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平抛运动》导学案1

3.3《平抛运动》导学案1

3.3《平抛运动》导学案1
3.3《平抛运动》导学案1

v

0x y s x s y s x v y v A 0v 第三章第3节《平抛运动》

高一( )班 第( )小组 姓名 号数

一.导读提纲:

1、什么是平抛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一个物体的运动才是平抛运动?

2、如何对平抛运动进行运动的分解?

3、理解并掌握平抛运动规律;

二.自主检测:

1、平抛运动: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 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 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一个物体做平抛须满足的条件:① ② ;

3、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和竖直方向的 两分运动;

4、一个物体以初速0v 做平抛运动,t 时间后:

(1)在水平方向x v = x s = ;

(2)在竖直方向y v = y s = ; t 时间后(合)速度v = ;

(合)位移s = ; 5、平抛运动的时间由 决定,与平抛的初速 ,时间t = ;

三.问题探究:

1、课本P55“实验与探究”部分说明了什么问题?课本P48“实验与探究”部分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2、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每隔一秒投下一个炸弹,不计空气阻力影响

(1)地面上的人看来,炸弹做什么运动?在飞机上的人看来,又是一个什么运动?

(2)若某一时刻同时有4个货物在空中,且最后一个刚投下,请判断这些炸弹在空中的排列情况

3、一只松鼠发现一支猎枪正指向它,枪口呈水平,在开枪时刻,松鼠松开抱着的树枝让自己做自由落体运动想这样借此逃生,不计空气阻力和子弹在枪膛中的运动时间,请判断松鼠能否逃生?说明理由;

4、一物体以初速0v 从o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经时间t 后到达A 点;以o 点为原点,沿初速

方向建立x 轴,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y 轴。如图右所示,则: x

v =

y v =

x s = ; y s = ; 5、题4(上题)中θ为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请问这两个角度是否相同?若不同,它们间的具体关系如何?若把A 点的速度v 反向延长并交于横轴,请问交点在O A →过程水平位移这一线段的具体位置如何?

6、在h 高度以初速0v 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请写出①水平位移x s ②(合)位移s 表达式;

7、在h 高度以初速0v 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请写出①竖直分速度y v ②(合)速度v 表达式;

8、对平抛运动建立如图坐标系,请写出y x -关系式

v

0x y ?

s x s y s x v y v θA 0v v = ;tan θ= s = ;tan ?= 0x y

0v

第三章第3节《平抛运动》课堂检测

高一( )班 第( )小组 姓名 号数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3、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它的运动时间是 ( )

A .g v v t 0-

B .g v v t 20-

C .g

v v t 2202- D .22t 0v v -g 4、在高度为h 的同一位置上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若A 球的初速v A 大于B 球的初速v B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球落地时间小于

B 球落地时间

B .在飞行过程中的任一段时间内,A 球的水平位移总是大于B 球的水平位移

C .若两球在飞行中遇到一堵竖直的墙,A 球击中墙的高度总是大于B 球击中墙的高度

D .在空中飞行的任意时刻,A 球的速率总大于B 球的速率

5、一平抛物体抛出后第1s 末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

A .θsin g B. cos g θ C.tan g θ D./tan g θ

6、(双选项)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 处时速度恰好沿着斜面方向,紧贴斜面PQ 无摩擦滑下;下列函数图为物体沿x 方向和y 方向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及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t v y

O A t v y O B t v y O C t v y O D

7、如图所示,骑车人欲穿过宽度d 的壕沟AB ,现已知两沟沿的高度差h 。求车速v 至少多大才能安全穿跃。(不计人车的大小,用以上所给符号表示)

8、一同学在距水平地面高度50h m =处水平投掷一物体,已知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90x s m =,求物体掷出时的初速度0v 大小和落地前瞬间的速度t v 大小(g 取210/m s )

9、用30/m 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求此时物体相对抛出点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5.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必修模块物理Π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具体问题的应用,对后面斜抛等曲线运动的学习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有影响。前面学生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习已有初步的理论基础,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平抛运动的初步特征。运用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讨论。 二、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2)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设计思想 教材直接提出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并用平抛竖落仪演示加以证实,再用频闪照片分析后给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解例题,教材直接把结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设计了三个创思点: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什么方向的运动,由学生自己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并让学生亲自动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注意轨迹是曲线的原因是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并且这两个分运动互相独立。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4)会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5)知道分析复杂运动时分解或合成运动的物理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使问题简单化。 2、过程与方法

第一课鸦片战争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上党区三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历史组集体备课导学案[来源主备人崔海军复备人:审批人:学生姓名: 年级 班组 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 课时: 1 年月日 1、知道: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3、会分析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学习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学习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任务与问题方法与要求暴露区(二次备课)一、自主学习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阅读教材1——2页,思考以下问题。 1、标题中的“烟”是指什么?它是什么东西? 2、英国为何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来源:学*科*网Z*X*X*K] 3.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他在何时何地销烟? 4、林则徐为何不“烧烟”? 5.虎门销烟有何意义? 6.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教材P3—4页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思考如下

回答: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和结束的标志分别什么? 3、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三>、阅读教材P4—5页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思考如下回答: 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于何时?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中国主权有何危害?其历史地位如何? 2、《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有哪些? [来源:学&科&网] 二、合作探究 1、联系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和当今毒品对社会、家庭所造成的危害,谈谈为什么要远离毒品。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只有几十艘兵船、几千士兵的英国侵略军打败,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三、学生交流展示

(完整版)平抛运动导学案

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结合牛顿定律研究抛体运动的特点。 3、知道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4、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规律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案】 一、抛体运动 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 将物体抛出,在 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在 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 方向的抛体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1、平抛运动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特点:水平方向 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受 作用,做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的直线运动。 (2)研究方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运动。 2、平抛运动的速度 (1)水平方向:v x = (2)竖直方向:v y = (3)合速度大小:v = (4)合速度方向:tan θ= = v gt (θ为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y ) v v x =v 0

三、平抛运动的位移 x= ,y= ; s= ,tan φ= 。 tan θ= tan φ 四、一般的抛体运动 物体抛出的速度V0沿斜上方或斜下方时,物体做斜抛运动(设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1、水平方向:物体做 运动,初速度=x v 2、竖直方向:物体做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y v 【合作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课题一、对抛体运动的理解 1、物体做抛体运动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抛体运动的特点 (1)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_________的作用,忽略_________。 (2)匀变速特点:抛体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始终等于_________,这是抛体运动的共同特点,其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共线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运动。 (3)速度变化的特点: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________, 均为_________=?v ,方向___________。 3、平抛运动的理解 (1)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x v x =v 0 x v y1v y2v y3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o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学案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实验原理 1.利用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y坐标与x坐标间的关系具有y=的形式(a是一个常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3.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 、y ,据x =v 0t 、y =12 gt 2得初速度v 0= 二、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坐标纸、图钉、 、 三角板、铅笔、 . 三、实验步骤 方法一:描迹法 1.安装调整 (1)将带有斜槽轨道的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使其末端伸出桌面,轨道末端 水平. (2)用图钉将坐标纸固定于竖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调整到 位置,使板面与小球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如图所示: 2.建坐标系: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轨道末端)时球心所在木板上的投影点O ,O 点即为坐标原点,利用 画出过坐标原点的竖直线作为y 轴,画出水平向右的x 轴. 3.确定小球位置 (1)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小球从轨道末端射出,先用眼睛粗略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x 值处的y 值. (2)让小球由 自由滚下,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 (3)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位置. 4.描点得轨迹:取下坐标纸,将坐标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用 曲线连起来,即得到小球平抛运动轨迹. 方法二:喷水法 如图所示,倒置的饮料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 中一根弯成水平,且加上一个很细的喷嘴.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 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将它描在背后的纸上,进行分析处理. 方法三:频闪照相法 数码照相机每秒拍下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十几帧或几十帧照片.将照片上 不同时刻的小球的位置连成平滑曲线便得到了小球的运动轨迹. 四、数据处理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学会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出初速度。 【学法指导】 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 【知识链接】 平抛运动规律,数学中抛物线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方法探究 阅读P12面“参考探究”尝试回答问题1 问题1:我们能够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有那些? 阅读P11面“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尝试回答问题2 问题2: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阅读P11面“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尝试回答问题3 问题3:怎样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知识点二:实验案例 为记录平抛运动轨迹,实验室中较常用的方法是教材介绍的参考案例1 1、实验器材 附带金属小球的斜槽、木板、竖直固定支架、白纸、图钉、刻度尺、三角板、 重锤、铅笔。 2、实验步骤如下 ①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轨道上,如小球能在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水准已调好。

②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上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③确定坐标原点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 ④描绘运动轨迹用铅笔的笔尖轻轻地靠在木板的平面上,持续调整笔尖的位置,使从斜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碰到笔尖,然后就用铅笔在该处白纸上点上一个黑点,这就记下了小球球心所对应的位置。保证小球每次从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都相同,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取下白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3、注意事项: ①实验中必须保证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②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为此,可在斜槽上某一位置固定一个挡板。 ③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位于槽口末端上方r处(r为小球半径)。 ④应在斜槽上适当的位置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速度抛出,其轨迹由木板的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能够使实验误差较小。 ⑤须在斜槽末端用重锤线检查白纸上所画y轴是否竖直。 问题1:小球为什么每次要从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问题2:为什么要将斜槽末端调水平? 知识应用: 例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能够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和,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⑴完成上述步骤,将准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⑵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提示回顾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对照分析即得。 反思: 例2:如右图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简图,下图是实验后白纸上的轨迹图。 ⑴说明图中的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 ⑵说明判断槽口的切线是否水平的方法。

13平抛运动导学案

1.3平抛运动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什么叫平抛运动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____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特点 1.平抛运动的分解 (1)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力,做保持初速度不变的___________运动. (2)竖直方向物体只受重力,做_________运动. 2.平抛运动的性质:加速度为___________的________曲线运动,因此,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均为Δv=gΔt,方向__________.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水平方向:物体做____________运动,vx=v0,x=____t. 2.竖直方向:初速度为___,物体做_________运动,vy=____,. 3.合运动的求解及其运动轨迹(如图1-3-1)

图1-3-1 (1)任意时刻t的速度vt=_________,速度vt与x轴的夹角θ,则tanθ=__________. (2)运动轨迹方程 由x=v0t,y=gt2/2消去t得y=_______.因g和v0为常数,所以轨迹为_______. 四、学生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_____. (2)根据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并求_______. 2.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分运动合成的,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公式:x=v0t和 y=1 2gt 2,就可求 得v0=_______,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课为1课时,45分钟。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物理(必修Ⅱ)(人教版)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平抛运动规律》,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用运动的分解方法研究平抛运动,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3)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会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体验平抛运动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 2.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如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规律。 难点:1.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 2.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平抛运动的轨迹,利用分解与合成的方法求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整体上是以问题串的形式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上述两幅图片,形象的表述出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教师引导:问题一:用手抛出的小钢球做什么运动? 用手抛出的纸飞机又做什么运动? 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忽略阻力的情况下的抛体运动。 出示小课件引导学生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二)、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定义: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所做的运动 2、问题二:平抛运动的特点? (1)初速度方向为水平,(2)不计阻力,只受重力作用,(3)运动轨迹是曲线(实为抛物线) 3、问题三:平抛物体的性质?加速度恒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问题四:既然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那我们怎样来研究平抛运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可以借助上节课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平抛运动分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 1、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猜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作什么运动? 理论探究:(请同学分析得出) 竖直方向:无初速度,只受重力,所以竖直方向应该是自由落体运动 2、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猜想:水平方向做什么运动呢? 理论探究:(请同学分析得出) 因为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力作用,又有水平初速度,所以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结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总结:平抛运动可分解为 (1)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从中得到:平抛运动的小球的运动情况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3、平抛运动规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五步导学案(无答案)

第1课鸦片战争的五步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记住<<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主要内容。 2、理解鸦片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其<<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化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祖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三)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 二、自习学习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_____________ 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 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 ___________ 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 私___________ 。 2、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________ 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收缴的鸦片在_______________ 海滩被当众销毁。_______________ 是中国人民禁 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 _________ 年______ 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工,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 提督___________ 战死。 4、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 ___________________ 率众抵抗,力竭牺牲。8月初,英军到达______________ 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5、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 约_ 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有开放_________________ 、、、、五处为通商口岸;割 _______________ 给英国;赔款______________ 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 纳|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6、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得的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权利。 7、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签订了中美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中法_______________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 。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三、小组合作,合作探究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针对鸦片走私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战争?其根本原因? 2、战争结局如何? (三)<<南京条约>> 的签订 1、签订时间?有何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还有哪几个国家同国签订了哪几个条约? 四、展示交流 1、简述虎门销烟的过程

教科版物理必修【2】:1.3.1《平抛运动》学案(含答案)

第3节 平抛运动 第1课时 平抛运动 [导学目标] 1.掌握平抛运动规律,知道其性质.2.知道处理平抛运动的思路,会解决平抛运动问题. 1.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力等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守____________定则.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两个最重要的性质:________性和独立性,因此,对于曲线运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分运动的性质来研究合运动.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公式有:v =______,x =________,v 2-v 2 0=____;v =x t = v 0+v 2 . 一、抛体运动 [要点提炼]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________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特点 (1)初速度________. (2)物体只受______作用. (3)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3.分类 (1)____________ (2)竖直上(下)抛运动 (3)____________ 4.性质:________运动 [即学即用] 1.关于抛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是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C .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相等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问题情境] 我们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都可以证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在这两个方向上的速度公式为v x=v0,v y=gt,由v x 和v y的值,我们如何求出物体在这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即合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呢? [要点提炼] 1.平抛运动的特点:①初速度v0沿______方向;②只受______;③初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______. 2.平抛运动的性质:平抛运动是________曲线运动. 3.平抛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变化:水平方向上速度保持v x=v0不变,竖直方向上加速度恒为g,速度v y=gt,这一矢量关系有两个特点:(1)任意时刻的速度水平分量均等于初速度v0;(2)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均竖直向下,且Δv=Δv y=gΔt. 4.处理平抛运动的基本思路 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_____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____________运动.[问题延伸] 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这样的运动具有什么特点?研究其运动特点的方法与平抛运动有什么相同之处? 图1 例1如图1所示,设一位运动员由A点沿水平方向跃出,到B点着陆,测得AB间距离L=75 m,山坡倾角θ=37°(取sin 37°=0.6,cos 37°=0.8),试计算:(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他起跳时的速度v0; (3)落地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1.1什么是抛体运动导学案

1.1 什么事抛体运动导学案 学法指导(使用说明):1、通读课文,了解概念,完成[自主学习] 理解概念2、 课前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与探究]并填好课本内的表格3、完成导学案内的相关练习,总结反思本节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 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3、了解物体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重点】 了解曲线运动的方向及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自主学习】 自学提纲 1、抛体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如何判断 3、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自学检测 1、你能举出日常生活的几种抛体运动吗?口头展示 2、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口头展示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时刻变化的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都不变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3、某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口头展示 A.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 B.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总是大于路程 C.在某段时间里质点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 D.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必不在同一直线上 4、课本P6第五题书面展示

【合作探究】 课本P5实践与拓展 自主完成部分 【巩固提高】 4.一个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在xOy 平面内从O 点运动到A 点的轨迹如图1所示,且在A 点的速度方向与x 轴平行,则恒力F 的方向不可能( ) A.沿x 轴正方向 B.沿x 轴负方向 C.沿y 轴正方向 D.沿y 轴负方向 5、课本P6练习第3题 6 如图3,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匀加速吊起,则B 做 A .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 .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C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总结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3 图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1.2.2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二)教学案沪科版必修2

1.2.2 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二) [学习目标] 1.会从理论上分析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2.会计算平抛运动两个方向的位移和速度.3.会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1.研究方法:分别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用两个分运动规律求分速度和分位移,再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得到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等. 2.平抛运动的速度 (1)水平方向:不受力,为匀速直线运动,v x =v 0. (2)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为自由落体运动,v y =gt . (3)合速度: 大小:v =v 2 x +v 2 y =v 2 0+(gt )2 ;方向:tan θ=v y v x =gt v 0 (θ是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平抛运动的位移 (1)水平位移x =v 0t ,竖直位移y =12gt 2. (2)t 时刻平抛物体的位移:s =x 2 +y 2 = (v 0t )2 +(12 gt 2)2,位移s 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α,则tan α=y x =gt 2v 0 . 4.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y = g 2v 20x 2 ,即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2)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平抛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4)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大,若足够高,速度方向最终可能竖直向下.(×) (5)平抛运动的合位移的方向与合速度的方向一致.(×) 2.在80 m 的低空有一小型飞机以30 m/s 的速度水平飞行,假定从飞机上释放一物体,g 取10 m/s 2 ,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物体落地时间是 s ,它在下落过程中发生的水平位移是 m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答案 4 120 50 解析 由h =12 gt 2 ,得:t = 2h g ,代入数据得:t =4 s 水平位移x =v 0t ,代入数据得: x =30×4 m=120 m v 0=30 m/s ,v y =2gh =40 m/s 故v =v 2 0+v 2 y 代入数据得v =50 m/s. 一、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导学探究] 如图1所示为小球水平抛出后,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 图1 (1)小球做平抛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2)以抛出时刻为计时起点,求t 时刻小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以抛出时刻为计时起点,求t 时刻小球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答案 (1)一般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以小球被抛出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如图,初速度为v 0的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 后,其水平分速度v x =v 0,竖直分速度v y =gt .根据运动的合成规律可知,小球在这个时刻的速度(即合速度)大小v =v 2 x +v 2 y =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平抛运动》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 教 材 分 析 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必修模块物理二第一章第三节。平抛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具体问题的应用,同时也是以后处理粒子在电磁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物理方法。运用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讨论。 学 情 分 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学习经验以及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从力的合成与分解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处理此类问题的认识思维。难点在于学生从一维运动过渡到二维运动并对其进行正确处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定义、特点。 2.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及运动规律。 3.能够应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理解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养成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平抛运动的实例,体会生活和物理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分解及其研究过程 教 学器具 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平抛水平仪、多媒体及课件等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备注板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 课导 入“愤怒的小鸟”游戏截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 看这个游戏中隐藏着什么 样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小鸟做什么运 动?为什么? 回忆、思考 答:小鸟离开弹弓后受重 力、空气阻力(空气阻力 很小,可以不计)。重力方 向跟小鸟速度方向不在同 一条直线上,所以小鸟做 曲线运动。 用学生感 兴趣的游 戏来激起 学生的好 奇心以及 求知欲 第三节、 平抛运动 进入[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 们已经知道小鸟做曲线运 动。由于之前我们只是初 略的学习了曲线运动,要 对其进行研究就需要选择 一个特例研究推广,这个 特例我们称其为平抛运 动,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 在主题 学生思考、概括出定义 老师采用 讲授法、讨 论法。 学生小组 讨论,培养 团队合作 意识。 一、平抛运 动 1.定义 2.形成条 件 3.性质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导学案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导学案 课题 平抛运动 课型 规律 新 课时 一课时 标 要求 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并能应用解题.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曲线运动的知识,并且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决曲线运动的问题,由于平抛运动是在必修二中学习的,时间已过了两年多有些遗忘。 课前 准备 准备双色笔,橡皮,尺子等 学

习 目标 我能通过阅读实例归纳概括出平抛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2.我能通过阅读实例归纳明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和规律。 3.我能通过合作讨论、探究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并能应用解题。 学习 重点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斜面上的抛体问题 学习 难点 斜面上的抛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 法 指 导 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及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指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 本周 习惯 书写工整、语言表述规范,上课回答问题思维清晰,声

音要洪亮。 每日 一言 每天解决一个新问题,天天都有新提高 学习过程 学习 流程 学习内容 知识链接 问与思 点点清与笔记自学环节 一、平抛运动 .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 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水平方向:做运动,速度 vx=,位移x= 竖直方向:做运动,速度 vy=,位移y=. 合速度:v=y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xvy=

合位移: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α=xy =对学环节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0大小相等,那么t为 A.gv0 B.g2v0c.2gv0D.g2v0 .初速度为v0的平抛物体,某时刻物体的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时刻物体的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相等 B.该时刻物体的速率等于v0 c.物体运动的时间为g2v0 D.该时刻物体位移大小等于0 .以下对平抛运动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位置水平抛出的物体,初速度越大者着地前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B.以同一初速度抛出的物体,抛出点越高者落地速度越大 c.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竖直方向位移之差恒相等 D.在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相等图3 如图3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赛课导学案_2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课,主要分为“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三个子目。“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主要讲的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原料,把侵略扩展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但通过正当贸易,英国处于明显出超的不利局面,于是英国往中国贩卖鸦片,以牟取暴利。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鸦片严重的危害性,清政府决定派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主要讲的是英国借机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于是中英有了“《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学生兴趣较强。由于中国近代史离现代时间更加近,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照片、视频资料。其次,从本课开始,中国即将进入被压迫的历史时期,初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告诫学生理性爱国,落后会挨打,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独立自主,爱国应该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最后,教师要结合当时的世界历史来教授本课,才能使学生更加全面、理性地理解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通过学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平抛运动学案

第二节平抛运动(一)教案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平抛运动的分解是教学难点 2. 熟练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自由落体运动: 1. 定义: 2. 运动的性质: 3. 规律: 二、新授: 1.平抛运动的定义: 2. 平抛运动的加速度: 3. 运动性质: 4.研究方法: (1)速度 (2)位移 (3)轨迹 【例题精讲】 书P9 例题1 书P12 问题与练习2 【教学反思】

第二节平抛运动(一) 【自主预习】 1.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_________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a=g)的_____________运动. 3.研究方法: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的_________运动;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运动.

【课后练习】 1. 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的两个物体落到地面的时间() A.速度大的时间长 B. 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不论速度大小,两物体同时落地 D. 落地时间长短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2. 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是a=g的匀变速运动 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越长 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无关 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3. 以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落地时物体速度的大小为初速度的2倍,求:(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2)抛出时的高度是多少?(3)物体的水平位移是多少? 4. 初速度为v0的平抛物体,某时刻物体的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求: (1)物体运动的时间;(2)该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3)物体的位移大小。

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案2抛体运动 【学习目标】 (1)《考纲》要求:抛体运动(Ⅱ) (2)重点与难点:①平抛运动得基本规律②多体平抛问题 ③类平抛运动问题分析④四种常见平抛运动得时间计算方法【学习过程】[循图忆知] 错误! 平抛运动得基本规律 1.基本规律 (1)速度关系 (2)位移关系 2.有用结论 (1)求以下三种情况下平抛运动得时间(如图1所示) t a=错误!tb=错误!tc=错误! 总结:(1)平抛运动得时间取决于 (a):物体下落得高度 (b):初速度v0及斜面倾角 (c):抛点到竖直墙得距离及v0 (2)(a)中得水平位移x=v0·错误!,取决于v0与下落高度h、 (3)速度得变化规律 ①任意时刻得速度水平分量均等于初速度v0、 ②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得速度变化量方向竖直向下,大小Δv=Δvy=gΔt、 (4)位移变化规律 ①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得水平位移不变,即Δx=v0Δt、 ②连续相等得时间间隔Δt内,竖直方向上得位移差不变,即Δy=gΔt2、 (5)平抛运动得两个重要推论 推论Ⅰ: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得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得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得夹角为θ,则tanα=2tanθ、 证明:如图2所示,由平抛运动规律得:tanα=错误!=错误! tanθ=错误!=错误!=错误! 所以tanα=2tanθ 推论Ⅱ: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得物体,任意时刻得瞬时速度方向得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得中点. 证明:如图2所示,设平抛物体得初速度为v0,从原点O运动到A点得时间为t,A点坐标为(x,y),B点坐标为(x′,0).则 x=v0t,y=错误!gt2,vy=gt, 又tanα=错误!=错误!,解得x′=错误!、 即末状态速度方向得反向延长线与x轴得交点必为此时水平位移得中点. 【例1】(2017·新课标Ⅰ)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得乒乓球(忽略空气得影响).速度较大得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得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

平抛运动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高一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的第一次运用,是理解和掌握其他曲线运动的基础。 支撑知识点:平抛运动的定义;核心知识点:平抛运动的规律;拓展知识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 重点: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和条件; (2)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熟练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2)会应用物理学中“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 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组讨论,科学归纳,课堂练习。 教学用具: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弧形槽、小球、纸片、平抛竖落仪、平抛运动水平分解演示仪、平抛运动实验器。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如下)

击中目标,学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准确击中目标?是否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三实践探索 在利用飞机投弹的游戏创设 了一个问题情境之后,及时带领同 学复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 识,并让同学进行猜想,教师引导 同学通过平抛竖落仪和平抛运动 水平分解演示仪实验来验证猜想, 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展 示平抛运动的flash动画,让同学 加深对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认识。 同学在复习了“运 动的合成与分解” 的知识后,对平抛 运动进行猜想,尝 试着分解,并在教 师的引导下通过平 抛竖落仪和平抛运 动水平演示仪来验 证自己的猜想。等 实验完毕后,知道 了平抛运动是水平 方向上的匀速直线 运动和竖直方向上 的自由落体运动的 合运动。再观看了 教师展示的平抛运 操千曲而后 晓声,观千 剑而后识 器。让学生 从自身的活 动中学习到 知识,也让 学生懂得任 何猜想都要 经过实践来 验证。培养 学生大胆猜 想,小心求 证的科学探 索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