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初中中考生物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171.88 KB
- 文档页数:13
初中生物中考十二个实验
1.分析水中的氧气含量。
用一段水生植物放置于密闭容器中,通过观
察容器内压力的变化来测试水中氧气的含量。
2.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将植物置于不同强度的光下,观察它们所消
耗的二氧化碳量,以及释放的氧气量。
3.验证植物组织的不同。
通过收集不同的植物组织,例如茎、叶和根,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不同结构和组成。
4.观察家蝇的遗传。
通过交配不同颜色的家蝇,观察它们后代的颜色
分布,了解所谓的“遗传规律”。
5.研究细胞的运动。
观察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运动、伸
长和收缩。
6.验证生物的生长条件。
比较相同物种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速度
和形态,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7.比较社会性与非社会性动物的行为。
比较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动物在
交配、栖息和聚集等方面的行为差异。
8.观察生物间的竞争。
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竞争、捕食等互动。
10.研究细菌的转移。
通过观察细菌在不同表面和结构上的生长和转移,理解细菌扩散和危害的机制。
11.观察生物的昼夜节律。
通过比较植物和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长、睡眠和行为模式,了解它们的昼夜节律。
12.验证生态链。
通过观察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例如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寄主和寄生者等,了解生态链和生态平衡。
中考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一、取镜和安放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二、对光展示(举手展示)升: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转:转动转换器(转动时不要触碰物镜,用食指和拇指转动,其他手指紧握成拳),使低倍物镜对准最大通光孔(将光圈转至最大,并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凹面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调: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举手展示)三、观察展示放:把要观察的装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压:用压片夹压住装片降: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侧视: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观察: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看到清晰物像为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观察要求:1.叶的永久横切片:看叶脉,找到膨大的部分(中央大叶脉)移至视野中央2.人血细胞涂片:蓝紫色的点或不规则形状是白细胞的细胞核,看到后移至视野中央四、收镜整理升: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上升2cm左右)后:压片夹平行向后取:取下玻片标本放回原处转: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呈“外八字”)转动通光孔至最小降: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Array竖:反光镜竖直放置归位:把显微镜送回原处(右握左托)银川市2020年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实验一:显微镜观察叶的永久横切片(实验操作时间10分钟)考试学校:第组考试时间:2020年 5 月日考试学校:第组考试时间:2020年 5 月日。
最新中考生物实验题集锦(附参考答案)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如下: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回答:1)步骤①的目的是让叶片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为后续实验提供条件。
2)步骤④中的X是酒精。
3)此实验中,叶片未用黑纸片遮盖的部分遇碘液变成了蓝黑色,黑纸遮盖的部分则没有这种颜色变化,说明:a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2、某同学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根据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自己设计了如下实验:1.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水果甲和水果乙的汁液A和汁液B。
2.将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
3.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1毫升汁液A和汁液B。
4.取2支滴管,分别吸取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2支小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能褪去时为止,记录此时所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
请分析作答:1)不同滴管的一滴试剂的体积是不同的,因此实验步骤3有可能增大实验误差,为了便于准确地比较,应当保持滴管一致。
2)按修正后的实验步骤操作,如果滴入汁液A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滴数比滴入汁液B中的多,则水果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水果乙中的多。
3)修正后的实验方案与课本上的相比,创新之处是使用了榨汁机分离汁液,更加方便快捷。
4)写出一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或蔬菜: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等。
3、请就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水蚤很微小,观察临时装片上水蚤心率要用显微镜和计时器。
(2)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初中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生物学中考复习计划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实验材料和仪器- 显微镜- 薄玻片和盖玻片- 染色试剂(如甲苯胺蓝等)- 细胞培养物(如细菌、酵母菌等)- 显微镜载玻片3. 实验步骤此次实验将以细胞观察和酵母菌的培养为例,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细胞观察a) 准备好显微镜、薄玻片和盖玻片。
b) 取少量的细胞培养物,滴在薄玻片上。
c) 放置盖玻片,使其与薄玻片充分接触。
d) 将玻片放到显微镜装置上,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
e)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情况。
步骤二:酵母菌培养a) 准备好培养基和酵母菌。
b) 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c) 取一小块酵母菌,加入到培养基中。
d) 在培养皿盖上打开一个小孔,以利于氧气的进出。
e) 将培养皿放置到恒温培养箱中,调节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f) 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和产生的代谢产物。
4. 实验结果和讨论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和运动情况、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和代谢产物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并针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解释和推理。
例如,观察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对细胞周期和遗传变异进行讨论;观察到酵母菌产生的气泡,可以对酵母菌的呼吸过程进行讨论。
5.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巩固复习生物学中的相关知识点,提高实验技能,加深对细胞和微生物的理解。
同时,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总结:本次实验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复习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细胞观察和酵母菌的培养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B卷:观察洋葱鳞片xx表皮细胞结构实验内容要点: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实验材料用具:新鲜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清水、干净的纱布、碘液等。
实验要求:1.制作临时装片①用滴管吸取清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刀片和镊子撕取一块透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③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在水滴中④盖上盖玻片⑤用碘液染色2.低倍镜观察①正确对光②安放临时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③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3.绘图根据所观察的物象画图在下列空白处按生物图的常规要求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简图(绘图结束请举手示意,让老师查看)清洁整理实验器具和实验台B卷——观察洋葱鳞片xx表皮细胞步骤准备考核点分值扣分点1.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最好盖玻片和载玻片能保持片。
干燥1分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观察洋葱建议一滴水稍大些水。
1.取材:用刀片在洋葱表皮上划一个0.5cm的小方形,用镊子1分撕取表皮浸入水滴中并xx。
2.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注意盖玻片和水面的缓缓接片的一端,使另一端先接触水1分触,尽量不要有气泡滴,并缓缓盖上,无明显气泡。
3.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可以重复染色次数,尽量要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1分染色效果好染色液浸润标本。
1.取镜、安放、对光:方法正光线不要太暗,以能看清楚1分确,视野明亮。
物象为准2.安放装片:方法正确。
1分3.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并有较多气泡,严重影响观使物象清晰,能分辨细胞各部分1分察,扣0,5分。
图像不清晰结构。
扣0.5分。
1.根据所观察的物像,绘制洋葱实事求是画细胞的形状和结表皮细胞图(以观察实物图像为1分构准)。
标注要准确例如:2.标注:正确标注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名称和图的名称。
(注意:学生绘图结束,一定要举手示意老师观看结果。
)检查三部制作临时装片用低倍镜观察细胞绘图1分分:名称,图像,标注整理实验台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显微镜1分归位。
中考生物实验题型总结中考生物实验题是对学生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考查,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生物实验题,下面对常见的题型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显微镜使用类实验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中考中经常会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例如:“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将视野中的物象从甲图转换为乙图,应如何操作?”对于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在操作方面,要记住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步骤:移动玻片,将需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同时,还要注意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如用手扳动物镜、目镜,或者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等。
二、临时装片制作类实验题制作临时装片是观察细胞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考的常见考点。
比如:“请简述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回答这类问题,要按照以下顺序:擦、滴、撕、展、盖、染、吸。
具体来说,“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或生理盐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撕”是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是将内表皮展平;“盖”是盖上盖玻片,注意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染”是滴加碘液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
此外,还可能会考查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如何避免产生气泡,染色的方法等。
三、探究实验类实验题探究实验是中考生物实验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个探究问题和一些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在回答时,要明确实验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
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例,变量可以是温度、水分、空气等,分别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初中生物中考实验题及答案⒈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A.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D.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⒉从结构上看,铁线蕨比葫芦藓复杂的是()A.能产生种子B.出现了原叶体C.发达的地下茎和较大的羽状复叶D.有了真正的根、茎、叶,根、茎、叶里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⒊下列与松树蒸腾作用较弱不相适应的特点是()A.根部发达B.气孔深陷在表皮下面C.表皮的外面有角质层D.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厚⒋在今年春天松树的雌球花开花时,可见到松枝下面有已散落的种子和只剩下鳞片的球果,这球果是在什么时候传粉,什么时候种子成熟()A.去年春天,去年秋天B.前年春天,去年秋天C.去年春天,今年春天D.去年秋天,今年春天⒌绿色开花植物是指()A.种子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高等植物⒍下列是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共有特征的是()A.胚珠的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着B.均为绿色开花植物C.可产生种子,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D.受精方式为双受精⒎下列关于双子叶植物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B.根大多是直根系,叶大多是网状脉C.花各部分的基数是3D.维管束的排列呈筒状,有形成层⒏生物园里中有以下几种植物,其中在形态结构上与水稻最相似的是()A.向日葵B. 百合C.南瓜D. 棉花⒐细菌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10.引起流行性感冒的微小生物是()A.细菌B.真菌C.动物病毒D.细菌病毒答案题号1 2 3 4 5 6 7 8答案D D A B B C C B题号9 10答案D C。
XX市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训练题(一)《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码、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如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滴瓶、滴管、干净纱布、清水、碘液、洋葱鳞片叶。
实验步骤:1.制作临时装片①用干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并将其展平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正确盖上盖玻片⑤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2.用低倍镜观察细胞⑥显微镜对光⑦安放装片,在视野中央能找到物像⑧物像调至清晰,观察细胞各部分结构3.填图在下面的细胞图中按要求写出细胞结构名称4.结束实验整理和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注意:找到清晰物像后,举手请监考教师确认。
实验报告:在下面的细胞图中标注横线指示的细胞结构名称右图中,[4] ,[5][6] 。
XX市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训练题(二)《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码、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如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消毒牙签、镊子、吸水纸、滴瓶、滴管、干净纱布、清水、碘液。
实验步骤:1.制作临时装片①用干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清水漱净口腔,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上轻刮几下④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⑤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正确盖上盖玻片⑥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2.用低倍镜观察细胞⑦取出显微镜并对光⑧安放装片,在视野中央能找到物像⑨物像调至清晰,观察细胞各部分结构3.填图:在下面的细胞图中按要求写出细胞结构名称4.结束实验:整理和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注意:找到清晰物像后,举手请监考教师确认。
初中生物实验的理论和方法一、生物实验的理论和方法(一)生物实验程序生物科学实验的一般程序为: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二)生物实验的变量、原则生物实验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科学实验应先确定实验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1)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2.实验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①实验原理的科学性。
例如:用碘来检测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
②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例如: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实验中,植物选用天竺葵。
③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例如: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CO 2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通入的空气先经过 溶液除去其中的CO 2,再经过 溶液检验CO 2是否完全除尽,最后才通入装有萌发的种子的密封容器中。
只有经过这样的步骤,才能完全排除干扰因素,证明瓶中的CO 2确实来源于种子的呼吸作用。
④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这是指对于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能简单对待,而应该首先记录,然后整理,最后再经过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透露给我们的最大的信息量。
例如:用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48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占该离子开始浓度的百分比,实验结果如下表:表中的结果因为经过了记录和整理,所以使人一目了然。
观看这个实验结果,首先要看出该实验中设计了哪些对照组,由上表可知,表中出现三组对照:例(1(2(3例 (1)在辐射剂量不同的四组中,作为实验对照组的是第 组; (2)综合考虑上述信息,你认为如何处理柑橘,既能防止霉变,又能较好地保持营养成分? ; (3)除了辐射剂量和贮藏温度,请你再说出一种影响柑橘维生素C 含量的因素: 。
(3)单一变量原则: 该原则可使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使结果更准确。
其含义是:①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
②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九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记录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细胞和鱼鳞细胞
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细胞和鱼鳞细胞,了解细胞结构和特点
实验材料:洋葱、鱼鳞、显微镜、玻璃片、尖头镊子、盐水、试管实验步骤:
1. 取一个新鲜的洋葱,用刀切成较小的块状,并挑选一个透明度较
高的部分。
2. 将洋葱块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使细胞质软化。
3. 用尖头镊子将洋葱细胞挑出,放在盐水中,然后将其挤压,使细
胞质涂布在玻璃片上。
4. 将玻璃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调整显微镜镜头至合适的倍数,观察洋葱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5. 将一片鱼鳞放在玻璃片上,涂布适量盐水,然后用尖头镊子轻轻
挑开鱼鳞上的细胞。
6. 将玻璃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调整镜头至合适的倍数,观察
鱼鳞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实验结果:
1. 洋葱细胞呈现多角形的形状,细胞壁清晰可见,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细胞核和细胞质。
2. 鱼鳞细胞呈现扁平的形状,细胞间排列整齐,细胞核较小,细胞内含有色素颗粒。
实验结论:洋葱细胞和鱼鳞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洋葱细胞呈多角形,鱼鳞细胞呈扁平形状。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特点和结构。
蚂蚁的觅食行为【设计意图】《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实验。
教材本身设计方案中使用了糖、面包、辣椒酱、醋、放大镜、纸盒等材料,是将蚂蚁放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内进行操作。
我觉得有如下缺陷:1、由于纸盒中的空间是开放的,物品之间很容易发生串味,对蚂蚁觅食产生干扰。
2、醋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纸盒中空气流动慢,挥发的醋酸会掩盖糖、面包等的气味,以嗅觉取食的蚂蚁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3、探究变量无法控制,很难得到明确的结论。
为此我对原装置做了改进,我认为我的装置及操作具有如下优点:1、在装置的四角各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可最大程度避免物品之间的串味现象。
2、将盛有蚂蚁的容器放在装置的中间,可保证蚂蚁出来后到四角的距离相等,即使开始嗅不到气味,它向四角寻找的概率也相同,避免运动距离成为变量而影响探究结果。
3、该装置可整体移动,演示时也可送到学生面前,保证了清晰度和可信度,还能避免散件组装之繁琐。
4、外观透明,便于观察。
不足之处:1;有玻璃材料,不便于大量搬运,可能有安全隐患。
2、木质材料,易吸附异味而不易清洗,影响重复使用的次数。
【实验目标】1、知识目标⑴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⑵帮助学生了解蚂蚁最喜欢的食物类型。
2、能力目标⑴运用所学知识知识,借助大胆设想并加以验证,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⑵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并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明确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⑵帮助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⑶认识生物的生存技能对生物种群延续的意义。
【实验内容】1、实验名称:《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实验2、实验原理:蚂蚁是一种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他们的活动离不开明确的分工与协作。
蚂蚁群体通常分为工蚁、兵蚁、雄蚁、蚁后,它们各司其职,保证了蚂蚁家族的繁衍与正常运转。
蚂蚁之间交流信息的方式是借助头顶的触觉和腹部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
3、实验器材:木屑、油条、玉米面、白糖、培养皿、表面皿、白纸等。
初中生物实验中考探究题(附答案)1.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
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而影响观察。
(2)________(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_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机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________来表示。
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某个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①实验选材: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盆栽银边天竺葵。
备注:银边天竺葵由于叶片边缘部分没有叶绿素,所以呈现出黄白色,所以称为“银边”。
②黑暗处理:实验前2-3天,把盆载银边天竺葵放于暗处。
③光照处理:将盆栽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④水浴加热:取其中一张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
⑤清水漂洗:待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⑥滴加碘液: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该实验是否有对照?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3)该实验选用酒精来溶解________,因此,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酒精将变为________色。
(4)“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是利用了________遇到碘液会变蓝色的原理。
(5)如果该实验正常进行,可以观察到叶片银边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绿色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6)某小组进行实验时,发现滴加碘液后,叶片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都未变蓝色,请推测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2024年中考生物实验题大纲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要求学生掌握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拭玻片、滴加清水、取材、展平、盖片、染色等。
观察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并能绘制简单的细胞结构图。
2、制作并观察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掌握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与植物细胞装片制作的区别(如滴加生理盐水)。
观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二、细胞分裂与分化1、观察细胞分裂的切片识别不同阶段的细胞分裂图像,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观察细胞分化的实例观察植物或动物组织切片,区分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
了解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的过程。
三、植物的生理作用1、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二氧化碳和叶绿体。
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淀粉)。
2、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消耗氧气。
探究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3、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利用实验装置观察蒸腾作用的现象。
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四、种子的萌发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实验探究水分、温度、空气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记录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观察种子的结构识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比较不同种子结构的异同。
五、动物的生理作用1、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消化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
2、观察心脏的结构识别心脏的各个腔室、瓣膜和血管的连接。
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3、探究尿液的形成过程利用模型或图片,了解肾单位的结构。
分析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过滤和重吸收。
六、生态系统1、制作生态瓶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瓶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调查校园或社区的生态系统选择校园或社区的某一区域,调查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绘制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中考生物实验《观察生物细胞的结构》一、材料器具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刀,滴管,纱布,吸水纸,擦镜纸,消毒牙签;凉开水,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二、实验步骤1.清点。
选择、清点所需材料器具。
2.准备。
安装显微镜,并进行对光。
3.擦拭。
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4.取材。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
用凉开水漱口,取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涂抹几下(或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用镊子将它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5.盖片。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将盖玻片缓缓放下。
6.染色。
从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7.安放装片。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8.调焦观察。
从侧面注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装片2毫米处。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
移动装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清晰的物像。
(举手示意,请监考老师评价)9.绘图。
绘制一个观察到的细胞简图,并标注名称。
10.整理。
整理材料器具。
《观察生物的组织或器官》一、材料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蚕豆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双面刀片、小木板、培养皿、毛笔、滴管、纱布、吸水纸、擦镜纸;清水。
二、实验步骤1.清点。
选择、清点所需材料器具。
2.准备。
安放显微镜,并进行对光。
3.擦拭。
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4.取材。
取新鲜叶片平放在木板上,捏紧刀片,切取薄片放入清水中。
5.选材。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蘸出最薄的一片展放在水滴中。
6.盖片。
加盖盖玻片,吸去多余水分,制成临时切片。
7.观察。
放置切片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叶片的结构。
8.整理。
整理材料器具。
(整理完毕向监考老师报告)《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一、材料器具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载玻片,抹布,擦镜纸(备用);清水等。
初中生物中考实验题汇总一、显微镜的使用1、目的要求:(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2、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3、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
4、认识显微镜的构造(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
(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
(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
(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5、显微镜的使用:(1)对光:A、转粗升;B、转转换器,低镜对准通光孔;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知道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2)安放装片。
(3)观察:A、从侧面注视物镜2毫米处;B、左缓缓上升;C、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象移动方向。
(4)整理和存放。
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
C、最低竖立。
D、原处。
讨论: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1、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
(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
2、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
3、方法步骤: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
(1)制作临时装片;(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
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三、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