阴肝经A.挟舌本B.系舌本C.络舌本D.连舌本E.散舌下参考解析: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掌握“舌诊原理与方法”知识点。
[单选题]5.属于连舌本,散舌下的是A.手少阴心经B.足太阴脾经C.手太阴肺经D.足少阴肾经E.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舌与脾胃的关系: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居口中司味觉。
掌握“舌诊原理与方法”知识点。
[单选题]6.舌苔薄白而干者多见于A.湿浊中阻B.食积内停C.脾肾阳虚D.外感风热E.燥热伤津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苔薄白而干多见于外感风热。
苔白厚腻多为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
苔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
故根据题干所问,最佳的选项是D。
掌握“望舌苔-苔色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知识点。
[单选题]7.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多见于A.湿浊中阻B.脾肾阳虚C.食积化热D.风热表证E.外感瘟疫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积粉苔”):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系秽浊时邪与热毒相结而成。
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舌诊一、A11、下列各项中,多反映下焦肾病变的是A、舌中B、舌根C、舌尖D、舌两侧E、以上都不是2、下列各项中,多反映上焦心肺病变的是A、舌尖B、舌中C、舌根D、舌两侧E、以上都不是3、下列各项中,多候六腑病变的是A、舌质B、舌苔C、舌尖D、舌中E、舌根4、下列各项中,多候五脏病变的是A、舌质B、舌苔C、舌尖D、舌中E、舌根5、肺系上达咽喉,与下列哪项相连A、舌尖B、舌中C、舌根D、舌两侧E、以上都不是6、舌边生点刺者多属于A、心火亢盛B、肝胆火盛C、胃肠热盛D、血分热盛E、阴虚火旺7、舌尖多反映的是何脏腑的病变A、心肺B、脾胃C、肝胆D、心脾E、脾肾8、邪入气分的舌苔表现为A、舌苔薄白B、舌枯少苔或无苔C、舌色深红、紫绛或紫暗D、舌苔白厚而干或见黄苔,舌色红E、以上都不是9、下列哪项舌象的变化可推断病势进退的表现A、舌苔由白转黄,舌苔由厚变薄B、气血充盛则舌色淡红而润C、气血不足则舌色淡白D、津液充足则舌质舌苔滋润E、邪在卫分,则舌苔薄白10、舌诊的临床意义是A、判断邪正盛衰B、区别病邪性质C、辨别病位浅深D、推断病势进退E、以上都是11、苔薄白而干者多见于A、外感风热B、外感寒湿C、水湿内停D、脾肾阳虚E、湿浊内停12、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者属于A、花剥苔B、地图舌C、镜面舌D、光滑舌E、糙裂苔13、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多见于A、湿浊中阻B、脾肾阳虚C、食积化热D、风热表证E、外感瘟疫14、外感秽浊与热毒之邪相合的舌苔是A、白腻苔B、黄腻苔C、积粉苔D、灰黑苔E、腐苔15、剥脱处不光滑,似有新生颗粒的舌苔表现为A、花剥苔B、类剥舌C、地图舌D、鸡心苔16、舌苔黏腻而厚,伴口中发甜者多为A、脾虚湿困B、脾胃湿热C、寒湿内阻D、痰浊内蕴E、寒凝经脉17、燥苔的表现特征是A、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B、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C、苔质粗糙如砂石,扪之糙手,津液全无D、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E、以上都不是18、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A、舌苔的有无B、舌苔的厚薄C、舌苔的颜色D、舌苔的真假E、舌苔的润燥19、舌苔苔质粗大疏松而厚,揩之易去为A、滑苔B、糙苔C、腻苔E、无根苔20、舌红而点刺色鲜红者多为A、气分热盛B、热入营血C、血热内盛D、心火亢盛E、肝胆火盛21、瘦薄舌多主A、水湿内停B、血行不畅C、里热亢盛D、心火亢盛E、气血阴液不足22、胖大舌多主A、水湿内停B、血行不畅C、里热亢盛D、阴虚火旺E、气血阴液不足23、舌绛少苔或无苔多见于A、阴虚火旺B、热入营血C、气分实热D、阳明热盛E、瘀血阻滞24、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多为A、寒凝血瘀B、酒毒内蕴C、瘀血内阻D、脾胃湿热E、肺气壅滞25、多提示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的是A、老舌B、嫩舌C、点刺舌D、裂纹舌E、齿痕舌26、多主脾虚与水湿内停证的是A、老舌B、嫩舌C、瘦舌D、裂纹舌E、齿痕舌27、舌边有点刺多为A、肝胆火盛B、胃肠热盛C、心火亢盛D、大肠湿热E、血热内盛28、舌尖生点刺多为A、肝胆火盛B、胃肠热盛C、心火亢盛D、大肠湿热E、血热内盛29、下列异常舌形中,多见于实证的是A、老舌B、嫩舌C、胖舌D、瘦舌E、齿痕舌30、舌紫红而干枯少津多为A、热盛伤津B、寒凝血瘀C、肝郁血瘀D、阴虚火旺E、温病热入营血31、血行不畅的舌色多为A、红舌B、绛舌C、紫色D、淡红舌E、淡白舌32、下列各项中,多主实热与阴虚的舌色为A、绛舌B、红舌C、紫舌D、淡红舌E、淡白舌33、温病热入营血的舌色是A、红舌B、紫舌C、绛舌D、青舌E、淡红舌34、舌色淡白湿润,舌体胖嫩者多为A、气血两亏B、气血壅滞C、热盛伤津D、寒凝血瘀E、阳虚水湿内停35、下列各项中,主气血两虚的舌色是A、红舌B、淡红舌C、淡白舌D、裂纹舌E、齿痕舌36、下列舌色中提示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多见于正常人的是A、红舌B、淡红舌C、淡白舌D、瘦薄舌E、娇嫩舌37、舌红绛少津而强硬的病因是A、风痰阻络B、邪热炽盛C、中风先兆D、血虚动风E、阴虚动风38、舌痿软而淡白无华可见于A、气血俱虚B、风痰阻络D、热极伤阴E、阴虚火旺39、舌短缩,色青紫而湿润者多为A、痰湿内阻B、寒凝筋脉C、热盛津伤D、脾虚不运E、气血俱虚40、舌红绛而有裂纹多为A、脾虚湿困B、热盛伤津C、湿热痰浊D、阳虚水湿E、寒湿壅盛41、舌淡胖大者多见于A、脾胃湿热B、脾肾阳虚C、痰热内蕴D、心脾热盛E、气血两虚42、舌体痩薄而色淡者多见于A、阴虚火旺C、心脾热盛D、气血两虚E、脾胃湿热43、舌红而点刺色鲜红者多见于A、血热内盛B、气血两虚C、心火亢盛D、肝胆火盛E、胃肠热盛44、舌中生点刺者多为A、血热内盛B、气血两虚C、心火亢盛D、肝胆火盛E、胃肠热盛45、下列关于正常舌象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舌质滋润B、舌色淡红鲜明C、舌体大小适中D、舌苔均匀薄白而润E、以上均是4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引起舌象生理性变异的是B、气候因素C、环境因素D、地域因素E、禀赋体质因素二、B1、A.心、肺B.脾、胃C.肾、脾D.肝、胆E.膀胱、小肠<1>、舌中多反映的是何脏腑的病变A B C D E<2>、舌两侧多反映的是何脏腑的病变A B C D E2、A.气血倶虚B.痰浊内蕴C.热盛伤津D.寒凝筋脉E.风痰阻络<1>、舌短缩,色淡白而胖嫩多属于A B C D E<2>、舌短缩,色红绛而干多属于3、A.血虚动风B.热极生风C.阴虚动风D.痰浊内蕴E.风痰阻络<1>、新病舌绛而颤动者多属于A B C D E<2>、舌胖大兼厚腻苔而强硬者多属于A B C D E4、A.心火亢盛B.肝胆火盛C.胃肠热盛D.阴虚火旺E.气血两虚<1>、舌尖生点刺者多为A B C D E<2>、舌边有点刺者多为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来判断人体内脏功能的变化及病理情况。
以下是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1. 舌苔的颜色:- 白苔: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脾胃虚弱、气虚等情况。
- 黄苔:表示湿热内蕴,常见于湿热病变、黄疸等情况。
- 黑苔:表示病邪内陷,常见于热毒病变、中毒等情况。
- 脱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虚热亢盛、津液不足等情况。
2. 舌苔的厚度:- 厚苔:表示病邪重症,常见于湿热病变、痰饮内蕴等情况。
- 薄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气虚、阳虚等情况。
3. 舌质的颜色:- 淡红舌: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 暗红舌:表示湿热病变,火热病邪内蕴。
常见于湿热病变、炎症等情况。
- 红绛舌:表示热症体质,炎热病邪侵袭。
常见于实热、炎热等情况。
- 淡白舌: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贫血等情况。
4. 舌体形态:- 舌红:表示病邪内炽,热症病变。
常见于热病、炎症等情况。
- 舌胖大:表示湿痰重浊,脾胃湿气重。
常见于湿痰、脾胃虚弱等情况。
- 舌紫:表示血液循环障碍,气血瘀滞。
常见于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等情况。
- 舌细长: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方法,需要结合其他病症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的辨证施治。
在舌诊过程中,对于舌苔的颜色、舌苔的厚度、舌质的颜色以及舌体形态等要素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