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下的物流企业考核指标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8.00 KB
- 文档页数:7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物流企业是实现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绩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分析。
一、EVA-BSC模型概述EVA(经济附加值)是一种评估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它从资本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衡量企业是否创造了足够的价值。
BSC(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性绩效管理工具,通过四个视角(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综合评估企业的绩效。
将EVA和BSC 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绩效。
二、EVA-BSC模型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1. 财务视角在财务视角上,可以使用EVA评估物流企业的经济附加值。
明确资本成本率和投入资本,计算出EVA值,衡量企业是否创造了足够的价值。
还可以通过指标如资产周转率、毛利润率等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2. 顾客视角在顾客视角上,可以通过指标如客户满意度、订单及时率等来评估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增强顾客忠诚度。
3. 内部流程视角在内部流程视角上,可以通过指标如订单处理时间、物流成本比例等来评估物流企业的流程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可以减少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学习与成长视角在学习与成长视角上,可以通过指标如员工培训率、创新能力等来评估物流企业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鼓励创新和知识管理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
三、物流企业绩效分析案例以某物流企业为例,假设其年度财务数据如下:营业收入:1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投资资本:500万元资本成本率:10%1. 财务视角分析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EVA值为(200-500×10%)万元 = -30万元。
说明该物流企业在此年度没有创造足够的价值,需要进一步优化经营。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物流企业的绩效分析是帮助管理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经营业绩及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物流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EVA-BSC(经济附加值平衡计分卡)模型是从财务和非财务角度综合评价企业业绩的重要工具。
它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使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经营业绩及管理效果,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下面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一、财务绩效指标分析1.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EVA指标是用来评估企业在实现预想的最低资金成本后,创造的经济附加值。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EVA的计算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尽可能减少成本支出,提高收益水平。
通过EVA指标,企业管理者可以对企业的投资效益和财务风险做出全面的评价,以制定更加有效的财务战略。
2.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NPM)净利润率指标是通过计算企业净利润与企业总收益的比值,来反映企业利润水平的指标。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净利润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增强企业的财务稳定性。
通过净利润率指标,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1.顾客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CS)顾客满意度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对于物流企业而言,顾客对于物流服务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物流企业应该采用客户关系管理等手段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保持客户忠诚度,并乘机开拓新市场。
2.流程效率(Process Efficiency,PE)流程效率指标是通过评估物流企业各物流流程的效率来反映企业管理效果的指标。
流程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产品成本和物流成本。
通过流程效率指标,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核心流程的优化方向,并逐步改善流程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基于EVA的ZC物流公司业绩评价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业绩评价成为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如净利润、收入等,已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因此,本文提出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工具,对ZC物流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价研究。
二、EVA理论及其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EVA(经济增加值)是由Stern Stewart提出的理论,强调在衡量公司经济活动时考虑股权成本,主张资本的运用效率最大化,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EVA通过调整传统会计利润,考虑了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在业绩评价中,EVA不仅关注短期的利润水平,还考虑了长期的资本回报和风险控制。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EVA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和长期发展潜力。
三、ZC物流公司概况及业绩评价现状ZC物流公司是一家集运输、仓储、配送等多元化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近年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公司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然而,现有的业绩评价方式往往偏重于传统会计指标,缺乏对资本成本和资本效率的考虑。
四、基于EVA的ZC物流公司业绩评价研究1. 评价指标设计为了更全面地反映ZC物流公司的业绩,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EVA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EVA本身以及其派生指标,如调整后的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等。
同时,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考虑了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
2. 评价方法实施(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ZC物流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行业相关的成本数据等。
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以满足EVA计算的要求。
(2)EVA计算与分析:根据EVA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体系,计算出公司近几年的EVA值及其变化趋势。
同时,对影响EVA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如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物流企业的绩效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企业绩效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制定改善措施,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我们来介绍一下EVA-BSC模型。
EVA是企业价值增值指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是反映企业经济利润能力的指标。
EVA-BSC模型是在传统的平衡计分卡(BSC)基础上引入EVA指标,通过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表现,综合评估企业的整体绩效。
在物流企业中,财务绩效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
在EVA-BSC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企业的EVA指标来评估其财务绩效。
EVA指标是通过减去企业的资本成本后的经济利润,它能够反映出企业是否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
通过对比企业的EVA值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我们可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运作效率。
除了财务绩效之外,顾客满意度也是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的重要内容。
物流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客户,客户满意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EVA-BSC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方法来评估企业在顾客满意度方面的表现。
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改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流企业的内部流程也是绩效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是货物的物流管理,包括货物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
通过对物流企业的内部流程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处理能力。
在EVA-BSC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衡量出货数量、配送准时率、仓储周转率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内部流程表现。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企业可以找到流程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学习与成长是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的第四个维度。
物流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业,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方法。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如何提高企业的绩效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EVA-BSC模型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企业绩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本文将以EVA-BSC模型为基础,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分析。
1. EVA-BSC模型介绍EVA-BSC模型是将经济附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结合起来的一种绩效管理模型。
其中,EVA是一种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它综合考虑了资金成本和经营利润,反映了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而BSC则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它通过制定和管理绩效指标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EVA-BSC模型将EVA和BSC相结合,通过四个维度——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来全面评价企业绩效。
其中,财务维度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利用效率;顾客维度主要考虑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等因素;内部流程维度主要关注业务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学习成长维度主要关注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2. 物流企业绩效分析(1)财务维度在财务维度中,EVA是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关键指标。
EVA主要考虑了企业的净利润和资金成本两个方面,因此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资本利用效率。
为了提高EVA值,物流企业应该注重以下方面:(a)降低成本。
物流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仓储成本等,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应该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b)提高服务质量。
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满意度和市场份额,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
(c)优化资本结构。
物流企业应该注重资本的优化配置,降低债务成本,提高股权资本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2)顾客维度顾客维度是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重要维度之一。
物流企业的客户包括物流服务的发起方、接收方和贸易商等。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物流企业的绩效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分析。
EVA(经济增加值)是一种衡量企业经济利润的指标,它将企业的资本成本考虑在内,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
而BSC(平衡计分卡)则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它通过引入多维度的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绩效,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
在物流企业中,财务绩效是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EVA来评估自身经济利润的状况。
EVA的计算公式为EVA=净利润-(总资产*资本成本率)。
通过计算EVA,物流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物流企业的客户绩效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BSC的客户维度,物流企业可以分析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以及市场份额等指标。
通过客户绩效的分析,物流企业可以了解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内部流程是物流企业绩效的关键。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BSC的内部流程维度,评估自身的生产效率、运输准时率、库存周转率等指标。
通过内部流程绩效的分析,物流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生产效能,并据此优化内部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学习与成长维度是物流企业绩效分析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BSC的学习与成长维度,物流企业可以评估员工的培训情况、技术创新以及组织文化等指标。
通过学习与成长绩效的分析,物流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组织能力,并据此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人员素质。
基于EVA-BSC模型的物流企业绩效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维度的评估,物流企业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经济效益和运营状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这将有助于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水平。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物流企业绩效分析是评估物流企业运营情况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EVA-BSC模型是一种结合了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的绩效评估模型,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全面评估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绩效。
接下来将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首先,EVA-BSC模型的核心是财务绩效评估,其中EVA是评估企业财务绩效的重要指标。
EVA是指企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净收益,它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创造的经济增加值。
在物流企业中,可以通过计算物流成本和利润,得出物流经营活动的经济增加值。
通过对EVA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其次,EVA-BSC模型还包括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通过考虑多个维度的指标,全面评估企业的绩效。
在物流企业中,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分别是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
在财务维度,可以考虑物流成本、运输效率等指标;在客户维度,可以考虑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等指标;在内部流程维度,可以考虑采购流程、仓储流程等指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考虑员工培训、技术创新等指标。
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企业在各个维度的绩效情况。
综合运用EVA和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可以得出物流企业综合绩效的评估结果。
通过计算EVA和考虑平衡计分卡的各个维度指标,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绩效,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例如,如果EVA较低,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可以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等方式来改善;如果客户满意度较低,可以通过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来提升;如果员工培训水平较低,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来提高学习与成长绩效。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一、引言物流行业是现代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基于Economic Value Added(EVA)和Balanced Scorecard(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物流企业提升绩效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EVA-BSC模型介绍1. EVA模型EVA是经济附加值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用以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指标,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减去企业的资本成本,来反映企业经营决策对股东财富的创造能力。
换言之,EVA衡量了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实际价值,是一个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
2. BSC模型BSC是平衡记分卡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建立绩效指标、设置目标值和考核绩效结果等步骤,全面衡量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等方面的绩效,从而达到全面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结合EVA和BSC两种模型,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绩效水平,为企业提供科学的评价和分析指标。
三、物流企业绩效分析1. 财务绩效在EVA模型中,财务绩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主要通过衡量企业的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财务绩效除了要关注传统的毛利润率、净利润率等指标外,还需要考虑到物流成本的控制和利润的提升。
通过EVA模型,可以计算出企业的经济附加值,从而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在BSC模型中,财务绩效可以通过制定目标指标、比较实际执行情况和目标值,从而达到全面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目的。
2. 客户绩效物流企业的客户绩效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EVA模型,可以了解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新增客户的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价值,从而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物流企业是指以运输、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为核心内容的物流服务企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企业的绩效分析成为了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EVA-BSC模型是一种基于企业价值评估和平衡计分卡的绩效分析方法。
本文将基于该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EVA-BSC模型将企业绩效分为两个层面:价值创造层面和战略推动层面。
价值创造层面主要关注企业财务绩效,包括EVA、资本回报率等指标。
战略推动层面则关注企业非财务绩效,包括顾客、流程、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等指标。
在物流企业绩效分析中,可以通过EVA指标来评估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EVA(经济增加值)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一种常用指标,其计算公式为:EVA = 净利润 - 资本成本。
通过对物流企业的净利润和资本成本进行评估,可以得出企业是否创造了价值。
如果EVA大于0,表示企业创造了价值;如果EVA小于0,表示企业未能创造价值。
通过对EVA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利用效率。
在战略推动层面,可以使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的绩效管理工具,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不同维度的指标体系。
在物流企业中,可以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应用于绩效分析:顾客维度、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内部流程维度。
在顾客维度,可以通过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等来评估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通过及时回应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流程维度,可以通过指标如仓储周转率、运输成本比例等来评估物流企业的流程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仓储和运输的效率,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
在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通过指标如员工培训率、员工流失率等来评估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
通过持续培训和开发员工的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在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概述了EVA-BSC模型,然后探讨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并详细分析了基于EVA-BSC模型的物流企业绩效情况。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来进一步展示模型的应用和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EVA-BSC模型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提供给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价和管理中的指导和参考,帮助它们更好地提升竞争力和效率。
【关键词】关键词:EVA-BSC模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应用、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物流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绩效评价一直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物流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
而评价一个企业的绩效水平需要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支撑,而EVA-BSC模型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模型。
研究表明,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需要考虑传统财务指标,还需要结合非财务指标,以全面地评价企业的绩效表现。
而EVA-BSC模型就是将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整合,通过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和运营绩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评价体系。
本文将通过对EVA-BSC模型的概述,结合物流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该模型来评价物流企业的绩效表现。
通过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从不同角度揭示物流企业绩效的现状和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物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提升绩效水平。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深入挖掘该模型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研究结果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科学的经营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绩效水平。
基于EVA下的物流企业考核指标分析
作者:甘玲云
来源:《中国经贸》2017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从EVA绩效考核出发,结算某物流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EVA指标与净利润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EVA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EVA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考核指标; EVA;物流企业
一、绪言
2010年1月,国资委对2006年颁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全面引入EVA考核作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同时更侧重对资产效益的运用,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调整为总资产周转率。
2012年12月国资委对《考核办法》中的EVA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修订。
2016年12月,国资委修订的《考核办法》重点考核企业经济效益、资本回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企业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提升价值创造力。
从国资委对《考核办法》的历次修订可以看出,国家引入EVA考核指标不仅是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更新。
目前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正趋于饱和,获利能力也越来越低,当多家企业进行项目竞争或设计新方案的时候,仅仅以利润总额为项目的考核依据是单薄。
股东投入资本无法在经营中得以体现。
因此以EVA对物流企业的业绩考核是很有必要的。
二、根据EVA进行业绩评价的合理性分析
1.剩余收益与经济利润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到“地租理论”,即土地所有者尽可能将支付给经营者的工资和利润之外的剩余都归为己有,这就是剩余收益最初来源,表示企业从净利润中扣减企业投入的资本成本后的剩余结果。
而经济利润则是实际收入扣除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二者从字面上看大致意思相同,但是实际上剩余收益涵盖内容要大于经济利润。
当经济利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时可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2.EVA含义
经济增加值是Economic Value Added的译文,指经营收入扣除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后的经营利润,是剩余收益调整后的异形。
经济增加值是从资金投入者的角度衡量企业在一定时间超过资本的社会收益。
EVA=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其中:(1)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2)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其中平均负债包括平均应付票据、平均应付账款、平均预收款项、平均应交税费、平均应付利息、平均应付职工薪酬、平均应付股利、平均其他应付款、平均其他流动负债、专项应付款。
(3)平均资本成本率目前国资委统一规定为5.5%。
与传统的会计利润不同的是,EVA不仅考虑债务资本,更对股东投入的资本成本考虑在内,体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有偿使用的经营思想。
3.EVA与净利润的对比分析:以A公司为例
A公司为国资委下属的物流企业,主营仓储、普通货物运输和装卸业务,仓库面积4.3万平方米,属于南宁市知名度较高的物流企业。
(1)A公司2015年和2016年EVA的计算
计算A公司2015年及2016年EVA数据选自A公司2015年及2016年度报表。
(2)对A公司EVA和净利润的对比分析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净利润相近的情况下,EVA的增减幅度却不一致。
将年份扩展到2013年进行比较,可以看到,相近的资本成本下,由于净利润的影响,使得EVA从2013年的332.6万元下降到75.9万元,2015年和2016年尽管企业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净利润与经济增加值之间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大。
由此可见,影响EVA的因素比较复杂,但净利润对EVA影响最大,同时也体现了EVA的中心思想,那就是追逐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本质。
否则,企业用所占用的资源创造的利润不足以弥补资源在社会创造的平均利润时,股东的财富投入是不明智的。
三、EVA存在的局限性
EVA作为2010年国姿委在中央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近年来,国有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员工对EVA从概念上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只有利润,更有新管理与价值理念。
为企业实施“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打下理念基础。
但由于EVA指标体系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使用EVA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主观上的影响。
1.会计调整项目
会计调整项目是计算EVA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也正是这些调整项目才使用EVA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利润,才能更真实的表现企业的经营业绩。
但是各公司状况不一,表面上看都进行了相同的会计项目调整,但项目之间本质不同,有的项目不具备可比性。
经营者为了让EVA指标看起来更完美,“合理”地进行会计操纵行为,使得EVA失去比较的意义。
2.资本成本及资本成本率
资本成本作为EVA计算过程中的减项,具有决定其结果的重大意义。
不同时期的企业在使用EVA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个时期指标及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
对于资本成本率,国资委对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要求是不同的,兵器工业集团对军品按 4.1% 作为资本成本率,民品按市场化标准确定资本成本率,研究所的科研与生产也分别确定资本成本率。
中国建筑的中海集团资本成本率为4%,海外事业部为2.7% ,而后在2010年则按10%对经营者进行评价。
A 企业资本成本率为5.5%,但目前该公司运输业务利润率仅0.3%,远远低于要求的资本成本率。
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虽然仅有6.7%,但也是远远超过A公司运输业务利润率的。
过低的资本成本率不利于优化资本结构,各行各业不同企业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不同,对资本成本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如果将资本成本制定得过高,则很严重挫伤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
如何确定一个较合理的资本成本率并使之持续下去?
3.EVA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
EVA作为一个绝对数,不利于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进行的比较,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EVA仍然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对经济利润的影响。
由于物流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企业对客户基本采取代垫运费后再回收的模式,EVA的计算没有将应收款项的机会考虑进来,其结果也是不准确的。
4.EVA侧重财务指标,忽略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影响
由于EVA的计算是建立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之上,属于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信息,容易导致企业员工对自己非财务信息和财务结果之间的联系产生不信任感,EVA无法评价员工学习能力及企业发展流程设计,即EVA无法将员工学习能力、创造性及积极性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员工的流失。
而对于企业负责人而已,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则能体现其业绩及其管理能力,而且EVA对企业战略无法体现出来,对企业未来发展未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对客户满意度等一系指标更未涉及。
四、EVA指标的改进建议
1.增加会计调整项目
EVA发展之初的调整项目有100多项,为了减便计算只保留十几个项目,同时也大大降低其结果的准确性。
建议综合考虑,增加调整项目,特别可以引导企业向国家需要发展的绿
色、创新等方面的项目调整,加大权重。
虽然调整项目增加了,但就目前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这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调整项目增加后可以让EVA回归到这个指标本应有的作用。
2.根据年度GDP调整资本成本利润率
目前实行的资本成本率是由国资委统一安排的,基本为5.5%。
但国家对行业的投入程度和开放程度不同,行业间的盈利水平也不同,对资本成本的承受程度也不一样。
对于物流企业,由于其利润率低,可综合考虑按GDP发展水平、物价影响水平、东西部地区等因素的影响,合理提出适用于企业的EVA资本成本率,减少“一刀切”带来的不利影响。
3.综合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资金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才会产生增值,10年前的1元钱的价值大于今天的1元钱的价值,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获得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便于比较,可以引入货币时间价值修正指标,计算出不同时间的EVA,使得企业这一指标具备可比性,更具有延续性。
4.多方面运用其他考核指标,降低财务指标权重
判断一个企业成功与否不能仅看财务数据,更多要对其学习创新、业务流程以及客户满意度、社会责任等方面来衡量,特别对于一些公益性企业,特别要把社会服务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
而一般的企业想要获得持久有力的发展,在学习创新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对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要结合社会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引入平衡记分卡的考核办法,将企业的非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尽可能减少对财务数据的依赖性,即可减少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操纵。
五、结束语
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是配合国家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重大部署,几经修订,也是为了引导企业注重资本效益,优化资本结构,突出管理新理念,可持续性发展绿色经济,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徐敏.对集团所属金融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低碳经济,2011: 1 .
[2]朱碧新.基于EVA理论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2011.
[3] 樊玉娟. EVA在央企负责人业绩评价中的应用分析[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
[4] 孟彦杰. 基于EVA的浦发银行业绩评价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