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3章三视图与表面展开图3.4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作业设
- 格式:pdf
- 大小:212.44 KB
- 文档页数:16
第3章投影与三视图3.4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第2课时)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答案】C【分析】由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1-4-1型”的6种,“2-3-1型”的3种,“2-2-2型”的1种,“3-3型”的1种,可判断,A B,同时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不能出现“田”字型、“凹”字型,可判断D,只有选项C中的图形符合题意,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共有11种情况,其中“1-4-1型”的6种,“2-3-1型”的3种,“2-2-2型”的1种,“3-3型”的1种,选项错误;,A B同时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不能出现“田”字型、“凹”字型,∴选项错误;D选项C中的图形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掌握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形状与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把一个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一个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A .扩大3倍B .缩小3倍C .扩大6倍D .缩小6倍【答案】A【分析】 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和圆柱形的体积关系解答即可.【详解】 解:∵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13 ∴,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扩大3倍.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和圆柱形的体积关系,掌握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13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cm ,母线长为3cm ,则其侧面积为( )2cmA .πB .2πC .3πD .4π 【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圆锥的侧面积=π×底面半径×母线长”解答即可.【详解】解:该圆锥的侧面积为π×1×3=3π.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圆锥的侧面积,掌握“圆锥的侧面积=π×底面半径×母线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母线长为5cm ,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A .212cm πB .215cm πC .2cmD .220cm π 【答案】B【分析】圆锥的侧面积=π×底面半径×母线长,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详解】解:这个圆锥的侧面积=π×3×5=15πcm 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面积计算;掌握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6,BC=12,动点P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移动到BC的中点S,则移动的最短距离为()A.10B.12C.14D.20【答案】A【分析】由于圆柱的高为12cm,S为BC的中点,故BS=6cm,先把圆柱的侧面展开,连接AS,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S的长.【详解】解:沿着S所在的母线展开,如图,连接AS,则AB=12×16=8,BS=12BC=6,在Rt△ABS中,根据勾股定理AB2+BS2=AS2,即82+62=AS2,解得AS=10.∵A,S两点之间线段AS最短,∴点A到点S移动的最短距离为AS=10c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根据题意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如图,将长方形ABCD 绕虚线l 旋转一周,则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 .πr 2hB .2πr 2hC .3πr 2hD .4πr 2h【答案】C【分析】 根据柱体的体积V=S •h ,求出形成的几何体的底面积,即可得出体积.【详解】解:∵柱体的体积V=S •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现将矩形ABCD 绕轴l 旋转一周,∴柱体的底面圆环面积为:()22223r r r ππ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等于:23r h π.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形成,圆柱体体积公式,根据已知得出柱体的底面面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一位雕塑家利用15个棱长为1米的相同正方体,在公园空地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几何体造型,需要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则需要涂颜色部分的面积为( )A .46米2B .37米2C .28米2D .25米2【答案】B【分析】由图形可知分四层,每一层再分侧面与上表面两部分求出表面积,然后相加即可得解.【详解】解:最上层,侧面积为4,上表面面积为1,总面积为4+1=5,第二层,侧面积为4,第三层,侧面积2×4=8,上表面面积为4-1=3,总面积为8+3=11,最下层,侧面积为3×4=12,上表面面积为9-4=5,总面积为12+5=17,5+4+11+17=37,所以被他涂上颜色部分的面积为37平方米.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表面积,注意分四层,每一层再分侧面积与上表面两部分求解,注意求解的层次性是关键.8.已知一圆锥的母线长为6,底面半径为3,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A.27πB.36πC.18πD.9π【答案】C【分析】圆锥的侧面积=π×底面半径×母线长,把相应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圆锥的母线长为6,底面半径为3,∴该圆锥的侧面积为:π×3×6=18π.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侧面面积的计算,熟练记忆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如图,圆锥的底面圆直径AB 为2,母线长SA 为4,若小虫P 从点A 开始绕着圆锥表面爬行一圈到SA 的中点C ,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答案】【分析】将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AC 就是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利用弧长与圆心角的公式,求展开图的圆心角l 180n R π=,R=4,l=2πr=2π,可求出n 的大小,由于n=90º,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C 的长即可. 【详解】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弧长是2πr=2π,母线AS=4, 侧面展开的圆心角4l 2180180n R n πππ===,n=90º即∠ASC=90º, C 为AD 的中点SD=2,线段AC 是小虫爬行的最短距离,在Rt △SAC 中,由勾股定理的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圆锥侧面的最短路径问题,掌握弧长公式,会利用弧长与圆锥底面圆的关系确定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会用勾股定理求出最短路径是解题关键.10.用10个棱长为a cm的正方体摆放成如图的形状,像这样向下逐层累加摆放总共10层,其表面积是________2cm.【答案】330a2【分析】一层是6个面,二层有12个面,第三层有18个面(除去重合的),…,第十层有60个面,相加后乘以一个正方形面积即可.【详解】解:若如此摆放10层,其表面积是6×(1+2+…+10)a2=330a2.故答案为:330a2.【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表面积,图形的变化类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关键是能根据结果得出规律.11.如图,圆锥的母线长OA=6,底面圆的半径为32,一只小虫在圆线底面的点A处绕圆锥侧面一周又回到点A处,则小虫所走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答案】【分析】利用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弧长可得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求出侧面展开图中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最短距离.【详解】∵底面圆的半径为32, ∴圆锥的底面周长为2π×32=3π, 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n . ∴63180n ππ⨯=,解得n =90°,如图,AA′的长就是小虫所走的最短路程,∵∠O=90°,OA′=OA=6,∴=.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考查圆锥侧面展开图中两点间距离的求法;把立体几何转化为平面几何来求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12.已知圆锥形模具的母线长、半径分别是12cm 、4cm ,求得这个模具的侧面积是______.【答案】248cm π【分析】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详解】圆锥侧面积=12×底面周长×母线长 4r =,∴底面圆的周长为8π,21812482S cm ππ∴=⨯⨯=, 故答案为:248cm π.【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侧面展开后的面积问题,熟记基本公式是解题关键.13.如图,沿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得到一个扇形,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5cm r =,该圆锥的母线长12cm l =,则扇形的圆心角θ度数为_______.【答案】150°【分析】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解题.【详解】圆锥的底面周长即是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2180n l r ππ∴=︒ 1225180n ππ⨯∴⨯=︒,解得625=150n =⨯︒ 故答案为:150°.【点睛】本题考查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涉及扇形的弧长公式,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4.如图所示的平面纸能围成正方体盒子,请把与面A 垂直的面用图中字母表示出来是__.【答案】B、C、E、F【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1”结构,将它折成正方体后,A面与D面相对,其余的面都与A面垂直,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因为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面“A”与“D”是相对面,它们互相平行,剩下的面都与A面垂直;所以:围成正方体盒子,与面A垂直的面用图中字母表示出来是:B、C、E、F;故答案为:B、C、E、F.【点睛】本题是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此类题可动手折叠一下,即可解决问题,又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三、解答题15.如图,用若干个棱长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1)请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该几何体得到的形状图;(2)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为2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2cm.【答案】(1)见详解;(2)168【分析】(1)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该几何体,从而画出三视图;(2)分别数出(1)中三个方向小正方体的面的个数,再乘以2,然后求得一个面的面积,把它们相乘即可求解.【详解】解:(1)观察几何体,可得:(2)()2258822168cm ++⨯⨯=. 故答案是:168【点睛】本题考查了画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关键是在画图时一定要将几何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16.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一只蚂蚁要从底面圆周上一点B 出发,沿圆锥侧面爬到过母线AB 的轴截面上另一母线AC 上,问它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分析】结合题意进行曲面展开,通过在平面扇形图中计算最短路路径问题.【详解】如图,沿过母线AB 的轴截面展开得扇形ABC ,此时弧BC 的长为底面圆周长的一半,故BC π=, 由180A AB BC π∠=︒,3AB =,则60A ∠=︒, 作BD AC ⊥,此时BD 即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在Rt ABD △中,BD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此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本题就是把圆锥的侧面展开成扇形,“化曲面为平面”,来解决.17.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1)说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若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的长为15cm,宽为4cm;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的宽为3cm,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的最长边长为5cm,求这个几何体的所有棱长的和为多少?它的侧面积为多少?它的体积为多少?【答案】(1)直三棱柱;(2)所有棱长的和69cm,侧面积180cm2,体积90cm3【分析】(1)只有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才能出现长方形,根据俯视图是三角形,可得到此几何体为三棱柱;(2)这个几何体的所有棱长的和为2个3cm、2个4cm、2个5cm,3个15cm的和;三个长为15cm,宽分别为3cm、4cm、5cm的长方形的面积即是几何体的侧面积;先求出俯视图的面积,再乘高15cm,即为体积.【详解】解:(1)直三棱柱;(2)这个几何体所有棱长的和:153345269cm⨯+++⨯=.它的侧面积:(3+4+5)15⨯=180cm2;它的体积:12×3×4×15=90cm3故这个几何体的所有棱长的和为69cm,它的侧面积为180cm2,它的体积为90cm3.【点睛】此题考查从三视图判断几何体,掌握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上下底面是几边形就是几棱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用5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1)该几何体的体积是立方单位,表面积是平方单位(包括底面积);(2)请在方格纸中用实线画出它的三个视图.【答案】(1)5,22;(2)答案见解析.【分析】(1)根据几何体的形状得出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即可;(2)主视图有3列,从左往右每一列小正方形的数量为1,1,2;左视图有2列,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1;俯视图有3列,从左往右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1,1.【详解】(1)几何体的体积:1×1×1×5=5(立方单位),表面积:(4+3+4)×2=22(平方单位);故答案为:5,22;(2)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画几何体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实际上就是从正面、左面、上面对该几何体正投影所得到的图形.19.由12个完全相同的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1)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2)请计算它的表面积.42cm.【答案】(1)画图见解析;(2)2【分析】(1)由已知条件可知,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3,1,2;左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2,2;俯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3,3,1.据此可画出图形;(2)利用几何体的形状进而求出其表面积;【详解】(1)S=⨯+++(2)2(677)2=⨯+2202()2=42cm答:它的表面积是42cm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画法以及表面积的求法.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物体的表面积是指露在外部的所有表面积之和.20.如图是某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1)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2)若从正面看到的长方形的宽为4cm,长为9cm,从左面看到的宽为3cm,从上面看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5cm,则这个几何体中所有棱长的和是多少?它的表面积是多少?【答案】(1)直三棱柱;(2)51cm;2120cm【分析】(1)直接利用三视图可得出几何体的形状;(2)利用已知各棱长分别得出棱长和与表面积.【详解】(1)这个几何体是直三棱柱;故答案为:直三棱柱(2)由题意可得:它的所有棱长之和为:(3+4+5)×2+9×3=51(cm);它的表面积为:2×(12×3×4)+(3+4+5)×9=120(cm2)答:所有棱长的和是51cm,它的表面积为120cm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正确得出物体的形状是解题关键.。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4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教案1一. 教材分析《3.4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几何体的空间结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几何体的空间结构较为抽象,学生对于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理解和绘制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表面展开图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能够正确绘制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3.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并正确绘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表面展开图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几何体的空间结构,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几何体模型。
3.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拆卸玩具、制作模型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几何体展开成平面图形。
让学生认识到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简单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的空间结构,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然后,展示这些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让学生对比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绘图工具和几何体模型,尝试绘制几种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几何体的边、角、面的关系,以及展开图的折叠顺序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