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与膀胱经在治疗腰腿痛中的新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6.45 MB
- 文档页数:36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实施方案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精神, 结合我区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通过项目推广培训, 全面提高我区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 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本项目结束后, 使我区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 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1.培训范围榆次区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要求榆次区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1.培训方式采取脱产学习,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培训教材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三步六病翼。
3.培训内容(1)三步六病学说(2)调神温经通督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针刺加灸翳风穴并刺络拔罐治疗面瘫(4)“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5)锋勾针疗法概论与临床应用(6)督脉与膀胱经在治疗腰腿痛中的新认识(7)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的技术(8)中医外治适宜技术(9)磁圆梅针疗法(10)火针疗法(11)名中医进行专题讲座四、培训时间2014年2月起分批完成培训任务。
五、培训实施与组织管理1.成立领导组:组长: 刘春云副组长: 郝进华张争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负责人:闫春兰2、培训专家及师资队伍: 武德卿副主任医师、王大飞副主任医师、康守义主治医师、郝进华主治医师、闫春兰主治医师、魏占峰医师、张丽红医师、赵晋龙医师。
论钟友鸣老师颈腰腿痛病重在“温阳通督”思想作者:祝红霞等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7年第4期祝红霞郑科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摘要】颈腰腿痛病是因为年龄增加与劳损、外伤等原因多导致的。
在中医之中被称之为“痹症”。
钟友鸣老师认为治疗这些病症应该首重“温阳通督”。
在文中主要就钟友鸣老师的“温阳通督”思想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钟友鸣;颈腰腿痛病;温阳通督《灵枢? 本输》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从督脉的循行分布部位认识其功能,首先是“总督诸阳”,或称为“阳脉之海”和“阳脉之都纲”。
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在督脉上有受各阳经所会的穴,又入会于足太阳经的穴,均说明这种关系。
1 “摩揉颈背,分筋理脊,穴位点按,弹筋拨络,拨正偏歪,旋转提端”法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段脊柱因年龄增加和颈部劳损,外伤等原因引起颈椎退行改变压迫牵拉其附近的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肪、交感神经丛和其它软组织而出现大的肩臂痛,麻木、眩晕、瘫痪等各种症状。
中医称之为“痹症”。
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之一,由于社会经济等原因近年来日趋年轻化。
治疗上方法诸多,疗效各异,钟老师采用“分点旋弹”治疗各种颈椎病效果佳,疗程短。
钟老师认为:颈椎病是由于年龄增长,颈椎和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颈部外伤及风寒湿邪侵袭等诱发以致关节松动失稳,增生压迫神经血管脊髓和局部炎症反应,并见颈椎生理弧度改变,肌肉筋膜紧张,肿胀等。
而颈部推拿是治颈椎病基础手法,先使肌肉松弛,缓解疼痛,再施以分筋手法,剥离粘连。
背部脊骨为督脉循行部位,理背点穴可解痉止痛,舒筋通络,促使阳气振奋,血行另快。
弹筋拨络是以冷冻部位施法为主,都用指尖在颈,腋肘处点压得气,产生麻木触电感,能促进阳气激发,代谢加快,气血流通,经脉通畅,刺激神经血管,改善颈部气血流循环,加快水肿吸收,旋转提端头颈部,纠正骨缝,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2 以背部手法为主治疗胸壁软组织损伤胸壁软组织损伤多发生于中壮年人,多由外力的顶撞或肌肉的扭闪引起。
膀胱经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什么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中医学中的经络系统之一,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经络之一。
它从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睛的内眦处,经过头部、背部、臀部、腿部等部位,最后在足小趾端与肾经相连接。
膀胱经对于人体的正常运作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膀胱经的作用膀胱经在人体中起到多个方面的作用。
以下是膀胱经的主要作用:1.排泄功能:膀胱经连通膀胱,可以帮助体内废物和多余的水分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体外,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2.调节睡眠:膀胱经与心脏经络有关,通过调理膀胱经可以帮助调节睡眠,治疗失眠和梦遗等睡眠问题。
3.增强免疫力:膀胱经与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可以促进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动,提高免疫力。
4.调节体温:膀胱经可以调节体内的温度,帮助人体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
5.影响生殖系统:膀胱经与生殖系统有关,可以调节月经和生育功能。
3. 膀胱经的功能主治膀胱经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以下是膀胱经的一些功能主治:1.治疗膀胱炎:膀胱经经过膀胱,可以调理膀胱的功能,帮助治疗膀胱炎等膀胱相关疾病。
2.缓解腰痛:膀胱经经过腰部,通过调理膀胱经可以缓解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疼痛问题。
3.改善性功能障碍:膀胱经与生殖系统有关,可以调节性功能,帮助改善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
4.治疗头痛和眼疾:膀胱经从头部经过,可以调理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和眼疾。
5.调节情绪和压力:膀胱经与心脏经络有关,通过调理膀胱经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和压力问题。
4. 养生方法除了通过中医治疗调理膀胱经,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养生方法来保护和调理膀胱经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养生方法:•保持规律的排尿:避免憋尿,定时定量排尿,避免积尿对膀胱经的损害。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膀胱经的健康。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调理膀胱经。
总结膀胱经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经络系统之一,它对于人体的正常运作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腰痛的针灸治疗【摘要】腰痛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腰痛的因素很多,大多由于人体受到外部压迫、内伤、劳累等导致腰部血液不流畅或腰椎受损,又称为“腰脊病”。
针灸作为我国医学的精华,在腰痛病症中被广泛应用。
针灸治疗腰痛的疗效是很明确的,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被医学界所认可的。
本文就针灸在腰痛中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1病因病机对于病因和腰痛的发病机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内部和外部原因造成的。
内部原因主要是肝肾不足,如缺乏先天禀赋不足,或不一致的房室,或过于劳累,导致肾精亏损,损血,肝虚,经络失养,气血不能在经脉中得到提升,发生(2)骨骼和肌肉和腰痛。
因此,中国医学认为,腰是肾之府,肾是主骨,以及生产的腰痛主要是密切相关的肾脏。
清代医家张锡纯也指出肝肾亏虚是引起腰痛的内在根本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是跌落和粉碎造成的,超负荷的劳累,导致骨关节屈伸受阻。
造成的损害是长期受伤,或风寒,湿邪侵入经络,气血阻断气体,长时间内,形形成气凝血瘀,经脉失养,不荣则痛,不通则痛。
中医认为,由于穿刺的摔倒,腰部的经络,肌肉的血液运行不顺畅,并形成气滞血瘀,经络气血是腰背的外因。
风寒湿热邪气常为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其中大多数是寒湿之邪导致。
《素问?痹痛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隋代巢元方认为,腰痛是由于体内肾气本虚,又复感风寒之邪气而引起的本病。
2治疗原则针灸治疗腰痛总的原则为热者疾之、寒者留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陷下者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1盛者泻之腰痛为实证的情况用泻的方法,如采用泻的针刺手法或点刺放血。
2.2虚者补之腰痛为虚证的情况用补的方法,如用补的针刺手法或温灸。
2.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腰痛虚实不明显时常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3选穴规则腰痛辨证分型及针灸治疗:通用穴:肾俞、委中、志室、腰阳关、环跳、秩边。
督脉病证者,加后溪;足太阳经证者,加申脉。
腰椎间盘突出,只能手术吗?建议首选中医,汤药配合针灸,往往能收获到良效。
不建议首选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非常多见。
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只有手术才是治疗的唯一选择。
按他们的道理,一刀切除,腰突消失,“眼不见为净”,影像学检查正常了,病就算治好了。
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并非是椎间盘,而是围绕椎间盘的软组织,手术看似解决了软组织压迫的根本原因,但也会破坏局部的生理解剖平衡,若恢复不好反而是造成二次伤害。
例如:我在奥地利所见不少此类病人,多次术后仍然腰腿疼痛,最后只能靠止痛药度日。
其中一老人三次手术,竟导致行走时腰弯曲成90度,且痛仍不休。
有人腰痛,检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后诸痛消失。
病人说,我要再去拍个片子,确认一下病好了。
我说,其实没有必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气血已经宣通,疼痛自然消失,拍片并不能证明病情真的康复了。
若拍片正常,但仍腰痛,您认为康复了吗?自己的感觉才是真实的,何必执着于机器的诊断呢?腰椎间盘突出对健康的危害无非是由于软组织受压迫而引起,缓解组织痉挛,使之归于平衡,病人痛楚消失,这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而中药和针灸完全可以取效。
以下是我用中医治疗腰突症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对中医治疗此病树立起信心,免受手术之苦。
一、汤药治腰痛1.从脾虚湿盛论治大凡病人腰腿沉重,转侧疲惫,舌大苔白厚者,需补脾化湿以治腰痛。
清代名医 陈士铎《石室秘录》 有一方: 白术三两、芡实二两、薏苡仁三两。
陈氏自述此方治“腰痛如神”,且自注其用药机理:“此方妙在用白术以去腰间之湿气,而芡实、薏仁,又是去湿之物,湿去而腰脐自利。
汝老年恐有腰痛之疾,可服吾方,自无痛楚。
”此方若换算成现代剂量: 白术90克,芡实60克,薏苡仁90克。
此方重用白术和薏苡仁,是以此二者为君药。
“白术运行土气于肌肉,外通皮肤,内通经脉,风寒湿三气为痹,一药可以兼治。
苡仁为阳明正药,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
让您认识人体经络——督脉作者:徐大平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1年第2期徐大平经脉循行: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上巅,循额,至鼻柱。
译文: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腮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主治概要: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症候分析: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厥。
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邪犯督脉可表现为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佝楼形俯,舌淡,脉细弱。
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
本经穴位: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谬、水沟、兑端、龈交。
(1)长强定位:在尾骨端下0.5寸,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脊强反折,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刺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2)腰俞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主治: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脱肛,便血,癫痫,淋浊,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3)腰阳关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便血。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命门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椎管狭窄、腰痛、腰突、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腿痛等效方------通督活血汤导读:通督活血汤,记载于李同生《名医治验良方》。
主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膨出,腰肌劳损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
中医辨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方歌李氏通督活血汤,黄芪丹参地龙当;狗脊杜仲赤芍入,泽兰苏木鹿片尝;本虚表实腰腿痛,常服本方体自康组成黄芪6钱,当归3钱,丹参6钱,杜仲3钱,没药3钱,地龙3钱,苏木3钱,泽兰叶3钱,狗脊4钱,鹿角片6钱用法方中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钟,再与诸药同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每日1剂药,水煎两次。
分两次服用,每服150毫升左右,饭后两小时温服功用通督活血,益精填髓主治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方解“督”字的本义为观察、审察。
《说文解字》:“督,察也。
引伸其字义为统率、督促、总督、监督、正中等。
督脉的命名即取此义,说明本脉主统率诸脉,行于正中,《奇经考》云:“督脉为阳脉之总纲”,所以督脉为十四经之首。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之为阳脉之海;与督脉最邻近的是足太阳膀胱经,体内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脏腑功能活动也受督脉经气影响。
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即是此意。
古人将这种功能活动概括为背为阳理论,此方证责之肝肾亏损,虚实夹杂,虚者乃肾精亏乏,实者乃瘀阻督脉。
此证责之肝肾亏损,虚实夹杂,虚者乃肾精亏乏,实者乃瘀阻督脉。
本方是李氏在祖传经验方基础上创制而成。
为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通用方。
方用黄芪伍当归,寓补气生血之意;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活血化瘀,与苏木、泽兰叶、赤药同用,更具推陈出新之功;金毛狗脊、杜仲引诸药入督脉和肾经,壮腰健肾;鹿角片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真阴真阳;地龙搜风通络,熄风止痉,引药下行;赤芍活血之中,兼能利水。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督脉督脉是中医学中的一条经络,也是十四经经络中最重要的一条,又称为“奇经八脉”的“督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经脉。
督脉走行于脊柱后正中线,连接脊柱的多个穴位。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保持人体内各脏腑、经络的正常运行。
督脉的作用督脉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阴阳:督脉连接脑部重要穴位,通过调节脑部功能,可以调节全身阴阳平衡。
当人体内阴阳失衡时,督脉可以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
2.维护气血循环:由于督脉走行于脊柱后正中线,通过其经络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在全身的循环。
保持气血畅通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3.活血化瘀:督脉经络的刺激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对于一些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如淤血、瘀血等,督脉的刺激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4.调节精神情绪:督脉经络与脑部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连接,通过刺激督脉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精神情绪。
对于一些因情绪不稳定引起的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督脉的刺激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督脉的功能主治督脉的功能主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身健体:督脉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2.调节内分泌:督脉的刺激可以促使神经内分泌系统正常运行,调节人体内分泌的平衡,对于一些内分泌失调的疾病,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缓解疼痛:督脉的刺激对于一些疼痛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疗效,如头痛、颈椎病、腰痛等,可以通过刺激督脉经络来减轻疼痛。
4.调节神经系统:督脉经络与脑部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督脉经络,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对于一些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5.促进排毒:督脉的刺激可以加速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对于一些身体废物、毒素的排泄有促进作用。
总结督脉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经络,具有调节阴阳、维护气血循环、活血化瘀、调节精神情绪等多种作用。
膀胱经人身体的藩篱,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膀胱经人身体的藩篱,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
而风寒之邪通常从后背侵入人体,膀胱经就是人体在后背的一个大栅栏,能够防止病魔入侵。
人体有三大排毒途径,第一条是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排出体内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第二条是通过大便把体内脏东西排出去的通道。
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3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第三条排毒通道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塞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能够把脏腑的毒通过膀胱经后背的俞穴及时排出来,所以膀胱经还是排毒最简单、有效的一个通道。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如果不通,整个日常生活全都会被破坏。
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
有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心俞、厥阴俞、肾俞等等膀胱经是最好的排毒通道,有慢性病的人大多在体内血管中堆积了不少的毒素,通过刺血,将体内堆积多年的瘀血排出一些,身体的血液循环得以重新被激活。
但是体内的瘀血通过俞穴被拔出后,继之而来的却是好血了,再反复的放血吸拔,是白白浪费了好血,于身体无益。
这时需及时的培补气血,将内力养足,为冲击更深层的瘀毒做好准备。
隔一个月来一次就是给身体养精蓄锐的喘息时间。
“腰背委中求”。
是说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按摩委中穴通常能减轻30%的疼痛。
但委中穴最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有的人长年是“一窍不通”按摩“委中”穴可以有即时通气的作用。
但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
臀部上的膀胱俞,但是这个穴针灸最佳,如用点穴法必须要找准穴位,且用力较大,感觉点揉时和鼻子相通了,才会有效。
且疗效持久。
再说两个穴位,都是治腰痛的,一个是治疗慢性腰痛病(一个月以上)您选取小腿肚子上的飞扬穴,只这一穴,点按5分钟就够了,比您按摩整个后背一小时效果还好。
膀胱经的作用功能主治作用功能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络之一,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督脉膀胱经的作用功能:1.主要调节排泄功能:膀胱经是人体的排泄系统之一,负责调节尿液的储存和排出。
通过膀胱经的调节,人体能够正常排尿,并维持适当的尿液量。
2.调节后背肌肉功能:膀胱经沿着背部肌肉分布,通过刺激经络,有助于调节和强化后背肌肉的功能。
这对于保持良好的体姿和预防背部疼痛非常重要。
3.影响精神状态:根据中医理论,膀胱经与肾脏相关,而肾脏被认为是控制精神状态的器官。
因此,通过调节膀胱经,可以对情绪、意志力和精神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4.调节免疫功能:膀胱经沿着整个身体的后部分布,刺激膀胱经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并帮助预防感染和疾病。
5.平衡阴阳:中医认为,膀胱经与脾胃经相互作用,能够平衡阴阳。
通过调整膀胱经的功能,可以促进体内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主治根据中医医疗实践,膀胱经具有以下的主治作用:1.治疗尿频尿急: 膀胱经能够调节尿液的储存和排出,对于尿频尿急的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通过按摩或针灸膀胱经的相关穴位,可以调整膀胱的功能,改善尿液排泄的紊乱情况。
2.缓解腰背疼痛: 膀胱经沿着后背肌肉分布,通过刺激膀胱经相关的穴位,可以改善和缓解腰背部疼痛。
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3.促进心理健康: 膀胱经与肾脏紧密相关,而肾脏被认为是调节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器官。
通过调节膀胱经,可以改善精神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4.增强免疫力: 通过刺激膀胱经,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这对预防感染和疾病非常重要。
5.调理脾胃功能: 膀胱经与脾胃经相互作用,通过调整膀胱经的功能,可以改善脾胃功能紊乱引起的不适。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胀、消化不良等。
综上所述,膀胱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通过调节膀胱经,可以改善尿液排泄紊乱、腰背疼痛、心理健康问题、免疫力和脾胃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谈谈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家庭锻炼法家庭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后恢复非常重要,一般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期固然以卧床休息为主,肌肉、关节的锻炼也不能轻视。
正确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加速康复、延缓病程,还有利于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同时也需要提醒,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两个方式锻炼。
在此过程中,注意安全,年长者应在家人陪护下进行为妥。
1.团身运动: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十余次。
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交替进行。
2.退走锻炼:在走廊或空旷处倒退走,每次30分钟左右。
这种锻炼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状态,恢复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关节滑动,可帮助解除小关节粘连。
3.挺腹疗法:每日做挺腹运动数十次,一方面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另一方面使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产生周边压力,突出物易于回纳,可使椎体关节回复解剖功能位,达到适应状态。
4.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5.爬行训练: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
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6.飞燕式锻炼: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每日坚持30分钟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什么必须睡硬板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卧硬板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转归与负重、体重有一定的关系,即在纤维环发生劳损、破裂后,负重与体重的压力可使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处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使神经根发生炎性渗出、水肿,加重了髓核对神经根的损害,出现腰腿痛症状。
这时,通过卧床休息尤其是卧硬板床休息,可消除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解除腰部肌肉、韧带的收缩及痉挛,恢复腰部肌肉、韧带的原有平衡状态,突出的髓核也随之脱水、缩小,促进了神经根炎性水肿、渗出的吸收,减轻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程度,使症状得到缓解。
藏医涂擦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3-02-21T01:11:29.76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1期作者:罗琼[导读] 探讨藏医涂擦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罗琼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卫生服务中心, 西藏日喀则市, 858100摘要:目的:探讨藏医涂擦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2020 年3 月~2020 年9 月于XX藏医医院就诊的48例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藏药涂擦疗法,涂擦部位为腰背部。
藏药涂擦疗法按7天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连续治疗2~4个疗程。
研究组患者在涂擦疗法的基础上采取藏医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一天一次,以20次为一个疗程。
对比两组患者V AS疼痛评分结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V AS评分分别为(5.31±1.44)分和(3.22±0.98)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藏医涂擦疗法联合针刺疗法相较于单纯使用藏药擦涂而言,对于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更加有效。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8例(75%)、6例(25%)、0例(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1例(45.8%)、10例(41.7%)、3例(12.5%)。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藏医外治疗法是以藏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藏药涂擦疗法能够借助药力达到滋润,促进气血通畅,散瘀消肿,除祛病邪,配合针刺刺于骨膜,能够起到镇静、止痛的效果。
关键词:藏医涂擦疗法;针刺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V AS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导致下背部疼痛和神经系统症状,包括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倪海厦针灸腰痛、椎间盘突出诊治案例病人说我腰痛,那你问他,说你怎么痛的,我是腰两边上下痛。
哦,足太阳膀胱经痛,中间痛,督脉痛。
都不是,我腰这样环一圈痛。
带脉痛。
带脉,我们就治带脉,膀胱经我们就治膀胱经,所以,腰痛没有什么不能治的。
从这里边,诸位开始有一个观念,在西方医学认为说,脊柱骨,这个是督脉,脊椎骨下来,尾椎的地方,中医认为,脊椎骨就是督脉,从督脉外开一寸半,就是我们膀胱经的地方。
脊椎骨两个中间的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会压迫神经,会引起坐骨神经痛。
我们的膀胱经是一寸半,从这边下来一直到脚,这就是西医的坐骨神经痛。
按照中医的理论,它是一寸半的距离。
那椎间盘突出有长一寸半长的骨头吗?西医说西医的,我们管你什么椎间盘突出,这就是膀胱经的虚症,我们下委中,它的酸就去掉了。
即使它突出,这这边突到,你不要去碰它,它是不会痛的。
而他们找不到原因,就说椎间盘突出造成坐骨神经痛,很多人开完刀还是痛。
痛的很严重,甚至开完刀以后,下半身麻痹都有。
有人瘫痪掉都有。
千万不要给他动。
带脉病的话,就是刚好穿过第十四椎,经过带脉,是横的,那痛也是横的,也不会往下走。
所以,你碰到坐骨神经痛,你按照经络来取穴就好了。
【实例】现在这个病人的腰痛在右边屁股往上,腰带一下三寸的地方,说明在膀胱经上,我们一般下针怎么下,你可以下阴股,当然可以下委中(右屁股疼下左腿委中)。
现在我下委中给你们看,这是补的手法(逆时针捻转,快逆慢顺),补完以后,稍微把针提起来一点。
在腰椎这边,我们丈量法是这样,肛门这个地方对着承山,也就是对着腰(委中),越接近内侧越接近脊椎骨,如果右侧腰痛,就在左侧委中穴旁边找痛点,手指按压,看哪里痛,这个地方说明气结在里面,你可以直接扎在气结上面,这个痛点就是天应(在痛点下针)。
所谓天应说,他痛在这边,而不是说扎到痛点,而是我们在等量同等的位置上用手去按它,压到痛点的时候,这就代表腰的地方,所以,这个穴道没有固定在哪里,完全依照病人的反应痛烈为主,压到这里,我们在下针在这地方,把这个腰痛才能给他去掉。
督脉治病的原理与穴位
督脉治病的原理与主要穴位包括:
1. 督脉是一条阳脉,位于人体背部中线,与任脉相对应。
2. 督脉具有补益肾阳、固护腰腿的功能,可治疗腰痛、阳痿等。
3. 主要穴位有:
- 神阙穴:能补肾阳,用于腰酸腿软。
- 命门穴:能提升阳气,增强体质。
- 腰阳关穴:能强腰壮阳,治疗阳痿早泄。
- 长强穴:能补肾益精,治疗阳痿伤筋。
- 璇玑穴:能固精止遗,治疗遗精。
4. 通过对督脉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经络运行,增强阳气。
5. 常用方法有针灸、拔罐、穴位按摩等。
6. 督脉穴位与肾脏密切相关,可治疗肾精不足引起的多种症状。
7. 但需辨证施治,配合其他经络,制定整体调理方案。
8. 不可过度滥用补肾药,以免产生反弹。
所以,督脉治疗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达到调理阳气、培元固本的目的。
督脉与膀胱经督脉与膀胱经前两天告诉大家,若对自己虚弱的身体无从改善。
那就先从打通督脉和膀胱经入手。
言下之意,是想告诉您,不要在那里等待指引,要大胆的走出第一步。
方向都告诉您了,路径岂不就在脚下了。
这时您会问我,我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是坐车去,还是乘船去。
我说,您看着办,我喜欢走山路,可您觉得山路危险,那就走大路好了,虽然远了些,也一样可到达终点。
有人说,我也想和你一样走捷径,但是你要保证我的安全才行,我说我保证不了,山路崎岖,我自己也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的一路走来,但我喜欢这种摔打的感觉,你不要破蚕而出的经历,却想彩蝶飞舞的荣耀。
那怎么可能呢?自己可以把控的经络按摩,举手投足的健身功法,简单而安全,或许您可能操作不当,最多也就是无效,哪里还需战战兢兢,非要反复得到承诺和保证,才敢浅尝小试呢?这种狐疑不决的心态,软弱无力,意念游离,最后只会落得自艾自怜,怨天尤人,难免要毁了您的一生。
所以您一定要把对我的信心,变成对您自己的信心才成。
为什么要从膀胱经和督脉入手呢?因为,这两条经可以调动人体肾脏的功能。
有人会问,你曾经说过: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关键和前提。
现在怎么又来强调肾的功能了?难道肾脏的强壮比脾胃更为重要吗?怎么说呢?脾胃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后天”的功能是靠外来的培补来使身体强壮,“先天”则是自然的赐予,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潜能。
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调养来改善体质,但却无法使之变得强大,若想达到天人合一,从自然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就一定要打开通往宇宙的先天之门,这就是肾脏的强壮。
古时练功修道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还精补脑”而这个“精”指的就是肾精。
所以要想从身体上有一个质的升华,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温饱”的状态。
健壮肾脏就是必修课程,对有些人来说甚至是终极目标。
古人说:肾脏有补而无泻。
是说肾脏是总会显得亏欠,而不是过于强壮的。
打坐时男子意守“丹田”,女子意守“命门”无非是要增强人体的“元气”,何为元气,就是先天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