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02支出-收入模型.ppt
- 格式:ppt
- 大小:549.01 KB
- 文档页数:94
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一节均衡收入及其基本决定因素一、均衡收入所谓均衡是指经济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的变量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收入就是指国民收入处于一种既不增加也不再减少的暂时静止状态,即国民收入呈现出没有变化的趋势。
二、均衡收入的决定因素供、求和价格。
三、均衡的条件:总供给=总需求在GDP核算中:总供给=总需求(实际)在GDP的决定中:总供给<>=总需求(计划)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中,我们说总供给和总需求是恒等的。
但在现实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可能总是相等的。
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区分实际总需求(Actual aggregate demand)和计划的总需求(Planned demand)。
实际的总需求是实际上购买的量。
计划的总需求又称合意的总需求(Desired aggregate demand),是指计划的,或想要进行的购买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总需求是实际的总需求,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所说的总需求是计划的总需求。
实际总需求与总供给是相等的,而计划的总需求并不总是等于总供给。
实际总需求与计划的总需求的差别主要在于非合意的存货(undesired inventory)。
所谓非合意的存货就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卖不出去而不得不堆在仓库里那一部分,它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包括在实际总需中。
而计划的总需求中不包括非合意的存货。
正由于计划的总需求并不总是等于总供给,所以才有必要研究均衡收入的决定问题。
Y= C + I + G +X—M国民收入决定的I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 不同,它不包括非合意的存货投资,严格地说,这里的I应该是(I—非合意存货投资)。
但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仍使用I这一符号。
第二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首先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决定。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只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所以,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可以写成:Y = C + I=C+SI (计划)= S(计划)从这两该公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因素有三个:消费、投资和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