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50.83 KB
- 文档页数:2
植入式输液港(Port)使用和维护
目的通过正确的使用和规范的维护,确保输液港的完整和通畅。
相关知识 1 输液港的植入和取出需经外科手术,应由医生执行。
护士经过规范培训后可进行日常使用和维护。
2 遵照产品说明和要求进行输液港的穿刺、使用和维护。
3 使用专用无损伤针来进行穿刺,在能满足治疗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最细
(小)的专用无损伤针,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4 输注TPN等粘滞性药物应每4~6小时生理盐水冲管1次;输血后应立
即冲管;有配伍禁忌的两种药物之间应冲管;治疗间歇期,每月进行
维护一次。
5 禁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用物
患者/家属教育 1 使用专用无损伤针进行穿刺的目的。
2 患者在治疗间歇期,每月来院一次接受导管维护。
3 港体部位避免碰撞。
护理记录 1 输液港上方皮肤情况。
2 输液港液体输注情况。
3 输液港维护的日期和时间。
风险防范导管夹闭综合征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较严重的并发症,其防范如下:。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管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概念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eal 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S),是一种可植入式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意义 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克服了静脉留置针无法长期留置的难题,是患者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适应症需长期静脉输液者;肿瘤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者。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禁忌症穿刺局部确诊或疑似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症状;患者体质、体形不是以任何规格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尺寸;患者确诊或疑似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材料有过敏反应;严重的肺阻塞性疾病;预穿刺部位曾经放射治疗;预插管部位有血栓形成的迹象或经受过外科手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植入方法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后医师在局部麻醉下用穿刺针自锁骨下缘锁骨中外1/3处进锁骨下静脉,并在导丝的指引下将导管放入血管,导管头端的最佳位置是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的地方;导管留置到位后,再建立皮下隧道和皮袋,以固定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注射座。
部位锁骨下窝是埋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射座的良好选择,实际情况要根据个体差异,目的为不影响注射座的稳定及患者的活动,埋置注射座处的皮下组织厚度0.5~1.5cm为宜。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术后护理 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告知书后3天内植入注射座疼痛可较明显,可给予止痛药物,保证无痛可良好的睡眠、解除焦虑情绪。
72小时后方可使用输液港。
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感染、渗血渗液以及器材的扭转或损耗。
如出现上述情况可及时换药更换敷料、抗感染及调整位置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术后护理7天拆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可能的并发症如气胸、血胸、导管夹闭综合征和相关感染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维护、常见问题与植入前后护理及注意事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属于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可以植入患者皮下,以及能长期在体内留置的装置。
穿刺所使用的注射座和导管可对进行长期反复静脉化疗或输血的患者适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能有效减少患者对于反复穿刺造成的疼痛,需对患者实施更加安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一、输液港的维护输液过程。
在为患者进行输液前,先用注射器进行回抽,见出现回血后,采用生理盐水脉冲式进行冲管。
输液时压力需低于25kPa,为患者治疗时选择大于十毫升的注射器。
患者若长时间进行胃肠外营养液输入时,医护人员应间隔四小时为患者进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避免患者因配伍禁忌造成的药物沉淀,从而阻塞导管,影响生命安全。
结束后用十毫升生理盐水采用正压脉冲式封管,输血和输注胃肠外营养液后,用二十毫升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固定位置后,需标注冲管相应日期。
常见问题的处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常为晚期肿瘤患者,因此穿刺时会受阻,患者身体均为单薄瘦弱、皮肤松弛等情况,导致在穿刺时常出现错误。
因此,在医护人员进行穿刺时,可由两人同时协助,将其固定皮肤后再行穿刺,从而减少穿刺时存在的失误。
若出现穿刺后回抽时没有回血的情况,对于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进行注射生理盐水,若皮肤周围无肿胀情况出现,可再次进行注射生理盐水,再对血液进行回抽,待针头确定位置后,再对患者进行输液。
若患者输液速度出现缓慢,可能为胃肠外营养液的长时间输入,开口处药物沉淀而造成的,可利用尿激酶进行冲洗,若无变化,可对其反复使用生理盐水。
二、护理植入前的护理。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讲解,对其优点及意义做好告知。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讲解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消除患者心理的顾虑,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能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获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高度满意,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护理【摘要】目的:了解PORT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方法:通过从PORTC置管的优点及适应症、禁忌症等了解。
结果: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众、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等。
结论:PORT的临床应用,降低导管感染率及堵管率;不影响患者洗澡,游泳等,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每月维护一次的频率,减少患者返医院频率。
在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提高患者带管生活质量。
【关键词】PORT;临床;应用及护理【前言】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TVAP)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VPAS),简称输液港(PORT),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1.PORT优势(1)对外置血管条件无要求。
(2)植入术危险系数小(3)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及自我形象。
(4)日常维护由每周一次降到每月一次,护理工作大为简化,维护费用降低。
(5)对于局部强有力的化疗给药,该道路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实用性。
(6)特别适应与对静脉穿刺心存恐惧的患者及不能管理外露导管无意识拔管的患者,例如儿童。
2.PORT缺点(1)安置操作较复杂,需由经过培训取得资质的医师置入。
(2)静脉输液港功能发生异常时,纠正手段更复杂、困难。
(3)单次置入价格比CICC、PICC高。
(4)每次穿刺时患者有轻微疼痛(5)需要手术进行拆除。
3.PORT适应症需要长期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需长期或反复输液或输注静脉营养液患者;需长期多次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与其他静脉通路相比,更愿意接受静脉输液港的患者。
4.PORT禁忌症患者形体太小,不适于容纳置入设备;患者已知或可疑对装内的材料过敏;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放置部位有血栓形成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或存在异常的静脉血液回流,如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菌血症或易导致菌血症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肾盂肾炎、胆管炎等;有严重出血倾向;穿刺部位有感染性病灶、开放性伤口、放疗史、颈部或上纵膈肿物。
临床外科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要点及并发症处置方法TIAP维护要点1.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操作前、中、后严格遵循外科无菌操作原则。
1.2 使用前检查TIAP 通过评估,判断TIAP的部位及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热、痛、渗液等,港体是否与导管分离,港体有无翻转,同侧胸部和颈部是否有肿胀。
通过了解港体厚度及置放深度,为选择无损伤针型号提供参考。
1.3 皮肤消毒液的选择。
和酒精碘伏消毒液相比较,苯扎氯铵溶液在输液港维护中能更有效地预防TIAP感染的并发症。
1.4 穿刺针的选择。
输入抗菌药物、化疗药物时,无损伤针型号可选择20-22G,输入血制品、肠外营养时,则选择型号为19-20G针头。
对于连续输液患者,应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这样有利于皮肤愈合,预防局部感染。
1.5 冲管封管的方法。
输液结束用生理盐水冲管后,采用5ml肝素钠溶液浓度为(100U/ml)正压封管。
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即“推-停-推”方法冲洗导管。
1.6 敷料及固定①采用无菌透明敷料覆盖,以穿刺点为中心将针翼完全覆盖于透明敷料下缘,无张力放置塑形抚压的方法固定与皮肤紧密贴合。
②导管固定应不影响观察穿刺点和输液速度,不影响血液循环,不会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且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③皮肤过敏及局部损伤的患者禁用医用胶粘剂,可用纱布敷料替代,必要时可选择水胶体等治疗性敷料。
④如新置TIAP患者,伤口穿刺处要用无菌纱球压迫止血,外用透明敷料固定,24小时内需更换无菌敷料,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患者出汗较多、穿刺点渗液时可用纱布覆盖,待出汗、渗液问题解决后再使用其他类型敷料。
1.7 拔针。
拔针时,非主力手固定输液港体,主力手轻拔无损伤针,注意防止针刺伤。
消毒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24小时后揭掉敷料,再次消毒穿刺点皮肤,避免发生穿刺点感染。
1.8 输液港维护周期。
输液港若连续28天未使用,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定期维护,输液港冲封管频率延长至每3个月,并使用10ml生理盐水和3-5ml肝素钠溶液(100U/ml)也可以安全有效地维持导管通畅。
输液港维护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指引
第一部分输液港维护操作规范
[概述]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
治疗间歇期每4周维护一次。
[护理目标]
1、正确使用静脉输液港。
2、保持输液港功能良好,预防并发症。
[护理重点步骤]
1、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输液港周围皮肤及同侧肢体活动情况等,患者对静脉输液港日常维护的认识。
2、操作前准备
操作者:解释、询问二便、着装整洁、按七步法洗手
患者准备:仰卧位或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
物品准备:无菌换药包,输液港专用的无损伤针1个(视病人具体情况准备合适的型号)、按需备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无菌手套1对、清洁手套1对、无菌“Y”口纱布1包(视情况准备)、0.9%NS100ml 、一次性10ml或20ml无菌注射器、头皮针、无菌治疗巾、10×12cm透明敷贴等各1;皮肤消毒剂(75%酒精、2%葡萄糖酸氯己定);必要时备肝素钠。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3、撕除贴膜,注意手法,防止管道脱出。
4、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整理和记录:妥善处理用物,做好相应记录。
6、健康教育
[护理结局]
1、患者管道情况良好,能够正常使用。
2、患者能够配合维护操作,保证管道有效性。
[适应症]
管道贴膜时间到期需要维护者;敷料贴膜卷边、潮湿需要维护者;穿刺口渗血渗液严重需要维护者或者其他一切需要及时更换的情况。
[禁忌症]
患者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需要及时抢救者
第二部分输液港维护操作流程指引
1
操作流程
指引
3
4。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8-11-21T14:45:11.3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周敏夏蜀凤李捷阳冬梅王丁怡[导读] 简称输液港(PORT),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00030
【摘要】目的:了解PORT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方法:通过从PORTC置管的优点及适应症、禁忌症等了解。
结果: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众、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等。
结论:PORT的临床应用,降低导管感染率及堵管率;不影响患者洗澡,游泳等,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每月维护一次的频率,减少患者返医院频率。
在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提高患者带管生活质量。
【关键词】PORT;临床;应用及护理
【前言】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TVAP)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VPAS),简称输液港(PORT),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1.PORT优势
(1)对外置血管条件无要求。
(2)植入术危险系数小(3)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及自我形象。
(4)日常维护由每周一次降到每月一次,护理工作大为简化,维护费用降低。
(5)对于局部强有力的化疗给药,该道路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实用性。
(6)特别适应与对静脉穿刺心存恐惧的患者及不能管理外露导管无意识拔管的患者,例如儿童。
2.PORT缺点
(1)安置操作较复杂,需由经过培训取得资质的医师置入。
(2)静脉输液港功能发生异常时,纠正手段更复杂、困难。
(3)单次置入价格比CICC、PICC高。
(4)每次穿刺时患者有轻微疼痛(5)需要手术进行拆除。
3.PORT适应症
需要长期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需长期或反复输液或输注静脉营养液患者;需长期多次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与其他静脉通路相比,更愿意接受静脉输液港的患者。
4.PORT禁忌症
患者形体太小,不适于容纳置入设备;患者已知或可疑对装内的材料过敏;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放置部位有血栓形成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或存在异常的静脉血液回流,如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菌血症或易导致菌血症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肾盂肾炎、胆管炎等;有严重出血倾向;穿刺部位有感染性病灶、开放性伤口、放疗史、颈部或上纵膈肿物。
5.PORT使用与维护
5.1穿刺部位检查维护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
医护人员每日评估检视,指导患者观察并反馈静脉输液港置入侧肩部、颈部及同侧上肢是否出现水肿,有无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评估注射座的位置及皮下组织的厚度,根据输注液体的情况及皮下组织的厚度,正确选择无损伤针的型号。
触摸注射座的位置,如有异常,可能发生注射座翻转,勿自行随意调整,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患者需避免植入侧上肢做剧烈外展动作,如打篮球、打羽毛球、引体向上等,如出现剧烈咳嗽,可能因为静脉反流引起导管堵塞或异位,应及时返院检查。
观察液体输注情况,如出现输液速度减慢及需变换体位方顺利输注等现象,应行X线检查,确认是否发生导管夹闭综合征,及早处理。
5.2消毒剂选择与使用消毒剂选择2%葡萄糖氯己定乙醇溶液(<2月龄婴儿不推荐使用),或有效碘浓度>0.5%的聚维酮碘、2%碘酊溶液、75%乙醇。
消毒:以输液港港体为中心先酒精再碘伏由内向外螺旋状消毒皮肤范围10×12cm,三遍。
5.3无损伤穿刺针、敷料选择与使用必须使用专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无损伤针及无菌透明敷料需每7天更换一次。
当敷料潮湿、卷边、松脱、完整性受损或者穿刺点渗液、压痛及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更换敷料。
5.3.1PORT使用及维护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
(2)冲洗导管、静脉注射给药时必须使用>10ml的注射器,防止小注射器的压强过大,损伤导管、瓣膜或导管与注射座连接处。
(3)每次给药后都以标准脉冲方式冲洗导管。
(4))保持正压方式移除注射器或无损针,以避免血液回流而增加凝血机率。
5.4注射方式确认注射座的位置,以无菌消毒方式,自注射作座中心点向外旋转清洁,直径范围10cm。
朝穿刺中央以垂直方向插针无损伤针,建议留置时间:3 ~ 7 天,在正常情形使用下,可穿刺隔可承受1000~2000次之穿刺。
5.4.1插针(1)非主力手触诊,找到输液港注射座,确认注射座边缘。
(2)非主力手拇指、食指、中指固定注射座,将注射座拱起。
(3)无损伤针自三指中心处垂直刺入穿刺隔,经皮肤和硅胶隔膜,直达储液槽基座底部
5.4.2穿刺插针注意事项针头必须垂直刺入,以免针尖刺入输液港侧壁。
穿刺动作轻柔,感觉有阻力不可强行进针,以免针尖与注射座底部推磨,形成倒钩注射、给药前应抽回血确认位置。
若抽不到回血,可用10ml注射器注入 5ml生理盐水后再回抽,使导管在血管中飘浮起来,防止三向瓣膜贴于血管壁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穿刺针,不可任意摆动,防止穿刺针从穿刺隔中脱出。
5.4.3更换敷料洗手、戴清洁手套。
使用生理盐水棉签小心去除透明贴膜及其他敷料。
观察穿刺点和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炎性反应脱去手套,再次清洗双手戴无菌手套以酒精、碘伏围绕穿刺点螺旋状消毒皮肤各三次,面积10-12cm以酒精棉签擦拭穿刺针座及延长管部分。
戴无菌手套,以透明贴固定穿刺针以低于插针水平位置,置换肝素帽贴膜上填写好更换敷料日期,固定延长管。
5.4.4拔针为减少导管头部血液回流和导管堵塞,应缓慢撤出无损伤针。
在注入最后0.5毫升液体时即开始,撤针时用两指固定输液港基座。
用无菌棉球按压针眼处5分钟,再用无菌敷料覆盖24-48小时后据穿刺点恢复情况摘除。
6.PORT护理
6.1 PORT连续输液的护理(1)病人解释工作,局部消毒。
(2)连接无损伤针,延伸,和充满无菌生理盐水的10毫升注射注射器排气,夹好延伸管。
(3)无菌操作下定位并穿刺。
(4)消毒注射部位,将折叠好的敷料垫于针座下,用透明敷贴固定无损伤针以防止脱
位。
(5)打开输液夹,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液港。
夹好延伸管,撤掉注射(6)连接输液系统(静脉输液器或输液泵)。
注意:用胶带固定所有管状连接;输液泵设定压力超过25psi时自动关闭。
(7).打开输液夹并开始输液。
检查输液部位是否有渗漏的迹象,如有,则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措施。
(8).当输液结束后,夹闭延伸管,撤掉输液系统。
(9).每次输液后,用1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
(10)生理盐水封管。
6.2拔出体内装置指针(1)治疗疗程结束,患者不再需要该装置。
(2)患者无法坚持维护,依从性差,要求取出港体,管理风险大。
(3)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囊袋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处理风险大或处理无效。
(4)出现导管破损、导管链接锁松动、港体翻转、导管堵塞等影响导管功能,处理无效。
6.3拔管注意事项由具备置入资质的医师手术下取出;装置前行凝血功能检查;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慎行港体取出术。
7健康教育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灼热感、疼痛等炎性反应。
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不影响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轻松运动。
但需避免使用同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过度活动等。
避免这一侧手臂作引体向上、托举哑铃、打球等活动度较大的体育锻炼,避免重力撞击输液港部位。
治疗间歇期每四周对静脉输液港进行冲管、封管等维护一次,建议回医院维护。
严禁高压注射造影剂,防止导管破裂。
针对患者静脉港做好相应记录:患者个人信息、产品名称编号、植入时间、导管尖端位置、患者反应、穿刺及皮囊部位、静脉港维护时间和频率。
8. 总结
PORT的临床应用,降低导管感染率及堵管率;不影响患者洗澡,游泳等,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每月维护一次的频率,减少患者返医院频率。
在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提高患者带管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国蓉、皮远萍静脉通道的评估与选择.肿瘤专科护理与循证实践;2016,12.
[2]刘莉娟.安全型静脉港无损伤针穿刺固定器设计及模拟应用[J].全科护理学,2017.15(14).1786 -1786.
[3]王淼淼,张东.肿瘤科植入式中央静脉港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