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介入治疗处理流程与最新专家共识
- 格式:ppt
- 大小:9.34 MB
- 文档页数:31
脑梗死介入治疗工作安排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CSCQICC2018】葛均波:CTO介⼊治疗的中国⽅略与路径推荐2018年3⽉,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治疗俱乐部(CTOCC)起草并发布了《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治疗推荐路径》专家共识。
9⽉8⽇,在中华医学会第⼆⼗次全国⼼⾎管年会暨第⼗⼆届钱江国际⼼⾎管病会议(CSC&QICC2018)上,来⾃复旦⼤学附属中⼭医院葛均波院⼠对冠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CTO)介⼊治疗的中国⽅略与路径进⾏了解读。
葛均波院⼠作报告CTOCC中国CTO PCI推荐路径CTOCC中国CTO PCI推荐路径流程图如下图所⽰。
CTOCC中国CTO PCI推荐路径流程图详解1.双侧造影⽬前,双侧冠脉造影是CTO介⼊的基础,其主要为多体位双侧造影,如患者⽆严重禁忌证均应进⾏。
因此,CTO 介⼊⾼⼿⾸先应做好双侧造影。
双侧造影需重点关注CTO病变近端(残端形态、闭塞端是否存在较⼤分⽀⾎管)、CTO病变体部(钙化、迂曲、闭塞段长度)及CTO病变远端(远端纤维帽形态、闭塞远端是否存在较⼤分⽀⾎管或闭塞远端是否终⽌于分叉病变处、闭塞段以远⾎管是否存在弥漫性病变)的解剖结构。
同时,还应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可利⽤的侧⽀⾎管。
此外,多层螺旋CT(MSCT)可以弥补双侧造影之外的信息,特别是对于既往介⼊尝试失败或具有复杂解剖结构(如严重迂曲、开⼝起源异常、起始部完全闭塞)的CTO病变。
2.初始策略制定正逆向介⼊治疗策略都只是开通CTO的技术,不存在更优或更劣的情况,可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选择。
(1)对于有锥形残端的CTO病变,初始策略推荐正向介⼊治疗。
对于⽆锥形残端或解剖结构不明确的CTO病变,如有可能,可在⾎管内超声(IVUS)指引下进⾏正向介⼊治疗。
(2)直接正向夹层再进⼊技术(ADR)策略:⽤于既往正向介⼊治疗尝试失败、侧⽀⾎管条件不佳或既往逆向介⼊治疗失败,且闭塞段以远⾎管⽆严重弥漫性病变、着陆区不累及较⼤分⽀⾎管、闭塞段长度⼤于20 mm的情况。
心内科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及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心内科介入诊疗技术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确保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实施细则及流程。
介入诊疗操作工作流程和要求一、术前准备(一)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
对伴有全身严重疾病(如严重的冠心病,严重的肝肾疾病和血液疾病、近期发生脑中风等)患者拟行动脉支架置入术时要特别慎重。
凡预期效果不佳,风险性大者均应组织相关介入专业医生集体会诊后确定,必要时报医务部(院区业务部、市北院区管理部)或业务部审批,其他适应症、禁忌症遵照诊疗规范执行。
(二)术前检查:除急诊手术外,择期患者均应完善各项检查。
必查项目有心电图,血、尿常规及出、凝血常规、肝炎病毒学指标及相关病变部位的影像学检查等资料。
(三)术前用药:应针对存在的合并症和身体异常指标充分进行术前准备,如降血压,降糖,降血脂,停止和或应用抗血小板凝集等药物,对症处理等。
(四)术前讨论与术前小结:所有介入治疗方案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病例应请相关专业的介入操作医师参加,必要时应组织全院会诊并报医务部(院区业务部、市北院区管理部)。
讨论应对患者相关检查和血管造影所见及拟实施的介入治疗方案,对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要根据患者病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因病施治,合理治疗。
病历讨论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最终由科主任或主持人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及手术方案,讨论结束后及时做好记录。
(五)加强科室间协作。
凡拟请其它科室协助实施介入诊疗操作,必须由主治医师职称或以上的人员签署会诊单并提前送达受邀科室,被邀科室应安排专人负责会诊(不超过24 小时完成),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会诊单的要求予以安排。
预计风险很大的手术应提前和心外科、ICU、麻醉等科室沟通好,以便随时取得支援。
(六)术前谈话与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主管医师应对手术的基本情况向患者或代理人预先进行沟通谈话,经过会诊确定手术后,由手术医师亲自谈话。
预计风险较大的治疗性介入手术应由手术者和科主任共同向患者全体家属交待手术的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和相关费用等。
CTO介入治疗新探索——经同侧桡、肱动脉途径和技术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作者:吴铿CTO介入治疗路径问题CTO介入治疗(PCI)往往需要对侧冠脉造影以显示病变、远端血管、侧枝循环和证实导丝到达远端血管真腔等,通常采用:⑴PCI经股动脉(TFI)和对侧造影经桡动脉(TRI)途径;⑵PCI经双侧TFI途径;⑶PCI经双侧TRI途径。
近年来TRI技术发展和普及很快,对比TFI具有血管穿刺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舒适恢复快等明显优点,因此C TO介入治疗也较多采用双侧TRI途径。
由于桡动脉解剖特点多数适合使用6F指引导管,因此对复杂CTO必需使用7F指引导管极为不利,为解决此难题而不用TFI,笔者设想:7F指引导管必要经肱动脉(TBI)途径及5F造影管对侧冠脉造影经同侧TRI途径,多数情况使用右侧TRI及TBI。
CTO介入治疗经同侧桡、肱动脉途径和技术较少见报道,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检验。
CTO介入治疗路径新探索笔者于2008年2月开始试行该途径和技术至今完成CTO介入治疗90例,同期88例CT O(两组基线条件无差异)采用7F指引导管TFI和5F造影管对侧造影TRI途径技术,两组进行随机平行前瞻对照研究。
结果显示,安全性:TBI对比TFI,无明显血管和神经损伤、无大出血、无严重血管反应等并发症,非严重出血、血肿、疼痛和肢端麻木发生率16.7%(15/90)对25.0%(24/88)有明显差异(P<0.05),前者优于后者;两组TRI并发症例如疼痛、血肿、肢端麻木、假性动脉瘤和桡动脉闭塞等发生率11.1%(10/90)对11.4%(1 0/88)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随访各50例6个月以上,TBI无狭窄、血栓和闭塞等并发症发生,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2.2%(2/90)对5.7%(5/88)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1),前者优于后者。
有效性:TBI对比TFI,CTO介入治疗成功率91.1%(82/90)对89.7(79/88)、手术时间133±80min对141±95min、对比剂用量310±86ml对330±93m l、曝光时间63±36min对60±42min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指引管支撑性能、介入耗材也无明显差异。
CTO病变血管介入治疗策略重点内容慢性完全闭塞(CTO)是动脉的完全或者几乎完全阻塞,通常定义为存在>3个月。
由纤维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成,在近端和远端具有纤维帽。
动脉会在CTO周围形成它们自己的侧支旁路血管,以向远端动脉提供血流,侧支血管的流量可能不能完全代偿由原有正常的血管所提供的流量。
下肢血管病是引起PVD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占PVD病例的近80%,下肢血管疾病有症状的患者中有一半存在慢性完全闭塞,这些患者常合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将5年死亡率:在间歇性跛行的病人中,增加50%,在重症肢体缺血(CLI)2 的病人中, 增加60%-70%。
每年多达160,000例PAD患者接受截肢手术,在这些病例中,有60-70%的截肢属于一期干预。
2年期有15%膝下血管成形术(BKA)一期成功的患者会转变为膝上血管成型术(AKA),另外15%的患者接受对侧的大截肢手术。
患者开始可能表现为跛行(锻炼后腿部疼痛、紧张或者虚弱,休息后缓解),疾病发展和灌注不足会导致重度下肢缺血(CLI):肢体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坏疽,截肢手术。
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动脉粥样硬化症系统化表现,合并症常常使外科手术富有挑战性。
血管腔内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优势在于:微创,住院治疗时间短,致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产生的住院花费较低。
为将来的搭桥手术储备血管,但是,在20%的病例中,因为标准导丝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了再通尝试的失败,继而外科旁路术成为恢复缺血肢体血流的必要手段。
对于传统的导丝技术,CTO通常位于血管弯曲的部位,这些部位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壁重塑,软导丝不能提供足够的轴向力以达到可靠的推进,较为坚硬和更具探路性的亲水性导丝的使用提高了开通和治疗髂动脉和SFA闭塞的成功率,但是,在CTO的治疗中使用亲水性导丝与血管穿孔的伴随风险有关。
对于内膜下血管成型技术,1987年Amman Bolia医生无意中开创了内膜下技术。
他在开通15cm长的腘动脉时建立了一个内膜下的通道。
心内科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及流程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心内科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及流程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心内科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及流程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心内科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及流程。
CTO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全文)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是指血管完全闭塞,正向TIMI 血流0 级且闭塞时间超过3 个月的冠状动脉病变,或存在同侧侧支血管,尽管闭塞远端血管TIMI 血流>0 级,仍视为CTO病变。
CTO病变在冠脉造影中可达16.1%~20%。
CTO 病变成功行血运重建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避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可改善临床预后。
然而,相较于其他病变,CTO病变的手术成功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
术前评估:是否对CTO病变行PCI治疗,需要权衡开通后的获益与潜在的短期、长期风险。
短期风险包括紧急搭桥、冠脉穿孔、围术期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竭、血管入路相关并发症和卒中等。
长期风险包括支架内再狭窄、支架血栓、射线暴露时间过长导致的皮肤损伤等。
只有在获益大于风险时,才有开通CTO的必要。
CTO评分系统众多,包括J-CTO评分等,这些评分有助于帮助术者判断是否需行PCI治疗以及选择合适的介入策略,这对于缺乏足够经验的术者更加重要。
在对CTO行PCI治疗前,对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详细的评估是基础。
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内容,包括CTO病变近端纤维帽形态、是否存在较大分支血管,CTO病变体部有无钙化、迂曲、闭塞段长度,CTO 病变远端纤维帽形态、闭塞远端是否存在较大分支血管或闭塞远端是否终止于分叉病变处、闭塞段以远血管是否存在弥漫性病变等。
在对侧支血管进行评估时,需确定侧支血管的来源、管腔直径、迂曲程度、侧支血管与供/受体血管角度,以及侧支血管汇入受体血管后与闭塞远端的距离等。
必要时完善冠状动脉CT等检查,明确闭塞血管形态、存活心肌状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态和器官功能,避免顾此失彼,发生“救心伤肾”等并发症。
在充分评估CTO开通的获益与风险,详细阅读冠脉造影后,便可制定手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