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平抛运动》导学案2

3.3《平抛运动》导学案2

3.3《平抛运动》导学案2
3.3《平抛运动》导学案2

第三章第3节《平抛运动》课时二

高一( )班 第( )小组 姓名 号数

一.导读提纲:

1、复习平抛基础知识;

2、熟悉斜面上的平抛题型;

3、掌握类平抛运动的解题规律;

二.自主检测:

1、一个物体做平抛须满足的条件:① ② ;

2、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和竖直方向的 两分运动;

3、平抛运动的时间由 决定,与平抛的初速 ,时间t = ;

4、一个物体以初速0v 做平抛运动,t 时间后: (1)在水平方向x v = x s = ; (2)在竖直方向y v = y s = ; t 时间后(合)速度v = ; (合)位移s = ; =θtan tan ?=

5、平抛运动的几个推论

(1)任意时刻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θtan 是该时刻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的

正切值tan ?的 倍,即θtan = tan ? 。

(2)平抛物体在任意时刻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是水平

位移的 。

(3)任意相等的时间t ?内速度的变化量=?v ,且方向恒为 。

v

x

y

?

s

x

s y

s x

v y

v θ

A 0v

三.问题探究:

1、一倾角为θ固定斜面足够长,在顶点以某一初速度0v 水平抛出一小球,问:(1)经多长时间小球落在斜面上?(2)落点与抛出点的间距多大?

2、在倾角斜面底端的正上方某处以初速03/v m s =平抛一小球,该小球正好垂直打在斜

面上,求:小球抛出时距斜面底端H 有多高?

3、平抛运动与类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的特点(条件):只受重力,重力即为合力,合力为恒力,且合力与初速垂直;

?类平抛: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一恒力,且合力与物体的初速垂直时所做的运动;

依据所学知识并类比平抛运动,思考并回答如何对类平抛运动进行运动的分解? 把类平抛分解为:

0v

θθ

v H

4、光滑斜面倾角为θ,长为L ,上端一小球沿斜面水平方向以初速0v 抛出,如图所示,求小球滑到底端时,水平方向的位移为多大?(斜面宽度足够大)

5、以下有些知识可能你还没有学到,但你可以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并借助所学知识加以m 活用,同样可以解答题目,相信自己,试一试: 如图所示:两个正对水平放置金属板带有异种电荷,上极板带正电荷,下极板带负电荷,在两极板间(虚线区域内)形成匀强电场,场强为E ,方向向下;一带正电,质量为电荷量为q 的粒子(不计重力),沿两极板的轴线以初速0v 入射,在电场中受电场力F qE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场强的方向相同。已知粒子可射出极板,问:(1)粒子的运动轨迹大致如何?(2)粒子通过电场的时间t 多大?(3)射出电场时,粒子与轴线的间距多大?(用q 、E 、m 、0v 、d 、L 表示)

θ

v s

L

d

L

v

第三章第3节《平抛运动》课堂检测

高一( )班 第( )小组 姓名 号数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项可能一个,可能多个) 1、关于平抛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加速运动 B.匀变速运动 C.匀速率曲线运动

D.不可能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2、如图示,用小锤击打后,A 、B 两球同时运动,A 做平抛运动,B 做自由落体运动,多次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击打力度,均发现两小球都同时落地,这说明了( ) A.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的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甲、乙两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之比为2:1,若它们

的水平射程相等,则它们的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之比为( ) A.1:2 B.1:2 C.1:4 D.4:1

4、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 投下一颗炸弹,共投下5颗,若忽略空气阻力,则( ) A.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抛物线

B.这5颗炸弹及飞机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直线

C.这5颗炸弹在空中各自运动的轨迹均是抛物线

D.这5颗炸弹在空中均做直线运动

5、在一次投球到桶中的游戏中,小明同学距桶一定距离将球水平抛出,结果球跃过小小桶掉在外面,在下次水平抛出,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 )

A.增大初速度,抛出点的高度不变

B.减小初速度,抛出点的高度不变

C.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

D.初速度大小不变,向小桶移靠近点 6、一个物体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时间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 ,那么t 为( ) A.0v g B.02v g C.02v g D.0

2v g

7、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一物体,经时间t 速度大小为v ,则经过2t 时间(仍未落地)速度大小为( )

A.v gt +

B.02v gt +

C.2

2

(2)o v gt + D.2

2

3()o v gt + 二、计算题

8、飞机在180H m =高处以速度1400/v m s =匀速水平飞行,驾驶员要投弹击中和飞机在同竖直平面内以速度210/v m s =和飞机相向运动的敌舰,210/g m s =,问:飞机应在舰的水平距离s 多大时投弹?

9、如图示,排球场总长为18m ,设网的高度2h m =,运动员在离网3d m =的线上正对着网前竖直跳起把球水平击出(210/g m s =),则:

(1)若击球点的高度1 2.5h m =,则球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既不触网也不出界? (2)若击球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球被水平击时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求出此高度2h

3m

18m

5.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必修模块物理Π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具体问题的应用,对后面斜抛等曲线运动的学习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有影响。前面学生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习已有初步的理论基础,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平抛运动的初步特征。运用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讨论。 二、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2)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设计思想 教材直接提出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并用平抛竖落仪演示加以证实,再用频闪照片分析后给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解例题,教材直接把结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设计了三个创思点: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什么方向的运动,由学生自己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并让学生亲自动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注意轨迹是曲线的原因是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并且这两个分运动互相独立。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4)会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5)知道分析复杂运动时分解或合成运动的物理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使问题简单化。 2、过程与方法

运动的快慢学案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进行新课 (一)导学速度: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裁判的方法: )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来比较快慢;裁判 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 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 (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交流: (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 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 路程越,它的速度就越;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 越,速度越。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 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 做单位,符号是或。 1m/s= km/h 1km/h= m/s 3、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 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 度。) 4、速度计算 (1)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 (2)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 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 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

5.2.2平行线的判定(2)教学设计

5.2.2平行线的判定(2)教学设计 数学 人教版 中 七年级主备人 5.2.2平行线的判定(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发现另两个判定方法。 (2)会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初步学会用几何语言进行简单推理和表述。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地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2)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设计说明:通过做题复习前两种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为探究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做铺垫。) 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2.如图(1) (1)如果∠1=∠4,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 ∥CD ; (2)如果∠1=∠2,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 ∥CD ; 3.如图(2) (1) 如果∠1=∠B ,那么______∥________; (2) 如果∠1=∠D ,那么______∥________; (3) 如果∠A+∠B=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如果∠A+∠D=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A D 如图(2) A B C D E F 1 2 3 4 如图(1)

(完整版)平抛运动导学案

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结合牛顿定律研究抛体运动的特点。 3、知道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4、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规律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案】 一、抛体运动 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 将物体抛出,在 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在 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 方向的抛体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1、平抛运动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特点:水平方向 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受 作用,做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的直线运动。 (2)研究方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运动。 2、平抛运动的速度 (1)水平方向:v x = (2)竖直方向:v y = (3)合速度大小:v = (4)合速度方向:tan θ= = v gt (θ为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y ) v v x =v 0

三、平抛运动的位移 x= ,y= ; s= ,tan φ= 。 tan θ= tan φ 四、一般的抛体运动 物体抛出的速度V0沿斜上方或斜下方时,物体做斜抛运动(设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1、水平方向:物体做 运动,初速度=x v 2、竖直方向:物体做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y v 【合作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课题一、对抛体运动的理解 1、物体做抛体运动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抛体运动的特点 (1)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_________的作用,忽略_________。 (2)匀变速特点:抛体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始终等于_________,这是抛体运动的共同特点,其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共线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运动。 (3)速度变化的特点: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________, 均为_________=?v ,方向___________。 3、平抛运动的理解 (1)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x v x =v 0 x v y1v y2v y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

年级班级姓名课题: 1.3 运动的快慢 课型: 新授课课时:1课时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探新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最后是谁赢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设问导读: 1:阅读课本P19页想想议议中问题讨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蜗牛在地面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沿直线飞行,它们的运动情况有何区别? 2.生活中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呢?归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二人同时同地出发,走在前面的运动得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百米赛跑时,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得快。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 5m/s=______km/h 72km/h=__________m/s 4.阅读课本第20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是 ,高速路上小轿车运行的速度是。 2:学生观察图1.3-3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和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比,与t成比。) 3:计算:一盘盒式磁带长80m,能放音30min,则磁带播放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三、自学检测: 1、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 的两种, 图甲表明: 图乙表明: 2、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一辆火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50m,它在前2s内的速度为 m/s,通过的路程为 m。 ◎互动学习、解决问题 1.同桌同学逐题交流在前面的学习的收获、感悟 2.请你帮助我(四人小组共同解决同桌无法解决的问题) 3.老师和你一起学(哪些知识同学们无法解决,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巩固练习: 1、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学案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实验原理 1.利用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y坐标与x坐标间的关系具有y=的形式(a是一个常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3.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 、y ,据x =v 0t 、y =12 gt 2得初速度v 0= 二、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坐标纸、图钉、 、 三角板、铅笔、 . 三、实验步骤 方法一:描迹法 1.安装调整 (1)将带有斜槽轨道的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使其末端伸出桌面,轨道末端 水平. (2)用图钉将坐标纸固定于竖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调整到 位置,使板面与小球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如图所示: 2.建坐标系: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轨道末端)时球心所在木板上的投影点O ,O 点即为坐标原点,利用 画出过坐标原点的竖直线作为y 轴,画出水平向右的x 轴. 3.确定小球位置 (1)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小球从轨道末端射出,先用眼睛粗略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x 值处的y 值. (2)让小球由 自由滚下,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 (3)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位置. 4.描点得轨迹:取下坐标纸,将坐标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用 曲线连起来,即得到小球平抛运动轨迹. 方法二:喷水法 如图所示,倒置的饮料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 中一根弯成水平,且加上一个很细的喷嘴.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 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将它描在背后的纸上,进行分析处理. 方法三:频闪照相法 数码照相机每秒拍下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十几帧或几十帧照片.将照片上 不同时刻的小球的位置连成平滑曲线便得到了小球的运动轨迹. 四、数据处理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学会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出初速度。 【学法指导】 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 【知识链接】 平抛运动规律,数学中抛物线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方法探究 阅读P12面“参考探究”尝试回答问题1 问题1:我们能够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有那些? 阅读P11面“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尝试回答问题2 问题2: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阅读P11面“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尝试回答问题3 问题3:怎样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知识点二:实验案例 为记录平抛运动轨迹,实验室中较常用的方法是教材介绍的参考案例1 1、实验器材 附带金属小球的斜槽、木板、竖直固定支架、白纸、图钉、刻度尺、三角板、 重锤、铅笔。 2、实验步骤如下 ①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轨道上,如小球能在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水准已调好。

②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上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③确定坐标原点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 ④描绘运动轨迹用铅笔的笔尖轻轻地靠在木板的平面上,持续调整笔尖的位置,使从斜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碰到笔尖,然后就用铅笔在该处白纸上点上一个黑点,这就记下了小球球心所对应的位置。保证小球每次从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都相同,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取下白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3、注意事项: ①实验中必须保证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②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为此,可在斜槽上某一位置固定一个挡板。 ③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位于槽口末端上方r处(r为小球半径)。 ④应在斜槽上适当的位置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速度抛出,其轨迹由木板的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能够使实验误差较小。 ⑤须在斜槽末端用重锤线检查白纸上所画y轴是否竖直。 问题1:小球为什么每次要从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问题2:为什么要将斜槽末端调水平? 知识应用: 例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能够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和,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⑴完成上述步骤,将准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⑵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提示回顾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对照分析即得。 反思: 例2:如右图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简图,下图是实验后白纸上的轨迹图。 ⑴说明图中的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 ⑵说明判断槽口的切线是否水平的方法。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doc

第十二章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使用时间:年月日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自主学习】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观众的方法是:;裁判的方法:)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_________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_______________比较快慢。 2、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_______,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速度越_______。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______________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___做单位,符号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1m/s=________km/h 1km/h=__________m/s 3、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合作探究】 1、速度计算 (1)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 (2)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 2、匀速直线运动 (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____比,与t成______比。) 3、变速运动可以用___________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拓展延伸】

13平抛运动导学案

1.3平抛运动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什么叫平抛运动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____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特点 1.平抛运动的分解 (1)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力,做保持初速度不变的___________运动. (2)竖直方向物体只受重力,做_________运动. 2.平抛运动的性质:加速度为___________的________曲线运动,因此,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均为Δv=gΔt,方向__________.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水平方向:物体做____________运动,vx=v0,x=____t. 2.竖直方向:初速度为___,物体做_________运动,vy=____,. 3.合运动的求解及其运动轨迹(如图1-3-1)

图1-3-1 (1)任意时刻t的速度vt=_________,速度vt与x轴的夹角θ,则tanθ=__________. (2)运动轨迹方程 由x=v0t,y=gt2/2消去t得y=_______.因g和v0为常数,所以轨迹为_______. 四、学生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_____. (2)根据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并求_______. 2.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分运动合成的,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公式:x=v0t和 y=1 2gt 2,就可求 得v0=_______,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课为1课时,45分钟。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物理(必修Ⅱ)(人教版)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平抛运动规律》,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用运动的分解方法研究平抛运动,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3)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会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体验平抛运动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 2.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如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规律。 难点:1.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 2.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平抛运动的轨迹,利用分解与合成的方法求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整体上是以问题串的形式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上述两幅图片,形象的表述出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教师引导:问题一:用手抛出的小钢球做什么运动? 用手抛出的纸飞机又做什么运动? 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忽略阻力的情况下的抛体运动。 出示小课件引导学生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二)、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定义: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所做的运动 2、问题二:平抛运动的特点? (1)初速度方向为水平,(2)不计阻力,只受重力作用,(3)运动轨迹是曲线(实为抛物线) 3、问题三:平抛物体的性质?加速度恒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问题四:既然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那我们怎样来研究平抛运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可以借助上节课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平抛运动分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 1、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猜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作什么运动? 理论探究:(请同学分析得出) 竖直方向:无初速度,只受重力,所以竖直方向应该是自由落体运动 2、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猜想:水平方向做什么运动呢? 理论探究:(请同学分析得出) 因为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力作用,又有水平初速度,所以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结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总结:平抛运动可分解为 (1)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从中得到:平抛运动的小球的运动情况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3、平抛运动规律

最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

【课题】§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矢量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要点】 一、曲线运动 1.运动特点 曲线运动的速度: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上某点的方向,是时刻的,具有加速度,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物体的方向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2)从运动学角度看,就是加速度方向与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经常 研究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称为运动的;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称为运动的.两者互为逆运算.在对物体的实际运动进行分析时,可以根 据分解,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 4.遵循的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故遵循. 5.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 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指向轨迹的凹侧. 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根据合加速度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两个互成θ角度(0°<θ<180°)的分运动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如v合与a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v合与a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三、两种典型模型1.小船过河问题模型

(1)涉及的三个速度: 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2:水流的速度 v:船的实际速度 (2)小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两个分运动分别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 (3)两种情景 ①怎样渡河,过河时间最短? 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最短,t短=d v1 (d为河宽). ②怎样渡河,路径最短(v2

教科版物理必修【2】:1.3.1《平抛运动》学案(含答案)

第3节 平抛运动 第1课时 平抛运动 [导学目标] 1.掌握平抛运动规律,知道其性质.2.知道处理平抛运动的思路,会解决平抛运动问题. 1.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力等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守____________定则.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两个最重要的性质:________性和独立性,因此,对于曲线运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分运动的性质来研究合运动.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公式有:v =______,x =________,v 2-v 2 0=____;v =x t = v 0+v 2 . 一、抛体运动 [要点提炼]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________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特点 (1)初速度________. (2)物体只受______作用. (3)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3.分类 (1)____________ (2)竖直上(下)抛运动 (3)____________ 4.性质:________运动 [即学即用] 1.关于抛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是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C .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相等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问题情境] 我们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都可以证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在这两个方向上的速度公式为v x=v0,v y=gt,由v x 和v y的值,我们如何求出物体在这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即合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呢? [要点提炼] 1.平抛运动的特点:①初速度v0沿______方向;②只受______;③初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______. 2.平抛运动的性质:平抛运动是________曲线运动. 3.平抛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变化:水平方向上速度保持v x=v0不变,竖直方向上加速度恒为g,速度v y=gt,这一矢量关系有两个特点:(1)任意时刻的速度水平分量均等于初速度v0;(2)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均竖直向下,且Δv=Δv y=gΔt. 4.处理平抛运动的基本思路 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_____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____________运动.[问题延伸] 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这样的运动具有什么特点?研究其运动特点的方法与平抛运动有什么相同之处? 图1 例1如图1所示,设一位运动员由A点沿水平方向跃出,到B点着陆,测得AB间距离L=75 m,山坡倾角θ=37°(取sin 37°=0.6,cos 37°=0.8),试计算:(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他起跳时的速度v0; (3)落地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1.1什么是抛体运动导学案

1.1 什么事抛体运动导学案 学法指导(使用说明):1、通读课文,了解概念,完成[自主学习] 理解概念2、 课前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与探究]并填好课本内的表格3、完成导学案内的相关练习,总结反思本节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 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3、了解物体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重点】 了解曲线运动的方向及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自主学习】 自学提纲 1、抛体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如何判断 3、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自学检测 1、你能举出日常生活的几种抛体运动吗?口头展示 2、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口头展示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时刻变化的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都不变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3、某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口头展示 A.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 B.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总是大于路程 C.在某段时间里质点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 D.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必不在同一直线上 4、课本P6第五题书面展示

【合作探究】 课本P5实践与拓展 自主完成部分 【巩固提高】 4.一个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在xOy 平面内从O 点运动到A 点的轨迹如图1所示,且在A 点的速度方向与x 轴平行,则恒力F 的方向不可能( ) A.沿x 轴正方向 B.沿x 轴负方向 C.沿y 轴正方向 D.沿y 轴负方向 5、课本P6练习第3题 6 如图3,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匀加速吊起,则B 做 A .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 .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C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总结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3 图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1.2.2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二)教学案沪科版必修2

1.2.2 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二) [学习目标] 1.会从理论上分析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2.会计算平抛运动两个方向的位移和速度.3.会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1.研究方法:分别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用两个分运动规律求分速度和分位移,再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得到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等. 2.平抛运动的速度 (1)水平方向:不受力,为匀速直线运动,v x =v 0. (2)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为自由落体运动,v y =gt . (3)合速度: 大小:v =v 2 x +v 2 y =v 2 0+(gt )2 ;方向:tan θ=v y v x =gt v 0 (θ是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平抛运动的位移 (1)水平位移x =v 0t ,竖直位移y =12gt 2. (2)t 时刻平抛物体的位移:s =x 2 +y 2 = (v 0t )2 +(12 gt 2)2,位移s 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α,则tan α=y x =gt 2v 0 . 4.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y = g 2v 20x 2 ,即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2)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平抛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4)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大,若足够高,速度方向最终可能竖直向下.(×) (5)平抛运动的合位移的方向与合速度的方向一致.(×) 2.在80 m 的低空有一小型飞机以30 m/s 的速度水平飞行,假定从飞机上释放一物体,g 取10 m/s 2 ,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物体落地时间是 s ,它在下落过程中发生的水平位移是 m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答案 4 120 50 解析 由h =12 gt 2 ,得:t = 2h g ,代入数据得:t =4 s 水平位移x =v 0t ,代入数据得: x =30×4 m=120 m v 0=30 m/s ,v y =2gh =40 m/s 故v =v 2 0+v 2 y 代入数据得v =50 m/s. 一、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导学探究] 如图1所示为小球水平抛出后,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 图1 (1)小球做平抛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2)以抛出时刻为计时起点,求t 时刻小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以抛出时刻为计时起点,求t 时刻小球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答案 (1)一般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以小球被抛出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如图,初速度为v 0的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 后,其水平分速度v x =v 0,竖直分速度v y =gt .根据运动的合成规律可知,小球在这个时刻的速度(即合速度)大小v =v 2 x +v 2 y =

运动的快慢学案

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案导学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分小组想想议议 1.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你如何判断谁跑的快?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3.小聪同学跑100米的成绩为17秒,小明同学跑50米的成绩为8秒,要知道他们谁跑的快,应该怎么办? 小结: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____ _____来比较快慢; (2)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_______________比较快慢。 【学习活动二】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然后交流 (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 _________,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_________,s=____________, t=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___做单位,符号是________。 1m/s=________km/h 1km/h=_________m/s (4)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 54m/s=____________km/h 5km/h=________m/s 【学习活动三】阅读课本第20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例如人步行的速度_____________、骑自行车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等) 【学习活动四】观察课本21页想想议议的两辆汽车回答问题。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平抛运动》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 教 材 分 析 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必修模块物理二第一章第三节。平抛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具体问题的应用,同时也是以后处理粒子在电磁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物理方法。运用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讨论。 学 情 分 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学习经验以及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从力的合成与分解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处理此类问题的认识思维。难点在于学生从一维运动过渡到二维运动并对其进行正确处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定义、特点。 2.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及运动规律。 3.能够应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理解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养成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平抛运动的实例,体会生活和物理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分解及其研究过程 教 学器具 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平抛水平仪、多媒体及课件等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备注板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 课导 入“愤怒的小鸟”游戏截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 看这个游戏中隐藏着什么 样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小鸟做什么运 动?为什么? 回忆、思考 答:小鸟离开弹弓后受重 力、空气阻力(空气阻力 很小,可以不计)。重力方 向跟小鸟速度方向不在同 一条直线上,所以小鸟做 曲线运动。 用学生感 兴趣的游 戏来激起 学生的好 奇心以及 求知欲 第三节、 平抛运动 进入[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 们已经知道小鸟做曲线运 动。由于之前我们只是初 略的学习了曲线运动,要 对其进行研究就需要选择 一个特例研究推广,这个 特例我们称其为平抛运 动,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 在主题 学生思考、概括出定义 老师采用 讲授法、讨 论法。 学生小组 讨论,培养 团队合作 意识。 一、平抛运 动 1.定义 2.形成条 件 3.性质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导学案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导学案 课题 平抛运动 课型 规律 新 课时 一课时 标 要求 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并能应用解题.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曲线运动的知识,并且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决曲线运动的问题,由于平抛运动是在必修二中学习的,时间已过了两年多有些遗忘。 课前 准备 准备双色笔,橡皮,尺子等 学

习 目标 我能通过阅读实例归纳概括出平抛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2.我能通过阅读实例归纳明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和规律。 3.我能通过合作讨论、探究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并能应用解题。 学习 重点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斜面上的抛体问题 学习 难点 斜面上的抛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 法 指 导 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及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指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 本周 习惯 书写工整、语言表述规范,上课回答问题思维清晰,声

音要洪亮。 每日 一言 每天解决一个新问题,天天都有新提高 学习过程 学习 流程 学习内容 知识链接 问与思 点点清与笔记自学环节 一、平抛运动 .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 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水平方向:做运动,速度 vx=,位移x= 竖直方向:做运动,速度 vy=,位移y=. 合速度:v=y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xvy=

合位移: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α=xy =对学环节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0大小相等,那么t为 A.gv0 B.g2v0c.2gv0D.g2v0 .初速度为v0的平抛物体,某时刻物体的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时刻物体的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相等 B.该时刻物体的速率等于v0 c.物体运动的时间为g2v0 D.该时刻物体位移大小等于0 .以下对平抛运动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位置水平抛出的物体,初速度越大者着地前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B.以同一初速度抛出的物体,抛出点越高者落地速度越大 c.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竖直方向位移之差恒相等 D.在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相等图3 如图3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