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大规格鱼种池塘培育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61.93 KB
- 文档页数:2
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每年春季放苗,当年年底即可上市销售。
由于夏季温度高,运输不便,使得大口黑鲈的销售价格上涨,因此,大口黑鲈在北方养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我国渔业技术的升级、创新,无论是在工艺,还是在养殖设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在气提推水增氧和集排污装备等系列水槽的推动下,高密度的养殖也随之兴起。
只要对剩余水面进行改造,净化养殖尾水可达到标准排放或接近零排放,将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大口黑鲈与现代化的池塘养殖技术相结合,既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符合绿色环保的现代发展理念,是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选择及苗种选育1.池塘环境池塘要求东西朝向,进排水系统完备,水质一般呈中性或弱碱性。
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5~8亩,水深2.5~3.5米。
此外,建设区域需要有良好的交通,便于运输自动投饵机、增氧机等机械设备。
为了防止池塘间的交叉污染和病原传播,每个池塘都要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施以及投饵机,养殖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病菌,减少鱼病发生。
2.苗种选择选择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大口黑鲈“优鲈1号”或“优鲈3号”,淘汰头大尾小、逆水能力差、游动无力等生长状况不好的鱼苗,挑选体形正常、游动活泼且规格相近的鱼苗,避免养殖过程中不同规格的大口黑鲈相互残杀。
鱼苗规格为60尾/千克,以保障鱼苗成活率。
3.苗种放养鱼苗长至9厘米后放入大面积的水域进行培养,投放鱼种水域的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0%左右。
水温达到18℃时是放养大口黑鲈鱼种的最佳时期,通过提前培水使此时池塘中的浮游生物达到高峰。
鱼种放养前必须提前进行试水,确定毒性消失后放养。
鱼种下塘前使用“应激灵”,选择晴朗的天气在池塘的上风口放养。
鱼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谨慎,尽量避免鱼种受伤,以减少伤亡。
高密度的养殖则需要配置增氧机。
4.养殖模式大口黑鲈池塘养殖可选择混养模式,适宜搭配滤食性的鲢鳙鱼,有利于控制浮游生物的密度,维持良好水质,促进鲈鱼的生长;不宜搭配摄食能力较强的鲤、鲫鱼或与大口黑鲈食性相似的鱼种,避免与大口黑鲈抢食饵料。
加州鲈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作者:刘美艳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5期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是目前淡水养殖优良品种之一。
在传统加州鲈养殖模式中,饵料投喂以冰鲜鱼为主,这种方式不仅劳动量大,而且多造成饵料浪费、水质污染、病害高发等问题。
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从2015年开始引进加州鲈鱼苗进行养殖试验,积极探索加州鲈全程饲料投喂养殖新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编制发布济南市农业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加州鲈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现将养殖试验中加州鲈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池塘条件池塘建成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塘面积1~2亩,水深1.0~1.8米;池底平坦,淤泥10厘米左右。
在进排水口处开挖一条深20~50厘米的沟,面积为鱼池的5%~8%,不渗漏。
池塘配备功率1.5千瓦的增氧机1台。
二、清塘鱼苗下塘前15天,排干池水,平整池底,清除杂物与淤泥,修整池埂。
每亩使用150~250千克生石灰,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彻底杀灭病原菌、寄生虫、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三、注水施肥池塘进水口用60目筛绢网套住,清塘消毒7天后注水0.8~1.0米深,并每亩泼洒发酵腐熟牛粪200~300千克,培肥水质,增加浮游生物量,池塘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
四、鱼苗投放放养鱼苗规格为2~3厘米(大规格苗种培育是把2~3厘米的鱼苗培育到12~14厘米),每亩6000~8000尾;要求大小整齐,体质健壮,集群,逆水性强,鳞片完整无伤。
鱼苗放养前用3%~5%食盐水溶液浸泡5~10分钟。
五、饵料投喂刚放养的加州鲈鱼苗因环境改变,不会立即摄食,所以鱼苗下塘后停食1天,第二天开始用鱼浆少量投喂。
按池塘面积设置1~2个饵料台,每次投喂前用塑料瓶敲击池边发出声音,吸引鱼苗前来摄食,让其形成条件反射,经过几天驯化,当鱼苗全部在饵料台抢食鱼浆时,即可在鱼浆内添加饲料粉料,并逐天增加添加量,一般第七天左右粉料可添加至饵料投喂量的60%~70%,这时改粉料为适口膨化饲料,同样逐步增加添加量,再经7~10天即可全部改为适口膨化饲料。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凶猛的温水性淡水肉食鱼类,能够在1-36.4℃的水温内生长,最适的生长水温为20-30℃。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加州鲈,由于加州鲈具有生长速度快、适温广、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加上肌间刺少、肉质细嫩等优点,受到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下面笔者对加州鲈池塘养殖技术与经验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养殖模式池塘养殖加州鲈有混养和单养两种模式,混养模式即可利用罗非鱼、鲫鱼、四大家鱼的养殖池塘套养加州鲈,利用鲫鱼和罗非鱼容易过度繁殖的特性,可为加州鲈提供更多的天然饵料;池塘单养模式,鱼种的规格要大一些,加州鲈一般在6cm左右互相残杀非常严重,故投放规格为8-10cm的鱼种为宜。
二、池塘的选择与前期准备池塘东西向,面积5-10亩,水深在2-3m,池塘应靠近水源、水质较好、交通方便,且饵料来源较丰富的地方;配备1台自动投饵机,每5亩配备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建好进、排水系统,做到能进能排,旱涝保收。
放苗前要进行清塘和肥水,杀除有害生物,清塘药物可以使用生石灰、茶粕。
池水抽干后晒塘15天左右,在放苗前15-20天进水15-20cm,使用生石灰浸泡带渣全池泼洒。
放苗前10天使用80目的纱网过滤进水至1米左右,保证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cm左右。
三、鱼种的选择与放养选择大小在8-10cm的鲈鱼苗种,要求大小均匀、反应灵敏、无疾病、无伤口的苗种,一次性放足。
每亩放养鱼苗2000-2500尾;池塘条件、技术、设备、资金条件好的可以投放3000-4000尾甚至更多。
池塘水温达到20℃左右即可放养鱼苗,鱼苗在下塘之前,○杜其松1苟印2程辉辉32020-8--47使用药物进行洗浴,以杀死附着在鱼体体表和鳃部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常用的办法是用碘制剂、食盐水、中草药液等浸洗鱼体,不能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如孔雀石绿等。
尽量选择晴天的上午或傍晚放苗,大风、暴雨天气不宜放苗。
大口黑鲈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的环境要求、鱼苗培育、成鱼养殖和病害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大口黑鲈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环境要求养殖环境条件符合NY/T5361的要求;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GB11607的要求;交通便利。
5鱼苗培育养殖环境5.1.1池塘环境池塘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361的规定,受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小。
5.1.2水源水质水源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水质符合NY/T5361的规定。
5.1.3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0.2hm2~0.4hm2为宜,池深1.5m~2.0m,池底平坦,底部淤泥≤20cm,埂岸及池底不渗漏。
进排水分开。
5.1.4配套设备配置增氧机、潜水泵和发电机等。
放养前准备5.2.1池塘消毒放苗前30d排干池水,充分曝晒池底,然后注水6cm~8cm,用生石灰150kg/hm2或漂白粉150kg/hm2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
5.2.2培育水质放苗前7d,池塘进水80cm,进水口用60目筛绢网过滤。
使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制剂肥水,水体透明度30cm~40cm。
放苗前1d~3d,全天开启增氧机。
池塘培育5.3.1鱼苗放养5.3.1.1放养时间和密度未开口鱼苗放养以晴天傍晚为宜,放养密度宜为150万尾/hm2~225万尾/hm2。
5.3.1.2放苗操作将装有鱼苗的氧气袋先放入池塘内,等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一致后再将鱼苗缓缓放入池塘中。
5.3.1.3饵料保障鱼苗下塘后每天补充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制剂肥水。
2022.11林青霞1,戴一琰1,闫万民2,刘德文2,赵传永2,王荣军3(1.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临沂276001;2.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山东临沂276001;3.临沂泽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山东郯城276100)2021年8月,笔者所在项目组尝试开展北方地区大口黑鲈反季节苗种工厂化培育试验,成功培育驯化大口黑鲈反季节苗种,可为培育春季大规格鱼种提供苗种来源。
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育池条件控温大棚内的水泥池6个,规格4米×2米×1.2米,进排水系统完善,在排水口周围设防逃网以防鱼苗外逃并有利于排水。
配备增氧设施,在每个水泥培育池一侧上方2.2米左右高处,安装1个28瓦日光灯,日光灯下方吊挂1个小型投饵桶,方便日后的投喂驯化。
水源为地下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出水温度17~18℃。
二、放养前的准备1.培育池的准备放苗前5天,使用2%戊二醛消毒剂彻底清洗消毒水泥池后晾干备用。
放苗前2~3天,水泥池开始加注新水,逐步将水温调节至与水花孵化池温度接近(23℃左右),温差不超过2℃。
保持水位1~1.2米,持续曝气20小时以上。
水花放养前0.5~1小时,用V C 1克/米3、葡萄糖5克/米3充分溶解后全池泼洒并曝气。
2.饵料培育苗种培育的前期饵料为丰年虫。
从日照购买含水量在20%~30%丰年虫卵放于冰柜中保存。
开始孵化时,先用淡水浸泡丰年虫卵1小时后,转入300升专用锥形孵化缸内进行孵化,保持水温25~32℃、盐度18~22、溶氧≥4毫克/升。
丰年虫孵化时缸内300千克水,投放800克丰年虫卵,可生产丰年虫0.8千克,在温度28℃时约10小时破膜,根据苗种大小调节饵料适口性。
三、水花投放将装有水花的袋子放到水泥池中停留10~20分钟,等袋内水温与苗种培育池水温一致后,解开袋子把水花缓慢放入池中,水花如果成堆,需要轻微搅水将水花分散。
放苗密度为15万~20万尾/米3。
放苗后要加强水温控制,温度波动不要太大。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分布于北美各水系,1983年被引入中国。
大口黑鲈为肉食性鱼类,经驯养后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其适温范围广,在我国南北地区均有养殖,加之其生长速度快,且肉质细腻、无肌间刺、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中广东为我国最大的养殖省份。
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 池塘条件养殖场要求建造于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水质良好、交通方便、通电、通水的地区。
养殖池塘排灌、管理方便,池底淤泥少,壤土底质,塘埂坚实不漏水。
进水系统一般由砂滤井或蓄水池、水泵、进水渠道等组成,且进、排水渠道分开,配置必要的养殖设备或设施。
池塘面积及水深见表1。
2. 水质及设施设备池塘养殖用水经过砂滤、消毒等净化处理,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的规定。
增氧机可选用水车式增氧机、旋桨射流式增氧机及底部充气式增氧机,每亩养殖水面配置1kW的增氧机,在无电源地区应自备发电机组或选用柴油机带动的增氧设备。
3. 消毒除害鱼苗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充分曝晒池底;随后注水6~8cm,用生石灰40~50kg/亩全池泼洒消毒,或施浓度为50×10^(-6)的漂白粉杀灭有害生物。
4. 培养饵料生物池塘消毒后1周,灌水60~80cm;施加有机肥200kg/亩,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苗提供饵料生物。
施肥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透明度保持在25~30cm,水色以绿豆青为好。
肥水期间,每天中午前后开动增氧机3~4h,以利于池水的混合对流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苗种驯食1. 苗种放养池塘水温稳定在l8℃以上,轮虫、水蚤等浮游生物充足时,放入大口黑鲈苗,放养的鱼苗应符合《大口黑鲈》(GB21045)的规定。
苗种放养前,需预先提前1-2天放鱼试水,证明无毒性后可放鱼苗。
鱼苗下塘时,须用3%食盐溶液或20~30mg/kg的高锰酸钾药浴鱼体5~10min,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
2022.11广告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在华东地区大部分以养殖老口鱼为主,当年投的苗达到上市规格,一般在10月至年底会根据行情卖一批标鱼(400克/尾以上),第2年5-6月再集中出鱼;小部分养殖户会等到7-8月博高价出售。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也有不少养殖户优化养殖模式,直接在3月购入工厂化育的早苗至自家大棚里,待水温适宜时再进行分塘,当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可达到上市规格,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风险。
一、标粗(水花到定塘前阶段,3-5月)1.准备阶段做好放苗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池塘病原微生物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生长而影响放苗成活率。
池塘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消毒使用漂白粉15千克/亩或清塘乐1包/亩。
有条件者可以晒塘10天以上。
2.注水放苗前3天注水,加水时间不宜过早。
若过早,一是容易有青蛙入塘产卵,蝌蚪会影响鱼苗成活率;二是放苗时水体生物饵料(轮虫)高峰期已过,刚入塘的水花适口饵料不丰富。
加水水位根据池塘情况可以控制在0.7~1.2米。
3.放苗加好水后当天解毒,使用好水安5亩/瓶,放苗当天提前两小时使用好又多或上水以增强鱼苗体质、抗应激。
水花投放数量一般在10万~20万尾/亩。
放苗后一般5~8天可以看到苗,晚上鱼苗有趋光性,用手电照水面3~5分钟,附近的鱼苗都会聚集在灯光下;或白天在较阴暗的地方用棍子驱赶,也可以看见苗。
两周左右基本可以估算池塘内有多少鱼。
4.培育天然饵料水花下塘后5天左右,鱼苗成活率高的塘需要给鱼苗培育丰富的生物饵料,以保证鱼苗正常生长。
培虫使用发酵料肠胃康1千克/亩+水产健胃酵母0.5包/亩,经两天左右能明显看到轮虫、枝角类繁殖;根据轮虫、枝角类数量一般2~3天使用1次。
5.驯料鱼苗长到1.5~3厘米(养殖20~30天),可根据天气情况和池塘生物饵料的丰度情况进行驯料,驯料前需检测水质指标。
(1)搭建料台。
冰冻枝角类用大桶浸泡解冻,加活枝角类、轮虫,再加粉料后兑水,用细塑料管导入料台前面,鱼苗有顶水习性,可在料台附近用小水泵冲水,以吸引鱼苗。
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鱼类。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省开始从美国引种大口黑鲈进行养殖,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同年引入广东省。
经过多年的养殖发展,大口黑鲈的养殖区域遍布华南、华东、华中、西南等区域,其中广东省的养殖量最大,大口黑鲈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一、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大口黑鲈属于肉食性淡水鱼类,养殖初期仍然以投喂冰鲜鱼为主,但这种投喂方式导致饵料利用率低,大量的残饵导致水质恶化比较严重,蓝藻暴发特别多。
因此要进行健康、可持续的养殖,必须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来替代冰鲜鱼投喂。
了解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是研制出大口黑鲈营养均衡的全价人工配合饲料的前提与基础。
1.蛋白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维持生命活动中的基础代谢。
一般认为大口黑鲈对饵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超过40%,对其最适蛋白质需求量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争议。
研究表明,对于0~1龄的大口黑鲈,饲料干物质中39.9%~40.8%蛋白质含量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
不同规格的大口黑鲈所需的蛋白质含量不同,对于10克/尾左右的大口黑鲈幼鱼,其适宜的蛋白质需求量为45%~50%,而对于120克/尾左右的大规格大口黑鲈,其蛋白质需求量要在41%以上。
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需求因鱼体规格、生长时期和饲料中营养成分等的不同而变化。
赖氨酸和蛋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对大口黑鲈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有学者试验得出,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别为2.8%和1.9%时,大口黑鲈的生长效果最佳。
2.脂肪脂肪是大口黑鲈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有助于体内脂溶性物质的吸收和运输,为大口黑鲈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过多的脂肪累积会引发鱼体组织和器官的病变和影响消化吸收能力,提供适宜的脂肪水平可以增强大口黑鲈的免疫能力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有关研究表明,23克/尾左右的大口黑鲈所需脂肪含量应大于6%。
有研究者使用脂肪含量分别为7%、10%、16%、23%的饲料饲喂初重16.3克/尾大口黑鲈,发现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增加,大口黑鲈的生长速度降低,并且鱼体中脂肪含量增加,体内脂肪转化效率下降。
大口黑鲈早苗池塘养殖技术咱来聊聊大口黑鲈早苗池塘养殖这档子事儿哈。
你说这大口黑鲈啊,那可是个宝贝!要想把它们养好,咱可得下点功夫。
先说说池塘吧,这就好比是鱼的家,得给它们整舒服了。
池塘的大小得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就像咱住的房子,太大了空荡荡,太小了又憋屈。
水质那可得讲究,得清清爽爽的,可不能脏兮兮的,不然鱼在里面能舒服吗?就像人在一个脏兮兮的环境里能开心吗?
然后是放苗,这可得仔细着点。
苗得选那些活蹦乱跳的,看着就有精神头的,可别弄些病恹恹的回来,那不是自找麻烦嘛!放苗的时候也得小心,别伤着它们了,它们可娇贵着呢!
喂食也很重要啊!不能饿着它们,也不能撑着它们。
就跟咱吃饭一样,得适量。
而且饲料也得选好的,有营养的,这样鱼才能长得壮壮的。
还有啊,得时刻留意着池塘里的情况。
要是发现有鱼不对劲,赶紧想办法,可不能拖拖拉拉的。
这就好比人生病了,得赶紧治,不然小病拖成大病可就麻烦了。
你想想,要是咱把这些都做好了,那大口黑鲈能长得不好吗?到时候捞起来那都是肥肥的,卖个好价钱,咱心里不美滋滋的?
再说了,养大口黑鲈不就跟养孩子似的嘛,得细心照料,用心呵护。
你对它们好,它们也会给你回报呀!
咱平常也得跟它们多“交流交流”,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咱能从它们的状态里看出点啥来呀。
它们要是在池塘里欢快地游来游去,那肯定是心情好,咱也跟着高兴;要是都蔫蔫的,那咱就得找找原因,赶紧解决问题。
总之呢,养大口黑鲈早苗可得上心,不能马虎。
咱得把它们当成宝贝一样对待,这样它们才能给咱带来好收益呀!这池塘养殖可不简单,但只要咱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你说是不是?。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9期畜禽·水产·饲料·兽药作者简介洪斌(1977—),男,安徽铜陵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3-01-27大口黑鲈“皖鲈”全季节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洪斌(铜陵市义安区水产管理站,安徽铜陵244100)摘要本研究从亲本选择、培育、繁殖及苗种驯化培育等方面开展了大口黑鲈“皖鲈”全季节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结果表明,大口黑鲈“皖鲈”平均受精率高达94.6%、孵化率达80.7%,苗种驯化培育成活率在70%以上,培育的鱼苗具有生长速度快、易驯化、抗病力强和养殖成活率高等显著杂种优势。
关键词皖鲈;繁殖;孵化;苗种培育中图分类号S96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9-0110-04近年来,大口黑鲈年产量突破70万t ,已然成为我国第五条“家鱼”,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
大口黑鲈自80年代引进国内以来,经过多代养殖,出现了发病率高、生长速度慢等问题。
针对大口黑鲈种质退化等一系列产业瓶颈问题,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先后于2016、2018年2次从美国密苏里区域引进大口黑鲈原种8000尾,经过连续多代群体选育、提纯、复壮,现已获得具有显著杂种优势(生长快、易驯化、存活率高)的新品种。
该品种的生长速度比目前国内养殖品种和美国原种分别提高15.17%、6.57%,具有体表纹理清晰,体型秀美,驯饲时间短,苗种成活率高等优点,2020年成功注册“皖鲈”商标。
2021年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对“皖鲈”进行了全季节育苗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后期将继续加大对“皖鲈”全季节育苗技术探索和研究的力度,扩大苗种生产规模,保障全年提供“皖鲈”大规格苗种,进一步满足“皖鲈”养殖市场需求。
1人工繁殖1.1亲本选择亲本均为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大口黑鲈国家级良种场自主选育的“皖鲈”培育而成。
亲鱼选择一般在冬季水温14℃以上进行为宜,从“皖鲈”成鱼中选择体质健壮、体色鲜亮、无畸形损伤、鳍条完整、无病无伤的成熟个体作为后备亲鱼,雌鱼规格0.5kg 以上,雄鱼规格0.6kg 以上。
大口黑鲈鱼养殖技术大口黑鲈鱼原产于美国,属广温性鱼类,在2℃~34℃的水温范围内和0~15‰的盐度值内均可存活,最适水温为20℃~27℃。
大口黑鲈鱼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它摄食范围广,性情凶猛,摄食量大,生长迅速,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
大口黑鲈是美国科学家在加州鲈的基础上通过遗传改良培育而成的,它与我国早期引进的加洲鲈相比生长速度更快、抗病能力更强、更能耐受低温(越冬水温在2℃以上即可)。
更重要的是经过精心驯化使其在养殖中可以直接投喂颗粒饲料并有效地减少了水质污染,降低了饲料成本,在正常情况下其饲料系数不超过1.5。
在适宜条件下,采用8cm~10cm苗种经过4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一、池塘的选择大口黑鲈鱼养殖池一般不宜过大,以2亩~5亩为好,水深1.5m~2.0m。
池塘排注水要方便,水源要充足且无污染,水质以中性或弱碱性为佳。
另外池塘还应具备一定的电力和交通条件,以利于增氧和运输。
二、池塘清整池塘清整按一般养殖鲤、鲫的要求即可,但如池底腐殖质过多应先清除,以免导致水质过肥和鱼病的发生。
三、苗种的选择由于大口黑鲈鱼喜食鲜活饵料,而鲜活饵料在养殖中又难以保证长期供应,且易引起鱼病,因此在选择苗种时,一定要选择经过人工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苗种,尤其是广大内陆地区低价鲜活饵料几乎没有,因此选择经过驯化的大口黑鲈鱼苗就显得更为关键。
苗种的规格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3cm~5cm的小苗;另一种为100g~200g的大规格鱼种。
苗种的规格要尽量一致,以免养殖过程中大小相残,鱼苗的体色要正常,无伤无病,活力要强。
四、苗种放养清整好的池塘先加水80cm~100cm,经7~10天培水,肥度达到放养夏花标准即可。
放苗时水温应稳定在15℃以上,天气要晴好无风,北方地区一般应在5月中上旬,南方可适当提前。
放养密度为小苗2000尾/亩~5000尾/亩,大规格鱼种1500尾/亩~2500尾/亩。
池塘条件较好的(如流水池,半流水池)、饵料供应充足的可适当加大密度。
CATALOGUE目录•养殖环境与设施•养殖技术•饲料与投喂•疫病防治•养殖管理•收获与销售养殖池塘要求03020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源与水质养殖设施与设备为保证水体中的溶解氧充足,养殖池塘应配备增氧设备,如鼓风机、曝气器等。
增氧设备投饵设备排灌设备监控设备投饵设备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进行选择,可以选用投饵机、投饵车等设备。
为便于水体的更换和调节,养殖池塘应配备排灌设备,如水泵、阀门等。
为及时掌握养殖鱼类的生长情况和预防疾病,养殖池塘应配备监控设备,如摄像头、水质监测仪等。
品种选择种质要求养殖品种与种质繁殖技术了解大口黑鲈鱼的繁殖习性和繁殖条件,选择合适的繁殖季节和繁殖方式,采用人工催产、自然排卵或人工授精等技术进行繁殖。
育苗技术在孵化场对鱼卵进行孵化,对初孵仔鱼进行培育,使其逐渐适应环境和摄食,提高成活率。
繁殖与育苗放养与混养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水域条件、鱼苗大小、水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保证大口黑鲈鱼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适宜的生存环境。
混养模式根据养殖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适宜的混养模式,如与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或底栖性鱼类混养,以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微量元素对鱼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应确保饲料中包含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大口黑鲈鱼的生长需求。
饲料种类与营养蛋白质大口黑鲈鱼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饲料,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
蛋白质含量应在40-60%之间,并确保其易于消化和吸收。
脂肪适量的脂肪可以提供能量,同时还可以提高鱼的口感和色泽。
建议使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如鱼油、植物油等。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大口黑鲈鱼的主要能量来源,应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能量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如玉米、小麦等。
投喂量与频率投喂量投喂频率应确保饲料储存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受潮、发霉和变质。
同时,应定期检查饲料的有效期,确保使用质量稳定的饲料。
添加剂使用在饲料中合理使用添加剂可以促进鱼的生长和发育。
2022.10传统池塘培育的大规格大口黑鲈鱼种直接投放至“跑道”系统养殖会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本研究开展了池塘+“跑道”二段法结合配合饲料驯化培育大口黑鲈鱼种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培苗(1)池塘条件。
试验点设在浙江省级名优水产苗种繁育场杭州萧山萧湘水产养殖场,试验池塘总面积35亩(其中1号试验池加盖钢丝网架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面积20亩;2号试验池为普通露天池,面积15亩),沙质底,池深2.5~2.8米。
1号试验池建有长×宽×高为5米×25米×2.2米的固定式砖混结构“跑道”4条,单条跑道配套功率2.2千瓦的气提式推水机1套,跑道内配套底增氧机、吸污机等;池中配置功率1.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3台。
养殖系统整体布局见图1。
(2)池塘清整。
1月上旬清整池塘,清淤晒底,用生石灰75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
1号试验池于2月20日进水,2号试验池于5月1日进水,管口加套网目60目绢袋,池塘初始水深1.5~1.6米,放苗前1周施氨基酸肥水膏培水,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大口黑鲈苗种下塘时提供天然饵料。
3月2日,1号试验池整池加盖简易钢丝网架的塑料薄膜保温大棚。
(3)苗种放养。
1号试验池于3月16日放养由湖州大口黑鲈苗种早繁基地生产、体质健壮的大口黑鲈“水花”200万尾,放养密度10万尾/亩。
2号试验池于5月7日放养大口黑鲈“水花”150万尾,放养密度10万尾/亩。
(4)池水管理。
两只试验池苗种放养前1天均先开启增氧机24小时,放苗后适时开机增氧,确保水体溶氧5毫克/升以上。
试验池在苗种放养后前7天不加注新水,从第8天开始每天加注来自养殖场蓄水池、天然饵料生物较为丰富的池水,日加注5~10厘米;当试验池水深达2米左右时,则每天白天排水、晚上加水,并在加水取水口装灯引诱浮游动物随水流进入培育池;当试验池大口黑鲈鱼种规格2厘米/尾以上时,每天需视水体饵料生物丰歉度配套人工捞取浮游动物放入试验池供大口黑鲈苗种摄食。
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是一种以人工方式培育大口黑鲈的方法,它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为我们提供优质的食品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大口黑鲈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因此,养殖大口黑鲈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高产量和高质量的养殖,我们需要选用适宜的池塘,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养殖技术。
选择合适的池塘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大口黑鲈适宜在水质清洁、富含氧气的池塘中生长。
同时,池塘的水温和酸碱度也需要适宜,一般来说,大口黑鲈适宜生长的水温在20℃~30℃之间,酸碱度保持在 6.5~8.5之间。
因此,在选址时,我们需要考虑水源、水质和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池塘的适宜性。
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饲料的选择和喂养方法。
大口黑鲈是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虾和蛙等,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饲料来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饲料有鱼粉、虾粉和豆饼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喂养的次数和量也需要控制好,避免过度喂养导致饲料浪费和水质恶化。
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管理池塘的水质。
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水质不好,会影响鱼的生长和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的稳定和适宜。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添加水质调节剂,如活性炭和硫酸铜等,来改善水质。
除了水质管理,还需要注意疾病防治和池塘清洁。
大口黑鲈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和寄生虫的侵袭,如纹身病、细菌感染和鱼虱等。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此外,池塘的清洁也很重要,可以定期清理池底的淤泥和杂草,保持水质的清洁。
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食品资源,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养殖过程中所需的投入和管理,可以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大口黑鲈的市场需求也很大,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越冬管理、捕捞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XX省内大口黑鲈的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 1098 大口黑鲈亲鱼、鱼苗和鱼种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4.1 水源与水质水源充足,周围无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
养殖池塘用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4.2 池塘池塘面积以1334m2~6667m2为宜,水深在1.5m~2.0m之间。
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宜小于15cm。
池壁坚固不渗水,坡比为1:1.5,塘埂宽度宜在1.5m以上。
池塘注排水方便,每1000m2池塘配备3kw增氧机一台。
5 鱼种放养5.1 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一个月,排干池水,挖出过多淤泥,充分曝晒池底。
然后注水6cm~8cm,每667m2用生石灰75kg~100kg,化浆后全池泼洒。
池塘清整消毒后2d~3d,加水0.8m~1.2m,并使用有机肥培养水质。
5d~7d后,经放鱼试水,证明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养鱼种。
以后视温度和水质条件加至1.5m~2m。
5.2 苗种来源应来源于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专业性鱼类繁育场。
5.3 质量要求经过检验、检疫,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伤,无病、无畸形的已驯化的同批苗种。
苗种质量符合SC/T 1098的要求。
5.4 鱼种消毒放养前用3%~5%氯化钠溶液浸浴10min~15min或者使用20mg/L~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浸浴10min~2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