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议论文写作方法】1、论点(1)、论点的概念、标准、提出、方式一、论点是什么?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
也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即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看法。
论点是议论的灵魂和统帅。
二、论点的标准:好的论点,应符合“四性”(正确性、理论性、鲜明性、新颖性)的要求。
正确性:论点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也就是说,你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能错误,看问题不能片面。
理论性:论点应该是作者,从一些现象和材料中得出来的道理,而不能是一些肤浅的感受。
鲜明性:就是论点句(表现中心论点的句子)要言简意明,集中、醒目,要有教育意义。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直分鲜艳夺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新颖性:论点,应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之见解,不是重复别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不是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尽可能做到独到、新颖。
(有的讲:论点的标准、要求,有“三性”:或“正确性、理论性、鲜明性”;或“正确性、理论性、新颖性”)三、论点的位置和提出:[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放在中间或结尾。
多数是安排在文章开头。
[论点的提出]1、有时,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2、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议论文一开头,就明确论点)3、引用,破题。
4、叙述,引出论点。
5、对照比较,引出论点。
6、打比方,引出论点。
7、结尾归纳,概括论点。
四、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可在文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一寻可见;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已去提取、概括。
【议论文写作方法】1、论点(2)如何理解和处理论点要鲜明、新颖?[论点要鲜明]论点鲜明:就是论点句(表现中心论点的句子)要言简意明,集中、醒目,要有教育意义。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直分,鲜艳夺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可在文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一阅便知;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已去提取、概括。
如何提出论点一、专题解析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某种现象等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想写好一篇议论文首先我们碰到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结合写作话题和材料怎样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提出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因此,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便成了完成一篇议论文第一应该考虑的事情。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提出。
本专题我们将给大家列举几种常见的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议论文的写作。
二、知识结构图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一)知识点解析1、知识点一解析:论点的提出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不乏有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方法。
恰当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创作议论文能够快速准确的提出文章的论点,从而更好地完成作品。
以下我们列举了一些议论文实例,通过这些片断我们来认识几种提出论点的方法。
片断一:直接提出论点《找到人生的定位》:人生漫漫,生命悠悠,歧路彷徨,何去何从。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生活的大海里,请给自己准确定位。
解析一:如此开头能够简洁明了,直接入题,能够更好地亮明自己的观点。
片断二: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引出《谈时髦》:现在有些中学女生涂口红,烫发染发,戴耳环;有些男生留深发,穿奇装异服,甚至戴耳坠。
我认为这与学生生活格格不入,绝非时髦。
恰是内心虚荣的表现。
如何提出提出论点(一)直接提出论点(二)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引出(三)从名言警句中引出(四)从典故、寓言、故事中引出(五)从修辞运用中引出1、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要准确,经得起推敲。
2、要新颖,写人之未写,发人之未发。
3、要深刻,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4、要简洁,一两句话把中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一)知识点解析1、知识点一解析:论点的提出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不乏有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方法。
恰当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创作议论文能够快速准确的提出文章的论点,从而更好地完成作品。
议论文答题技巧一、关于论点题型一:寻找中心论点一看题目;二看文首(前三段)或文尾(后三段)。
备注:寻找时,看看自己寻找的句子是否有以下三个特点:是否是明确的判断;是否能够统领全文;是否符合文中所举例子证明的观点。
题型二: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步骤一:找出中心论点步骤二:①、如果题目是中心论点,那么本文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如果文章开头段通过例子或者名言警句提出中心论点,那么本文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就是:通过例子或者名言警句引出中心论点;③、如果文章内的结尾才点名中心论点,那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是: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那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文章某过渡段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某观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二、论证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初中阶段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答题格式: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说服力。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浅显易懂,易于读者理解。
对比论证:把……和••……作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三、关于论据题型一:为文章补充事实论据或者道理论据如果需要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公式:某人+某事+结果(要注意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侧重点。
)如果需要补充一个道理论据:写一句名言警句。
(名言字数要少,而且必须为人所熟悉,不能自己杜撰。
)注意:补充的论据,必须围绕该文章的中心论点。
题型二:某论据的作用。
步骤一:判断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步骤二:如果论据位于某观点之前,作用1:引出该观点。
作用2:作为论据反过来证明该观点。
作用3:如果该论据是事实论据类型的,还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如果论据位于某观点之后:该论据属于某某论证方法,论证了某某观点。
题型三:文章的某论据能否删除,为什么?步骤一:表明态度,不能删除。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一直是各地中考议论文常出的题型,属于整体感知的考点,一般是议论文的第一道题,能够胸有成竹答好这道题,对本语段的整体阅读非常重要。
中心论点的找法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看位置。
虽然中心论点可能在任何位置,但最常见的是在总说部分,即标题、开头、结尾。
如果标题是一个完整、全面的道理性的句子,那么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如“生活中需要思索”、“传统文化须敬畏”。
如果开头、结尾都有观点性的句子,那么开头的会是论点,结尾的可能是结论。
第二,看句式。
中心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尤其是判断句。
还有复句,如“只有……才……”等。
如“学习的目的就是‘善其身、曾其智、兴其国’”、“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第三,看关键词。
中心论点的前面常有“我认为”、“由此可见”等提示性的关键词。
第四,看论题。
如果标题不是论点,一般会是论题。
我们找到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围绕论题展开的。
如《责任》一文,论题是标题,论点是“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五,看论据。
看文章所用的事实和道理是不是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
当然,如果中心论点不在文中,则需要自己概括。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一般有四种:标题即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即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在具体论证之后归结中心论点。
近年来最常见的是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这个答案中最关键的得分点是对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
需要概括出是谁做什么事什么结果,或是引用了谁关于什么的名言,或是举出社会上的什么现象。
如果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则需要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衔接。
这时,论点的提出方式就成了论证思路的一部分。
【例文】当美德成为智慧(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议论文考点梳理一、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直接从文中找出,或能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叙述。
(一)寻找文章论点解题思路:很多议论文的文章是直接指示型的,在原文中直接把观点表述出来。
观点一般出现在:(1)标题在寻找议论文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文章的标题,因为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把握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论点至关重要。
题目本身是中心论点。
(2)开头部分第一种情况:开门见山,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
第二种情况:引出论点。
一些议论文是在初步议论之后,在第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摆出论点的,文章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事例引出;诗歌引出;现象引出)(3)结尾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末,先列举大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
因此,我们找论点的顺序是标题——开头部分——结尾;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
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看看是不是论据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那么就是分论点了。
找论点还要注意五个分析:第一,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第二,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第三,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
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第四,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特别提示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句子作答。
(二)提取文章论点解题思路:这类文章,论点并不明显,需要自己归纳总结。
归纳论点有三个步骤: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有几个自然段的关系比较紧密,构成一个共同的层次,会有一个层意,然后把层意提取出来,归纳一下,就形成了文章的论点。
归纳论点要注意,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带有作者明显的倾向性),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论点的确立与提出论点的方式第二课时一、论点的确立一、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
因此论点的确立与引出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二、下面以“理想”为话题就“如何确立论点”加以说明。
参考一:从“对象”的角度确立论点,如《青年的理想》,中心论点能够确立为:青年人要树立理想,奋斗是青年实现理想的阶梯。
参考二:从“是什么”的角度确立论点,如《理想是什么》,中心论点能够确立为:理想是人终生追求的高贵目标;理想确实是人的奋斗目标,是人对自己以后的理性试探和一个方向性的设计;理想是人不息奋斗的动力,理想是人终生追求的那盏明灯,它时刻照耀人前行的足迹。
参考三:从“什么缘故”的角度确立论点,如《呼唤理想》,咱们什么缘故要树立理想呢?中心论点能够确立为:树立理想是把握自我的首要预备,只有如此,才能对以后充满信心和向往。
若是没有理想,就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和爱好,在生活和工作中迷失自己。
参考四:从“怎么样”的角度确立论点,如《理想的实现》,如何才能实现咱们的理想呢?只有通过奋斗,青年人如何才能找到通往理想的阶梯,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由此可知,给定一个话题后,咱们能够从“对象”“是什么”“什么缘故”“怎么样”的角度确立中心论点。
3、写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时要注意的问题:(1)论点要绝对正确(2)论点要态度鲜明(3)论点要新颖独到(4)论点要有针对性(5)忌立论浅薄。
二、如何引出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论点的位置一样有四个:①文题②开篇③文章中间④结尾考场作文以第一种方式为主。
即论点在开头提出,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二、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议论文论点的亮出,既要开门见山,又要讲究艺术。
一切优秀之作,其论点的安置是有铺垫,有衬托,由背景,由原委的。
在写作实践中,常常运用的有如此一些方式:开门见山。
即在文章的开头不是亮出论点确实是导出论点。
比如,《谈骨气》一开篇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咱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既简练明了,又重心突出。
议论文如何提出论点如果将一篇议论文比作一栋楼房,论点便是建筑这座楼房的施工蓝图。
论点的针对性是否明确,措辞是否严谨,位置是否妥当,都将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议论质量。
写作议论文时,应该如何绘制这幅“蓝图”,使其既能统领全文的分析论证,又能画龙点睛地凸显核心意义呢?其理论根基为“缘事而发,重在点睛”。
具体而言,方法有五:一、以论点为题,直陈己见。
常规状态下,议论文的题目,要么采用论题式,要么采用论点式。
论题式命题,思考余地大,但观点容易出现偏离;论点式命题,直陈观点,表明态度,有利于紧扣核心意义选择论据,组织论证。
初中阶段学习过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几篇课文,题目都是全文论证的中心论点。
借题目亮明中心论点时,语言必须简洁有力。
就语法构成看,宜多用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
名词性的并列短语、偏正短语,都不能用来表达中心论点。
需要强调的是,设置于正文中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虽也需要同样的语法结构形式,较之以作为文章题目的中心论点,语言则可以稍微丰富些。
二、以论点开头,统领全文。
写作论题式议论文时,绝大多数人偏好于第一段中亮出中心论点。
一种方法是独语成段,全段就这一个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如吴晗《谈骨气》,第一段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另一种方法是先作必要的铺垫,再亮出中心论点。
如苏洵《六国论》,先从否定角度强调“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然后才指明“弊在赂秦”。
再如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先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进行比兴,再亮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中心论点。
使用后一种方法时,切忌卖弄。
用作导引的话语,要贴近生活,能够和论点构成类比、对比或兴起的关系。
三、从现象切入,中途点题。
时评、杂文类的议论文,需先引现象,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而得出结论,亮出中心论点。
此类文章的结构,多为“引——议——联——结”四部分。
中心论点的获得,一定要建立在对现象合情合理地分析解剖的前提之上,决不能强加观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做到纲目清楚,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论点,议论文的分论点要清楚,最好采用排比句。
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的话,让人一目了然,这样可得高分。
即使不能用相同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横向并列式分解①概念分析法——立足中心论点,分析关键概念的含义,明确其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
就是并列分解决概念中的“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做好生活中的减法》这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生活中的减法”即是要减去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做好”即是要注意减去什么,有何意义。
由此即可形成分论点:(并列式结构A .减去名利,心胸纯净;B .减去旁骛,目标专一;C .减去重负,人生轻快。
例如:《为生命着色》A .为生命着上红色,焕发生命的激情;B .为生命着上蓝色,维护生命的纯净;C .为生命着上绿色,保持生命的朝气。
A .奉献劳动为生命着上火热的红色;B .淡泊名利为生命着上纯净的蓝色;C .汲取知识为生命着上旺盛的绿色。
②因果分析法——以中心论点为出发点,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与结果,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
就是并列分解中心论点的“为什么”的问题。
如《不要轻易说不》一文,标题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对其原因作分析,还是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A .面对挑战,轻易说不会丧失机遇;B .面对困难,轻易说不会丧失自信;C .面对求助,轻易说不会丧失真情。
再如《有志者事不一定能成》一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有志者事为什么不一定能成”,对其原因作分析,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A .有志还需要认清方向才能成功;B .有志还需要讲究方法才能成功;C .有志还需要具备条件才能成功。
君子之交淡如水①据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平辽”有功,被封为“平辽王”时,拒绝了所有贺礼,只收下平民王茂生送来的两坛清水。
薛仁贵当中饮下后,说:“早年我家境贫寒,全凭王茂生接济。
如今王兄贫寒,送清水也是一番情谊,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如清风徐徐,若明月朗朗,平淡得让人觉得如一汪清水。
腾达时默默祝福,危难时给予支持,可以不去锦上添花,却一定会雪中送炭。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朋友交往的最高境界。
②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心相印。
春秋时上大夫俞伯牙善弹琴,乡野樵夫钟子期善听。
伯牙弹“高山”曲,钟子期说:“好啊,像巍峨的泰山!”弹“流水”曲,钟子期说:“好啊,如浩荡的江河!”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更多的是心照不宣,还有什么比心灵上的相契相合来得更纯粹?③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40年革命生涯中的支持与牵挂。
为了马克思能够集中精力研究革命理论,恩格斯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去从事商业工作,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
他们曾20年身处两地,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却始终不断。
当恩格斯患病时,马克思在给他的信中说:“我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不求回报的支持,两地一心的牵挂,还有什么比彼此间的扶持和关心来得更长久?④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鲁迅和瞿秋白腥风血雨中的同舟共济。
面对国民党的悬赏追捕,同样处于危难中的鲁迅四次收留瞿秋白在家中避难;而在形形色色的反动文人侮蔑和诋毁鲁迅杂文的战斗意义时,是瞿秋白站出来给予鲁迅杂文以极高的评价。
仅仅凭借当初翻译进步文学作品时的书信往来,便让之前未曾谋面的两人在反对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肝胆相照,引为同志。
还有什么比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友情来得更深厚?⑤共同的志趣,共同的品质,共同的追求,使得彼此相知相助,相惜相勖,不论地位,不分彼此,不计安危,这样的君子之交,不正应该是你我所追求的吗?——2011年北京市中考试卷议论文阅读练习: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本文使用了那些论据?3、全文是如何证明中心论点的?任何议论文都必须提出论点,使用论据,进行论证。
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3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篇一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不管长短,都要有几个要素:题目、论点、论据、论据。
这些要素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一起完成认证任务。
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
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
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
它无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驳他人的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
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解说性,要把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向读者解说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则是它的说服性,从思维类型上来说,要回答出“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说服读者。
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
”(《文章例话》)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
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
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
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题,是指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
论题并不表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
“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
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
论题一般都出现在标题或序言中,论题的表达方式是设问句,如“什么是人才学”,也常用突出主要意念的词组,如“青年运动的方向”等。
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
怎样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议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学生阅读议论文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怎样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希望大家喜欢!怎样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中考语文命题时,对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命题者常常根据表达方式各选一种文体。
比如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都有议论文的阅读题目,因此议论文阅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议论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少,不到现行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篇目的十分之一。
由于平时接触少,就给我们的复习带来难度。
但是议论文阅读还是有法可依的,只要我们抓住规律,议论文阅读在中考中是能够得高分的。
在议论文阅读题目中寻找或提炼论点是关键,这一知识点在议论文阅读考查中,几乎每年必考。
下面谈一谈如何准确寻找或归纳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第一,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论点,以及论点和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它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的;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分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和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公认事理、格言俗语、定理公式、自然科学原理等),它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的;而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的。
第二,我们要明确论点提出的方式和标志性语言。
1. 标题出现别放过,判断其为论点还是论题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样几篇文章:《谈读书》《敬业与乐业》《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从这几个题目来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中心论点,而其他几个题目不是。
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一直是各地中考议论文常出的题型,属于整体感知的考点,一般是议论文的第一道题,能够胸有成竹答好这道题,对本语段的整体阅读非常重要。
中心论点的找法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看位置。
虽然中心论点可能在任何位置,但最常见的是在总说部分,即标题、开头、结尾。
如果标题是一个完整、全面的道理性的句子,那么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如生活中需要思索、传统文化须敬畏。
如果开头、结尾都有观点性的句子,那么开头的会是论点,结尾的可能是结论。
第二,看句式。
中心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尤其是判断句。
还有复句,如只有……才……等。
如学习的目的就是‘善其身、曾其智、兴其国’、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第三,看关键词。
中心论点的前面常有我认为、由此可见等提示性的关键词。
第四,看论题。
如果标题不是论点,一般会是论题。
我们找到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围绕论题展开的。
如《责任》一文,论题是标题,论点是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五,看论据。
看文章所用的事实和道理是不是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
当然,如果中心论点不在文中,则需要自己概括。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一般有四种:标题即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即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在具体论证之后归结中心论点。
近年来最常见的是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这个答案中最关键的得分点是对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
需要概括出是谁做什么事什么结果,或是引用了谁关于什么的名言,或是举出社会上的什么现象。
如果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则需要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衔接。
这时,论点的提出方式就成了论证思路的一部分。
【例文】当美德成为智慧(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一直是各地中考议论文常出的题型,属于整体感知的考点,一般是议论文的第一道题,能够胸有成竹答好这道题,对本语段的整体阅读非常重要。
中心论点的找法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看位置。
虽然中心论点可能在任何位置,但最常见的是在总说部分,即标题、开头、结尾。
如果标题是一个完整、全面的道理性的句子,那么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如生活中需要思索、
传统文化须敬畏。
如果开头、结尾都有观点性的句子,那么开头的会是论点,结尾的可能是结论。
第二,看句式。
中心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尤其是判断句。
还有复句,如只有……才……等。
如学习的目的就是‘善其身、曾其智、兴其国’、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第三,看关键词。
中心论点的前面常有我认为、由此可见等提示性的关键词。
第四,看论题。
如果标题不是论点,一般会是论题。
我们找到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围绕论题展开的。
如《责任》一文,论题是标题,论点是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五,看论据。
看文章所用的事实和道理是不是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
当然,如果中心论点不在文中,则需要自己概括。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一般有四种:
标题即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即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在具体论证之后归结中心论点。
近年来最常见的是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这个答案中最关键的得分点是对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
需要概括出是谁做什么事什么结果,或是引用了谁关于什么的名言,或是举出社会上的什么现象。
如果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则需要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衔接。
这时,论点的提出方式就成了论证思路的一部分。
【例文】
当美德成为智慧
(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2)这是从血的教训中悟出的箴言。
在那个法西斯主义处于强势、毫无正义可言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所谓的智者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去做法西斯的帮凶和奴才,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总归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俎上之肉。
(3)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
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
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
(4)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5)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
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
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
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
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
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
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6)其二,美德是人际对立的一种超越。
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与邻为壑与互助合作之间,哪个更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7)其三,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
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快乐。
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
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8)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
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
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
如果我们能把孔子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成为每个人的操守,社会将更加美好。
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
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这一代能够讲美德,下代人潜移默化,也会崇尚正义和美德。
如此善善相因,富二代和富三代的问题就不会出现。
美德泽后长远,如果真想让社会更美好,那就把美德看成永恒的智慧来追求吧!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从位置上看,这句话后面是第一个分说,所以它是总说。
从句式上看,是复句。
从论题上看,它联接了论题中的美德和智慧。
从论据上看,后文的四个分说共同证明美德和智慧的关系。
因为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所以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需要逐层说:以犹太人蒙难纪念碑的铭文开启全文,用孟子的话及的理解相承接,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