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5.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具体情况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时会给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带来很大的危险性。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以及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主要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层次。
低危患者一般指年龄较轻,血压波动较小,无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
对于低危患者,一般建议通过非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如限制盐摄入、体育锻炼以及改善生活方式。
中危患者一般指血压较高或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
对于中危患者,除了非药物治疗外,还需要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高危患者一般指已出现心血管并发症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对于高危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高危患者还需要进行更加密切的随访和监测,以及定期进行相关的心血管检查。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分层和病情来制定,同时也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一般而言,治疗高血压的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尽量避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单一或联合应用这些药物。
还可以考虑使用辅助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合理饮食等。
体育锻炼对于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评估,并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
患者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调整生活方式,遵循医生的指导,以达到控制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的目标。
探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并总结临床经验。
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
结果:200例高血压患者中,并发心血管病患者共110例,所占比例为55%(P<0.05);110例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中,血浆hs-CRP水平(>3.0mg/L)、Hey水平、ADP水平、高胆固醇、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靶器官损伤、体重、低运动量、心情抑郁均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其发病风险以及危险因素涉及血浆hs-CRP水平(>3.0mg/L)、Hey水平、ADP水平、高胆固醇、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靶器官损伤、体重、低运动量、心情抑郁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加运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危险因素;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187-02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通常以动脉压升高为临床主要特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3-4]。
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关系。
方法:随机入选门诊高血压患者136例,使用统一表格询问和记录相关病史、检测和检查结果,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方法进行分层,并根据危险分层进行相应的治疗,2个月后复诊。
结果:64%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有≥2个危险因素;58%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分层为高危和很高危,32%为中危,10.3%为低危;经规则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心血管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由31.6%下降为14.9%(P<0.01),低危百分比由10.3%上升为19.7%(P<0.05)。
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利于高血压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关键词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子危险分层治疗资料与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2月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
入选对象为门诊诊断的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试行本)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研究方法:使用统一的表格询问病史、家族史、服药史,体检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脉搏,记录血生化、尿常规、X线、心电图等检查结果[1]。
血压和心率的测量采用目前统一的标准方法。
患者测量前安静休息15分钟,取坐位,测右上臂血压,以柯式音第1时相的读数为收缩压,第V时相的读数为舒张压,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2次测量数据相差大于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2]。
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险分层:本次调查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有:①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②男性>55岁,女性>65岁;③吸烟;④总胆固醇>5.72mmol/L;⑤糖尿病;⑥早发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0.05)。
讨论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的重要措施,高血压治疗的目的降压目标不同,在治疗上应该加以区别对待[2]。
分析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一、引言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
它们造成了无数人的生命损失和社会负担。
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方面,了解并纠正相关的风险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减少这些风险因素提出建议。
二、危险因素一: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心肌梗塞、中风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造成高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家族遗传、肥胖、饮食过量等。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弹性降低,容易形成硬化斑块,增加了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2. 遗传:有亲属患有高血压的个体更容易患高血压,基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肥胖: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体内脂肪堆积增加,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
4. 高盐饮食:过多摄入含盐量较高的食物会使体内水分增多,导致血压升高。
为降低高血压风险,建议控制体重、减少盐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三、危险因素二: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可避免危险因素之一。
香烟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对血管产生不良影响。
1. 尼古丁:尼古丁刺激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素释放,导致心跳加快、动脉收缩以及提高了心脏负荷。
2. 一氧化碳:吸烟者体内一氧化碳浓度明显升高,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损害氧气输送至全身组织。
针对吸烟这一风险因素,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戒烟。
戒烟不仅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能改善肺部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四、危险因素三:高胆固醇水平高胆固醇水平被认为是冠心病和中风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在人体内,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脂质物质,但过高的胆固醇水平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1.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被称为“好胆固醇”,它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LDL)。
当HDL水平较低时,就会导致胆固醇在动脉壁上沉积。
2. 低密度脂蛋白(LDL):LDL被称为“坏胆固醇”,其富含胆固醇,并容易在动脉壁上形成斑块。
高血压脑病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高血压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慢性疾病,具有在发展过程中引发多种并发症的风险。
其中, 高血压脑病合并心血管事件是高血压患者所面临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
这种并发症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临床上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脑病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方法。
一、背景知识高血压脑病合并心血管事件包括脑血管意外和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意外可导致脑梗死、脑出血等后果,而心脑血管疾病则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症。
高血压脑病合并心血管事件通常与高血压长期不得到控制有关。
二、风险评估指标1. 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评估其合并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被认为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能够显著降低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 年龄年龄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加。
因此,年龄应纳入风险评估的考量之中。
3. 性别男性和女性在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上存在差异。
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在风险评估中,性别也应当被纳入考虑范围。
4. 吸烟史吸烟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而高血压患者吸烟会进一步提高其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吸烟史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进行风险评估是很有必要的。
5. 糖尿病糖尿病与高血压相关度高,它会增加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对于有糖尿病史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风险评估应当更加重视。
6.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与高血压脑病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
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控制困难,进而增加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肾脏疾病的存在应当被纳入风险评估的考虑范围。
三、风险评估模型目前,有许多风险评估模型可供临床医生参考。
例如,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SCORE风险计分模型等。
这些模型基于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数据,通过综合考量多个与心血管事件相关的因素来评估风险。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最普遍的慢性病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当重视患者的心血管健康,通过分析患者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一、风险因素分析1、遗传因素:心血管疾病与家族遗传有关。
如果患者有家族心血管疾病史,则患病风险会增加。
2、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硬化,加重心脏负荷。
3、高血脂:血脂过高可导致动脉硬化,使血管变得狭窄,从而增加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风险。
4、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危害心脏和血管健康,从而引起心脏病。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较快,且容易并发症,如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疾病。
二、防范对策1、家族遗传:心血管内科护士应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定期检查和监测,尤其是患者存在家族病史时。
2、高血压:护士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量身定制合理的降压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
同时,注重营养、运动、放松身心等方面的调整。
3、高血脂: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降脂方案,并适量增加运动、控制体重。
4、吸烟:护士应积极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引导患者戒烟,并提供心理和物资支持。
5、糖尿病:护士应重视糖尿病的护理和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监测血糖变化等,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总之,在心血管疾病的防范工作中,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始终把患者的健康和福利放在第一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
还应加强科普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心血管危险因素评分
心血管危险因素评分是一种评估方法,用于确定个体在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这种评估通常基于多个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习惯、血压水平、总胆固醇水平等。
具体来说,心血管危险评分系统如心血管风险(冠脉危险)评分,会根据患者的上述因素数量来评估风险。
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风险就越高。
根据评分高低,个体的心血管风险被分为四个等级:极高危(未来10年内心血管死亡危险>10%)、高危(5%~10%)、中危(1%~5%)和低危(<1%)。
另外,心血管危险分层也是评估高血压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方法,它基于血压级别和其他危险因素。
例如,低危层级的患者主要为高血压1级,且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在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小于15%。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评估方法,如GRACE危险评分,它用于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分层。
这些评分和分层方法在临床决策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和干预策略。
例如,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降压药的使用等,都可能会根据这些评分来进行调整。
请注意,具体的评分方法和标准可能因不同的研究和指南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最新的研究和专业指南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更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就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帮助。
一、危险因素分析1.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若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2. 高血脂: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过高的血脂水平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又有相当比例为糖尿病患者,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4. 吸烟: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2倍。
5. 饮食不良:高盐、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过量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
6.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二、防范对策1.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他们正确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并解释各种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的影响。
2. 定期监测: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用药的指导,让他们了解药物的作用、服药时间、剂量等信息,确保用药的正确性。
4. 心理护理:心理压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5. 定期康复训练: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在稳定期应定期参与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增强心肺功能。
6. 家庭支持: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护理人员应加强家庭支持力度,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与支持。
7. 早期干预:对于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护理人员应进行早期干预,采取措施防范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方法及意义。
一、心血管风险评估方法1. 血压测量:血压是评估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被定义为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息息相关。
2. 心血管病史:了解患者的既往心血管病史对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包括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3. 脂肪代谢指标:血脂水平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4. 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血管事件。
5. 肾功能:肾功能异常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
二、心血管风险评估意义1. 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心血管风险评估,医生可以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
2. 预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风险评估能够帮助医生预测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者的风险。
3.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心血管风险评估,医生可以定期监测患者的风险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1. SCORE评分系统:针对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使用SCORE评分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该评分系统基于性别、年龄、吸烟史、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估,计算出10年内患者心血管死亡的概率。
2. Framingham风险评分系统: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评估。
该评分系统基于年龄、性别、收缩压、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情况、吸烟史、总胆固醇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估,可以预测未来10年内心血管事件的概率。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心血管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以上。
心血管病的发生与众多危险因素有关,把这些危险因素掌握在手,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年龄年龄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往往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病,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
因此,老年人应该更加注意心血管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二)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壁,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因此,我们应该定期检查血压,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以预防高血压引发心血管疾病。
(三)高血脂高血脂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血脂异常的人应该控制饮食,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保持健康的体重。
(四)糖尿病糖尿病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同时还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等,以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五)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可以导致痛风、肾病、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控制摄入含高嘌呤的食品,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吸烟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产生收缩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内壁破裂,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疾病。
因此,吸烟者应该尽早戒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总之,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键是要掌握好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当的运动和控制饮食等。
心血管高危人群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研究2013年至2020年在我医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以及病因,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筛选出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限为2013年到2020年,对患者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spss21,检验,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检验心血管疾病相关因素的具体分析情况。
结果:筛选患者数量为1132人,其中20.9的患者为高危型,其中有过高危病史的数量达到228人,高血压类型数量为172人,62人属于血脂异常,其中76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大于20%。
多因素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了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其中包含男性、年龄、BMI、高血压病、LDL-C异常。
结论:筛查出患病高风险的人数占比较大,预防措施应采取多样性教育和综合相关干预,继而减轻人群患病风险。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igh-risk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registered in ourhospital from 2013 to 2020,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Patients from our hospital participating in the high-risk screening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rom 2013 to 2020 were selected and tested by SPSS 21.0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multivariate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the relevant factors detected in high-risk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1132 people were screened,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high-risk was20.9%. 228 people had medical history, 172 had hypertension, 62 haddyslipidemia, and 76 had 20% risk.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e gender, age, BMI, hypertension, and LDL-C abnormalities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hig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clusion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at high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relatively high, and health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igh-risk population; riskfactors前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过去十年中。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危险因素:吸烟;血胆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轻度升高(1.2-2.0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2.0mg/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
大多数人可在无任何症状情况下发病,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诊断: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有2次或3次诊室血压测量均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高血压。
临床症状: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若已达高血压危象(≥180/120mmHg)可发生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心梗等。
高血压分级:
正常血压:<120/<80mmHg
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
一级:140-159/和或90-99mmHg
二级:≥160-179mmHg/和或100-109mmHg
三级:≥180mmHg/和或≥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标准为准。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心血管疾病是指会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等。
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其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1.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长期的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 高血脂: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加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这些脂质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会形成血管斑块,阻碍血流,导致心脏供氧不足。
3. 吸烟: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也会使心脏负荷加重。
4. 运动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体重,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5. 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有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二、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础。
多摄入蔬果、全谷物、鱼类、瘦肉和豆类等健康食物,减少高盐、高脂、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2. 积极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此外,还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
3. 戒烟限酒:要坚决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同时,减少饮酒量,不超过每天男性20克纯酒精和女性10克纯酒精的摄入标准。
4.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超重或肥胖,应进行减重计划,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5. 加强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对心血管健康有负面影响。
应学会应对压力,采取积极的情绪处理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6. 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及时发现并控制可能的健康问题。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6-05-10T14:14:57.9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作者:孙伏清陈平游学文陈启光陈建文陈高亮郑巧文[导读] (福建省福清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教学医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福清市医院心内科福建福清 350300)探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并总结临床经验。
孙伏清陈平游学文陈启光陈建文陈高亮郑巧文(福建省福清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教学医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福清市医院心内科福建福清 350300)【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并总结临床经验。
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
结果:200例高血压患者中,并发心血管病患者共110例,所占比例为55%(P<0.05);110例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中,血浆hs-CRP水平(>3.0mg/L)、Hey水平、ADP水平、高胆固醇、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靶器官损伤、体重、低运动量、心情抑郁均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其发病风险以及危险因素涉及血浆hs-CRP水平(>3.0mg/L)、Hey水平、ADP水平、高胆固醇、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靶器官损伤、体重、低运动量、心情抑郁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加运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032-02High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Sun Fuqing, Chen ping, YouXuewen, ChenQiguang, Chen Jiamwen, ChenGaoliang, ZhengQiaowen.Hospital of FuqingCity, Fujian Province, Fuqing 350300, China; FuqingTeach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Fuqing 3503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nd multiple risk factors,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Methods This study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 to our heart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patients, 200 cases randomly, analysi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nalysis and multiple risk factors.Results Of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proportion of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total of 110 cases (55%) (P < 0.05); 110 hypertension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s - plasma CRP levels (> 3.0 mg/L), Hey, ADP levels, high cholesterol, blood lipid, blood glucose, fibrinogen, low target organ damage, weight, exercise and depression are hypertension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P < 0.05); The abov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s Positive and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help patients to change bad living habits, physical exercise actively, increase activity,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survival quality, reduce the risk of combin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the高血压(highbloodpressure)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通常以动脉压升高为临床主要特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本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并总结临床经验。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11例,女性患者89例。
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56~87岁,平均年龄为(63.5±1.02)岁。
根据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性别、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
1.3病情判定标准高血压: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而血压正常者。
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分层标准:参考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2006年“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及1999年WHO制定的血糖水平分类标准。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有的检测统计学数据采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数据均经由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
P<0.05表示数据具有差异性以及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表示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及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200例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情况200例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情况。
200例高血压患者中,并发心血管病患者共110例,所占比例为55%(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分析造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分析造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
110例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中,血浆hs-CRP水平(>3.0mg/L)、Hey水平、ADP水平、高胆固醇、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靶器官损伤、体重、低运动量、心情抑郁均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当前,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心血管疾病日益高发的困扰,尽管针对性的医疗研究和药物开发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遏制疾病发生的成效仍不尽人意,其原因主要在于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难以弄清和消除。
因此,深入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已认识到的主要方面进行调控,对于防止和降低各种危险情况的发生意义重大。
目前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约有300余种,按照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键性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受年龄如总体年龄越高危险越大,性别如男性发病几率高于女性,家族如受家庭遗传等因素影响较大。
此外还有潜在危险因素如身体脂肪过多、血液凝度过高、血管壁功能过弱以及睡眠质量不高等,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如文化水平、职业变化、生存状态、性格习惯、身体心理状况、日常生活压力等,这些也都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产生着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且伴心脑肾、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性损害为主的心血管疾病。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模式有了很大转变,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在很多研究中可以看出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糖尿病、吸烟饮酒、血脂异常以及肥胖是高血压患者的六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都能够显著促使高血压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