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机线路保护运行规定

微机线路保护运行规定

微机线路保护运行规定
微机线路保护运行规定

微机线路保护运行规程

1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退出运行或停用时,若无特殊工作,只退跳闸压板,不必断开保护的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开关。

2 当线路配有两套微机保护时,两套微机保护的重合闸方式把手投用方式应保持一致。运行时,无论是两套运行还是单套运行,只投一套微机保护的重合闸连接片,否则,如果将两套微机重合闸出口连接片都投入,则可能造成断路器短时间内重合两次。

3 高频保护必须在交换信号试验正常后才能加用,每日10:00做一次通道信号交换试验,如发现测试数据不正常及时报告调度,并联系保护人员检查。

4 装置电流、电压、开关量输入回路或屏内作业前,必须先向调度申请断开所有跳闸连接片。恢复时,继电保护人员应配合运行人员检查各部分正确无误后,有运行人员投跳闸连接片。

5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在进行检修或定期校验工作时,可将该保护“检修状态”压板投上。中央控制室监控不在显示检修中出现的信号。

6 运行中,监控系统或微机保护出现异常或保护动作信号,现场运行人员应及时检查该保护柜信号指示情况,查看液晶屏的显示内容及打印机报告,并将结果及时汇报值长。

7 现场运行人员应保证打印报告的连续性,严禁乱撕、乱放打印纸,妥善保管打印报告,并及时移交继电保护人员,无打印操作时,应将打印机防尘盖盖好,并推入盖内,现场运行人员应定期检查打印纸是否充足,字迹清晰。

丹52、丹53线路保护

1 丹52、丹53线路保护分别由WHX-11x保护及WHX-15x保护构成。二套保护共用一套2FX-11x操作箱。二套保护原理功能构成均一致。WXH-11x保护与SF-500收发讯机配合形成高频保护。WXH-15x保护高频保护通道采用复用载波,以下规定丹52保护运行事项,丹53保护与此一致。

2 保护组成(WHX-11x保护、WHX-15x保护同理)

2.1 本装置系用8031单片机实现的多CPU线路保护装置,装置采用了多单片机并行工作方式的硬件结构,配置了四个硬件完全相同的CPU插件,分别完成高频保护(CPU1)、距离保护(CPU2)、零序保护(CPU3)、综合重合闸(CPU4)等功能,另外配置了一块接口板,完成对各保护CPU插件的巡检、人机对话与系统微机连机等功能。

2.2 高频保护包括高频闭锁距离,高频闭锁零序,判断为相同故障时计算故障相间阻抗,并由带记忆的多边形方向阻抗动作特性判别方向。正方向时驱动停信继电器动作,并等待对侧信息。在二侧均为正方向时出口跳三相。如果经40ms 不跳闸进入震荡闭锁状态,闭锁高频距离。如判断为单向接地故障,由另序方向元件判别方向,在对侧也是正方向时出口跳开故障机,如经40ms不跳闸,满足跳闸条件后,延时60ms才出口跳闸,如果经0.15s不跳闸,也进入震荡闭锁状态。

2.3 距离保护设有三段相间距离和三段接地距离,正常运行时各段距离测量元件均不投入工作,仅在相电流突变量元件起动后测量元件才短时投入测量,如故障不在本线路,程序转至震荡闭锁状态,震荡停息后整组复归,保护的逻辑关系完

输电线路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输电线路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学号: 摘要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快速准确地切除线路故障,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本文采用微机控制方法,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进行诊断和切除,取代传统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 线路保护装置采用STC12C5A60S2芯片作为控制核心,硬件电路主要包括芯片外围电路,模拟信号处理和采样电路,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电源电路等。本文首先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软件仿真,然后再将设计应用到实际当中,阐述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控制流程和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继电保护;整流;电流互感器

目录 1 绪论 (1) 1.1 设计背景 (1) 1.2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1)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2 系统硬件设计 (3) 2.1 系统框架 (3) 2.2 系统仿真 (3) 2.2.1 仿真设计 (3) 2.2.2 部分电路分析 (4) 2.2.3 仿真结果 (7) 2.3 系统硬件 (7) 2.3.1 主要芯片和器件的选择 (7) 2.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0) 2.4 三段式电流保护理论 (12) 2.4.1 电流速断保护(第I段) (12) 2.4.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II段) (12) 2.4.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III段) (13) 2.4.4 三段式电流保护小结 (13) 3 系统软件设计 (13) 3.1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 设计背景 当今社会,电能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几乎已经渗透到人类一切的活动当中。由于电能的生产是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完成,所以电能的输送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和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输电安全也逐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传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经历了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入微机时代。微机继电保护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同时具有控制灵活、准确,性能优良等特点,成为当今主流的继保控制核心。本文采用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低压数字微机信号采集、数据分析、动作输出,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诊断、分析、故障切除,保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1.2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 信一体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1]。 微机继电保护主要有以下特点: 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动作正确率高。主要表现在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可引进自动控制、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其运行正确率很高也已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证明。 2.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 3.工艺结构条件优越。体现在硬件比较通用,制造容易统一标准;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功耗低。 4.可靠性容易提高。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使用年限的影响,不易受元件更换的影响;且自检和巡检能力强,可用软件方法检测主要元件、部件的工况以及功能软件本身。 5.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其维护调试也更方便,从而缩短维修时间;同时依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 6.可以进行远方监控。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使微机保护具有远方监控特性等等。

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AM5-F

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AM5-F 安科瑞徐孝峰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江阴214405 1概述 M系列可编程型微机保护测控装置采用大容量、资源冗余设计,适用于35k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电网的保护、控制、测量和监视,可配置为线路、电容器、电动机、进线互投(贯通线备投)等不同回路提供保护功能的数字微机继电保护控制装置。它可用于不同的主接线方式,如单母线、双母线及多母线接线等方式,也支持不同类型的电网,如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小电阻接地系统。--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AM5-F 应用行业: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国防、建材、市政、学校、医院、建筑、交通、冶金等行业。 2产品特点 高可靠性设计 本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元器件,所有与外界的连接都做了充分的电气隔离,内置抗雷击保护电路和电源滤波器。专业的EMC设计,对装置输入电源、模拟和数字电源进行实时的监测,保证了其运行的可靠性。 强大的逻辑可编程 通过逻辑元件的组合,同一台装置可设计成为实现不同保护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 灵活方便的接线方式 其输入的交流电压可接相电压、线电压、零序电压或是不平衡电压,适应各种PT接线方式。 高精度的测量和计量 保护CT和测量CT分开输入,保证了测量精度和高可靠性要求。采用频率跟踪技术,实时的检测系统的频率变化,实时的调整数据的采样时间间隔,能保证在基频偏离工频50Hz很大的情况下准确计算出当时系统的基频分量,谐波分量和零序分量。 故障录波 在每个采样点对所有交流输入量、状态量、开出量和保护模块进行实时的采集并记录。 保护定值切换 可通过面板和通讯方式进行切换,组别切换功能使其快速方便地适应多种运行方式。 通讯功能 以太网通讯规约:Modbus;TCP/IP。不同的通讯口可设不同的通讯规约,可以同时运行。 断电保持功能 间隙中断条件下,100ms内电源失电,装置不失电。电源失电50ms后,装置产生失电SOE(事件记录),并保存重要数据。 3功能配置 相瞬时速断电流保护;相限时速断电流保护;相过电流保护;相反时限过流保护;零序定时限一段、二段保护;过电压告警;过电压跳闸;三相一次重合闸;合闸后加速;控制回路断线告警;非电量保护;PT断线告警;负序定时限过流一段;负序定时限过流二段;堵转保护;启动时间过长保护;过热告警保护;过热跳闸保护;零序过压保护;不平衡电压、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失压重启动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Code for operating management of microprocessor-based relay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DL/T 587—1996 前言 为了适应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需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标准规定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管理、检验管理、运行规定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全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刚、孙玉成、毛锦庆、曾宪国。 本标准于1996年1月8日发布,从1996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委托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587—1996 Code for operating management of microprocessor-based relay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1-08批准 1996-05-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管理、检验管理、运行规定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电力主设备和线路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 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高压线路维护规范标准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引用标准 (1) 第三章岗位职责 (2) 第四章安全管理 (5) 第五章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及验收管理 (9) 第六章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10) 第七章特殊区段输电线路的管理 (13) 第八章输电线路保护区管理 (13) 第九章运行维护重点工作 (15) 第十章输电线路缺陷管理 (23) 第十一章事故预想及处理 (24) 第十二章输电线路技术管理 (26) 第十三章输电线路评级与管理 (29) 第十四章带电作业管理 (29) 第十五章人员培训 (3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3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评级管理办法 (38) 附录C(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 (42) 附录D(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调查及统计办法 (47)

附录E(资料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技术资料档案(技术专档、线路台帐) (54) 编制说明 (6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输电线路”或“线路”)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包括规程、规范等,下同),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生产技术文件(包括导则、管理制度等,下同),并结合近年来全国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行经验、设备评估分析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范对架空输电线路生产过程中的工程设计、验收、运行、缺陷管理、事故预想及处理、技术管理、设备评级、带电作业、人员培训等项工作以及运行维护重点工作,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或指导性意见。 第四条5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500kV直流线路、35kV交流线路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110(66)kV 第五条各区域电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有限公司可根据本规范,制定适合本地区电网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 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 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电力法》1995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 3.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非居民区 nonresidenetial area 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到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于非居民区。 3.3民房 residences 有人长时间居住的建筑物,包括其中的房间或平台。也包括经地方规划批准建设的医院、幼儿园、学校、办公楼等有人长时间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 3.4输电线路保护区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ed region 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一定距离,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面内的区域。 3.5微气象区 area of minute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是指某一大区域的局部地段。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湿度等出现特殊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形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线路运行产生影响的气象区域。 3.6微地形区 area of micro-topography 为大地形区域中的一个局部狭小的范围。微地形按分类主要有垭口型微地形、高山分水岭微地形、水汽增大微地形、地形抬升微地形、峡谷风道微地形等。 3.7采动影响区 mining area 地下开采引起或有可能引起地表移动的区域。 3.8线路的电磁环境 electromagnetic enbironment of line 输电线路运行时线路电压、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效应、磁场效应以及电晕效应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和可听噪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坑能产生的影响,包括静电感应、地面电场强度、地面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水平、可听噪声水平、风噪声水平等参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基本不产生影响的环境限值。 3.9线路巡视 line inspection 为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本体、附属设施以及线路保护区出现的缺陷或隐患,并为线路检修、

最新DMP311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汇总

D M P311微机线路保护 测控装置

1 适用范围 DMP31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主要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可集中组屏,也可分散于开关柜。 2 主要功能 2.1保护功能 ①三相(或两相)式三段电流保护(速断、限时电流速断、过流),(带后加速、低压闭锁、方向保护) ②三相一次重合闸(不对应启动、保护启动、检无压) ③低频减载(带欠流闭锁,滑差闭锁) ④零序方向保护 ⑤低压减载(带加速功能) ⑥过负荷告警 ⑦PT、CT断线、线路PT断线报警 以上各种保护均有软件开关,可分别投入和退出。 2.2远动功能 ①遥测:Ia、Ib、Ic、P、Q、COSФ、Ula ②遥信:一个断路器(双位置遥信),六个状态遥信, 弹簧未储能,压力异常报警,压力异常闭锁 ③遥脉:本线路有功,无功电度(与两个遥信复用,可选) ④遥控:本线路遥跳、遥合 2.3录波功能 装置具有故障录波功能,记忆最新8套故障波形,记录故障前10个周波,故障后10个周波,返回前10个周波,返回后5个周波,可在装置上查看、显示故障波形,进行故障分析,也可上传当地监控或调度。 3 技术指标 3.1额定数据 交流电流 5A、1A 交流电压 100V 交流频率 50HZ 直流电压 220V、110V

3.2功率消耗 交流电流回路 IN=5A 每相不大于0.5VA 交流电压回路 U=UN 每相不大于0.2VA 直流电源回路正常工作不大于10W 保护动作不大于20W 3.3过载能力 交流电流回路 2倍额定电流连续工作 10倍额定电流允许10S 40倍额定电流允许1S 交流电压回路 1.2倍额定电压连续工作 直流电源回路 80%—110%额定电压连续工作 3.4测量误差 测量电流电压不大于±0.3% 有(无)功功率不大于±0.5% 保护电流不大于±3% 3.5温度影响 正常工作温度: -10℃~ 55℃ 极限工作温度: -25℃~ 75℃ 装置在-10℃~55℃温度下动作值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变差不大于±1%。 3.6安全与电磁兼容 ①脉冲干扰试验 能承受频率为1MHZ及100KHZ电压幅值共模2500V,差模1000V的衰减震荡波脉冲干扰试验. ②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能承受IEC61000-4-2标准Ⅳ级、试验电压8KV的静电接触放电试验。 ③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 能承受IEC61000-4-3标准Ⅲ级、干扰场强10V/M的幅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④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 能承受IEC61000-4-4标准Ⅳ级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⑤浪涌(冲击) 抗扰度试验 能承受IEC61000-4-5标准Ⅳ级、开路试验电压4KV的浪涌干扰试验。 ⑥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干扰试验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容 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 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 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

线路保护规程四方CSCc参考其说明书仅供参考(终审稿)

线路保护规程四方C S C c参考其说明书仅 供参考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

1线路保护 1.1技术参数 1.1.1环境条件 装置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1)工作环境温度:-10℃~+55℃。运输中短暂的贮存环境温度-25℃~+70℃,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装置不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2)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且表面无凝露; (3)大气压力:80kPa~110kPa; (4)使用场所不得有火灾、爆炸、腐蚀等危及装置安全的危险和超出本说明书规定的振动、冲击和碰撞。 1.1.2额定参数 (1)交流电压Un:100/ 3 V;线路抽取电压Ux:100V 或100/ 3 V; (2)交流电流In:5A ,1A; (3)交流频率: 50Hz; (4)直流电压: 220V,110V; (5)开入输入直流电压:24V(默认),也可以选择220V 或110V。 1.1.3交流回路精确工作范围 (1)相电压:~70V ;

(2)检同期电压:~120V ; (3)电流:~30In。 1.1.4差动元件 (1)整定范围:~2In;级差; (2)整定值误差:不大于±% 或± In; (3)动作时间: 2 倍整定值时,不大于20ms。 1.1.5距离元件 (1)整定范围:Ω~40Ω(5A);Ω~200Ω(1A);级差Ω; (2)距离I 段的暂态超越:不大于±4%; (3)距离I 段动作时间:近处故障不大于15ms; (4)倍整定值以内时,不大于20ms; (5)测距误差(不包括装置外部原因造成的误差) (6)金属性短路故障电流大于 In 时,不大于±2%,有较大过渡电阻时测距 (7)误差将增大。 1.1.6零序方向过流元件 (1)整定范围:~20In;级差; (2)零序I 段的暂态超越:不大于±4%。 (3)零序电流I 段的动作时间:倍整定值时,不大于20ms; (4)零序功率方向元件的正方向动作区:18°≤arg(

微机继电保护习题带答案

微机继电保护习题 1.微机保护装置从功能上可分为6个部分:(数据采集系统),数字数字处理系统,(输出通道),(人机接口),(通信系统),电源电路。 2.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隔离与电压形成(或模拟量输入变换回路)、(低通滤波回路)、采样保持回路、(多路转换器)和模数转换(A/D)回路等部分组成。 3.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电压形成回路除了完成电量变换作用外,还起着(隔离)和(屏蔽)的作用。 4.采样保持电路的作用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测量模拟输入量在该时刻的(瞬时值),并在模数转换期间内(保持输出不变)。 5.电压信号经VFC变换后是(数字脉冲波),因此采用光隔电路容易实现数据采集系统与微机系统的(隔离),有利于提高刚干扰能力。 6.在微机保护中广泛使用光隔离器,主要利用了(开关器件)的功能,应用于逻辑电平和(信号)控制,实现两侧信号的传递和(电气的绝缘)。 7.分析和评价各种不同算法优劣的标准是(精度)和(速度)。 8.采用半周期积分算法计算被测电流,如果被测电流是100A时半周期积分结果是2500,现如果半周期积分结果是2000则被测电流是()。 9.半周期积分算法可以抑制(高频)分量。对于50Hz的工频正弦量,数据窗延时为(3/4T)。 10.微机保护中,用离散傅里叶算法可用于求出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 11.R-L模型算法是以线路的简化模型为基础的,该算法仅能计算(测量阻抗),用于(线路距离)保护。 12.阶段式保护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配合问题,即(保护范围)的配合和(动作时间)的配合。<整定值(边界)的配合> 13.阶段式电流保护的1段保护其保护范围现在在(线路全长)以内,一般要求去1段保护的保护范围应大于线路全长的(85%)。 14.第2段保护必须保护线路(全长并延伸至下一级线路),但不能超过下级线路的(15%)。 15.反时限电流保护的启动电流整定值按(定时限过电流)整定。 16.低频减载装置基本级的作用是根据(系统频率下降程度)依次切除不重要的

MLPR-10H3-w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用户手册

MLPR-310Hb-3X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 用户手册 文件编号:WLD[K]-JY-01-313-2005 2005年 https://www.doczj.com/doc/7f7727881.html, MLPR-10H3-w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 用户手册 文件编号:WLD[K]-JY-01-312-2004 2005年6月

前言

前言 前言 1.版本说明 1.1硬件版本:V1.0 1.2软件版本:V1.1 1.3通讯发码表:《300系列保护装置通讯发码表》(WLD[K]-JF-01-301-2004) 2.型号说明 MLPR-10H3-w型线路保护具有A、B、C三相电流输入;MLPR-10H3-w型线路保护具有A、C两相电流输入。 3.引用标准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 478-2001

MLPR-310Hb-3(2)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用户手册 WLD[K]-JY-01-312-2004 1.产品说明 MLPR-10H3-w型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主要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的综合保护和测控。该装置的特点:采用高档16位单片机作控制器,计算速度快,保护功能齐全,动作可靠。具有掉电记忆芯片存储保护定值;具有掉电实时时钟;可准确记录8次保护动作信息;具有完善自检功能。采用汉化液晶显示,通过键盘对各项菜单进行操作,操作简便,显示直观。该装置带有高速的CAN、RS485通讯接口,所有保护动作信息可通过CAN网或RS485通讯网上传到后台计算机监控系统。装置完成保护功能的同时把远动三遥功能集成于机箱内,保护、测量电流分别从不同CT引入,所有的保护动作信息、遥信、遥测、遥控均可通过通讯网实现。装置内配有完善的操作箱功能,可直接对断路器进行操作。该装置为插件式结构,体积小,接线简单,防震、防电磁干扰能力强,可组屏或直接安装于开关柜,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理想设备。 2.功能描述 2.1电流速断保护 A、B、C相保护电流中任何一相的幅值大于整定值并达到整定延时保护动作于跳闸和信号,可选方向元件闭锁和复合电压闭锁。 2.2限时速断保护 原理同速断。 2.3过电流保护 原理同速断。 2.4复合电压闭锁元件 采用低电压和负序电压闭锁,以提高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当系统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系统电压会降低;当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会产生负序电压。 2.5过负荷保护 A、B、C相保护电流中任何一相的幅值大于整定值并达到整定延时保护动作于信号。 2.6零序保护及小电流接地选线 可采用零序电压闭锁的零序电流保护,可带零序方向。 采用分散式接地选线,由各出线保护装置和后台系统组成。当某一出线接地后,后台根据上传信息可在画面上指出是哪一条出线接地,此功能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2.7低周减载 当系统的频率下降到低周频率定值以下时,低周元件启动进行判别。为防止系统发生 负荷反馈等引起装置误动,采用欠流、欠压闭锁功能。 2.8重合闸

线路保护规程四方CSC-103c(参考其说明书)(仅供参考)

1线路保护 1.1技术参数 1.1.1环境条件 装置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1)工作环境温度:-10℃~+55℃。运输中短暂的贮存环境温度-25℃~+70℃,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装置不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2)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且表面无凝露; (3)大气压力:80kPa~110kPa; (4)使用场所不得有火灾、爆炸、腐蚀等危及装置安全的危险和超出本说明书规定的振动、冲击和碰撞。 1.1.2额定参数 (1)交流电压U n:100/ 3 V;线路抽取电压U x:100V 或100/ 3 V; (2)交流电流I n:5A ,1A; (3)交流频率: 50Hz; (4)直流电压: 220V,110V; (5)开入输入直流电压:24V(默认),也可以选择220V 或110V。 1.1.3交流回路精确工作围 (1)相电压: 0.25V~70V ; (2)检同期电压: 0.4V~120V ; (3)电流: 0.08I n~30I n。 1.1.4差动元件 (1)整定围: 0.1I n~2I n;级差0.01A; (2)整定值误差:不大于±2.5% 或±0.02 I n; (3)动作时间: 2 倍整定值时,不大于20ms。 1.1.5距离元件 (1)整定围:0.01Ω~40Ω(5A);0.05Ω~200Ω(1A);级差0.01Ω; (2)距离I 段的暂态超越:不大于±4%; (3)距离I 段动作时间:近处故障不大于15ms; (4)0.7 倍整定值以时,不大于20ms; (5)测距误差(不包括装置外部原因造成的误差) (6)金属性短路故障电流大于0.01 I n 时,不大于±2%,有较大过渡电阻时测距 (7)误差将增大。 1.1.6零序方向过流元件

DLT_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完整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1.围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 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 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电力法》1995年12月 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 中华人民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3.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非居民区 nonresidenetial area 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到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于非居民区。 3.3民房 residences 有人长时间居住的建筑物,包括其中的房间或平台。也包括经地方规划批准建设的医院、幼儿园、学校、办公楼等有人长时间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 3.4输电线路保护区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ed region 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一定距离,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面的区域。 3.5微气象区 area of minute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是指某一大区域的局部地段。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湿度等出现特殊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形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线路运行产生影响的气象区域。 3.6微地形区 area of micro-topography 为形区域中的一个局部狭小的围。微地形按分类主要有垭口型微地形、高山分水岭微地形、水汽增大微地形、地形抬升微地形、峡谷风道微地形等。 3.7采动影响区 mining area 地下开采引起或有可能引起地表移动的区域。 3.8线路的电磁环境 electromagnetic enbironment of line 输电线路运行时线路电压、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效应、磁场效应以及电晕效应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和可听噪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坑能产生的影响,包括静电感应、地面电场强度、地面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水平、可听噪声水平、风噪声水平等参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基本不产生影响的环境限值。 3.9线路巡视 line inspection 为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本体、附属设施以及线路保护区出现的缺陷或隐患,并为线路检修、维护及状态评价(评估)等提供依据,近距离对线路进行观测、检查、记录的工作。根据不同的需要,(或

微机继电保护设计研究

https://www.doczj.com/doc/7f7727881.html, 微机继电保护设计研究 运行过程中的电力系统,由于雷击、倒塌、内部过压或者错误的运行操作等都会造成故障及危害,一旦发现故障,我们就必须迅速采取并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当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应根据系统运行的维护要求,确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就此运应而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突破了传统的电磁型、晶体管型及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形式,出现了微型机、微控制器为核心的继电保护形式,这种保护形势称为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的原理和特点 传统的模拟式继电保护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的模拟量(电压U、电流I)进行工作的,也就是将采集的模拟量与给定的机械量(弹簧力矩)、电气量(门槛电压)进行对比和逻辑运算,做出判断,从而完成相应的保护。 机电保护装置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依次是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包括以下三部分:1.信号检测部分、2.逻辑判断部分、3.保护动作部分。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信号检测部分从被保护侧采集相应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传送到逻辑判断部分,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将所得结果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对比,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并发出相应的动作命令,最终再由保护动作部分执行相应的动作。 现代微机保护则是将电力系统的模拟量(电压U、电流I)进行采样和编码之后,转换成数字量,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分析、运算和判断,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具有的特点:稳定性好、逻辑判断准确、设备维护方便、设备附加值高、适应性强。 微机继电保护的设计 微机继电保护的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微机继电保护的硬件设计,从功能上讲,微机保护装置包括五个部分: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CPU),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接口部分和电源回路。 微机继电保护的软件设计中,系统软件是整个保护装置的灵魂,基于各个硬件设备的基础之上实现线路继电保护及监控的各种功能。这里以微机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例主要介绍微机保护的主程序设计与自检模块。 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取代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是个必然的趋势。通过引进微机控制技术,可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率。总之,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逐渐向智能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

微机线路保护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输电线路的保护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反映电力系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且作用于断路器跳闸和发出告警信号的设备,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对微机保护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的继电保护装置对于电力系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提高输送功率,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保护装置能无延时地从线路两侧切除被保护线路任何一点的故障。WXHJ-803就是典型的光纤纵差保护装置,通过光纤把各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别故障在本线路保护范围之内还是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种差动保护有绝对的选择性。 关键字:继电保护微机保护 Abstract In the power system, the transmission li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The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is a reflec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fault and abnormal operation state,and the effect on circuit breaker trip and send alarm signal equi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e of voltage level, the requirement for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device is more and more high, therefore, developed the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for high performance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voltage rating of 220kV and above power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parallel operation and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power,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in many cases without delay from line fault on both sides of the protected circuit is removed at any point. WXHJ-803 is a typical optical fiber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device,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electric quantity is transmitted to each end to end, will compare the electrical quantities of both ends, to judge the fault within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or line, to decide whether to cut off the protected line. Therefore, the absolute selectivity in theory of th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Key words: relay protection of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220kV线路保护规程

220kV线路保护规程线路保护SV及GOOSE网流向表 1、采样值A网信息流向表 2、采样值B网信息流向表 3、GOOSE信息流向表A网

4、 一、线路保护 1、保护配置及概述 220kV关西开关站220kV 线路保护(除关白I路与关白II路)均采用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为南瑞PCS902高频距离保护+FOX41B超高压线路成套保护,第二套为国电南自PSL-603U电流差动保护。两套保护共用一组屏,交流电压、电流回路,直流电源回路完全独立,并分别接入 220kV 第一套 GOOSE 网和第二套 GOOSE 网,分别跳断路器第一、二组跳闸线圈。 2、保护测控屏上空开、按钮及切换开关说明(见下表1.1) 表1.1、保护屏上有关空气开关、按钮及切换开关说明表

2FA PSL-603U保护信号复归 PSL-603U保护动作时按下此按钮复归动 作报文 24FA FOX-41装置信号复归FOX-41保护动作时按下此按钮复归动作 报文 3QK 关闽线231间隔远方就地转换开关此开关为关闽线231间隔开关刀闸远方就 地切换 3BK 关闽线231五防切换把手本站均置解锁位置 3、PCS-902 PCS-902G系列包括以纵联距离和零序方向元件为主体的快速主保护,由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构成快速Ⅰ段保护,由三段式相间和接地距离及多个零序方向过流构成的全套后备保护。保护装置设有分相跳闸出口,配有自动重合闸功能,对单或双母线接线的开关实现单相重合、三相重合。 本站PCS-902线路纵联距离保护与通信接口FOX-41B装置配合,构成线路光纤允许式纵联距离保护,作为线路的第一套保护。 3.1装置面板图,见图1.1 图1.1 PCS-902保护装置面板图 3.2装置面板指示灯与按钮说明表:(见表1.2) 表1.2 PCS-902超高压线路成套保护装置面板指示灯与按钮说明表 名称正常状态说明 液晶显示正常显示日期、实时时钟、三相平均值(电流、电压)、定值区号,保护动作时显示最新一次保护动作报告,当一次有多个动作元件时,则滚屏显示,自检出错时显示自检报告,一次有多个出错信息时,则滚屏显示。 运行绿灯亮亮-装置正常运行,闪烁-装置启动TV断线黄灯灭亮-交流电压回路断线 充电黄灯亮亮-重合闸充电完成 通道异常黄灯灭亮-通道故障 A相跳闸 红灯灭亮-保护动作出口断路器A相跳闸,自保持 B相跳闸亮-保护动作出口断路器B相跳闸,自保持C相跳闸亮-保护动作出口断路器C相跳闸,自保持重合闸亮-重合闸动作断路器重合闸,自保持 信号复归按钮按下则复归装置面板上自保持信号,还可切换液晶显示状态(跳闸报告、自检报告、正常显示状态) 确认 按键用于确认本次数据修改 区号按下则液晶显示“当前区号”和“修改区号”,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题库(2012-06)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题库 (DL/T 741—2010) 一、填空题 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41—2010)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输电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的环境保护等。 2、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到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于非居民区。 4、输电线路保护区是指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一定距离,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 5、线路巡视是为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本体、附属设施以及线路保护区出现的缺陷或隐患,并为线路检修、维护及状态评价(评估)等提供依据,近距离对线路进行观测、检查、记录的工作。 6、架空输电线路本体包括地基与基面、杆塔基础、杆塔、接地装置、拉线及基础、绝缘子、导线、地线、引流线、屏蔽线、OPGW、线路金具等。 7、架空输电线路附属设施包括:防雷装置、防鸟装置、各种监测装置、杆号、警告、防护、指示、相位等标识、航空警示器材、防舞防冰装置、ADSS光缆等。 8、架空输电线路通道环境包括:建(构)筑物、树木(竹林)、施工作业、火灾、交叉跨越、防洪、排水、基础保护设施、自然灾害、道路、桥梁、污染源、采动影响区、其他等。 9、微气象区是指某一大区域的局部地段。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湿度等出现特殊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形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线路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的气象区域。 10、正常巡视是线路巡视人员按一定的周期对线路所进行的巡视,包括对线路设备(指线路本体和附属设备)和线路保护区(线路通道)所进行的巡视。 11、特殊巡视包括夜间巡视、交叉巡视、登杆塔检查、防外力破坏巡视以及直升机(或利用其他飞行器)空中巡视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