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 《浪子回头》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2
主要名家名画欣赏1.《青蛙》齐白石(中国画现代)齐白石,现代著名画家。
他画青蛙寥寥几笔却形神俱佳,活灵活现,特别是配上大写意的花草之后,青蛙就更加显得细腻、出神入化,令人赏心悦目。
2.《千里江山图》王希孟(中国画北宋)《千里江山图》青绿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精细,意态生动。
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
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3.《星月夜》凡高1889年(油画荷兰)印象主义红褐混合的火焰,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
星星、月亮和希望的光晕,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每一笔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激情。
显示了作者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个性。
《乌鸦群飞的麦田》凡高1890年(油画荷兰)印象主义《乌鸦群飞的麦田》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的激奋情绪,也表现了画家对黄色的热爱。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1830年(油画法国)浪漫主义画面采取了顶天立地的构图形式。
高举法国三色国旗的女子,构成一个稳定又蕴藏动势的三角形。
他们身后都是一往无前的战士。
周围硝烟弥漫,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战斗场面,表现得精确逼真,令人如同身临其境看到现场一样。
他将神话中的自由女神与浴血奋战的人民安排到一起,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与意义。
《在激流中前进》杜键1963年(油画现代)《在激流中前进》是一首力的颂歌;是坚强与勇敢的颂歌;是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的颂歌。
通过对水势的夸张表现反衬了人的力量和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较完美地体现了作品的主题。
《面包》珂勒惠支1924年(版画德国)饥饿的孩子,苦难的母亲形象,游走在战争的边缘,揭露战争给人们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天王送子图》吴道子(中国画唐)吴道子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他的人物画更是“冠绝于世”。
关于亲情的名画亲情是人类最温暖的情感之一,在绘画的世界里,也有许多描绘亲情的名画,这些画作就像是一个个情感的小宇宙,充满了无尽的爱与温暖。
一、《浪子回头》这是伦勃朗的一幅超级感人的画作。
画里的老父亲啊,他的形象特别的生动。
你看他那脸上的皱纹,就像是岁月的刻痕,每一道都写满了故事。
老父亲的眼睛里呢,满满的都是慈爱,就像那种无论你犯了多大的错,他都会包容你的感觉。
他张开双臂去拥抱那个浪子儿子,儿子呢,衣衫褴褛的,看起来在外头吃了不少苦。
这个画面啊,就像是在告诉我们,亲情就是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混得多惨,家永远是你的港湾,父母永远会在那里等你回来。
每次看到这幅画,就好像能听到老父亲那句“回来就好”,心里暖暖的,也有点酸酸的呢。
二、《喂食》这幅画特别的温馨。
画面里就是一位母亲在给她的孩子们喂食。
母亲的动作特别的轻柔,就像生怕弄疼了孩子似的。
孩子们呢,一个个仰着头,张着小嘴,那小模样特别的可爱。
从母亲的眼神里,能看出那种深深的母爱,就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孩子的那种爱。
这幅画没有什么特别宏大的场景,但是就是这种日常的小画面,让我们特别有感触。
就像我们自己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细心地照顾我们吃饭,那种被呵护的感觉一下子就涌上心头了。
三、《西斯廷圣母》拉斐尔画的这幅《西斯廷圣母》啊,圣母抱着小耶稣的样子特别的圣洁。
虽然是宗教题材,但是你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圣母的表情特别的温柔,她抱着小耶稣,就像是天底下所有的母亲抱着自己最心爱的宝贝一样。
小耶稣呢,看起来也是那么的乖巧。
周围的天使们的表情也像是在烘托这种神圣而又温暖的亲情氛围。
这幅画让人觉得,亲情就像是一种神圣的力量,是那种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爱与关怀。
四、《农民的婚礼》勃鲁盖尔的这幅画呢,描绘的是一场农民的婚礼。
虽然画面里人很多,但是你仔细看就能发现很多亲情的小细节。
比如新娘和她的家人,那种含蓄又真切的情感。
新娘可能有点羞涩,但是家人的眼神里都是对她的祝福和爱。
伦勃朗经典作品伦勃朗·梵·莱茵,英文名: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俗称伦勃朗,出生于1606年7月15日,死于1669年10月4日。
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台湾把伦勃朗翻译为林布兰。
伦勃朗早年跟从荷兰历史画家皮尔特·拉斯特曼学习绘画,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
伦勃朗作品题材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以及100多幅自画像。
伦勃朗1606年生于荷兰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除伦勃朗外,他们还有8个孩子。
伦勃朗青年时期就已经声明鹊起,可以说是少年得志。
14岁进入莱顿大学;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伦勃朗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蚀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伦勃朗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
伦勃朗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伦勃朗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
伦勃朗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
伦勃朗代表作之一:《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
从1640年代开始,伦勃朗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和版画,风格质朴。
1661年是伦勃朗作画最多的一年,创作了包括素描、油画、版画在内的大量作品。
1663年以后伦勃朗作画较少,此时他结交了许多中下阶层的市民,眼界更为开阔,技巧更为成熟,创造力达到顶峰。
伦勃朗生命中苦难的转折点是从他的名作《夜巡》开始的,在绘制《夜巡》的过程中,伦勃朗固执的想要打破当时的传统,他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被世人所接受,从此以后,找他订画的人越来越少,画家的生活也逐渐变得潦倒。
伦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个孩子,只有最小的一个孩子泰塔斯存活,但他妻子在生孩子后不久去世,伦勃朗和女仆韩德瑞克住在一起,女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起名叫科尔内利亚,为此受到教会的谴责为“罪恶的生活”。
作品欣赏:伦勃朗的宗教作品伦勃朗生于卡拉瓦乔死前四年,比伯尔尼尼小八岁。
他从未离开过故乡荷兰,起初在莱顿工作,然后到阿姆斯特丹,在那儿度过大部分创作生涯,他从没有见过卡拉瓦乔的任何作品。
但他和洪托斯特·泰尔布吕根这些画家有联系,而这些人是到过罗马的。
从这些人那儿他学到一点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和色彩运用方法,当他到阿姆斯特丹以后,就把它发展到感情丰富、富于人类同情心和浓厚宗教情绪的全新阶段。
这种宗教感情是纯粹个人的,来源于他自己的经历和对圣经的深刻了解。
在信奉新教的荷兰,人们阅读圣经、思考圣经,用这些取代天主教的听取神父说教、回顾圣人生平、修行礼拜等等仪式(例如圣依纳爵所规定的那些仪式)。
伦勃朗选择的题材也是他自己的,卡拉瓦乔、伯尔尼尼,鲁本斯这些天主教艺术家的绘画雕塑题材是别人指定的,为的是张挂在一个特定的教堂或私人礼拜堂里;荷兰的卡尔文派教堂则没有这种要求,阿姆斯特丹市民享受着新商业繁荣带来的财富,他们的艺术需求是人像画、风景画、花草画等等。
但宗教题材的版画也有市场,因此伦勃朗作为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最伟大的蚀版雕刻家,即使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一位也罢。
蚀刻版画用板印制,通常是铜扳印制,画家先要在板上画出相反的图形,这一般是用一根针在一层薄薄的抗酸蜡层上涂刮,然后用酸腐蚀这刻露出来的铜板表面,再把墨水施于其上,然后擦去,只在刻出来的槽线中留下足够的墨水,让它印在覆盖于板面的纸上。
这个过程还可以改成在板上直接用一根较硬的针刻画,从而使槽线边缘比较粗糙。
这粗糙的边缘可以磨平,也可以保留下来,使印出来的线条比较模糊。
在《100盾版画》中(之所以这样称殍是因为它在一次拍卖中以这么高的价格售出),伦勃朗使用了所有这些技巧,创造出一个精细富丽的画面,尽管它并没有色彩.画面内容混合而成,取材于《马太福音》第19章。
画上的基督在犹太地方给人祛病除灾,祝福幼孩,开导民智。
从右边上来的一群病人让人想起后来贝多芬在歌剧《菲岱里奥》中描写的重返光明的囚徒;靠左边一点,一个女人抱来孩子,但被其上一个信徒挡住。
用自画像写下独一无二自传伦勃朗人生三幕剧————————————————————————————————作者:————————————————————————————————日期:用自画像写下独一无二自传伦勃朗人生三幕剧-历史论文用自画像写下独一无二自传伦勃朗人生三幕剧贡布里希将伦勃朗比作美术界的莎士比亚,认为他同样洞察人物内心。
“光影心理学”成为伦勃朗创作最深刻的特点本刊记者|黄薇1600 年至1670 年,被历史学家认为是荷兰的黄金时代。
1581 年,尼德兰北方七省宣布独立,成立荷兰共和国。
摆脱西班牙遏制后的荷兰得到长足发展,“海上马车夫”的财富冠绝欧洲。
伦勃朗(1606-1669 年)全程见证了这一时代的繁荣。
当时的荷兰画家群雄并起,而伦勃朗在美术史上几乎被公认为荷兰最伟大的画家。
2015 年7 月2 日,“ 伦勃朗的时代——16 至18 世纪欧洲油画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
此次画展并非伦勃朗的个人专场,还包括了法国风景画宗师克劳德· 洛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画家圭多· 雷尼等人的作品,不过伦勃朗以其代表性的风格与杰出成就,被选为命名他生活和影响过的时代。
伦勃朗艺术生涯有一显著特点,就是他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据不完全统计,分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达90 幅左右,以油画为主,还有部分版画、素描。
从其22岁开始画自画像算起,平均每年画2幅,数量之多、过程之长,在历史上所有的油画家中都难寻第二位。
而且,他的自画像占有很重要的艺术地位。
伦勃朗年少成名,乐享盛名财富的欢愉;1642 年36 岁的年头,命运猝不及防逆转;再到苦乐交织的晚年,愈加倾向内心的深邃表达,一生犹如跌宕起伏的三幕剧。
他的自画像充满审视内心的力量,得意时画下踌躇满志,失意时直面惨淡的人生,堪称最独一无二的自传。
第1 幕少年得志,名动画林大幕拉开,背景是16 世纪的尼德兰。
其在下半叶时期一分为二,北部成立了共和国,即今日的荷兰,信奉新教。
浪子回家【名称】浪子回家【类别】油画、名画【年代】此画约作于1669年(有些史著标明1665年,似有不妥),尺寸也较大,,馆。
【作者】伦勃朗【规格】约有264×202厘米【属地】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简介】从17世纪60年代起,伦勃朗的视力渐渐衰退了。
他完全放弃了铜版画创作,不过,肖像画、裸体习作和动物写生等一直没有停止,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大概在完成一批表现人物的复杂心理特征的作品(如《阿苏尔·阿曼与爱斯费尔》,1660年,藏苏联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扫罗与大卫》,1665年,藏海牙毛里茨海斯美术馆;《失宠的阿曼》,1665年,藏列宁格勒;《犹太人的未婚妻》,1668年,藏阿姆斯特丹,等等)之后,开始进入他油画创作的晚年。
在他的画上常常出现一些悲剧人物,或以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现人生的宗教故事。
这幅《浪子回家》是他晚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生中最后一件作品。
画家以惊人放逸的油画笔法来描绘这一传统题材,人物形象的塑造显出很大的概括性。
光线从左侧射来,人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凝练,包孕着巨大的感情力量。
其时他的油画技巧已炉火纯青,善于从色层的渲染中处理光线与空间的关系。
这幕戏剧性情景是这样的:浪子跪倒在父亲面前,痛悔前非,父亲现出一张慈祥的脸,用双手抚慰儿子,周围几个怀有同情心的人物,都被处理在阴影与半阴影之中,人物间显现一定深度的空间,这个空间是被光线的氛围包裹着的。
伦勃朗说过:"当我说到光线的时候,我的意思就是空气。
我要真正说明的是一个房间的空间,一个院子的空间,整个世界的空间。
"这番话表露出画家对油画的光色观。
他认为油画的特色是描绘光线;透亮的光线与深沉的光线,就是一定距离的空间,如他的那幅《夜巡》,画中人物个个都被浓缩在空气中,透过一层雾一般的光线,展现出人物的空间位置。
伦勃朗的光色观对后代画家有很大的启发。
他的从深暗色层中透出一点亮光的油画情绪描绘法,被后世许多画家所仿效。
伦勃朗经典作品高清图(集)伦勃朗·梵·莱茵,英文名: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出生于1606年7月15日,死于1669年10月4日。
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以及100多幅自画像。
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伦勃朗在绘画史——不独是荷兰的而是全欧的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
他所代表的是北欧的民族性与民族天才。
造成伦勃朗的伟大的面目的,是表现他的特殊心魂的一种特殊技术。
明暗法,这名词,一经用来谈到这位画家时,便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换言之,伦勃朗的明暗和文艺复兴期意大利作家的明暗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的。
法国十九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Fromentin)称他为“夜光虫”。
又有人说他以黑暗来绘成光明。
伦勃朗光线是一种普遍而善用的光线,用精确的三角立体光,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线,让其余部分隐藏于光暗之中。
给人以稳定庄重的感觉。
《夜巡》《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戴金盔的男子》《达娜厄》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
《阿玛利亚·冯·索姆斯的肖像》《扮成使徒保罗的自画像》《被波堤乏之妻指责的约瑟》《沉思的哲人》《朝拜的贤士》《阿加莎·巴斯的肖像》《戴着面纱的萨斯基亚》《窗边的女孩》《赫雷米亚斯德克尔的肖像》《海耶·冯·克雷伯格的肖像》《悔过的犹大送回碎银》《花神弗洛拉》《鸡心螺》《基督升天(耶稣的复活)》《库克的画像》《基督将钱商逐出圣殿》《伦勃朗的肖像》《戴丝绒贝雷帽的自画像》《玛利亚·伯克诺勒的画像》《摩西十诫》《拿书籍的男子肖像》《伦勃朗的儿子提图斯》《尼古拉斯·冯·巴姆比克的画像》《青年自画像》《圣洁的家庭_3》《玛格丽莎·德·吉尔的肖像》《男子画像》《头戴羽毛贝雷帽的自画像》《雅各布三世的肖像》《修指甲的老妇》伦勃朗《亚伯拉罕招待天使们》伦勃朗《手拿粉色康奶昔的女子》伦勃朗《一个83岁老妇人的肖像》伦勃朗《一百荷兰盾的版画》伦勃朗《一名老翁的肖像》伦勃朗《一名男子的画像》伦勃朗《一个头戴黑色贝雷帽的年轻人》伦勃朗《一位老人的肖像》伦勃朗《伊弗雷姆·伯纳斯,犹太医生》伦勃朗《以马忤斯的晚餐》伦勃朗《伊玛努斯的晚餐》《耶利米哀悼耶路撒冷的毁灭》《在扫罗面前演奏竖琴的大卫》《自画像》《预言者安娜(伦勃朗的母亲)》。
广东省2016年4月自考《艺术概论00504》真题及答案解析1.优秀画作《浪子回头》的作者是A丁方B西盖罗斯C珂勒惠支D伦勃朗【答案】D【解析】优秀画作《浪子回头》的作者是伦勃朗。
2.“变形画法”首次出现在A《菠萝》B《格尔尼卡》C《亚威农少女们》D《红色大画室》【答案】C【解析】“变形画法”首次出现在《亚威农少女们》。
3.达·芬奇创作方法中不包含A明暗转移法B空气远近法C薄雾透视法D光影重叠法【答案】D【解析】达·芬奇创作方法中不包含光影重叠法。
4.歌剧《唐璜》的曲作者是A贝多芬B李斯特C莫扎特D海顿【答案】C【解析】歌剧《唐璜》的曲作者是莫扎特。
5.把灵感和理性对立起来认为艺术是绝对的属于灵感的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马蒂斯C米开朗琪罗D柏拉图【解析】把灵感和理性对立起来认为艺术是绝对的属于灵感的哲学家是柏拉图。
6.被现代人称作“声学游戏”的建筑艺术杰作是A天安门B国家大剧院C天坛D人民大会堂【答案】C【解析】被现代人称作“声学游戏”的建筑艺术杰作是天坛。
7.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是A塞尚B达·芬奇C凡·高D高更【答案】A【解析】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是塞尚。
8.19世纪后半叶堪称“批判现实主义”高峰的是A俄罗斯文学B法国舞蹈C奥地利音乐D意大利歌剧【答案】A【解析】19世纪后半叶堪称“批判现实主义”高峰的是俄罗斯文学9.《第三“英雄”交响曲》的作者是A海顿B莫扎特C贝多芬D巴赫【答案】C【解析】《第三“英雄”交响曲》的作者是贝多芬。
10.下列作品体现典型的命运悲剧的是A《魂断蓝桥》B《俄狄浦斯王》C《天鹅湖》D《罗马假日》【答案】B《俄狄浦斯王》体现典型的命运悲剧。
11.艺术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用是A审美功用B认识功用C社会组织功用D娱乐功用【答案】A【解析】艺术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用是审美功用。
12.下列作品以道德为主题内容的是A《娜拉》B《阴谋与爱情》C《哈姆雷特》D《奥赛罗》【答案】A【解析】《娜拉》以道德为主题内容。
初中美术伦勃朗《浪子回头》赏析一、作品赏析1.画面分析:画面中的小儿子穿着棕黄色的内袍,双膝跪地,依偎在穿着红袍的父亲的怀中,破烂的鞋子从脚上掉落在地上,衣不蔽体。
而他没有头发,一个人的头发被剃光,象征着个人的记号被剥夺。
脚上的水泡和凉鞋滑脱出清晰可见的伤痕,暗示出路途的艰辛与苦难。
已失去了一切,除了腰上佩戴的那把短剑,是他贵族的象征。
他依然记得自己的身份,记得自己是父亲的儿子,否则他一定会典当变卖这把宝剑,正是因为铭记着这儿子的身份,使他下定决心,回头是岸。
画面中父亲已经年迈,看上去虚弱却非常慈祥,他的双眼因思念小儿子而失明,双手因痛心而痉挛,正颤抖地摩挲着小儿子的后背,而小儿子却低着头不敢仰面直视父亲,说着自己要痛下决心悔改的话语,让人感到激动又温暖。
画中小儿子的哥哥——大儿子,却处在画面的阴暗之中,与父亲激动拥住小儿子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大儿子的冷漠和排斥,袖手旁观。
整幅画面笼罩在暖红色的光线照耀之下,如同熠熠生辉夺人眼目的红宝石一般,在镜面中闪闪烁烁展示众人。
画中的色调对比强烈,在浪子刻画的部分,所穿的黄色内袍和浪子跪地的石砖使用的是亮调子,而父亲背后的仆人和大儿子却处在漆黑的暗调子之中,从暗到亮涂抹的色层很通透,用色也很少,几乎只用“红与黑”,却可以让生动的色彩对比鲜明。
模糊的黑色阴影,使人物在其中棕红色的空间中显出轮廓,父亲与浪子这组人像用色微妙,如同素描一般,父亲那红色的披肩,在画面中显得格外纯净。
伦勃朗将光源集中在画面的视觉焦点上,而把其他细节都虚化在微弱黑暗的光影之中,这显然是受到卡拉瓦乔那黑影强光的艺术手法的启发。
画笔油彩和整体精神都交相呼应,并且无一笔法重复。
次要人物冷漠、毫无表情,让人想起伦勃朗后半生的蹉跎与境遇。
一道长长的暖色调光和浓郁厚重的台阶在画的底边,使画面沿着方形底座有了纵深的空间感。
伦勃朗运用他自己发明的独特的油画厚堆技法,运用强烈的笔触,更加强化了画面的厚重与沧桑的感觉,也使得画面效果更具深度。
伦勃朗与维米尔在油画技法上对光影的理解作者:刘冰冰来源:《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07期摘要:油画是艺术家进行表达的艺术媒介,只有将色彩、线条、符号等形式因素相结合,才能使油画作品得到很好的表达。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油画创作能通过作品去反映当代的社会意识形态。
不同的油画风格也让我们了解了各个时代不同的美学思想以及技法的形成,给我们的创作和审美都提供了更有意义的借鉴。
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通过技法的表达在艺术作品中传递心灵层面的共通和融合。
从光影技法的角度出发,可以探究油画的奥秘。
关键词:人物;油画技法;光影一、17世纪的伦勃朗与维米尔油画早期就是为宗教服务的,油画早期绘画的内容多以神话传说、宗教故事人物为主,当时的油画家多数将油画用以宣传宗教信仰和传承宗教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美术学者们的不断探索,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传统的绘画又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思想盛行的时候,人们逐渐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束縛,这在美术方面体现尤为深刻。
在15至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发展起来后,油画作品的内容也越来越富有世俗气息,深入了解会发现,其油画作品中的人和物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当时的油画艺术的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17世纪的荷兰,受过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后,宗教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从前了,但是宗教仍然存在,只是人们对宗教的观念产生了变化,所以才有了改革后的新教,而很多贵族也在新教的影响下变得低调、节俭。
这个时期的荷兰包容性强,并且能够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久而久之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时的艺术家们的绘画目标更多地回到了社会生活中,他们经常被雇佣来画一些日常生活、景色以及人物肖像,因画幅尺寸偏小,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且当地人富有商业头脑,当时的荷兰经济十分富足。
艺术家的作品同时也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变得具有商业价值。
当时风俗画很受欢迎,因而伦勃朗与维米尔的风俗画在荷兰有着很高地位。
1.初中课本出现的版画作品:《蒲公英》是一副版画,作者是吴凡。
《斑猫》是一幅版画,作者是美国的雅克。
《桥之春》是一幅版画,作者邬继德。
《初踏黄金路》是版画,作者李焕民。
《秋天的田野》是一副版画,作者是乌克兰的里特维年科。
《面包》是石版画,作者珂勒惠支《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波普艺术,作者安迪.沃霍尔。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黑白木刻)现代李桦《卖血后》(黑白木刻)现代黄新波2.齐白石的作品:《青蛙》是一幅中国写意花鸟画《不倒翁》《莲蓬蜻蜓》兼工带写。
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上半期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的代表画家之一《祖国万岁》3.毕加索的作品:《散昂蒂布的夜渔》是一幅油画。
《格尔尼卡》壁画《哭泣的女人》油画《亲吻婴儿》油画《人像》(线材造型)4.《寒江独钓图》是一幅中国画,作者是南宋时期的马远,他与同时期的夏圭并称“马一角夏半边”《梅石溪凫图》是一幅中国画,作者是南宋时期的马远。
5.《李白诗意图》是一幅中国画,作者是清代的石涛,初中阶段还有他的另一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他是“四僧”之一,另外“三僧”是朱耷、髡残、弘仁。
朱耷号八大山人,作品《杨柳浴禽图》6.梵·高/凡·高,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作品:《白色的果园》《星月夜》《乌鸦群飞的麦田》《向日葵》油画后印象主义画家还有塞尚,代表作《苹果和橙子》。
印象主义画家:莫奈《干草垛》《日出印象》德加《舞台上的舞女》7、浮雕作品:《帝后礼佛图》是北魏时期的浮雕作品《虎门硝烟》,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集中体现“文革”前中国雕塑艺术取得的成就。
《武士像》波斯《垂死的狮子》亚述汉画像砖《西王母伏羲女娲画像》同心结8、雕塑作品:《狮身人面像》埃及《吴哥窟石雕像》柬埔寨《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古希腊《大卫》米开朗琪罗《被破坏的鹿特丹市纪念碑》扎金特(法国)(立体派和表现派兼具)《佛罗里达州的顾客》后现代主义,汉森《双环》和《弓箭手》亨利.摩尔《和平少女》潘鹤王克庆等四人《日日夜夜》张得蒂《李大钊像》钱绍武《击鼓说唱俑》陶塑东汉《铜奔马》青铜雕塑东汉《跃马》《伏虎》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雕《奉先寺卢舍那佛龛》(唐代)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秦始皇兵马俑》秦立志结9、彩塑作品《菩萨》(唐代)甘肃敦煌莫高窟《罗汉》宋代山东长清灵岩寺《侍女》宋代山西太原晋祠《惜春作画》清代天津泥人张(张明山)《大阿福》清代惠山泥人10.吴冠中:《春如线》是一幅中国画《太湖鹅群》是他的油画作品,他是中国20世纪下半期油画本土化的代表画家之一。
名家名画赏析部分1、通过欣赏图片,了解美术名作的基本信息;2、分析作品的表现内容;3、分析作品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4、阐述作品的主题和审美价值。
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春牧图》、《青蛙》、《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油画:《开国大典》、《在激流中前进》、《星月夜》《乌鸦群飞的麦田》、《自由引导人民》《浪子回头》、《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夜巡》《教皇英诺森十世》。
壁画:《格尔尼卡》素描:《血衣》版画:《面包》示例:请从美术作品的作者、作品名、类别、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几个方面分析这幅作品。
作品名:《格尔尼卡》其它代表作:《亚威农少女》《舞蹈者》《三个音乐家》作者:西班牙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类别:壁画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作者运用阴冷的色彩,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型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作品名:《面包》作者:珂勒惠支国籍:德国类别(画种):石版画 1924年画面内容:画面表现了饥饿的儿童和极度痛苦的母亲形象,沉痛的揭露了战争借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艺术特点:画家用简练的线条把痛苦的母亲形象尽显在画面上,把母子三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形象真切动人,使人久久难忘。
作品名:《血衣》作者:王式廓国籍:中国类别:素描画面内容: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
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艺术特点:艺术风格质朴、浑厚。
以写实的手法,从现实主义出发,以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狂的线条对人物细节的虚实处理达到了画面与现实的统一。
作品名:《星月夜》作者:梵∙高国籍:荷兰画种:油画艺术流派:后印象主义画派画面内容:作品展示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
伦勃朗《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十七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以《圣经》比喻浪子的一段文字为蓝本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画面表现的是老人的小儿子,索求家产,远走他乡,放浪形骸,迷途知返,最终回到家中,父子相遇的一刻。
伦勃朗以世俗的场景演绎了神述的比喻。
以世俗生活体现圣经文本¾这是伦勃朗独特的艺术情怀,出于他笔下的圣经题材作品往往是一幅世俗化的生活观照,而出于他笔下的世俗画面往往又是一幅圣事化的隐秘事件。
个体的认信之道与集体的教化之理保持双向的维度,翻开西方艺术史,这是一条清晰的脉络,艺术家在此错综复杂的脉络之中留下了自己认证的指纹。
伦勃朗的这幅《浪子回头》以一个大家门户的前厅为背景,画中的老人已是风烛残年,疲弱的视力已不能帮助他更好地辨认面前的情景,他伸出双手接受失而复得的儿子,那双颤动的手在儿子的背上抚摸着,生命的源流在那儿奔涌着。
衣衫褴褛的浪子身上留下了流浪的印记:他挥霍尽了向父亲索要的资材,时逢歉年,受雇为人放猪,食不果腹,饲料充饥尚求之不得,遂念及家中无尽的好处,回家跪在老人的面前,说道:“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作你的儿子。
”源远流长的微波细水汇入生命的活体,一脉相承的最初时日又回到身边。
伤感的焦点胜过选择喜出望外的瞬间,虽然接下来似乎可以耳闻目睹老人的吩咐和高兴的场面:“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的指头上,把鞋子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但是,眼前我们只能从背景中辨认出四位坐立不一冷漠旁观的其他人物,根据圣经上的文字,人们认定前面的一位肯定是老人的大儿子,双手交叉胸前,面色犹疑,态度暧昧不明。
其他三位人物的身份,人们各有猜测,定论不一。
坐下的一位应该是一位管家,后面的两位是雇佣的仆人,近乎无动于衷的神情寓意复杂的心情难以揣度,但那木讷的表情影射困惑的心理却暗示我们事情还没有结束,大儿子对老人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
艺术家创作时虽然不受文字的限制,但是明确的主题和宽泛的意象都不违背创作的原理,事实上也是,并没有不蒙生意象的主题,也没有不关心主题的意象。
此岸没有可以取悦每一个人的事情,人所思考的只能是人的事情,彼岸的亲临才能让人们一同思考神所喜悦的是什么。
《圣经》中的浪子的比喻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
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
了。
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材。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
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于是去投靠那地
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他恨不得拿猪
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他醒悟过来,就说:
我父亲有多少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么?我
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
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
作一个雇工吧。
于是就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
相离还
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
连与他亲嘴。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
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指头
上,把鞋子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
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
他们就快乐起来。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只是你的这个兄弟是死而活,失而复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