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规范化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25.61 MB
- 文档页数:81
(2015)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专家共识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一、概述去骨瓣减压术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创伤难治性颅高压、脱水利尿等降颅压无效病人所采取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和有效步骤,但其疗效存在争议[1-4]。
特别是2011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学者Cooper等发表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外伤性脑损害》,引起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的极大关注和热议。
他们的RCT研究发现早期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和缩短在ICU的治疗时间,但不能改善病人预后[5]。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是继续坚持还是放弃采用去骨瓣减压技术抢救危重颅脑创伤病人?我们组织中国颅脑创伤临床专家,参考国内外主要文献,结合中国国情伦理和临床经验,制订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专家共识,有助于我国神经外科医师正确认识去骨瓣减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时机和方法及其相关问题的处理。
二、颅脑创伤病人颅内高压的发生机理在颅缝闭合后,颅腔体积已相对固定。
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1400g)、脑脊液(75ml)和血液(75ml),正常情况下,此三者的总体积与颅脑总容积保持动态平衡,维持颅内压在正常水平。
由于脑组织体积比较恒定,尤其是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时不能被压缩,颅内压的调节就在脑血容量与脑脊液量间保持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为维持脑组织最低代谢所需的脑血流量为32ml/100g/min(正常为54~65ml/100g/min),全脑血流量为400ml/min(正常约700~1200ml/min),脑血管内容量应保持在45ml以上,脑血容量可被压缩的容积约占颅腔容积的3%左右。
脑脊液是颅内三内容物中最易变动的成分,在脑室、脑池和颅内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量,约在75ml左右,约占颅腔容积的5.5%。
当发生颅内高压时,首先通过脑脊液减少分泌,增加吸收和部分被压缩出颅以缓解颅内压升高,继之再压缩脑血容量。
20中国处方药 第15卷 第6期·综述·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生颅脑损伤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颅内高压、脑水肿等情况,这会引起脑移位、脑疝或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等一系列现象。
因为颅内压存在代偿能力,故传统亚低温、脱水剂、过度通气等均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随无法控制的颅内高压情况,上述治疗方法无法有效救治。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已经逐渐发展成BDC,其主要将双侧额颞顶颅骨骨瓣通过手术方式去除,使颅内腔容积扩大,并使颅内压降低,将受压脑组织释放出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1]。
本文旨在分析BDC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1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1.1 进一步拓展颅腔容积相对而言,颅腔容积具有固定性,脑组织、脑脊液以及脑血流量分别具有相应范围的体积,一旦出现颅脑外伤,三者平衡性就会发生改变,甚至直接进入到恶性循环的状态,此时颅脑压呈现进行性增高,借助手术将骨瓣去除,并对硬膜囊进行扩充,可使颅腔容积迅速扩大,降低颅内压。
叶俊华等[2]学者通过研究证实,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扩大颅腔容积的范围在(69.2±16.3)cm3内,颅腔容积会随着去骨瓣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加,所以BDC得到的额外颅腔容积是无法比拟的。
费冰等[3]研究发现,颅腔容积并不是完全固定无变化的,对成人来说,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增高,其颅腔容积也会逐渐增大,尽管增加部分较小,但却改变了临床以往的错误认知。
1.2 改善颅内压和脑灌注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近年来,伴随着不断进步的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降低颅内压、提高脑灌注压的治疗作用上,临床对去骨瓣减压术持肯定态度。
相关文献[4]选择25例难治性颅内压升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BDC治疗,结果显示颅内压由最初的(29±3)mmHg下降至(18±4)mmHg。
马书明等[4]在研究中充分证实,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时,单纯的剪开硬脑膜、清除血肿的操作完成后,颅内压就会明显降低,减压窗如果可与中颅窝底保持靠近状态,则有利于减轻脑干压力。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59104·临床研究·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与临床优势研究古军(河南省武陟县人民医院,河南 武陟 454950)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与临床优势。
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减压组和改良减压组。
标准减压组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改良减压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1)预后良好率;(2)操作时间、失血量、术后昏迷评分和住院天数;(3)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改良减压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比标准减压组高,P< 0.05;(2)改良减压组操作时间、失血量、术后昏迷评分和住院天数显著比标准减压组好,P< 0.05;(3)改良减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标准减压组低,P< 0.05。
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高,操作简单,可减少出血和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良去骨瓣减压术;颅脑损伤;应用价值;临床优势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59.0920 引言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综合征,是因剧烈暴力所引发的颅脑创伤,致残致死率高,临床常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虽然跟传统手术对比死亡率降低,但并发症仍居高不下,需对手术进一步进行改良[1]。
本研究就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与临床优势进行探讨,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对象是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减压组和改良减压组。
其中标准减压组共50例,男性的患者37例,女性的患者13例,年龄23~75岁,年龄均数(46.73±4.28)岁。
去骨瓣减压术33例临床应用体会刘 健 黄 峰 雷 东 杜炜明 张永华 韩新顺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脑外科(466700) 随着交通事故、建筑意外等造成外伤增多,颅脑外伤病人也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20%,死亡率很高。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了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去骨瓣减压术,现将救治及预后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15~54岁,平均为30岁。
致伤原因:车祸27例(81.8%),坠伤3例(9%),钝物击伤2例(6%),锐器伤1例(3%)。
1.2 临床表现:①术前意识状态处于不同程度昏迷者30例,病人术前G CS评分3~5分9例,6~8分21例,9~12分3例。
②瞳孔变化: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6例,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2例。
③合并伤:颜面部损伤14例,四肢骨折5例,血气胸2例。
④有颅底骨折征象(脊液耳鼻漏)15例。
1.3 CT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显示硬膜外血肿8例(24.2%);硬膜下血肿15例(45.4%);混合型血肿7例(21.2%);单纯广泛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3例(9.0%)。
颅内血肿≥30ml,中线移位>5mm并有脑室受压。
1.4 治疗:本组33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具体方法:根据颅内血种或脑挫裂伤部位采用颞顶部或额颞顶部马蹄形切口,去骨瓣约6cm×8cm~10cm×12cm,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彻底止血,放射状切开硬脑膜,取帽状腱膜片做硬脑膜腔减压缝合。
术后留置硬膜外引流管,引流管放置1~3d拔除,其中常规颞顶瓣23例,死亡1例;扩大额颞顶瓣10例,术后行护脑、抗感染、止血药、脱水剂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药物,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
2 结 果疗效标准按G OS进行评价:①良好(5分):恢复良好,能恢复工作、学习、CT检查无阳性结果者;②中残(4分):尚存某些神经、精神障碍症状,生活自理,CT检查基本正常者;③重残(3分):意识清楚,生活需他人照料,CT检查有所好转者;④植物生存(2分):植物生存或长期昏迷,病情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甚或恶化者;⑤死亡(1分)。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指南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颅脑损伤、脑出血等疾病的手术方法。
以下是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详细指南:
一、手术适应症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如颅脑损伤、脑出血等。
在急性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该手术可以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从而保护脑功能。
二、手术步骤
1. 切口:在额部上方,沿颧弓上缘切开皮肤,向两侧弧形拐弯至耳廓上后方。
2. 颅骨切除:在骨膜下分离颅骨,切除额部和顶部的一块大小约
12cm×15cm的颅骨。
3. 硬脑膜切开:将硬脑膜呈放射状切开,并向下翻转。
4. 颅内减压:通过扩大硬脑膜切口和剪除部分硬脑膜,进一步降低颅内压。
5. 缝合:将硬脑膜和头皮分别缝合。
三、注意事项
1. 手术前应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评估手术风险。
2. 手术后应密切监测颅内压和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3. 手术后应定期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4. 在恢复过程中,应注意营养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总之,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颅内高压的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您需要接受该手术,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60例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2年6月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且gcs<8分(经ct证实),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并随访研究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展,治疗疗效以gos数值为依据进行评估和判断。
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全组患者gos数值1分的有9例(占15.0%),在2-3分之间的有29例(占48.3%),在4-5分之间的有22例(占36.7%)。
结论通过研究结果可知,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性高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特点,另外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缺血性脑梗死的防治上也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临床疗效;安全性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i)是指颅内血肿、脑挫伤广泛,受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具有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但可能会出现再次昏迷和意识障碍加重的大脑损伤。
从神经外科上看重型颅脑损伤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一种致死性损伤。
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成为了近年来许多青壮年的致死的常见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现在交通工具的发达,交通事故频发,外力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成为了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导致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是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对患者做及时的治疗。
常规手术治疗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特点,但不能对颅内压显著升高的患者进行减压治疗和患者的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1]。
本研究通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60例我院从2009年10月到012年6月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基本情况和颅脑损伤原因见表1。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法,以下是其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患者评估: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肢体运动等,以确定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54 -及用药规律[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15]王子龙.清热祛浊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T2DM(热盛痰阻夹瘀证)的临床观察[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20.[16]张先杰,罗志敏,罗永彪.猪苓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调节血糖作用及机制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4):2586-2589.[17]杜妹玲.芍药不同部位多糖提取、体外活性研究及其花草茶研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1.[18]孟祥云,汪永锋,郭树明,等.当归多糖对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免疫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2,35(2):27-31.(收稿日期:2023-06-08) (本文编辑:姬思雨)①麻城市人民医院 湖北 麻城 438300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张辉① 杨西安① 胡怡勇①【摘要】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32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对比两组的颅内压、脑氧代谢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1 d,观察组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 2)、动脉血氧含量(CaO 2)高于对照组,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硬膜下积液、多器官功能衰竭、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颅脑损伤实施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给予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实施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给予疼痛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去骨瓣开颅减压术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除照搬对照组方案外还给予疼痛护理。
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3d和7d后的疼痛VAS评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Kolcaba舒适度量表(Kolcab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
结果:两组干预前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d和干预7 d后,均比上一时段疼痛VAS评分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更优(P<0.05)。
研究组Kolcaba及PSQI护理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这两个指标均比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这两个指标改善幅度均比治疗前好(P<0.05)。
结论:颅脑损伤实施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给予疼痛护理可更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舒适度及睡眠质量。
【关键词】颅脑损伤;去骨瓣开颅减压术;疼痛;护理去骨瓣开颅减压术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治疗颅脑损伤的手术,可使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病死率降低[1]。
然而该术式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在围术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痛感,若痛感强烈,则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和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在手术围术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痛感,促进术后恢复。
我院针对颅脑损伤实施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患者给予疼痛护理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5~70岁,平均(46.34±5.64)岁;致伤原因:意外摔伤23例,交通事故35例,重物砸伤1例,其他1例。
研究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2~72岁,平均(47.87±5.23)岁;致伤原因:意外摔伤20例,交通事故35例,重物砸伤2例,其他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