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_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
- 格式:ppt
- 大小:352.50 KB
- 文档页数:73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分析当今发达国家对于先进技术多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转让;而对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术则通过单纯许可或所有权协议转让。
但不论何种方式的技术转让多是通过跨国公司这一载体来完成的。
跨国公司目前是通过技术优势而非资本优势在全球推行自己的赢利政策,资本优势仅仅是其采取技术策略的一个前奏而已。
不论是通过合资、建立子公司还是成立分支机构,它都立足于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控制策略。
在今天,传统的技术转让如所谓的转让费等已失去了意义。
它至少可以通过三个渠道在不转让核心技术的前提下实现获取利润的目的,同时利用本地廉价而又优秀的人才为它们开发更多的新技术和产品,“以东道国人治东道国人”成为跨国公司的成功策略。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在某种程度上是两个国家双赢的方式。
发达国家得到了利益,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技术。
可是其中对发展中国家又有不利的方面。
一般跨国公司是不会把自己的核心技术转让给东道国的,要实现其自己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并且东道国国家企业技术的不到革新,用的都是别人淘汰的技术、或者在某些核心技术零件只有进口的份。
譬如说,我国的汽车业。
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攫取高额利润。
其中:1、双重收取高额技术转让费。
收取技术转让费,是跨国公司向合资整车企业提供车型生产权的前提。
在一家中外合资整车企业,外方提供一款车型就收了1亿多美元的技术转让费。
在该合资企业还未消化掉这笔巨大技术转让成本的时候,外方母公司又推出了这款车的改进型,仍然需要1亿多美元的技术转让费。
只要将原有生产线调整一下,该合资企业就能够生产改进型。
中方希望外方不再收取技术转让费,遭到外方拒绝。
这时,另一家整车企业迫不及待地表示愿意支付这笔昂贵的技术转让费,以求获取改进型的生产权。
于是,外方乘机向合资中方施压,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2、指定购买国外零部件。
3、指定购买其母公司高价原材料。
4、指定购买国外高价设备。
5、、收取高额认证费。
并且利用中国廉价的生产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逐步将中国境内的独资、合资企业纳入其全球分工体系,扩展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规模,追求利润最大化。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让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全面开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崛起。
这些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将其应用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布局和资源整合。
技术转让作为一种重要的合作方式,对于跨国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技术转让的定义和意义技术转让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拥有和掌握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有技术等向合作伙伴或其他企业进行传授和交流的过程。
通过技术转让,跨国公司可以将自身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加快全球化进程,同时也能促进各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
二、技术转让的形式技术转让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合作双方的需求和条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1. 直接对外授权直接对外授权是指跨国公司以合同方式将技术授权给合作伙伴或其他企业,使其可以合法地使用和开发这些技术。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授权过程相对简单,传递效果明确,适用于壮大和提升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
2. 技术许可技术许可是指跨国公司将特定技术授权给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和开发这些技术,但授权方仍然保留知识产权。
这样的方式适用于那些对自己核心技术保密要求较高的公司。
3. 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是指跨国公司与其他企业在特定项目或领域进行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技术。
这种方式下,合作双方共享风险,合作成果也更为显著。
三、技术转让的影响技术转让对于跨国公司和合作伙伴都有积极的影响:1. 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技术转让可以帮助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通过技术转让,跨国公司可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自身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2. 对合作伙伴的影响技术转让可以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合作伙伴可以快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技术转让面临的挑战虽然技术转让对于跨国公司和合作伙伴都有诸多好处,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1. 保护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交流和分享,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成为跨国公司和合作伙伴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
刘国柱
【期刊名称】《劳动保障世界》
【年(卷),期】1998(000)0Z1
【摘要】一、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环境条件跨国公司是否转让技术,以什么条件转让技术。
是根据国际技术市场的供求状况、技术本身的发展,并结合公司自身的目的和要求,经过在技术、经济以至政治上利弊得失的权衡,才作出决策的。
但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首先是以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为准则的。
处于不同竞争地位的跨国公司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采取的市场战略姿态、投资策略以及技术转让策略是很不相同的。
当技术处于创新阶段时,无论处于微弱地位还是处于支配地位的跨国公司,一般都不转让技术。
对于发展阶段的技术,处于支配地位和优势地位的公司原则上也不转让,而处于有利地位的公司则有可能考虑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转让,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刘国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与技术转让 [J], 苗苗
2.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博弈分析 [J], 王晶晶
3.赢利能力不同的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 [J], 赵佩华;张卫国
4.演化博弈下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策略分析 [J], 赵佩华;张卫国
5.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转让策略浅析 [J], 邵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跨国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60012课程名称:跨国公司治理英文名称: Governanc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二、课程简介《跨国公司治理》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门课程以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为起点,详细阐释跨国公司的理论与政策,并研究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战略、生产与营销、财务与税收以及人事管理等内容。
并且每章均设有案例研究板块,用详实生动的经典案例解释和检验书中的内容。
Governanc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jors. This course takes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xplains the theories and policies of 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in detail, and the stud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operation andmanagement strategy,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financial and tax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each chapter has a case study section to explain and test thebook's content with detailed and vivid classic cas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是国际商务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跨国公司与管理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1.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直到197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57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文件中,才正式采用了“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3.跨国公司的判断标准用那些?结构性标准:即通过研究一个公司的跨国范围,及对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和控制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属跨国公司。
营业实绩标准:主要是通过研究一家公司在国外经营的资产额、销售额、官员人数和利润等指标来判断它是否属于跨国公司。
行为特性标准: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应有全球性经营战略。
4.经营大师彼得F德鲁克认为,虽然跨国公司的总部不设在某国,但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都是全球性的。
5.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2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基本手段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4技术内部化6、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包括三种基本单位:母公司:负责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经济实体进行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经母公司直接投资而在母国内外设立的经济实体。
分公司:母公司的分部。
7、跨国公司的类型1按经营项目分类:(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出发,跨国公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经济资源为主的跨国公司。
二是以经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
三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跨国公司。
2按公司决策中心进行分类:(从决策上分类)一是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主要考虑母公司的权益。
二是以多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众多子公司的权益为主。
三是以全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全公司在世界各地权益的统筹考虑为依据。
3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分类:一是横向型跨国公司。
二是垂直型跨国公司。
三是混合型跨国公司。
8、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9、近代的跨国公司始于德国的拜尔化学公司。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中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继续占主导地位。
11、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1加速生产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学分: 4分总学时: 72适用类型: 高职高专适用专业: 国际贸易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出口流程及模拟, 信用证出口单证, 外贸函电等专业必修课。
后续课程: 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和毕业实训。
二、课程概述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阐述有关跨国经营管理方面的根本知识和一般原理, 介绍外国直接投资的动态和跨国公司的开展现状, 使学生初步理解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跨国经营等方面的根本知识, 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跨国的经营与管理方式有一定的系统性认识, 并加深对中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战略的理解。
课程的教学要求:〔1〕、系统掌握本学科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及其相关知识;〔2〕全面了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运行规律;〔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完本钱课程的学习任务后, 能够自觉地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能提出解决方法。
三、教学条件1.教学场所要求 : 一般教室2.教学仪器设备要求: 黑板、教材四、学时分配方案第1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2.了解跨国公司形成和开展的阶段;3.熟悉跨国公司的构成和类型;4.熟悉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跨国公司的类型和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难点: 跨国公司构成与非跨国公司的区别。
【学时分配】1. 理论课时: 3学时2. 实训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二、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开展三、跨国公司的类型四、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本章小结◆思考题◆案例分析 : 沃尔玛公司第2章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跨国公司总体战略的成长战略和经营战略;2.了解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演变, 制定程序和制定方法。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中文名称:国际商务单证适用层次与专业:总学时: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是培养复合型国际经营管理企业家人才的入门课。
本课程所起的作用是将学生所学的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多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于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培养其企业家思维,开阔国际经营视野,训练国际经营管理能力。
2.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学习跨国公司运作与管理的专门知识和典型案例,使学生熟悉和理解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关概念,掌握跨国公司运作与管理中的一般规律、基本原理和相关技能,初步具备参与跨国公司的实际运作与相关决策,解决跨国经营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跨国公司运作与管理是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涉及的学科知识广泛,且大量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的应用极富个性化,学习中不可生搬硬套,为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上需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参考资料阅读、自学等方式进行。
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各章的知识要点,介绍跨国公司研究中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结论,总结概括跨国公司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及其应用技巧,并通过有代表性的案例辅助教学,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力求使学生思想开窍,领会和吸收知识中的精髓,培育学生在不可预知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下随机应变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国际贸易实务》使学生掌握全面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本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学生《国际商务单证》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学会国际化的单据操作提供借鉴。
四、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第一章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典范——跨国公司基本内容1. 跨国公司的定义、性质和特征1.1.1 跨国公司的定义1.1.2 对跨国公司的判断标准1.1.3 跨国公司的特征2. 国际化企业的形成与发展3.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基本要求跨国公司的含义、特征、构成、类型、形成和发展,对跨国公司有一个整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