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RAAS与心血管事件链的那些事儿, Dec 4
- 格式:pptx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31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A030313661)[作者简介]张屏(1993-),女,湖南邵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心血管疾病遗传学研究。
[通讯作者]于汇民,Tel :020-********-10510;E⁃mail :hmypumc@外泌体与RAS 的相互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张屏,于汇民(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州510080)[摘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亟需新的诊疗方法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
外泌体是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脂质膜囊泡,其通过输送囊泡内容物(蛋白质、核酸等)介导细胞间的通讯,广泛参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外泌体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在本篇综述中,我们主要概述外泌体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相互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外泌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心血管疾病;miRNA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DOI :10.12019/j.issn.1671⁃5144.2019.06.013Review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xosomes and Renin⁃AngiotensinSystem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ZHANG Ping ,YU Hui⁃mi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 s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dong Provincial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80,China )Abstrac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 in China ,and new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diseases.Exosomes are membrane ⁃derived nanovesicles secreted by different cells ,which mediate cell ⁃to ⁃cell communication by transporting vesicle contents (proteins ,nucleic acids ,etc.)and widely participate in the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 )is an important humoral regulation system in human bod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xosomes interact with RAS ,colle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n thisreview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xosomes and RA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Key words :exosom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iRNA最新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的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王希【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2页(P123-124)【作者】王希【作者单位】广西江滨医院,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调节动脉血压,水、电解质平衡在维持人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1]。
然而,病理的激活RAAS可导致过多的血管收缩,血管平滑肌和心肌增生肥厚、纤维化。
已形成的动脉僵硬度和心功能不全是导致发生心血管和肾脏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RAAS 的阻断已经证明有利于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AMI),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和糖尿病肾病(DN)患者。
本文就RAAS对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作用及RAAS阻断的药物进行简要介绍。
RAAS已经发现了一个多世纪。
在1898年,Tigerstedt首先证明了一个从兔肾皮质(后来被命名为肾素)提取的物质,当静脉注射到兔子体内时引起血压升高。
但是,Tigerstedt的发现不能在其他研究中被重现,肾素的发现曾一度有争议而被忽略。
又过了40年,科学家们认识到,肾素作为蛋白质底物上的酶能产生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肽。
蛋白质底物后来被命名为血管紧张素原(AGT),所述的肽被称为血管紧张素。
通过Skeggs等进一步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存在两个不同的形式:血管紧张素I(Ang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其中AngⅠ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AngⅡ。
AngⅡ和醛固酮的关系是在1958年由Gross假设,1959由Davis证实。
这些珍贵的研究结果引导了对RAAS持续的研究和不断提高认识。
经典的RAAS激素级联反应开始于肾素的生产。
肾素,是由肾小球入球动脉的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天冬氨酰蛋白酶,通过将血管紧张素原转换成AngⅠ调节RAAS激素级联反应的初始和作为反应初始的限速步骤。
RA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RAAS是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内分泌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机体的水电解平衡、局部组织缺血和高血压的调节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RAAS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RAAS的合成与代谢RAAS的合成主要是在肾脏中完成的。
在肾小球的肾球小管上皮细胞中,肾素原经过剪切作用被肾素切割为活性的肾素。
肾素随后激活的血管紧张素原,产生前体物质血管紧张素Ⅰ,并经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RAAS活性成分,具有升高血压、促进心肌肥厚、刺激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等作用。
RAAS的调控RAAS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中,交感神经系统通过β受体激活、肝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都能调节RAAS的活性。
β受体激活可通过下调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力和肾小管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的醛固酮合成来发挥其调节RAAS的作用。
肝素作为身体内一种天然的抗凝血酶剂,在肾小球和肝脏等多个组织内发挥行使其对RAAS的调节作用。
此外,RAAS代谢产物的积累也可作为自调节机制发挥其对体内RAAS的调控作用。
这种机制的发挥慢,但却是非常重要的。
RA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RAAS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RAAS的活性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血压是RAAS与心血管疾病的最明显联系。
RAAS的活性升高,可导致心肌肥厚、肾小球硬化、肾损害等多种不良的后果,长期高血压使心、脑、肾等器官所受到的损伤迅速增长。
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RAAS的超常活性可以导致血管紧缩、心肌细胞肥大等作用,进而促使冠状动脉病变,形成冠心病。
而RAAS在冠心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又反过来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从而在慢性冠心病患者身上进一步加剧心肌缺血缺氧的现象。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联及中医药的
干预调控作用
夏师慧;李红霞;张起越;林建华;张岩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58)6
【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水、电解质和血压动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RAS组分也广泛分布在脑组织,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
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ACE2-Ang-(1-7)-Mas受体(MasR)双轴,探讨RAS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缺血性脑卒中等)的病理机制关联,并总结分析中药及中医非药物疗法基于RAS的靶向干预途径及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效应与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88-94)
【作者】夏师慧;李红霞;张起越;林建华;张岩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对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
系统的抗高血压病药物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5.铁死亡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联概述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刘铭;吴增颖
【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009)003
【摘要】@@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RAS在生理情况下对血压调控、水盐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病理情况下,特别是组织中RAS增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血管中层硬化、细胞凋亡、心衰等密切相关.
【总页数】4页(P90-93)
【作者】刘铭;吴增颖
【作者单位】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00;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J], 熊力;王南丽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 [J], 吴玉付;李醒三
3.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肾素的关系研究 [J], 赵耀武; 艾力江·热西提; 李熙
4.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醛固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关系 [J], 黄红; 李燕; 周燕; 陈丽仙; 张静; 叶海琼; 洪熙; 孟强
5.正常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Olmesartan与血管反应的关系: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关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管紧张素-(1-7)与心血管疾病龚永飞;戴海龙;尹小龙;光雪峰【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4(012)002【总页数】4页(P160-163)【关键词】血管紧张素-(1-7);心血管疾病【作者】龚永飞;戴海龙;尹小龙;光雪峰【作者单位】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云南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云南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云南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云南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作为一种循环激素参与血压调节与盐类代谢,并维持内环境稳态。
血管紧张素-(1-7)[Ang-(1-7)]是RAS系统中的一个独立代谢物,且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
Ang-(1-7)分别由血管紧张素Ⅰ及血管紧张素Ⅱ转化而来。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作为血管紧张素Ⅱ的拮抗因子,具有舒张血管、利钠利尿、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多种效应,对心血管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1]。
本文就近年血管紧张素-(1-7)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1.1 Ang-(1-7)的生理学特点 Ang-(1-7)是RAS系统的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独立成员,由7个氨基酸残基即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组成的肽段,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9.0,分子式为CHNO,在-20℃下保存时性质比较稳定。
1.2 Ang-(1-7)的合成与代谢在犬的离体下丘脑匀浆及神经衍生细胞中发现[2],Ang-(1-7)是血管紧张素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由组织特异性酶作用下生成。
心脏、大脑、肾脏是产生Ang-(1-7)的主要组织器官,子宫胎盘组织及卵巢也有少量的产生,以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合成Ang-(1-7)的途径至少有以下3条:①10肽的AngⅠ被中性肽链内切酶(NEP)或脯氨酰肽链内切酶(PE)作用于7号位脯氨酸与8号位苯丙氨酸的肽键,去掉3个氨基酸残基,形成7肽的Ang-(1-7);②8肽的AngⅡ在ACE2、PE或脯氨酰羧肽酶(PCP)的作用下,去掉一个氨基酸残基也可生成Ang-(1-7);③AngⅠ在ACE2的作用下先生成无活性的Ang-(1-9),再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或 NEP 分解生成 Ang-(1-7)。
血管紧张素Ⅱ与心室重构
陈亚锋;刘昌慧;赵志明
【期刊名称】《微循环学杂志》
【年(卷),期】2004(014)001
【摘要】高血压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伴随着神经内分泌异常,参与心肌细胞肥大、间质增生,导致心室肥大和心室腔扩大,即心室重构的过程。
心室重构是高血压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
左心室重构与心脏事件密切相关,是多种心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心室重构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在其中起着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陈亚锋;刘昌慧;赵志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武汉,4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33
【相关文献】
1.益气固本祛瘀汤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防治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TGF-β、TNF-α、VEGF的影响 [J], 张晶;马强;陈荣
2.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在心室重构防治中的新进展 [J], 苗冬梅;杨庭树
3.3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 [J], 张
祖峰;王晓红;郝晓慧;王彩歌;朱秋平;张超;张玉芝;赵明中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周广俭
5.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对心梗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J], 杜叶;安健;郭彦青;暴清波;李晓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力衰竭治疗变迁之路对慢性心衰的认识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心肌重构在心衰发病机制中被认识,心衰的治疗策略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阻断神经分泌过度激活,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目前心衰治疗手段包括有药物如利尿剂、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β阻滞剂、洋地黄等,以与器械辅助治疗和外科手术。
在现有循证医学背景下,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均需要得到大型临床研究的验证,同时临床研究的结果也在不断改变着心衰的治疗策略。
利尿剂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其作用可靠,副作用少,在心衰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控制缓解心衰症状立竿见影,在任何一种有效治疗策略中必不可少,是心衰治疗措施的基础,但临床研究证实其仅能缓解症状,并不能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血管紧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心衰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药物,也是循证医学证据最多的药物。
大型临床研究证据说明其能够改善心衰预后,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状况,奠定了该类药物在心衰治疗中的一线地位。
β阻滞剂问世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一直被列为心衰治疗的禁忌用药,但随着大型临床研究的开展,其药理作用被重新评估和认识。
长期β阻滞剂治疗不仅能改善临床情况、左室功能、心室重塑,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提高生存率,而且是唯一有效降低猝死率的药物。
血管紧素II受体拮抗剂(ARBs)是心血管药物治疗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研究证实,ARBs可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且对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ARBs可作为一种合理的替代用药,其疗效和ACEI相仿。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包括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等临床研究证实长期应用有增加死亡率的趋势,因此建议短期或心脏围手术期过渡使用。
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一种新的细胞保护剂,引起广泛兴趣,其应用围涉与心肌梗死和心衰。
2023靶向血管紧张素源:溯根寻源治疗心血管疾病血管紧张素原是肾素的唯一已知亚型,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所有血管紧张素肽的前体,通过血管内容积和动脉张力的管理在心血管生理学和病理学中发挥关键作用。
自发现RAAS以来,向后开发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ACEI 和ARB在高血压、心力衰竭(HF)和心肌梗死(MI)的治疗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⑴。
在过去25年的大规模前瞻性试验中,RAAS抑制剂在降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重要性被反复证明。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验,如HOPE、Va1-HeFT和CHARM试验显示,由于RAAS抑制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降低了11%~26%[2-4]o相反,血管紧张素原在心血管病理生理学中的直接作用仍不清楚。
临床前研究揭示了血管紧张素原及其残余物des(AngI)-血管紧张素的调节,除了RAAS介导的效应外,还描绘了直接的生理作用[5-7]。
对血管紧张素原循环水平和血管紧张素基因变体的人类人群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了血管紧张素在心血管病理学中的作用及其对管理的影响[8-13]o直到最近,只有RAAS途径中血管紧张素原下游的酶和肽被认为是治疗心血管疾病(CVD)的治疗靶点。
通过抑制信使RNA(mRNA)翻译[14-15]或基因编辑[16]来减少血管紧张素原产生的反义寡核甘酸(ASO)和沉默RNA(siRNA)疗法的开发允许在RAAS级联中直接和特异性地调节血管紧张素素。
目前有2种此类疗法正在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EFrHF)的高血压。
1血管紧张素原的代谢与调节成熟的血管紧张素原蛋白含有452个氨基酸,并经历广泛和可变的糖基化[6,17]。
肾素裂解产生血管紧张素KAngI抽血管紧张素IKAngII),剩余较大部分为des(AngI)血管紧张素。
其他的血管紧张素肽,包括Ang∏1AngIV 和Ang-(1-7),也通过RAAS级联得到,但它们的作用还不太清楚[5-6,18]。
药物化学4:影响RAS系统的药物1. ACE抑制剂(ACE Inhibitors)ACE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II (Angiotensin II)的,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药物。
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等。
这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
2. ARB类药物(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ARB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缩血管作用,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有洛萨坦(Losartan)、厄贝沙坦(Irbesartan)等。
ARB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ldosterone Antagonists)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醛固酮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钠、水的重吸收,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有螺内酯(Spironolactone)、依普利酮(Eplerenone)等。
这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中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4. RAS系统激活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低血压休克,激活RAS系统可起到升压作用。
代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I(Angiotensin I)及其类似物。
这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急救场合。
影响RAS系统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药物化学研究的深入,更多高效、低毒的RAS系统药物将被开发出来,为患者带来福音。
药物化学4:影响RAS系统的药物5. 肾素抑制剂(Renin Inhibitors)肾素抑制剂直接作用于RAS系统的起始环节,通过抑制肾素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的,从而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的代表有阿利吉仑(Aliskiren)。
肾素抑制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适用于对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
应用RAS阻滞剂对心血管高危人群预后的影响——
ONTARGET研究
黎励文;陈鲁原
【期刊名称】《循证医学》
【年(卷),期】2008(008)006
【摘要】HOPE研究结论性地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雷米普利(Ramipril)能够显著地降低无左心室功能异常及心力衰竭的高危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血管相关死亡,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房颤等一系列其他临床事件发生的风险,但有15%~25%的患者对ACEI的耐受性良。
【总页数】3页(P324-326)
【作者】黎励文;陈鲁原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51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05;R544.105
【相关文献】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利或弊?——关于ONTARGET研究的思考 [J], 李拥军;李勇
2.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常住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研究 [J], 任海丽; 孙军虎; 马洁; 侯文刚
3.农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及对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J], 严月康; 吴磊; 杨荣荣; 黄棋; 徐艳
4.RASi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 [J], 谭明;刘建国;商丽华
5.基于多重对应分析法的心血管病早期筛查试点区高危人群影响因素研究 [J], 张霖;董林玉;张祖仪;张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进展朱玮玮(综述);华琦(审校)【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5(36)4【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很多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另外高血压病是中国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血压的持续升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是高血压机制之一。
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梗死有关。
这些基因变异可能在整个生命活动中起作用,从而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但目前少见上述基因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研究,现就此问题进行综述。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many countries.Hypertension has become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human disease in China,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hypertension is over-activation of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Study shows that some genes in RAAS are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ypertens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Genetic mutations in RAAS may promote the occurrenc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how RAAS related genes correlat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总页数】4页(P394-397)【作者】朱玮玮(综述);华琦(审校)【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降压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贾坚;门琛2.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平的相关性 [J], 黄红;黄顺算;李燕;全胜麟;李宗禹;陈晓云;唐林青;沙艳梅;叶海琼;周黎3.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J], 金卫东;李艳茹;陈娟4.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J], 袁会玲;张晓华;杨洪霞;田勇;卜瑞红;解彦格;秦利强;刘红彬5.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醛固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关系 [J], 黄红; 李燕; 周燕; 陈丽仙; 张静; 叶海琼; 洪熙; 孟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