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中医诊断学
- 格式:docx
- 大小:21.96 KB
- 文档页数:12
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舌诊细目一舌诊原理1.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1)舌为心之苗,心主神明。
(2)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4)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5)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6)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细目二正常舌象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细目三望舌质要点一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要点二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1.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
临床意义:实证。
2.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为娇嫩舌。
临床意义:虚证。
3.胖舌: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①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③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心脾热盛。
4.瘦舌:主气血阴液不足。
①舌体痩薄而色淡:多是气血两虚。
②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多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5.点、刺舌:(1)临床意义: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6.裂纹舌:阴血亏损。
①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液虚损。
②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③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属脾虚湿侵。
7.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①舌淡胖大,润而有齿痕: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③舌红肿胀而有齿痕: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
④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可为先天性齿痕。
小结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要点三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1.痿软舌:伤阴,或气血倶虚。
①舌淡白而痿软:多是气血俱虚。
②新病舌干红而痿软:多是热灼津伤。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来判断人体内脏功能的变化及病理情况。
以下是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1. 舌苔的颜色:- 白苔: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脾胃虚弱、气虚等情况。
- 黄苔:表示湿热内蕴,常见于湿热病变、黄疸等情况。
- 黑苔:表示病邪内陷,常见于热毒病变、中毒等情况。
- 脱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虚热亢盛、津液不足等情况。
2. 舌苔的厚度:- 厚苔:表示病邪重症,常见于湿热病变、痰饮内蕴等情况。
- 薄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气虚、阳虚等情况。
3. 舌质的颜色:- 淡红舌: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 暗红舌:表示湿热病变,火热病邪内蕴。
常见于湿热病变、炎症等情况。
- 红绛舌:表示热症体质,炎热病邪侵袭。
常见于实热、炎热等情况。
- 淡白舌: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贫血等情况。
4. 舌体形态:- 舌红:表示病邪内炽,热症病变。
常见于热病、炎症等情况。
- 舌胖大:表示湿痰重浊,脾胃湿气重。
常见于湿痰、脾胃虚弱等情况。
- 舌紫:表示血液循环障碍,气血瘀滞。
常见于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等情况。
- 舌细长: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方法,需要结合其他病症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的辨证施治。
在舌诊过程中,对于舌苔的颜色、舌苔的厚度、舌质的颜色以及舌体形态等要素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诊断学舌诊口诀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临床的核心之一,而舌诊则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头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来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及病情轻重。
中医诊断学舌诊口诀正是快速准确地分析舌象的一个服务工具,走进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舌质舌质分为淡红色(少阳证)、红色(阳证)、暗红色(阴证)、淡白色(太阳证)、白色(阴证)、紫色(心包证)。
1.淡红舌:表明病位在少阳脉经或与之相连的脏腑所在部位。
2.红舌:表明病位在阳脉经或与之相连的脏腑所在部位。
3.暗红舌:表明病位在阴脉经或与之相连的脏腑所在部位。
4.淡白舌:表明病位在太阳脉经或与之相连的脏腑所在部位。
5.白舌:表明病位在阴脉经或与之相连的脏腑所在部位。
6.紫舌:表明病位在心包经或与之相连的脏腑所在部位。
二、舌苔舌苔的厚薄程度可以反映病情,厚者多是实热,薄者多是虚寒,下面来说说舌苔的分型。
1.白苔:多为寒湿痰浊内盛,不能化热。
2.黄苔:多为暴乱之毒,郁居气分而不得流通,毒邪蕴结所致。
3.薄白苔:多为虚寒证。
4.薄黄苔:多为脾胃虚弱,病邪入侵。
5.厚苔:多为实热证。
三、舌型舌型也是中医诊断学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气血运行,上下升降功能和脏器功能活动情况。
1.正常舌:舌型形态无异常。
2.齿痕舌:因舌侧面津液分泌减少而受到口腔内牙齿的压迫,所以在舌的两侧留有牙齿印记。
3.浅裂舌:指舌面中央有浅裂,舌苔白薄。
4.卷舌:舌两侧向上翻卷。
5.胖舌:指舌头偏大,厚重、向外侧卷起或舌体肥大松软。
四、舌边舌边的变化也是中医舌诊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1.齿痕:边缘呈不规则状。
2.瘀斑:舌边有淤血的出现。
3.弯曲:舌的形状不正常,呈现弯曲的状态。
总的来说,中医舌诊的要义就是要全面、准确地分析舌象,抓住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相关维护,比如多喝清淡的水,保持口腔的清洁,少吃辣味等等。
希望大家平日里也可以关注舌象,掌握一些常见的中医诊断学舌诊口诀,为自己身体的健康多一份关注。
【医学】医学笔记——中医诊断学总结(舌诊)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淡红舌舌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常人,气血调和。
病轻。
淡白舌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气血两虚、阳虚、寒实①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
②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内停。
③寒实或亡阳枯白舌舌色白,几无血色主脱血夺气,病情危重红舌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
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主实热、阴虚①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②实热证:舌体不小,色鲜红③心火上炎:舌尖红④肝经有热:舌两边红⑤虚热证:舌体小,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绛舌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主热盛、阴虚火旺①热入营血:舌绛有苔②阴虚火旺: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③血瘀:舌绛少苔而润紫舌①全紫舌:全部紫色,或局部青紫斑点②淡紫舌:淡而泛现青紫③紫红舌:红主血行不畅(热极、寒极、血瘀、酒毒)①瘀血:全舌青紫,或有紫色斑点②青紫舌:血脉凝滞,阴寒凝滞,热毒炽盛,外伤③淡紫舌:阴寒内盛、血瘀、阳衰而泛现紫色④绛紫舌:绛而泛现紫色⑤斑点舌:局部青紫色斑点④紫红舌、绛紫舌:干枯少津,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实证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虚证胖舌舌淡胖嫩(阴证)脾肾阳虚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舌肿胀色红绛心脾热盛,热毒上壅先天性舌血管瘤无全身辩证意义瘦舌瘦薄舌气血阴液不足舌体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点刺舌舌红而生芒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血热内盛,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热入营血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舌边生点刺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裂纹舌舌红降而有裂纹热盛伤津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脾虚湿盛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称先天性舌裂齿痕舌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脾虚或气虚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痕先天性齿痕舌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痿软舌伤阴气血俱虚舌痿软,淡白无华气血俱虚舌痿软,红绛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热灼津伤舌绛而痿:阴亏已极舌红干而渐痿肝肾阴亏强硬舌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阴亏已极舌强硬,色红绛少津邪热炽盛舌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舌强,语言蹇涩,伴肢麻、眩晕中风(先兆)歪斜舌中风、喑痱、中风颤动舌肝风内动(热盛、阳亢、阴亏、血虚)久病舌淡白,颤动血虚动风新病舌绛,颤动热极生风舌红少津,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酒毒内蕴吐弄舌心脾有热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热甚动风先兆小儿智力发育不全短缩舌寒凝筋脉气血俱虚热极伤津痰浊内阻舌短缩,淡白或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或气血俱虚舌短缩而胖,苔黄腻脾虚,痰浊舌短缩,红绛干燥热盛伤津先天性舌系带过短舌诊(苔质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薄、厚苔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薄苔正常舌苔厚苔痰湿、食积、里热由薄转厚:邪气渐盛,表邪入里,为病进。
舌诊,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Chapter 3 Tongue Observation●概念及内容:舌质(T Body);舌苔(T Coating)●沿革:《内经》→《伤寒杂病论》→《敖氏伤寒金镜录》→温病察舌→现代研究第一节舌诊概说(Summary)一舌的形态结构丝状乳头与蕈状乳头:----与舌象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轮廊乳头与叶状乳头:----与味觉有关舌结构舌乳头二舌诊原理:经络(meridian)1舌脏腑(viscera)2舌的不同部位与脏腑相应☆临床意义(Significance):盛衰;浅深;性质;进退;预后☆Significance(舌诊的临床意义)1 To judge the exuberance or decline of the genuine qi.(正气盛衰)2 To distinguish the nature of the disease.(性质)3 To detect the location of the disease.(浅深)4 To infer the tendency of the disease.(进退预后)不同部位分候脏腑三方法和注意事项1方法:舒展平坦;舌尖稍向下弯2注意事项:⑴光线⑵饮食或药品*⑶口腔对舌象的影响⑷察舌顺序(先质后苔)中药染苔四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Pink tongue with white and thin coating)淡红舌: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薄白苔: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正常舌象正常舌下脉络☆舌象的生理性变异:1年龄性别因素2体质和禀赋因素3气候环境因素第二节望舌质(特征及临床意义)(Observing Tongue Body )一、舌神(Flourish and Withering)1舌象特征:荣润有血色:荣舌(有神)干枯无血色:枯舌(无神)2意义:测知脏腑气血阴阳盛衰;估计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二舌色(Tongue Color)(一)淡红舌(Pink T):舌体颜色淡红润泽正常人——为气血调和的征象。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未伤气血内伤杂病——阴阳平和,病情尚轻或为疾病好转之征兆正常舌象淡白舌:消化道出血枯白舌(胃CA,舌干皱缩,无力伸出)淡白舌(三)红绛舌(Red and Crimson T):鲜红;深红或略带暗红(发展)。
主热证(里热亢盛、阴虚火旺)成因有三:*强调舌诊在外感温热病的重要作用(清)舌色红→绛,提示热势轻→重。
例:舌质深绛——热入营血红舌1:流感患者舌象,风温入里,气分热盛红舌2:苔厚根黄,脏腑阳热亢盛,或外邪入里化热舌尖红:支扩,上焦热盛红绛舌少苔(浅裂纹)慢支继发感染红绛舌无苔(浅裂纹)慢性胃窦炎(四)青紫舌(Purple and Blue T):全舌青紫;紫气;瘀斑、瘀点主气血不畅例:舌淡紫或青紫湿润─阳虚阴盛,气血运行不畅。
淡紫舌:肺心病,阳气不足,血行不畅绛紫舌(里热炽盛,血行不畅)全舌青紫:慢支肺气肿心衰瘀斑舌(肝癌)瘀斑舌三舌形指舌体的形质,病理舌形有老嫩、胖瘦、裂纹、芒刺、齿痕等异常变化(一)老嫩(Toughness and Tenderness):老: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暗嫩: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为疾病虚实(寒热)的标志之一。
老──实(热)证嫩──虚(寒)证老舌嫩舌(二)胖大舌(Corpulent T):胖大或有齿痕胖大舌主水湿、痰饮肿胀舌主热盛、酒毒例:舌淡白胖嫩(伴齿痕)─气虚、阳虚,水湿内停胖大舌(湿热内盛)淡胖齿痕舌(三)瘦薄舌(Thinness T):瘦小而薄主阴血亏虚例:舌色浅淡而瘦薄─心脾两虚(气血两虚)舌色红绛而瘦薄——热盛伤阴或阴虚火旺淡白瘦薄舌红绛瘦薄舌(四)齿痕舌(Teeth-print T):牙齿压痕主脾虚,水湿内停淡胖大而润,边有齿痕-寒湿或阳虚水停淡红边有齿痕-脾气虚红而肿胀满口,有齿痕-湿热痰浊齿痕舌淡胖齿痕舌(五)芒刺舌(Prickle T):舌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摸之棘手脏腑阳热亢盛,或血分热盛芒刺舌脏腑热盛芒刺舌外感热病芒刺舌阴虚火旺(失眠,过食辛辣,夜间工作紧张)(六)裂纹舌(Crack T):明显裂沟;无苔覆盖多少不等;深浅不一主阴血亏虚*注意区分先天性(生理性)裂纹舌和病理性裂纹舌裂纹舌(肿瘤患者,久病阴液已伤)红绛裂纹舌(少苔,舌前干燥多条纵形裂纹,阴虚火旺)裂纹舌花剥苔(气虚,痰湿内停)四舌的动态(The Moving State of Tongue)(一)痿软(Atrophy T):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阴虚(包括高热伤阴)、气血两虚(二)强硬(Stiffness T):失柔,屈伸、转动不便热入心包;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强硬舌:乙脑(外感温热病高热伤津.转动不灵苔垢堆积,药物残留)(三)歪斜舌(wryness T):伸舌偏向一侧中风、或中风先兆(四)震颤舌(Tremor T):不自主颤动肝风内动(血虚、阴虚、热极、阳亢)歪斜舌(五)吐弄舌(Protruding and Licking T):反复、不自主伸出口外或四处舐弄心脾有热;小儿智能发育不全;动风先兆(六)短缩舌(Shortness T):不能伸长,甚者舌不抵齿寒凝、痰阻、血虚、津伤弄舌(先天愚型)短缩舌1:津液元气极度耗损短缩舌2:正气大伤病情危重五舌下络脉(Hypoglossal vessels):正常两条,无分枝、瘀点是分析气血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气血不足;血瘀证舌下络脉1舌下络脉2:血吸虫肝硬化,青紫,怒张,延长舌下络脉3:肺心病,紫黑,弥漫性扩张,珠状瘀点第三节望舌苔(Observing Tongue Coating )正常舌苔:是胃气正常的表现病理性舌苔:胃气挟邪气上泛而成内容:苔质;苔色一苔质(一)厚薄(Thickness and Thinness):见底与否反映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1薄苔─有胃气:病初在表,轻浅,未伤胃气。
2厚苔─胃气伤:挟食浊、痰湿等病邪上蒸;邪盛入里,病情较重薄白苔3渐变薄→厚:邪气渐盛,病进厚→薄:正气胜邪,病退4骤变薄→厚:邪气极盛,迅速入里厚→薄: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厚苔退化(二)润燥(Moistness and Dryness):津液盈亏及输布情况润苔:正常舌苔,津液未伤。
滑苔:主痰饮、主湿。
燥苔、糙苔:津液已伤;津液输布障碍(湿阻阳气,气不化津)。
? 例:舌淡而苔滑:水湿内停舌红苔燥:热甚伤津舌淡苔燥:湿遏阳气? 润燥变化润→燥:热重津伤;津失输布燥→润:热退津复;饮邪始化润苔燥苔:热盛伤津燥苔:脾虚津停,津液不布,慢支咳嗽痰多,舌苔厚腻干燥滑苔:阳虚不运,水湿内停滑苔:痰湿内盛,血行不畅糙苔:长期发热,津液枯涸,舌红干裂,舌苔黄糙如砂粒(三)腐腻(Putrid and Greasiness):腐:松;大;边中厚;刮易去;如豆渣;可见质腻:密;细;边薄中厚;刮难去;如油脂;不见质腻苔:湿浊,痰饮,湿温腐苔:食积胃肠,痰浊内盛腻苔粘腻苔:湿浊之邪较甚,脾胃阳气被遏滑腻苔:苔腻与水湿过多同见(痰湿停积,血行不畅)垢腻苔:腻而胶结垢浊,苔色灰黄,湿浊胶结于里,病情缠绵难愈腐苔(四)剥落(Exfoliation):部分或全部脱落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镜面舌:胃阴枯竭,胃气大伤有苔→剥苔:胃气阴两虚,正气渐衰无苔→薄白苔:邪去正胜,胃气渐复*注意与生理性(先天性)剥苔的区别。
剥苔:痰湿未化,胃气胃阴损伤,慢性病剥苔:根剥,肾阳不足,痰饮水湿内停剥苔:气虚或气血两虚,生长不良剥苔:气阴两虚地图舌1地图舌2镜面舌1镜面舌2(五)真假(The True and False):敛实,紧贴,刮之不去——真苔(有根苔)不实,浮涂,刮之即去——假苔(无根苔)判断胃气存亡辨轻重预后无根苔:肝癌晚期,舌质红绛,舌面起刺,舌苔黄浊,不刮自脱,提示内热炽盛,胃阴大伤无根苔:经揩后,大部分颗粒状黄苔被揩去,舌面上无新苔复生,胃气阴已伤,病情较重二苔色(Colors of Tongue Coating)(一)白苔(White Coating):厚薄之分主表证,寒证薄白:表证初起;气血亏虚;燥热伤津厚白:痰湿、食积;瘟疫、内痈(积粉)薄白苔淡舌:齿痕,气血不足薄白滑苔,淡紫舌:舌面过于湿润,根略厚,胖痕,阳虚温煦推动无力,湿停,血行不畅薄白干苔,淡红舌:风热表证初起,津液损耗白厚腻苔:痰湿,食浊内阻.积粉苔:苔白满布,如白粉堆积,根部灰黄,望之似干,扪之不燥,外感秽浊疫气,热毒内盛,瘟疫或内痈(二)黄苔(Yellow Coating):淡黄;深黄;焦黄主里证,热证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不可概作热论:如黄滑苔,为阳虚水湿不化薄黄苔,红舌:流感患者舌象,风温入里,气分热盛黄苔淡红舌:风热初起白腻苔化黄,淡红舌:舌前部红点,提示寒湿寒痰逐渐化热黄瓣苔红绛舌:舌面有浅裂纹,热盛伤津;白腻苔说明原来病邪为痰饮,湿浊黄糙苔厚干裂颗粒粗糙舌前有裂纹,邪热炽盛,津液耗伤焦黄苔红舌:里热炽盛,津液枯涸黄滑苔:质淡胖而润,阳气虚衰,水湿不化;寒湿寒痰等阴寒之邪(三)灰黑苔(Grey and Black Coating):浅黑色;深灰色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主里热或里寒的重症)灰黑而润:阳虚寒凝,水饮内停焦黑干燥:热极津枯垢腻灰苔:灰黄脏,湿浊之邪较盛焦黑苔:胆道感染,舌红而干,中根部黑而糙裂,两边少许白腻苔,邪热亢盛,湿浊化燥伤津黑燥苔:胃癌患者临终前两天,黑而燥裂,根部黑苔长如黑毛,舌体卷缩,舌质枯白无化.阴液耗竭,内热极盛.●深浅与病情相应:苔色越黑,病情越重。
●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来,既可见于寒证又可见于热证,均较重。
●寒证灰黑苔常由白苔发展而成,热证灰黑苔常由黄苔(焦黄苔)发展而成。
●要区别其寒热属性,苔质润燥为重要指征。
第四节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一舌象分析的要点(一)察舌的神气和胃气(二)舌体和舌苔的综合分析(三)舌象的动态分析(一)察舌的神气和胃气★比较舌质(神气)及舌苔(胃气)的临床意义:舌质:⑴脏腑精气的盛衰;舌苔:⑴病邪的性质;⑵间接反映邪气性质;⑵病位的浅深;⑶推断疾病预后转归。
⑶胃气的存亡。
*一般规律:舌质反映正气盛衰,舌苔反映病邪性质。
(二)舌体和舌苔的综合分析1.舌苔或舌体单方面异常──病情尚属单纯。
2.舌苔和舌体变化一致──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
3.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应综合分析其病因病机及其相互关系。
(三)舌象的动态分析当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时,往往提示病体同时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病理变化,病情较复杂,当结合全身症状,综合分析。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一)判断邪正盛衰(二)区别病邪性质(三)辨别病位浅深(四)推断病势进退(五)估计病情预后作业:★试述舌诊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