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点刺的颜色,可以判断气血运行情况以及病情的轻
重。如舌红而生芒刺,多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多为血 热内盛,或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为热人营血而气血窒滞。 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一般可区分热在何脏,如舌尖生点 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 多为胃肠热盛。
(四)裂纹舌
(五)吐弄舌 【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 吐舌;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舔口唇四周, 掉动不宁者,称为弄舌。
【意义】一般都属心脾有热。 【机理】 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 已绝; 弄舌多见于热甚动风先兆。 吐弄舌亦可见于小儿智力发 育不全
(六)短缩舌 【特征】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 短缩舌常与痿软舌并见。
【特征】:舌面出现的各种形状的裂纹、 裂沟,深浅不一,大小不等。裂纹可多少不 等,深浅不一,可见于全舌,亦可见于舌前部或 舌尖、舌边等处,裂纹的形状不一。
注意 与先 天裂 纹以 及人 字沟 区分
【意义】多由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 虚不润、脾虚湿侵所致。 【机理】 舌红绛燥裂—热盛伤津,或阴虚火 旺。因邪热内盛,阴液大伤,或阴虚液 损,使舌体失于濡润,舌面萎缩所致。 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 脾虚湿侵。
【望舌下络脉的方法是】
舌下络脉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 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络、络紫、紫 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络, 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 结节等改变,皆为血瘀的征象。 舌下络脉的变化,有时会早于舌色变化,因 此,舌下络脉是分析气血运行情况的重要依 据。
【意义】为肝风内动的征象。可因热盛、 阳亢、阴亏、血虚等所致。 【机理】凡气血亏虚,使筋脉失于濡养而无 力平稳、伸展舌体;或因热极阴亏而动风、 肝阳化风等,皆可出现舌颤动。 久病舌淡白而颤动者,多属血虚动风 新病舌络而颤动者,多属热极生风 舌红少津而颤动者,多属阴虚动风、肝 阳化风。 另外,酒毒内蕴,亦可见舌体颤动。
比正常 舌瘦小而 薄,称为瘦 薄舌。
临床意义: 气血两虚, 阴虚火旺
胖舌的特征:
舌体比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胖 大舌。舌体肿大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不 能缩回,称为肿胀舌
临床意义:水湿痰饮、热毒、酒毒
淡白胖嫩——气虚、阳虚; 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痰热内蕴,湿 热酒毒上泛; 红绛肿胀——多见于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青紫肿胀——中毒或局部血络瘀阻(舌血 管瘤)。
胖 大 舌
(三)点、刺舌 1.特征:点,指突起于舌面的红色或紫红色 星点(蕈状乳头体积增大)。大者为星,称红 星舌;小者为点,称红点舌。
刺:指舌乳头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色或黄 黑色点刺,称为芒刺舌。点和刺相似,时常并见,故可
合称点刺舌。点刺多见于舌尖部。
2.意义:提示脏腑热极,或为血分热盛。 3.机理:点刺是由草状乳头增生,数目增 多,充血肿大而形成。舌生点刺,是邪热内 蕴,营热郁结,舌络充斥所致。一般点刺愈 多,邪热愈甚。
一、舌神
特征:红活明润,运动灵敏——荣;
枯槁晦暗,运动呆板——枯。 意义:荣——有神,正气盛,病轻, 预后良;枯——无神,正气衰,病重, 预后差。
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 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 质干湿适中。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荣舌
舌色红活、 润泽,运 动灵敏自 如。 荣舌是谓 有神,虽 病亦属善 侯。
(三)红舌 【舌象特征】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 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
【临床意义】主实热、阴虚。 【机理分析】由于血得热则循行加速,舌体
脉络充盈;或因阴液亏乏,虚火上炎,故舌 色鲜红。
热表证初起;
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多属外感风
舌体不小,色鲜红,多属实热证。 舌尖红,多为心火上炎; 舌两边红,多为肝经有热。 舌体小,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
(二)强硬舌
【特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 动,板硬强直。
【意义】多见于热人心包,或为高热伤津, 或为风痰阻络。 【机理】强硬舌多因外感热病,邪人心包, 扰乱心神,致舌无主宰;或高热伤津,筋脉失 养,使舌体失其柔和之性,故见强硬。或肝 风夹痰,风痰阻滞舌体脉络等,亦可使舌体 强硬不灵。
舌强硬而色红降少津——邪热炽盛所致。舌体 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所致。 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术、眩晕——中风先 兆。
(二)淡白舌 特征:舌色浅淡,白多红少——淡 舌;舌色枯白,全无血色——枯白舌
意义:气血两虚,阳虚寒湿。 淡白瘦瘪——气血两虚; 淡白胖嫩——阳虚寒湿; 淡白干枯——阳不化津; 淡白光莹——脾胃之气衰败; 枯白舌——脱血夺气。 病理:贫血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新 陈代谢偏低畏寒,末梢血管收缩,血液 充盈减少、变慢,如席汉氏,粘液水肿。
(三)歪斜舌 【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
【意义】多见于中风、暗痱,或中风先
兆。
【机理】多因肝风内动,夹痰或夹瘀, 痰瘀阻滞一侧经络,受阻侧舌肌弛缓, 收缩无力,而健侧舌肌如常,故伸舌时 向健侧偏斜。
(四)颤动舌 【特征】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轻者 仅伸舌时颤动;重者不伸舌时亦抖颤难宁。
【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机理】 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者,多属寒凝 筋脉,舌脉挛缩;或气血俱虚,舌失充养,筋脉 瘦弱而显短缩。 舌短缩而胖,苔滑腻者,多属脾虚不运,痰 浊内蕴,经气阻滞所致。 舌短缩而红络干燥者,多属热盛伤津,筋脉 孪急所致。 此外,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亦可显现出舌短 缩,但无辨证意义,应与短缩舌鉴别。
(五)紫舌 【舌象特征】全舌呈现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舌 淡而泛现青紫者,为淡紫舌;舌红而泛现紫色者,为 紫红舌;舌络而泛现紫色者,为络紫舌;舌体局部出 现青紫色斑点,大小不等,不高于舌面者,为斑点舌。
【临床意义】主血行不畅。 【机理分析】紫舌多由淡白舌或红络舌发展而
成,故其主病即是在淡白舌或红绛舌的基础上 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改变。 全舌青紫者,其病多是全身性血行瘀滞; 舌有紫色斑点者,可能是瘀血阻滞于某局部, 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 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者 淡紫舌 紫红舌 绛紫舌
4.舌诊注意事项
2.注意事项 光线: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 然光线为佳。 染苔:排除食物及药对舌象的 影响。 口腔:牙齿残缺、镶牙和张呼 吸等因素均可影响舌象。 季节与时间的影响
5.舌诊的内容与正常舌象
1.舌诊的内容 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脏腑虚实, 气血盛衰—神、色、形、态。 舌苔:舌面附着一层苔状物(舌粘膜上 皮角化和代谢产物)乃脾胃之气,蒸腾 胃中食浊,凝聚舌面而成—病邪的深浅, 邪正的消长—色、质、分布。 舌下络脉:特殊情况下诊察,了解长短、 粗细、形状、颜色。
四、舌下络脉 【概述】正常人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各有一 条纵行的大络脉,称为舌下络脉。其管径不超 过2.7mm,长度不超过舌尖至舌下肉阜连线的 五分之三,颜色暗红。脉络无怒张、紧束、弯 曲、增生,排列有序。绝大多数为单支,极少有 双支出现。
【望舌下络脉的方法是】让病人张口, 将舌体向上腾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膊, 勿用力太过,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 脉充分显露。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 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 弯曲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 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
望舌质:色、形、态、舌下络脉 望舌苔
苔质 苔色
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
第一节 舌诊概说
1.舌的组织结构——组织形态
纵横垂直三 (柔软灵活) 方向肌纤维 肌肉间血管丰 (淡红鲜明) 富,血供充足
(肌性器)
舌肌
舌 (组织结构)
丝状乳头:呈现乳白色 薄白 舌 乳头 覃状乳头:突出之圆点 而润 (黏膜褶皱) 轮廓乳头 与味觉有关 叶状乳头
中医诊断学
第三章 舌诊
青田县中医院 张征宇
概述
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 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见《黄帝内经》 元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近代开展了舌诊现代化、客观化的研究,
舌诊目录
舌诊概说
舌的形态结构 舌诊原理 舌诊方法与主义事项 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1、消渴
(一)燥热伤津证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多食易饥,大便干燥,形体 消瘦,尿频、量多、色黄,皮肤瘙痒。舌红苔薄 黄(里热证,津液已伤),脉洪数或滑数。 (二)气阴两虚证 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汗出气短,心悸 失眠、耳鸣,腹胀便溏或便秘,腰膝酸软。舌红 苔薄或少,脉细数或弦数。
三、舌态:指舌体的动态。舌体伸缩 自如,运动灵活,为正常舌态。提示脏腑 机能旺盛,气血充足,经脉调匀。常见的 病理舌态包括: 萎软 强硬 歪斜 颤动 吐弄 短缩
(一) 痿软舌 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 旋。
【意义】多见于伤阴或气血俱虚。 【机理】瘦软舌多因气血亏虚,阴液亏损, 舌肌筋脉失养而废弛,致使舌体痿软。 舌痿软而淡白无华——气血俱虚。多因 慢性久病,气血虚衰,舌体失养所致。 舌瘦软而红降少苔或无苔——外感病后 期,热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所致。 舌红干而渐瘦者——肝肾阴亏,舌肌筋 脉失养所致。
(五)齿痕舌 【特征】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
【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机理】舌边有齿痕,多因舌体胖大而受牙 齿挤压所致,故多与胖大舌同见。 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 阳虚水湿内停; 舌质淡红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肿胀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者, 可为先天性齿痕舌,病中见之示病情较轻,多 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者。
第二节 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 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包括望 舌体的神色形态及舌下脉络。 舌质正常形态:淡红荣润,柔软 灵活,干湿适中,舌下脉络不粗胀, 分枝无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