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政治上册.新自我新认识习题鲁教版-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人们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因为( )①仅凭自我分析就能正确认识自己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③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④自强能让我们展现优势,高人一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小林这样评价自己:“我个子很高,体能却不好”“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
小林通过( )①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②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③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④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3.读漫画《某些人的缺点,自己总是看不见》,其寓意是( )A.我们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来认识自己B.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C.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D.要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所有评价某些人的缺点,自己总是看不见4.数学老师说我思维敏捷,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用功,男同学认为我骄傲自大,女同学说我性格外向,妈妈却说我性格内向……面对他人对“我”的评价,“我”应( )A.客观分析B. 不以为意C.照单全收D.置若罔闻5.某校七(1)班举行了“认识自己”的主题班会,其中一个环节是邀请同学、老师谈谈他们对你的看法,同时也将你的自我认识填在相应的位置。
以下是小晴的评价图,由此可以发现( )①要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②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③在生活实践中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④要重视并且全盘接受他人的评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面对学校即将举行的篮球比赛,球技精湛的小辉自告奋勇要担任班级篮球队队长。
可其他队员却认为小辉虽然球技较好,但是并不擅长组织管理球队工作,不同意由他来担任队长。
对此,小辉表示不满,甚至与其他几位队员因此而关系僵化。
对于小辉自我认识所产生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A.要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B.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利于自我发展,会阻碍与他人的交往C.从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自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接受自己你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但作业上交总是不及时。
《新自我新认识》教学案例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教师:告别小学时光,我们跨入了中学的大门,从昨天天真烂漫的儿童成长为翩翩少年。
我们依然纯真,但多了份青春的思考;我们渴望独立,却还有几丝依赖。
中学时代,对每一位同学来说,意味着又一个崭新的开始,意味着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也许昨天的我们还有些许的缺点和不足,但面对新的生活,新的集体,我们完全有信心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就让我们一起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之中——《新自我新认识》。
(教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教师:一个人要实现对自我新的突破,首先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中国有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
说到这句话,我们很容易想到一则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把这则故事将给大家听。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剪纸——骆驼、山羊、门洞、树叶,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放飞记忆、思维的翅膀)(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骆驼和山羊》的故事)教师: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1: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学生2:每个人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补足自己的缺点……教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短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这样对我们的事业才有帮助。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李小双的事例”,思考“为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或“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作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问题)学生1: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明己之长,补己之短学生2:有助于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学生3:有利于发掘自身潜能,不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明白了“人贵有自知之明”,那么我们如何拥有自知之明,如何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学习和讨论,描绘出一个清晰完整的自我(一)相声表演“同学甲和同学乙”(多媒体显示思考题:欣赏相声“同学甲和同学乙”思考:这两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表演:同学甲:我是同学甲同学乙:我是同学乙同学甲:我头脑灵活同学乙:我思维单一同学甲:我的学习好同学乙:我的成绩低同学甲:我身强体壮同学乙:我身弱体虚同学甲:我开朗合群同学乙:我寂寞孤僻同学甲:我十全十美同学乙:我一无是处同学甲:我骄傲,我看自己一朵花同学乙:我自卑,我看自己豆腐渣(对两位同学的表演予以适当的鼓励)学生讨论回答:学生1:同学甲错在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学乙错在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短处。
新自我新认识一、单项选择题1、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活得精彩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我C.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创造精彩的人生D.只有自己才能解读人生,认识自己2、下面漫画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要()A.善于表现自己B.掩饰自身不足C.全面看待自己D.排斥他人评价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明的道理是()A.人的缺点和优点各占一半B.人都是完美无缺的C.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D.每个人都有缺点,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自己的缺点4、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
”小青认识自我的途径是CA.他人的态度 B.考试的成绩反馈C.自我观察和反省 D.集体综合评价5、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悦纳自我”的体验式活动,通过“发现珍宝”和“优点轰炸”等环节来激励内心的积极自我评价。
这个活动()A.能够帮助学生消除自卑的心理 B.能够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C.有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D.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6、《咏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这两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C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距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③要看到梅与雪的共性④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7、“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
“认识你自己”的关键是()A.自我反省 B.实事求是 C.相互比较 D.发掘特长8、《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
穴鸟看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身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
后来,牧羊人见了,便跑过去捉住它,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玩。
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说明了()A.鹰是很强大的B.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以为是C.穴鸟应该抓羊羔D.鹰很聪明,不去抓公羊9、小松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玩电脑游戏。
妈妈说:“作业没做完就玩电脑游戏,怎么那么管不住自己!你看看人家小强总是先完成作业,然后有节制的玩。
”小松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下决心努力改正。
小松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途径是()A.自我观察 B与他人接触和比较C.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D在集体中认识自我10、幼狮迪奥通过对羚羊的观察,认为羚羊的耐力与吃草有关,为了增强耐力,便效仿羚羊吃草,终因营养严重缺乏而奄奄一息。
母狮教育迪奥:狮子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不是因为没有缺点,而是因为有突出的优点。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A.要善于发现和发扬自己的优点B.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模仿别人C.每个人都能战胜自己的缺点D.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一成不变的11、“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启示我们需要()A.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B.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C.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D.完全听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12、九年级某班学生在中考前填写“自我鉴定表”。
结果发现,在“优点”这一栏内,同学们写得很多;而在“缺点”这一栏内则写得很少,许多同学甚至没有填写。
这一情况表明()A.同学们自尊心强,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B.同学们自信心强,相信自己能改正缺点C.同学们不能全面认识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D.同学们都很优秀,许多同学只有优点,没有缺点13、博格斯深知,身高只有1.6米的他,要想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想必须发挥自己个小灵活的特点。
他不顾同伴的嘲笑,投入到艰苦的训练中,最终以灵活多变,快速抢断,投篮准确而成为了NBA巨星……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A.正确认识自己就要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B.不在乎别人的嘲笑,高度评价自己C.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个成年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D.要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14、“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从认识自我角度看,这句话形象说明()A.认识自我很困难没有必要认识自我B.人的优势和不足是天生的,后天无需努力C.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D.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15、正确认识自己()①有助于我们明己之长、知己之短②有助于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③有利于发掘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④有助于提高自己,看低别人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6、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正确认识自己,就是要做到()A.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B.少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C.用自己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D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17、小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于是,小兔子就去学游泳,结果小兔子耗费了大半生时间也没学会。
小兔子的故事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要()A.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B.忽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C.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D.给予自己暗示,提高信心18、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下面属于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我的是()①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②人的优点、缺点是一成不变的③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不足④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19、惠安县某校初三年级(5)班小王同学总是为自己个子不高感到难过,她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小王()A.能够用发展眼光看待自己B.不能全面认识、评价自己C.能客观认识自己内在的素质D.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20、在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小明给自己作出了如下的“自画像”,你认为他不应保持和发扬的有()A.我心目中的我:自尊自信,充满阳光B.父母心目中的我:出类拔萃,十全十美C.同学心目中的我:诚实守信,热情开朗D.老师心目中的我:尊师敬长,自立自强二、非选择题21、现在你是一位“心理小专家”。
通过下面的对话,请你为两位“病人”诊断。
小鸡:“我会捉虫子,你会吗?”小鸭:“我会游泳,你会吗?”(1)它们的“病症”是:(2)它们的“病因”是:(3)你给它们开出的“处方”是:22、材料一:小赵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他无论在学习还是体育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他说:“我学习好,身体棒,至今还没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
”材料二:小李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转学到了一个新环境,看到城市里的学生多才多艺、敢说敢干、家境富裕、穿戴漂亮,她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
(1)你认为这两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吗?为什么?(2)如果他们长期坚持这样的认识,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23、材料一小赵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他无论在学习还是体育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他说:“我学习好,身体棒,至今还没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
”材料二小李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转学到了一个新环境,看到城市里的学生多才多艺、敢说敢干、家境富裕、穿戴漂亮,她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
(1)你认为这两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吗?为什么?(2)如果他们长期坚持这样的认识,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启示是什么?24、骆驼和羊的争论(1)骆驼和羊为什么事争论?它们各自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谈谈它们的争论对你有什么启示?(3)联系自身实际,说说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有哪些?参考答案1.C2.C3.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确认识自己的认识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告诉我们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
4.C5.C6.C7.B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正确认识自己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故事中的穴鸟没有做到正确认识自己,属于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可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错误,只看到表面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10.A解析: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我的理解。
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发现和发扬自己的优点才能取得成功。
“狮子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不是因为没有缺点,而是因为有突出的优点”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B、C、D说法有误。
答案:A11. C本题考查学生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的理解和辨别。
题干材料中的“以人为镜”指的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C项正确。
12.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题反映的信息:(1)“在‘优点’这一栏内,同学们写得很多”,说明同学们过多的关注自己的优点;(2)“在‘缺点’这一栏内写得很少,许多同学甚至没填写”,说明同学们很少甚至不想暴露自己的缺点;(3)上述两项内容共同反映的问题就是没有全面认识自己,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可见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
13.A 14.C15.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上述①②③属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选B。
16.D17.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小兔子是奔跑冠军”说明跑是它的优点长处,“不会游泳”说明游泳是它的缺点短处,而它偏去学游泳说明它没认识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A项和D项材料没体现出来;B项说法是错误的;C项正确。
18.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己的知识。
①③属于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己的正确方法;②说法错误,人的缺点经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④说法错误,有迷信色彩。
故选D。
1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相关知识。
材料中的观点说明了小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可见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片面认识自己的做法。
20.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A、C、D三项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B项说法错误,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本题是逆向选择,故选B。
21. (1)沾沾自喜,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3)要正视现实,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22.(1)他们对自己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因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即使伟人、名人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所以小赵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是错误的,小李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也是错误的,他们都没有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①如果他们坚持这样的认识,小赵会陷入自负,小李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对他们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②启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己之长,知己之短,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才能不断发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