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5讲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836.61 KB
- 文档页数:19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5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课时练鲁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5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课时练鲁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5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课时练鲁科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快车”号和“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分别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存在不但会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被成倍的放大,而且可能会在火星上也诱发温室效应的产生。
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与18O为同种原子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16O===C===18O与Na错误!O2反应生成的氧气中含18O【答案】C【解析】16O与18O为氧元素的同位素,属于两种不同的核素,A项错误;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而16O===C===18O与16O===C===16O为化合物,B项错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为过氧化钠的歧化反应,生成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源于过氧化钠,D项错误。
2.下列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Na2O2和NaOH B.CH3COONa和NaOHC.CCl4和H2O D.CO2和H2O2【答案】C【解析】Na2O2中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NaOH中的共价键为极性键;CH3COONa中含有非极性键,NaOH中没有非极性键;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CO2中没有.3.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专题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热度★★★★★【化学素养要求】【考纲导向】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命题分析】对原子结构、化学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各微粒数量间的关系,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上,试题难度不大,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为工具考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该部分内容既能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单独考查,同时也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试题的综合度较高,命题的空间大。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该部分内容是过去命题的热点,未来将是一个必考点。
题型依然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变化不大。
核心考点一微粒结构与化学键1.抓住描述对象判断“四同”(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2.原子结构中易混淆的4个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3.理清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专题二第5讲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建议时间:40分钟1.(2017·海南卷)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A.18O3B.2H错误!O2C.14N16O2D.14C16O2解析:1 mol 18O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8-8) mol=10 mol,即 1 mol18O3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3×10 mol=30 mol,故A错误;1 mol2H错误!O2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2×1+2×9) mol=20 mol,故B错误;1 mol14N16O2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7+2×8) mol=23 mol,故C错误;1 mol14C16O2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8+2×8) mol=24 mol,故D正确。
答案:D2.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48Ti和50Ti的说法正确的是()A.48Ti和50Ti的质子数相同,互称同位素B.48Ti和50Ti的质量数不同,属于两种元素C.48Ti和50Ti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48Ti和50Ti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称同素异形体解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A正确;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B错误;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核素,C错误;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题干中表述的是原子,不是单质,D错误。
答案:A3.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 与Z同族,Q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W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Y、Z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与W不能形成既含极性健又含非极性健的分子B.Y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C.Y、Z、Q分别与X化合,部分元素可能形成AB3型化合物D.X、Z、W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形成的钠盐溶液只能显酸性解析: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X与Z同族,则Z为S元素;X、Y、Z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16,则Y的族序数=16-6-6=4,Y与Z同周期,则Y为Si元素;Q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Q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Q为C元素;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W不为稀有气体元素,则W为H元素;碳元素与氢元素可以组成乙炔(C2H2)、乙烷分子,分子内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故A 错误;硅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可以与HF反应,故B错误;碳、硅、硫与氧形成的化合物,除CO2、SiO2、SO2外,还有CO、SO3等,故C正确;硫、氢、氧形成的钠盐中:亚硫酸氢钠、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而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
专项热练5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 (2020·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仅X、Y处于同周期,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 的两倍,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X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Y<Z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C. W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2. (2020·广东实验中学3月)化合物M(如图所示)可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防腐蚀涂料。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Y>Z>XB. X元素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C. 工业上电解熔融Y2X3化合物制备单质YD. W与X形成的所有化合物都只含极性共价键3. (2020·山东济南二模)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C、D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B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的3倍,且C、D元素是同主族元素。
甲、乙、丙、丁、戊五种二元化合物的组成如下表:)+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戊均为只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 原子半径:D>B>C;电负性:B>C>DC. 可用酒精洗涤粘在容器内壁上的单质DD. 若2 mol甲与3 mol乙恰好反应生成2.5 mol单质B,则乙为双原子分子4. (2020·广东佛山一模)周期表及前20号元素W、X、Y、Z、Q能形成一种常用的净水剂。
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Q为前20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QW为离子化合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灼烧QW,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B. X的氢化物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C. X和Y分别和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前者更稳定D. Y和Q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水溶液均能溶解X与Z形成的化合物5. (2020·安徽合肥)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解密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单选题1.(2022·湖北·沙市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B.元素周期表的p区共包含5列C.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D.卤素单质和它们的氢化物沸点从上到下均依次升高2.(2022·上海·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W XY ZA.W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弱B.X、Y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C.W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原子半径:Z>Y>X>W3.(2021·甘肃·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期末)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s是第七周期第Ⅲ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Ts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176117 4.(2022·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三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在周期表中过渡元素可作为催化剂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结合C.常温常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分子数D.F2、Cl2、Br2、I2共价键逐渐增强,熔点依次升高5.(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B.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C.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D.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6.(2022·广东·高三阶段练习)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原子半径:S>Cl B .稳定性:H 2Se<H 2S C .结合质子能力:S 2->Cl -D .酸性:H 2SO 4>H 3PO 47.(2022·湖南·宁乡一中高三期中)A 、B 、C 、D 、E 、F 、G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据新闻网报道: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17号元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发现。
假如第117号元素符号暂时定为Up,下列关于293117Up和294117U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93117Up和294117Up是两种元素B.293117Up和294117Up互为同位素C.293117Up和294117Up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D.293117Up和294117Up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2.(2016·瑞金模拟)一定条件下,氨气与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F,其中NF3分子构型与NH3相似。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F3中只含极性共价键B.NF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NH4F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共价化合物3.(2015·课标全国Ⅰ卷)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4.(2016·承德模拟)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Y和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B.单核阴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r(Y)>r(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5.(2015·海南卷)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b、c、d分别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6.(2016·东北师大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单质可在自然界中形成最硬的矿石,Y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氧化物可做耐高温材料且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难溶于水的碱性物质,W与X同主族。
高考化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题(含答案)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S2-的结构示意图:()(2012高考海南卷)(2)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517Cl()(2012高考海南卷)(3)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2 008高考广东理基卷)(4)Na+的结构示意图:()(2009高考广东理基卷)(5)高氯酸(HC 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2009高考广东理基卷)(6)Cl-的结构示意图为()(2010高考课标全国卷)(7)235 92U和238 92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2012高考天津理综)(8)3517Cl、371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2009高考山东卷)(9)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2010高考山东卷)(10)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2010高考山东卷)(11)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2010高考课标全国卷)(12)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则:①B 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②B 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2012高考上海卷改编)解析:(3)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6)此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9)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10)通过化学变化不能实现同位素原子之间的转化。
(12)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答案:(1)√(2)√(3)×(4)√(5)√(6)×(7)×(8)×(9)×(10)×(11)√(12)①×②√2.(2013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 92U解析:选B。
专题五物质结构与推断真题研练·析考情【真题研练】1.[2022·海南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周期并相邻,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W3是非极性分子B.简单氢化物沸点:X>Y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2.[2022·湖南卷]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非金属性:Y>X>W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3.[2022·辽宁卷]理论化学模拟得到一种N13+离子,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该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B.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C.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D.常温下不稳定4.[2022·广东卷]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戊>乙B.非金属性:戊>丁>丙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5.[2021·山东卷]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考情分析】核心突破·提能力考点1 根据原子及物质结构推断【核心梳理】1.常考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
第五讲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最新考纲]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微粒结构及相互作用力[学生用书P22]1.(2017·高考北京卷)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176117Ts解析:选D。
0族元素从上往下,原子序数依次为2、10、18、36、54、86、118,则可推断117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ⅦA族,A项正确;互为同位素的不同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项正确;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293117Ts,D项错误。
2.(2016·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 8O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解析:选B。
A项,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8,应表示为18 8O,错误;B项,Mg2+的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8,正确;C项,Na2S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错误;D项,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错误。
3.(2016·高考上海卷)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 )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解析:选C。
A.CaO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CO2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B.NaCl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HCl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C.SiC和SiO2都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与化学键有关,正确;D.Cl2和I2在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
[感悟高考]1.题型:选择题2.考向:原子结构、离子结构是物质结构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主要题型为选择题。
复习时,注意识记重要概念,掌握常用规律,提高解题能力;重视知识迁移、规范化学用语。
1.明确微粒间“三个”数量关系(1)中性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四同”的判断方法判断的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3.注意易混淆的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4.巧记10e-、18e-微粒10e-和18e-微粒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突破口。
以Ne为中心记忆10e-微粒:以Ar为中心记忆18e-微粒:5.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稀有气体除外),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2)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C2H4、CH3CH3、C6H6等。
(4)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5)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CaC2等。
(6)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物质,如NaOH、NH4NO3等。
(7)由强极性键构成但又不是强电解质的物质,如HF等。
微粒的组成与结构1.(2015·高考上海卷)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
关于293116L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116 B.中子数177C.核外电子数116 D.相对原子质量293答案:D2.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是由短周期元素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C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
请完成下列各题:(1)若A、D均是气态单质分子,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D属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分子,写出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3)若A、B均是含2个原子核的微粒,其中B中含有10个电子,D中含有18个电子,则A、B 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是一种含有22电子的分子,则符合如图关系的A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果是有机物则写相应的结构简式)。
解析:(1)18电子的气态单质分子为F2,则C为HF、B为H2O、D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2)B、D为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且A含有18个电子,C含有10个电子时,则B为O2、A为H2S、C为H2O、D为S,即2H2S+O2===2H2O+2S↓。
(3)含2个原子核的18电子的微粒为HS-,10电子的微粒为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 -===S2-+H2O。
(4)含22电子的分子为CO2,则A为含18电子由C、H或C、H、O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CH3CH3和CH3OH。
答案:(1)2F2+2H2O===4HF+O2(3)HS-+OH-===S2-+H2O(4)CH3CH3、CH3OH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应用3.(2017·宁德第三次质检)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原子核外只有6个电子,X+和Y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电子数比Y3+多8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在自然界只有一种核素B.半径大小:X+>Y3+>Z-C.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碱解析:选C。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原子核外只有6个电子,则W为C元素;X+和Y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为Na元素,Y为Al元素;Z-的电子数比Y3+多8个,则Z为Cl元素。
A.C在自然界有多种核素,如12C、14C等,故A错误;B.Na+和Al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Cl-比Na+和Al3+多一个电子层,离子半径最大,则离子半径大小:Al3+<Na+<Cl-,故B错误;C.AlCl3的水溶液中Al3+水解,溶液呈弱酸性,故C正确;D.N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为强碱,故D错误。
4.(2017·淄博高三模拟)已知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和Z可以组成一种Y和Z的质量比为7∶8的化合物B.X、Y、Z组成的盐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X和Z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常温下为液态的两种化合物D.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仅有2种解析:选D。
由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知,X为氢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为氧元素;与氧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的Y为氮元素。
N、O可形成化合物N2O n或NO n/2,根据Y和Z的质量比为7∶8,解得n=2,为NO,A项正确;H、N、O组成的盐有NH4NO3、NH4NO2等,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正确;H、O两元素可形成H2O、H2O2两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C项正确;H、N、O组成的10电子微粒有多种,如NH+4、NH3、H2O、H3O+、OH-等,D项不正确。
物质类别与微粒间的相互作用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当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2)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存在共价键。
( )(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金属元素,而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金属元素。
( )(4)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5)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而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 )(6)H2O的稳定性大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 )答案:(1)√(2)√(3)×(4)×(5)√(6)×6.(2017·常州高三模拟)一定条件下,氨气与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F,其中NF3分子构型与NH3相似。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F3中只含极性共价键B.NF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NH4F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共价化合物解析:选D。
NF3分子中N—F共价键是极性键;反应中N:-3→+3,F:0→-1, NF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NH4F是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F2是单质。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学生用书P23]1.(2017·高考全国卷Ⅱ,9,6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解析: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