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的方法切分论点
- 格式:ppt
- 大小:514.00 KB
- 文档页数:14
2019语文高考作文预测以“高铁霸座”为题的作文要怎么写附范文以“高铁霸座”为作文题应该怎么写,时评、解析、范文都在这!不久前,高铁霸座事件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吃瓜群众们看热闹看得不亦乐乎,但是作为学生,要写一篇关于此事件的文章,该怎么写呢?今天万朋教育小编来给你最全面的指导,供大家参考!指导思想一、章法技巧1、引述事件,简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点时评类文章,在开端处必先引述新闻事件,这是写作的根源所在,立论所在。
相当于材料作文的引述材料,在材料作文中,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
引,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事件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
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
一种现象: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
一件事情: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
生命价更高”。
2、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围绕材料议论的最佳手法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地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和结果,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此类分析法常常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处是:一可以紧紧围绕材料进行议论,绝不会发生越扯越远的偏离题意现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离材料的中心”这个高考作文的考点;三是增强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3、探源本质,哲理思辨延伸拓展议论空间从根本上说,议论文的主体就是在回答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当我们在论证某个论点时,应该开动思维,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论点也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4、联系现实,旗帜鲜明——以小见大,广泛涉猎(1)联系现实部分在全文中出现的位置,联系现实部分往往在在文章的中间或后半部分,也可用于全篇。
应用追问法提炼与表述分论点写议论文时,为使结构层次清晰,我们都提倡学生使用分论点形式来写;但是有很多不会如何提炼和表述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
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2。
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也必须先确立中心论点。
例2: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
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追问结果法,就是把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将会产生的结果(意义、价值、影响)。
例3: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提炼: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为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的方法提炼: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④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溯因”:让你的说理深刻起来作者:朱锦娟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4期我们在给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时,总是让每个学生记住九字黄金法则,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这确实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容易切入的三个角度,但就算许多同学把它们烂熟于心,可真正写起文章来,有些学生照样不知所措,脑子里一片浆糊。
为什么呢?因为如何从这三个角度打开思路,对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
今天,笔者就“为什么”这个角度,用“溯因”的方法,找准说理的切入口,尽量让文章深刻起来。
溯因,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为什么”来追溯原因。
一个结果出来,往往有多个原因导致,有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之分。
在议论文写作中,以事论事,讲明其中逻辑关系之间的道理的,可以归结为表层原因。
如果要使文章深刻,我们就要去找深层原因,即引起结果的根本原因,它往往是最本质、最核心的。
笔者就以一次作文训练为例来分析。
作文题:生活中,我们或许沉溺于这样的“人之常情”:往往会羡慕天边的人,总是把不满推给最靠近我们的人。
要求: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这篇作文,学生整体表现一般。
主要在说理时打不开思路,绕来绕去打圈,三百字就能说清楚的,非得八百字去绕,写的人乏味,看的人痛苦。
首先审题,材料中谈到的“人之常情”,主要用两组对比呈现:“天边的人”与“最靠近我们的人”;“羡慕”与“不满”。
第一组对比概括出的关键词:距离;第二组对比概括出的关键词:情感。
组合成一句话为:距离不同带来的对人情感态度的差异。
材料中“沉溺”又非常倾向性地对这种“人之常情”表达不满。
综上所述,材料的观点可以确定:应摒弃距离不同带来的对人情感态度的差异。
现在,我们就围绕中心论点通过问“为什么”来展开思路。
这里主要通过引导,让学生确定溯因的三个方向,不是很难,两个同学发言就搞定了,即:1.距离不同,为什么会带来对人情感态度的差异?2.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3.我们为什么要摒弃距离不同带来的对人情感态度的差异?围绕第一问,详细地析明“距离远近”与“情感态度差异”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了。
质量问题溯源和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与案例研究质量问题溯源和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与案例研究引言质量问题是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挑战,深入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对于解决问题、改进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质量问题溯源和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并借助一个实际案例进行详细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质量问题溯源方法质量问题溯源方法是一种从结果反推原因的思维方式,通过追踪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找出问题发生的具体阶段和原因。
以下是常用的质量问题溯源方法:1. 问题追溯图法问题追溯图法适用于问题较为复杂的情况。
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定义问题,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然后,确定问题追溯的时间范围和路径,追溯问题的发生、传导和影响因素;最后,整理问题追溯的路径图,以便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2. 5W1H法5W1H法是通过回答Who(谁)、What(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里)、Why(为什么)和How(如何)这六个问题,实现质量问题溯源。
首先,确认具体的问题现象并进行记录;然后,按照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员信息,逐一梳理;最后,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讨论。
3.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针对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及其衍生原因进行溯源的方法。
该方法把问题看作是事故,通过建立事故树,将各个问题发展阶段关系以逻辑树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分析根本原因。
二、根本原因分析方法根本原因分析是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以下是常用的根本原因分析方法:1. 鱼骨图法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它将问题引起的各个因素按照一定的分类方式分别进行记录,从而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鱼骨图一般分为六个部分:人员、方法、材料、机器、测量和环境。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主要的问题因素。
2. 5 Why法5 Why法是一种通过反复询问“为什么”来追溯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1、追问原因法(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就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一)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追问原因: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勇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勇气,是人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2、追问办法法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
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二)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分论点一: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寒冷。
分论点二: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分论点三:自信乐观,经风历雨,拨云见日。
3.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诗意的生活》的中心论点是:人应当诗意的生活。
(见例文三)分论点一:诗意的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的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
4.追问对象法即先用一个句子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这个论点涉及到哪些人、事、物。
然后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一句话提炼出中心论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雕琢涉及的人包括: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就可提出如下三个分论点。
(见例文四)5.追问内容法就是先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涉及到哪些人或物,然后结合论点的核心揭示出人和物的本质内容即可成几个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分论点一: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分论点二: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乐观的天使;分论点三: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词坛的天使。
练习1.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示例:中心论点:题目即为论点。
要求用推想结果法提炼分论点。
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如何打造议论文写作靓丽分论点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结构重要,分论点同样非常重要。
据很多高考阅卷的老师讲,分论点写得好,高考作文分数一般都不会低。
今天的作文讲座就和大家来谈谈如何写好议论文的分论点。
我们先从议论文分论点的四种写法开始讲起:一是什么所谓的“是什么”的方法,其实就是“分类并举阐释内涵”。
化实为虚,打开思路、发掘深度。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考过一篇文章叫《踮起脚尖》,有个聪明的学生就用了这个方法设置分论点:踮起脚尖,是对未来的憧憬。
踮起脚尖,是对知识的渴望。
踮起脚尖,是对自己的超越。
二为什么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叫“为什么”,其实就是“追根溯源探究原因”。
遇到可以追问原因的题目,我们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一一呈现原因,原因就是分论点。
非典那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叫《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该怎么写。
有个同学用了这种方法,追问原因,写出了漂亮的论点: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形成不同的答案。
三怎么办这种破题方法其实就是“推行做法,解决问题”,破题的时候可多从怎么做的角度进行追问,注意分论点标准要同一,要分而有理、分而有序。
比如有一年高考考过一个题目叫《常识》,有个同学写出了好论点:常识虽常,但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所以对于常识,要思之。
四会怎样“会怎样”的破题方法就是“正面反面推论结果”的形式,比如正反对比结构就常用这种破题方法。
如以下分论点:早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抹亮丽色彩,是实现人生精彩的动力。
失去了早,只能任灰暗成为生命的主色调,而不能书写人生的华章。
早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条件,是一个社会繁荣昌盛的保证。
一个国家没有早,只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例题看看具体如何操作:例题解析【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
议论文如何提炼观点、如何开掘深刻的思想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这则材料是如何提炼观点的?2000年奥运会上,面对枪靶,44岁“高龄”的王义夫一枪失准,最后关头的二次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遗憾。
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步枪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金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却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后一轮仅打出了 4.4环,又一次与金牌擦肩而过。
观点:同样是一流高手,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个人的心理素质起了关键的作用。
王义夫能沉着冷静从容面对失利,所以在一枪失准的情况下,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整旗鼓,打出最好的成绩,最终赢得金牌。
而埃蒙斯却没能让自己的从容状态保持到最后,心理上再次崩溃,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从容地面对一切。
小结①叙事要简明扼要②从最能反映问题的角度入手。
③观点一定要明确,要旗帜鲜明。
突破点一:如何分析材料,提炼观点?阅读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一个在“联合国家庭”中长大的黑人孩子,他曾经是一个“问题少年”,在他两岁时,父母离异。
但是奥巴马的母亲、外公、外婆却一直在奥巴马的面前维护他父亲的形象和尊严,并以父亲的光辉轶事激励奥巴马。
于是奥巴马的一生始终以父亲的梦想与奋斗作为动力,牢牢记住黑人也有可能逆转命运,并为之不懈努力,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也是第一位具有非洲血裔的总统。
论点:要以榜样激励孩子分析:试想如果奥巴马的母亲、外公、外婆一直在奥巴马的面前诋毁他父亲,如果奥巴马从小缺失这种以父亲为榜样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动力,那么也许我们就看不到美国总统选举史上的这一奇迹了。
教育有时就是如此的简单,多鼓励孩子,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奥巴马的家庭教育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突破点二:如何开掘议论的深度(1)要考虑从哪个角度议论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2)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
“五段三论”式议论文提炼分论点“四问”法摘要:“五段三论”式议论文是一种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中间三段分角度论证、尾段总结升华的文章形式。
其优点是结构一目了然、论证立体深刻。
其中三个分论点统领文章中间的三个主体段落,是文章内容的核心部分。
三个分论点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五段三论”式议论文的质量。
提炼分论点,角度最重要。
提炼分论点有四个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会怎样,即“四问”法。
熟练掌握“四问”法,对于我们打开思路、提炼分论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五段三论议论文分论点四问“五段三论”式议论文是一种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中间三段分角度论证、尾段总结升华的文章形式。
其优点是结构一目了然、论证立体深刻。
其中三个分论点统领文章中间的三个主体段落,是文章内容的核心部分。
三个分论点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五段三论”式议论文的质量。
因此,欲使文章再上层次,必须熟练掌握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提炼分论点,角度最重要。
提炼分论点有四个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会怎样,即“四问”法。
熟练掌握“四问”法,对于我们打开思路、提炼分论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什么”——直击本质,正面阐述即直击本质,从概念上、内涵上予以正面阐述澄清,答疑解惑。
适用于相对复杂的中心论点。
这类中心论点或者本身表意比较深刻复杂,或者其中某个词比较深奥,此时就需要予以正面阐述。
如果中心论点本身比较浅显易懂,则不适宜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提分论点,因为简单的概念如果反复解释只会使文章立意显得肤浅。
比如某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真正的敌人是自己”。
这个句子一看就令人产生困惑:敌人怎么会是自己?这就需要解释清楚这个“自己”到底有什么特殊内涵,从而居然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于是就可以提出这三个分论点:真正的敌人是目光短浅的自己;真正的敌人是缺乏自我变革勇气的自己;真正的敌人是信息化时代不善于学习的自己。
这三个分论点都是从“是什么”的角度正面阐述中心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细化和深化,无疑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