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p43)实验用品:洋葱,稀碘液,清水,吸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刀片、显微镜(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p47)实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滴管、消毒牙签、擦镜纸、纱布、吸水纸。
(三)徒手切片和观察叶片的结构(p113)实验用品:新鲜叶片,清水,双面刀片(两个,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显微镜实验一: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器材:大、小烧杯,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淀粉糊,清水、碘液等。
实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2号,然后各注入2毫升浆糊。
2.取唾液:用凉开水漱口后,略微张开口,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将下唇搁在一个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杯中。
3.向1号试管内滴入清水2毫升,向2号试管里滴入已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震荡着两个试管。
4.同时把这两个试管放在盛有37℃左右温水(用温度计测得)的烧杯里。
约过5分钟,同时取出这两个试管,冷却。
5.向冷却后的这两个试管里,各滴入两滴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1号试管里的浆糊变成了蓝色;2号试管里的浆糊没有变成蓝色。
6.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7.实验完毕,整理材料用具。
实验二: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1.从米饭或馒头上取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上。
2.在碎屑上滴一滴碘酒。
3.观察米饭或馒头颜色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4.取一些鸡蛋清,分别放进两只烧杯里。
5.其中一只加入少量开水,并迅速搅拌。
6.观察两只烧杯中的现象。
7.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8.拿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
9.用牙签蘸很少一点食用油点在白纸上。
10.比较两张白纸上的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取一蚕豆叶片,把叶片的背面向里折叠,然后从折断处轻轻撕拉。
2.在折断处找到白色薄膜,这就是叶的下表皮。
3.用镊子夹取一小片下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生物学实验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题
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有哪些类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 光学显微镜:通过透射光进行观察,可放大1000倍以上,适
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等微观结构。
- 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子束进行观察,可放大100,000倍以上,适用于观察更小的结构,如细胞器和分子。
第二题
如何进行DNA的提取实验?请列出步骤。
参考答案:
1. 取一定数量的细胞或组织样本。
2. 加入细胞破碎液,使细胞膜和核膜破裂,释放DNA。
3. 加入蛋白酶,去除细胞中的蛋白质。
4. 加入盐溶液,使DNA沉淀出来。
5. 用酒精洗涤和离心,将DNA得到干净。
6. 用缓冲液溶解DNA,制备DNA溶液。
第三题
实验室中常用的分光光度计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 单波长分光光度计:通过选择特定波长的单色光测量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比尔-朗伯定律计算物质浓度。
-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同时使用两个波长的光进行测量,可消除样品本身颜色的影响。
- 可见-紫外吸收光度计:可测量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光度,适用于不同波长范围的实验。
...
(继续完成其他试题和参考答案)。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试题一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二、检查实验用品1、实验用品:火柴,小烧杯,天平花生种子或其他食物,温度计,试管,解剖针,酒精灯,组装好的铁架台及其附属结构,清水等。
2、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三、实验步骤、结果1、在试管里加入适量清水并安装试管,插入温度计。
注意温度计前端不要接触到试管底,记录起始温度。
2、取1g干燥的食物,用解剖针固定食物,在酒精灯上点燃后迅速移入试管下方,对水进行加热。
3、待食物燃尽时,记录最终的水温。
实验结论:四、整理实验器材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试题二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认识叶片的结构。
二、检查实验用品1、实验用品:叶片横切面永久切片,显微镜。
2、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三、实验步骤、结果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观察。
2、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永久切片,分清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3、实验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在叶片结构示意图中填写相关结构名称。
①②③④⑤四、整理实验器材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试题三临时装片的制作和番茄果肉细胞的观察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掌握绘制生物镜像图的方法。
二、检查实验用品1、实验用品: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滴管,纱布,吸水纸,显微镜,番茄,镊子,解剖针,清水。
2、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三、实验步骤、结果1、调试显微镜。
2、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3、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4、绘制番茄果肉细胞的镜像图并标出各结构名称。
四、整理实验器材。
初中⽣物实验操作试卷(⼀)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细胞的临时装⽚(p43)实验⽤品:洋葱,稀碘液,清⽔,吸管,镊⼦,载玻⽚,盖玻⽚,吸⽔纸,纱布,⼑⽚、显微镜(⼆)使⽤显微镜观察⼈的⼝腔上⽪细胞(p47)实验⽤品:显微镜、载玻⽚、盖玻⽚、稀碘液、滴管、消毒⽛签、擦镜纸、纱布、吸⽔纸。
(三)徒⼿切⽚和观察叶⽚的结构(p113)实验⽤品:新鲜叶⽚,清⽔,双⾯⼑⽚(两个,并排在⼀起,⼀侧⽤胶布粘牢),载玻⽚,盖玻⽚,培养⽫,滴管,吸⽔纸,纱布,⽑笔,显微镜实验⼀:⼝腔对淀粉的消化作⽤器材:⼤、⼩烧杯,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淀粉糊,清⽔、碘液等。
实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2号,然后各注⼊2毫升浆糊。
2.取唾液:⽤凉开⽔漱⼝后,略微张开⼝,⾆尖抵在下颌门齿的下⽅,约3分钟,将下唇搁在⼀个⼩烧杯⼝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杯中。
3.向1号试管内滴⼊清⽔2毫升,向2号试管⾥滴⼊已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震荡着两个试管。
4.同时把这两个试管放在盛有37℃左右温⽔(⽤温度计测得)的烧杯⾥。
约过5分钟,同时取出这两个试管,冷却。
5.向冷却后的这两个试管⾥,各滴⼊两滴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1号试管⾥的浆糊变成了蓝⾊;2号试管⾥的浆糊没有变成蓝⾊。
6.举⼿⽰意监考教师检查。
7.实验完毕,整理材料⽤具。
实验⼆:鉴定⾷物的主要成分1.从⽶饭或馒头上取⼀些碎屑,放在载玻⽚上。
2.在碎屑上滴⼀滴碘酒。
3.观察⽶饭或馒头颜⾊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4.取⼀些鸡蛋清,分别放进两只烧杯⾥。
5.其中⼀只加⼊少量开⽔,并迅速搅拌。
6.观察两只烧杯中的现象。
7.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8.拿⼀粒炒熟的花⽣种⼦,放在⽩纸上,⽤⼒挤压。
9.⽤⽛签蘸很少⼀点⾷⽤油点在⽩纸上。
10.⽐较两张⽩纸上的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植物叶表⽪的⽓孔1.取⼀蚕⾖叶⽚,把叶⽚的背⾯向⾥折叠,然后从折断处轻轻撕拉。
2.在折断处找到⽩⾊薄膜,这就是叶的下表⽪。
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A组(30分钟)学校姓名参赛号得分一、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共50分)1、操作过程(25分)2、实验效果(15分)3、绘制一个观察到的表皮细胞结构简图(10分)二、蛋白质的检测(共50分)1、操作过程(25分)2、实验效果(15分)3、写出操作过程(5分):4、实验现象及结论(5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B组(30分钟)学校姓名参赛号得分一、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共50分)1、操作过程(25分)2、实验效果(15分)3、绘制一个质壁分离细胞结构简图(10分)二、维生素C的检测(共50分)1、操作过程(25分)2、实验效果(15分)3、写出操作过程(5分):4、实验现象及结论(5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C组(30分钟)学校姓名参赛号得分一、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共50分)1、操作过程(25分)2、实验效果(15分)3、绘制一个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简图(10分)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共50分)1、探究过程(25分)2、实验效果(15分)3、作出假设(5分):4、实验现象及结论(5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D组(30分钟)学校姓名参赛号得分一、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共50分)1、探究过程(25分)2、实验效果(15分)3、实验现象及结论(4分)4、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6分):二、制作并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共50分)1、操作过程(25分)2、实验效果(15分)3、简答: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10分)答:。
(六)制作叶的徒手切片及观察结构(学生分组实验)组别姓名考号成绩1、组装、调试显微镜(3分):(1)、正确取放显微镜(1分); (2)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分);(3)、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分)。
2、制作临时切片(4分):(1)、把新鲜叶片放在载玻片上,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迅速切割叶片,方向正确(1分); (2)、每切一次,刀片蘸一下水,切数次,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1分);(3)、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1分);(4)切片无气泡(1分)。
3、观察(2分):(1)、用低倍镜观察对焦清晰(1分); (2)、叶片在视野中央(1分)。
4、整理仪器(1分):(1)、将显微镜复原,安放好; (2)、清洁载玻片,盖玻片及桌面。
考核监考员签名:年月日(七)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水分(探究实验)组别姓名考号成绩一、清点器材:(1分)(1)检查材料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1分)二、实验:(4分)(1)、实验设计和操作用药勺取少量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
(1分);(2)、用试管夹住试管口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加热时,要先将试管均匀加热,然后固定给种子加热。
否则扣0.5分;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否则扣0.5分)(3分)三、实验现象。
(3分)要加热至试管内壁上出现小水珠,判断种子中含有水。
(实验现象须经老师过目,同时将结论汇报给老师。
)四、实验结论:(1分)五、整理(1分)实验器材洗净复位,实验台整理干净。
考核监考员签名:年月日(八)探究胆汁的作用(探究实验)组别姓名考号成绩实验目的:探究胆汁有乳化脂肪的作用,将脂肪转化成脂肪颗粒。
一、实验器材准备。
(2分)(1)、准备两只试管、两个量筒、玻璃棒、一只猪胆、菜籽油。
(1分)(2)、将猪胆刺破,将胆汁装入烧杯中备用。
(1分)二、实验过程。
(4分)(1)、两个试管(A、B)中分别倒入2毫升菜籽油。
(1分)(2)、分别向A试管倒入2毫升胆汁,B试管倒入2毫升清水。
附件1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完成下列基本操作(30分)1、读出你所使用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2分)目镜_______倍,物镜_______倍,整台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2、用吸管从滴瓶中吸一滴水于载玻片的中央。
(8分)3、选用10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10分)二、完成下列探究实验:(70分)实验课题: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操作内容: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30分)2、用低倍镜观察临时装片。
(30分)3、整理仪器。
(10分)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用品:洋葱鳞片叶、稀碘液、清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刀片。
考核监考员签名_____________年月日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完成下列基本操作(30分)1、读出你所使用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2分)目镜_______倍,物镜_______倍,整台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2、用吸管从滴瓶中吸一滴水于载玻片的中央。
(8分)3、选用10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10分)二、完成下列探究实验:(70分)实验课题: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操作内容:1、制作番茄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
(30分)2、用低倍镜观察临时装片。
(30分)3、整理仪器。
(10分)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用品:成熟的番茄、稀碘液、清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滴管、纱布、吸水纸、刀片。
考核监考员签名_____________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完成下列基本操作(30分)1、读出你所使用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2分)目镜_______倍,物镜_______倍,整台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一、选择题1.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时,我们常用的染色剂是:A.碘液B.生理盐水C.清水D.酒精(正确答案)2.下列哪项不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A.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正确答案)B.观察时,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C.转动转换器时,可以直接用手扳动物镜D.对光时,应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下列哪项不是菜豆种子的结构?A.种皮B.胚乳(正确答案)C.胚D.子叶4.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B.将撕下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C.用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观察(正确答案)D.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叶绿素(正确答案)B.杀死叶片中的细胞C.使叶片变得更柔软D.提取叶片中的有机物6.下列哪项不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A.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身体B.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C.等小鱼安定后再观察D.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正确答案)7.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A.清水处理过的淀粉糊B.唾液处理过的淀粉糊(正确答案)C.未加任何处理的淀粉糊D.以上都变蓝8.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目镜B.对光时,应使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观察时,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右眼睁开(正确答案)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外…………内…………初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某一物像,发现它在视野的右下方,要使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移向( ) A .左下 B .左上 C .右下 D .右上 2.当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操作者的眼腈一定要看着( ) A .目镜 B .物镜 C .镜茼 D .粗准焦螺旋 3.怎样在显微镜视野内寻找洋葱表皮细胞( ) A .在镜筒上升过程中用右眼寻找 B .在镜筒上升过程中用左眼寻找 C .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用右眼寻找 D .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用左眼寻找 4.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是( ) ①将观察材料浸入水中展开 ②盖好盖玻片 ③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撕下或挑取少许材料 ⑤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⑥将观察材料进行染色. A .④⑤③①②⑥ B .④⑥⑤③①② C .⑤③④①②⑥ D .⑤③④⑥①② 5.下列哪一组镜头,使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目最多( ) A .物镜4×,目镜10× B .物镜10×,目镜10× C .物镜40×,目镜10× D .物镜40×,目镜12.5× 6.如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 ) A .液泡之右;顺时针 B .液泡之左;逆时针 C .液泡之右;逆时针 D .液泡之左;顺时针 7.使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该( ) A .低倍镜,小光圈 B .高倍镜,大光圈 C .低倍镜,大光圈 D .高倍镜,小光圈 8.如图所示,挑取番茄的果肉细胞制成的是( )……○…………订……○…:___________班级:_______……○…………订……○… A .切片 B .涂片 C .装片 D .以上三者 9.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可用干净的抹布擦一擦;②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能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这时的目镜、物镜、通光孔等应该在一条直线上;③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应尽量大而厚;④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⑤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⑥视野中观察的细胞偏左下角,要移动到中心时,应向右上角移动玻片;⑦小华同学已看到清晰的细胞物像了,小英同学坐在她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就将显微镜移动到自己的身前.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④⑤⑥⑦ C .②④⑤⑥ D .②④⑤ 10.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将观察材料浸入水滴中并展平 ②盖好盖玻片 ③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④撕取或挑取观察材料 ⑤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⑥将观察材料进行染色.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⑤②④⑥ C .⑤③④①②⑥ D .②③④⑥①⑤ 11.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12.物镜安放在显微镜的( ) A .转换器上 B .镜筒上 C .载物台上 D .遮光器上 13.小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要想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 ) A .转动转换器 B .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C .调节粗准焦螺旋 D .调节细准焦螺旋 14.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若目镜不变,先用10×物镜,后转换为40×物镜,则视野中( ) A .细胞变大,细胞变多 B .细胞变大,细胞变少 C .细胞变小,细胞变少 D .细胞变小,细胞变多 1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 .10×和10× B .10×和40× C .5×和10× D .5×和40× 1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组镜头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 .物镜10 目镜5 B .物镜40 目镜10 C .物镜10 目镜16 D .物镜40 目镜16 17.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面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订……线………_______班级:_______…○…………订……线………要将图1转化为图2,所列A 、B 、C 、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该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换用较小的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玻片标本. A .甲→乙→丙→丁→戊 B .丁→乙→丙→戊 C .戊→丁→乙 D .戊→丁→丙→乙 18.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下列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所看到细胞个体最小的组合是( )A .5×、10×B .10×、10×C .10×、40×D .5×、40× 19.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像在左上方,为使物像放正中央,应将装片( ) A .往右下方移 B .往右上方移 C .往左下方移 D .往左上方移 20.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⑥⑤ C .②③①④⑥⑤ D .②③①④⑤⑥参考答案1.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所以选:D2.解: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眼睛观察的部位有这样几种:对光时,眼睛看着目镜内,手转反光镜,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反方向转到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时,左眼看着目镜内寻找物象;找到物象幷调至清晰后,左眼观察,右眼绘图.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避免损坏玻片,眼睛一定要看物镜所以选:B3.解:显微镜使用步骤包括:1、对光2、安放装片3、观察4、整理和存放此题考查的是第三步观察:(1)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装片2毫米处.(2)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3)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依据观察中的(2)可知答案所以选:B4.解: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3、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4、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然后用镊子轻轻压一下,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③④①②⑥所以选:C5.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就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就越多.如果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用放大的倍数越小的,ABCD中放大的倍数最小的是A所以选A6.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是液泡之左;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逆时针所以选B7.解: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所以选:C8.解:玻片依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依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所以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临时装片所以选:C9.解: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要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抹布擦;故①说法错误②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能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这时的目镜、物镜、通光孔等应该在一条直线上;②的说法正确③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应尽量薄而适中不是“大而厚”;③说法错误④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④的说法正确⑤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⑤的说法正确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标本时,观察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显微镜下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偏左下角,要移动到中心时,应向左下角移动玻片;⑥说法错误⑦小华同学已看到清晰的细胞图象了,小英同学坐在她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就将显微镜移动到自己的身前.光线发生了变化,应重新对光.⑦说法错误故以上说法正确的有②④⑤所以选D10.解:制作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1洁净玻片;2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取材料;4把薄膜放置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用解剖针轻轻的在水滴中展平;6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7染色: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所以选:C11.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D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③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而图④中的细胞体积最大,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①和②中①的细胞体积比②的大,所以亮度①小于②.故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③②①④所以选:C12.解:A、在转换器上有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故满足题意.B、镜筒的上面是目镜,镜筒的下面是物镜.故不满足题意.C、载物台上有压片夹、遮光器和通光孔.故不满足题意.D、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光线较小时用小光圈.故不满足题意所以选:A13.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所以要重新调节反光镜的角度,重新对光所以选:B14.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依题意,若目镜不变,先用10×物镜,后转换为40×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4倍.所以视野中细胞变大、数目变少所以选:B15.解:A、目镜是10×,物镜是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B、目镜是10×,物镜是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C、目镜是5×,物镜是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0×D、目镜是5×,物镜是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0×由上可见选项B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所以选:B16.解: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在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应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A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B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C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6×10═160倍;D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6×40═640倍.A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所以选:A17.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2中的物像比图1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具体操作应为: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是如何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所以选:C18.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细胞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选项A放大50倍,选项B放大100倍,选项C放大了400倍,选项D放大了200倍,只有A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所以选:A19.解: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所以选D20.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挑取少量番茄果肉.放在水滴中;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⑥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⑤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选:B。
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是汉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实验完毕后取下载玻片,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目镜和物镜,放回镜盒内(或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将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实验现象与结论:1、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上--- e------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试题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漱口2、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3、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4、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5、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扁平细胞后再换上高倍物镜,移动玻片标本寻找一个清晰、完整的细胞,从外到内辨认细胞的结构。
画图: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是汉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实验完毕后取下载玻片,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目镜和物镜,放回镜盒内(或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将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实验现象与结论:
1、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上--- e------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
试题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漱口
2、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3、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4、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5、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扁平细胞后再换上高倍物镜,移动玻片标本寻找一个清晰、完整的细胞,从外到内辨认细胞的结构。
画图: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2)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各部分结构。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剥去菜豆种子外面的种皮,可以看到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
2、玉米种子最外面一层结构是由果皮和种皮共同构成的,质地坚韧与菜豆种子的种皮一样,都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
3、用放大镜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胚。
它可分为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四部分。
试题四观察种子的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2)右手捏紧捏紧刀片,沿着一定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醮一下水),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清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2、观察叶片的结构
(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临时装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装片片。
(2)认真观察,分清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发现下表皮的保卫细胞较多。
4、画图: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其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
试题五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A、B分别用刀切碎、拌匀,C不做任何处
理,为对照。
2、用凉开水漱口,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
约一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
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
3、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号1、2、3。
分别将A、B、C放入3支试管中,再1号试管中注
入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注入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但不进行搅拌。
最后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4、5到1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然后观察并记录试管中颜色变化。
现象与结论:试管中颜色变蓝的是2好试管、3号试管;没有变蓝的试管是1号试管,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试题六观察动物小肠的内部结构
实验步骤:
将小肠洗净并剪成3—4cm长的小段。
区分小肠的内外表面,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看看小肠内表面上有什么特点。
实验结论:
小肠内表面的特点: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
试题七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并在尾鳍上放载玻片。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观察其中的血流情况,可发现其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观察不同血管的管径大小和其中的血液流动速度有什么特点。
注意:观察的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实验现象:
1、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
试题八:观察心脏的结构
1、先观察心脏的外形,心脏的外形像桃子;再用手捏心房壁(心脏上方)和心室(心脏下
方)壁,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可以发现心房壁比心室壁薄;然后捏心室的两侧壁,可以发现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2、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
参照模型观察心脏的四个腔,通过观察可知:两个心房之间是不相通的,两个心室之间是不相通的。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两者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相连,两者之间有动脉瓣。
3、观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通过探究和观察可以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
其中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下腔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
试题九: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1、取一个气球,往里灌进少量的水,将饮料吸管插进气球口,用手压扁吸管,然后用橡皮
筋扎紧气球颈部。
2、将饮料吸管折过来后,用另一根橡皮筋扎紧。
3、将硬塑料板剪成两个尾鳍形状的硬塑料片和一个塑料刀。
4、把剪成尾鳍形状的硬塑料片放在气球颈部两侧,用一根橡皮筋扎好后,用订书机把两片
“塑料尾鳍”的边沿订在一起。
然后将塑料刀从下向上插入两片之间。
把这个模型“鱼”
放入一盆水中。
5、用一个手指轻轻按住“鱼”的前部,再拨动塑料刀,是“鱼”的“塑料尾鳍”左右摆动,
观察这条“鱼”能否前进。
实验结论:
这条“鱼”在游泳时,摆动它的“尾鳍”,说明鱼的尾鳍作用是产生前进的动力。
试题十:观察蚯蚓
1、根据你的经验,为蚯蚓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取一个大小适中的容器,放入适量的
含腐殖质的土壤,并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然后在土壤中放入几条活蚯蚓,再在土壤上放入一些菜叶、果皮等。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它的身体分为许多体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
(3)用湿手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3、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作比较。
实验现象与结论:
1、蚯蚓适于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常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2、蚯蚓的外部形态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在身体前端有一个环带。
3、用湿手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感觉,这是因为触摸到了蚯蚓的刚毛。
4、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时,会发出吱吱声。
蚯蚓运动时,先固定后部,再往前伸长。
再固
定前部,然后收缩身体的后部。
蚯蚓在粗糙纸上的运动与它在玻璃板上的运动相比较要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