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质点的振动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91
质点振动方程
质点振动是指质点在物理系统中运动时,其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质点振动的运动方程通常是二阶常微分方程,可以表示为:
F=-kx
ma+F=0
其中,k是物体的弹簧常数,x是物体的位移,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上述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质点在单摆运动、振动梁运动等情况下的运动规律。
解决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对质点的振动进行分析和预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程式仅适用于简单的质点振动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质点振动的运动方程可能会更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2章质点振动学振动学是研究“声学”的基础。
声学现象实质上就是传声媒质(气体、液体固体等)质点所产生的一系列力学(机械)振动传递过程的表现,而且声波的发生(无论是自然产生还是人工获得)基本上都来源于物体的振动。
当有一阵风吹来时,人们就会听到树叶振动发怵的“沙沙”的响声。
当人们欣赏一直交响乐队的演奏时,就会发现乐队的演奏者都在各自忙碌而又紧张地操作着自己的乐器,有的用槌子击鼓,有的用弓拉动小提琴的弦,等等。
看起来不同乐器的动作似乎是杂乱无章,然而人们所听到的优美的音乐,却正是这些乐器上的振动体“杂乱无章”运动的总效果。
既然声是从物体振动而来,因而,从物体的振动规律自然也可以预知声的一些规律。
例如,由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强弱及其频率与扬声器纸盆振动的幅度及其频率有关。
作为声学工作者免不了要使用或者研制一些电声器件(如扬声器和传声器等),而这些器件的大多数都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振动系统,如扬声器的纸盆与传声器的音膜等。
可以发现,这些振动系统的特性,对控制电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往往会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一些恼人的噪声也常常来自物体的强烈振动,而如何检测、抑制和隔离这些振动也已经成为现代声学的重要课题。
因此,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无论从声音产生的原因上看,还是从声音的传播上讲,甚至涉及声音的接收,它们都与振动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因此,对于振动规律的研究分析,在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振动学的基础知识对从时声学的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振动学所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这里所介绍的主要限于与声学问题联系比较密切的力学(机械)振动的基础知识,本章将主要讨论质点振动规律,以求在基本原理上有一概念性的理解。
至于更复杂的振动方式,由于涉及的数学工式比较高深,一般读者可不必追究。
当然,它们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用中还是十分重要的。
下一章将讨论一些简单形状弹性体(如弦、膜、棒等)的振动。
理论力学(金尚年-XXX编著)课后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理论力学课后题答案》一书中,第一章包含了以下三个问题的解答:1.2 题目要求写出在铅直平面内的光滑摆线,并分方程。
解答中使用了微积分和力学原理,得出了运动微分方程。
最后证明了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时,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
1.3 题目要求证明单摆运动的振动周期与摆长无关。
解答中使用了微积分和力学原理,得出了运动微分方程。
最后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出了单摆运动的振动周期公式。
1.5 题目要求使用拉格朗日方程计算质点的运动。
解答中使用了拉格朗日方程,并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出了质点的运动轨迹。
如图,在半径为R时,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由万有引力公式求得:g=\frac{GM}{R^2}$$其中M为地球的质量。
根据广义相对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还可以表示为:g=\frac{GM}{R^2}\left(1-\frac{2GM}{c^2R}\right)$$其中c为光速。
当半径增加到R+ΔR时,总质量仍为M,根据XXX展开,可以得到:frac{1}{(R+\Delta R)^2}=\frac{1}{R^2}-\frac{2\DeltaR}{R^3}+\mathcal{O}(\Delta R^2)$$代入上式可得:g'=\frac{GM}{R^2}\left(1-\frac{2GM}{c^2R}\right)\left(1+\frac{2\Delta R}{R}\right)$$ 化简后得:g'=g-\frac{2g\Delta R}{R}$$因此,当半径改变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为:Delta g=-\frac{2g\Delta R}{R}$$2.在平面极坐标系下,设质点的加速度的切向分量和法向分量都是常数,即$a_t=k_1$,$a_n=k_2$(其中$k_1$和$k_2$为常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质点的运动方程:r\ddot{\theta}+2\dot{r}\dot{\theta}=k_2$$ddot{r}-r\dot{\theta}^2=k_1$$其中$r$为极径,$\theta$为极角。
机械振动的原理及应用一、什么是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指机械系统在受到外力作用或者自身固有特性发生变化时,产生周期性的运动或者摆动。
这种周期性的运动或摆动称为振动。
机械振动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在多个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机械振动的原理1.质点的简谐振动原理: 机械振动的基础理论是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指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振动。
质点的简谐振动受到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质点的质量、弹性恢复力和外力。
2.刚体的振动原理:刚体的振动与质点不同,无论是平动还是转动,都涉及到刚体上不同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刚体的振动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种类型。
刚体的振动受到质心的平动和转动之间的耦合效应所影响。
三、机械振动的应用1.振动工具和设备:机械振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振动工具和设备中,例如振动筛、振动给料机、振动输送机等。
这些设备通过振动来实现物料的分离、输送和排放等功能。
2.振动检测与诊断:机械振动可用于检测和诊断装置或系统的故障。
通过监测和分析机械系统的振动特征,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预测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确定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3.振动控制与消除:机械振动在诸多领域中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影响,如噪音、损坏和疲劳等。
因此,控制和消除机械振动成为许多工程项目的重点。
采用合适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振动,提高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4.振动能量回收:机械振动能量的回收利用成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开发方式。
通过将机械系统中产生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可用能源,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机械振动的未来发展与趋势1.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振动领域也逐渐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振动控制系统的出现,将会更加准确地进行振动监测、诊断和控制,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2.节能与环保:在全球节能与环保的背景下,减少机械振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金尚年,马永利编著的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2写出约束在铅直平面内的光滑摆线上运动的质点的微分方程,并证明该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时,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解:设s为质点沿摆线运动时的路程,取=0时,s=0 S== 4 a (1) XY设为质点所在摆线位置处切线方向与x 轴的夹角,取逆时针为正,即切线斜率=受力分析得:则,此即为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该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时,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为.1.3证明: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做任一角度0θ的单摆运动运动微分方程为θθθF r r m =+)2( θθsin mg mr = ①给①式两边同时乘以d θ θθθθd g d r sin = 对上式两边关于θ积分得 c g r +=θθcos 212 ② 利用初始条件0θθ=时0=θ 故0cos θg c -= ③ 由②③可解得 0cos cos 2-θθθ-•=lg 上式可化为dt d lg=⨯-•θθθ0cos cos 2-两边同时积分可得θθθθθθθθd g l d g l t ⎰⎰---=--=020222002sin 12sin 10012cos cos 12进一步化简可得θθθθd g l t ⎰-=0002222sin sin 121 由于上面算的过程只占整个周期的1/4故⎰-==0222sin 2sin 124T θθθθd g l t由ϕθθsin 2sin /2sin 0=两边分别对θϕ微分可得ϕϕθθθd d cos 2sin 2cos 0=ϕθθ202sin 2sin 12cos-=故ϕϕθϕθθd d 202sin 2sin 1cos 2sin2-= 由于00θθ≤≤故对应的20πϕ≤≤故ϕϕθϕθϕθθθθπθd g l d g l T ⎰⎰-=-=202022cos 2sinsin 2sin 1/cos 2sin42sin2sin 2故⎰-=2022sin 14πϕϕK d g l T 其中2sin022θ=K 通过进一步计算可得glπ2T =])2642)12(531()4231()21(1[224222 +⨯⨯⨯⨯-⨯⨯⨯⨯++⨯⨯++n K n n K K1.5zp点yx解:如图,在半径是R的时候,由万有引力公式,对表面的一点的万有引力为, ①M为地球的质量;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x为取地心到无限远的广义坐标,,②联立①,②可得:,M为地球的质量;③当半径增加,R2=R+,此时总质量不变,仍为M,此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求:④Be ө e tөy由④得:⑤则,半径变化后的g 的变化为⑥对⑥式进行通分、整理后得:⑦对⑦式整理,略去二阶量,同时远小于R ,得⑧则当半径改变 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金尚年,马永利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2写出约束在铅直平面内的光滑摆线上运动的质点的微分方程,并证明该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时,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解:设s为质点沿摆线运动时的路程,取=0时,s=0XYF Nmg sinφmgmg cosφφS== 4 a (1)设为质点所在摆线位置处切线方向与x 轴的夹角,取逆时针为正,即切线斜率=受力分析得:则,此即为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该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时,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为.1.3证明: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做任一角度0θ的单摆运动运动微分方程为θθθF r r m =+)2( θθsin mg mr = ①给①式两边同时乘以d θ θθθθd g d r sin = 对上式两边关于θ积分得 c g r +=θθcos 212 ② 利用初始条件0θθ=时0=θ 故0cos θg c -= ③ 由②③可解得 0cos cos 2-θθθ-•=lg 上式可化为dt d lg=⨯-•θθθ0cos cos 2-两边同时积分可得θθθθθθθθd g l d g l t ⎰⎰---=--=020222002sin 12sin 10012cos cos 12进一步化简可得θθθθd g l t ⎰-=0002222sin sin 121 由于上面算的过程只占整个周期的1/4故⎰-==0222sin 2sin 124T θθθθd g l t由ϕθθsin 2sin /2sin 0=两边分别对θϕ微分可得ϕϕθθθd d cos 2sin 2cos 0=ϕθθ202sin 2sin 12cos-=故ϕϕθϕθθd d 202sin 2sin 1cos 2sin2-= 由于00θθ≤≤故对应的20πϕ≤≤故ϕϕθϕθϕθθθθπθd g l d g l T ⎰⎰-=-=202022cos 2sinsin 2sin 1/cos 2sin42sin2sin 2故⎰-=2022sin 14πϕϕK d g l T 其中2sin022θ=K 通过进一步计算可得glπ2T =])2642)12(531()4231()21(1[224222 +⨯⨯⨯⨯-⨯⨯⨯⨯++⨯⨯++n K n n K K1.5zp点yx解:如图,在半径是R的时候,由万有引力公式,对表面的一点的万有引力为, ①M为地球的质量;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 x为取地心到无限远的广义坐标,,②联立①,②可得:,M为地球的质量;③当半径增加 ,R2=R+ ,此时总质量不变,仍为M,此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求:④e өe tөy由④得:⑤则,半径变化后的g 的变化为⑥对⑥式进行通分、整理后得:⑦对⑦式整理,略去二阶量,同时远小于R ,得⑧则当半径改变 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为:。
理论力学中的波动与振动分析波动与振动是理论力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涉及到许多实际应用和科学理论。
本文将从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两个方面,对波动与振动进行深入分析。
一、经典力学中的波动与振动在经典力学中,波动可以用以下形式的波动方程来描述:ψ(x, t) = A * sin(kx - ωt + φ)其中,ψ是波函数,A代表振幅,k是波数,x表示位置变量,ω代表角频率,t为时间变量,φ为相位角。
振动是波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振动发生在一维系统中时,可以用简谐振动方程来描述:x(t) = A * cos(ωt + φ)其中,x为位移,A为最大位移量,ω为角频率,t为时间,φ为初相位角。
二、量子力学中的波动与振动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波动性由波函数来描述,而波函数的演化满足薛定谔方程:i * ℏ * ∂ψ/∂t = -Ĥψ其中,Ĥ为哈密顿算符,ℏ为普朗克常数除以2π。
量子力学中的波动性表现为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即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粒子的波函数通过薛定谔方程得到后,可以用波包的形式表示。
波包是一个由多个简谐波组合而成的波动形式,可以用高斯波包表达。
对于振动来说,在量子力学中,可以用谐振子模型进行描述。
谐振子模型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是简谐振动的量子版本。
谐振子的哈密顿算符表达式为:Ĥ = (ℏω/2) * (a^†a + aa^†)其中,a和a^†分别是谐振子的湮灭算符和产生算符,ℏ是普朗克常数除以2π,ω为角频率。
谐振子的能级由能量本征值给出。
三、波动与振动的应用波动和振动在物理学、工程学和其他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声学:声音是通过空气中的波动传播的,声学研究了声音的起源、传播和感知。
声波的频率和振幅可以影响我们对声音的感知。
2.光学: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学研究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波动光学理论可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3.无线通信:通过调制载波的振幅和频率,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