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是小鸟》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童心是小鸟教学反思
教学过后,发现这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我好好思考,并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有所提高。
一、歌曲处理不够细致
整节课中过分追求课堂效果,而对歌曲的细节方面处理不够,尤其是学生的一些不够精确的地方,没有及时的纠正到位,致使歌曲的演唱不够细致,在歌曲的教学中不能放过一丝一毫的漏洞,并及时给学生加以纠正引导!不能存在一点问题。
二、情绪表达不够准确
这首歌在音乐处理上有较高的要求,强弱方面我在教学中提到了,但是演示的不够,致使学生在演唱时有些盲目,对歌曲表达不够准确,如强、弱处理,只是给他们讲了概念,但具体强有多强,弱有多弱,没有很好的示范,使学生在演唱时过强或过弱,分寸把握不好,情绪表达不够准确。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在课堂设计方面等加强学习,寻找实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使音乐课堂真正的快乐起来,在快乐中感受音乐带给学生的无穷魅力!
1。
小学音乐课程《童心是小鸟》教学反思1. 引言《童心是小鸟》是一首风靡小学生的优美儿歌,它旋律简单动听,歌词富有童趣。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通过教授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文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改进的空间,以促进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设定了以下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3. 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阶段,我认真研读了教材中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分析,并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课堂投影仪和音响设备;•课件和歌曲演唱视频;•包含歌词和音乐谱的教材和练习册。
4. 教学过程4.1 歌曲欣赏在上课的第一节,我播放了《童心是小鸟》的演唱视频,并让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唱。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我引导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妙旋律和童话般的情景描写。
4.2 歌词分析在第二节课,我分发了包含歌词和音乐谱的教材,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歌词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询问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所描绘的小鸟、童心和快乐。
4.3 音乐表演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组织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表演。
我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还能互相倾听和学习。
4.4 个人创作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我鼓励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童心、小鸟和快乐的理解。
学生可以绘画、写诗、编写故事或者创作音乐等等。
我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些示范作品,并提供了一些创作的思路和技巧。
5. 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我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能够准确地演唱《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旋律和节奏掌握得较好;•学生们能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表演和创作展示自己的理解;•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们通过创作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童心是小鸟》教学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
“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
我通过几次创编课的教学,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
第一次: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根据《大雁湖》的旋律,编创歌词歌颂“家乡美”,这个活动,我是以“拓展”的形式布置下去的,到第二节课检查的时候,完成任务的同学寥寥无几。
第二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戏歌”,进一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就让他们根据《故乡是北京》的旋律,模仿歌曲中歌颂的内容,编创歌词,赞美自己的家乡-曲阜。
这个活动也是临下课时给孩子们提出的任务。
结果是像上一次一样,只有极个别创作能力较好的孩子完成了任务,值得欣慰的是,一班李思萱的创编非常出色。
第三次:我接受前两次的教训(我总认为这样的活动,放在课堂上会耽误时间的),在课堂上进行创编活动。
要求学生根据《童心是小鸟》的旋律,编创新的歌词唱一唱。
任务布置下去后,大多数孩子就积极地进行创编,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完成了任务,而且就连平时懒得动笔的孩子,也对原歌词进行了合理的改编。
接着,让他们跟着歌曲伴奏,演唱自己的“歌”。
有的孩子,通过聆听其他同学的歌曲,又对自己的歌曲,进行修改整理,一首首洋溢着孩子们“童心”的歌曲就诞生了。
不只没有浪费时间,还提前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大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
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有特点,使得旋律欢快跳荡,第二乐段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歌曲的旋律优美、舒缓,歌词富有诗意,十分形象的把儿童比喻成一只快乐的小鸟,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地精神风貌。
二、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处于主导地位,对抽象的知识难于掌握,在歌曲表演上表现欲不是很强,但是经过四年多的音乐课学习,他们具备一定识谱的能力,节奏感较好。
所以教学中教师力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学,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表现歌曲,以情带声。
三、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歌曲。
能用轻盈、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
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旋律。
五、教学难点:体会歌曲的情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运用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
六、教学发展点:运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
七、教学测评点:通过找相似乐句,利用口风琴尝试吹奏歌曲旋律,使视唱化难为易。
八、教学准备:投影教学光盘课件电子琴小鸟卡片九、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亲爱的同学们!一年四季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与诗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感受、体验四季带给我们的乐趣。
(课件展示四季里童趣图片感受天真快乐的童趣)(通过课件展示童趣童乐的图片,拉近学生对童年时到美好的回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和学生产生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师:四季也带给老师童年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我也曾在春天悄悄在栽下希望的小树,我曾在夏天追打着淘气的浪花,我曾在路边和小朋友一起拾捡秋天的落叶,我曾幻想冬天和雪孩子成为伙伴的童话梦想,童年是一幅画,童心是一首诗……(点击课件出示歌词)师:有感情朗读歌词小诗。
教学文档
小学音乐公开课(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童心是小鸟)由主歌和副歌两局部组成,主歌局部以排比句的形式描述了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美;副歌局部抒发了年少儿童对大自然满怀热爱和对幸福童年无比珍惜的心情,演唱是应注意表达歌词的语气,休止符前面的四分音符要唱得轻一些,但时值要唱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用轻松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幸福的生活。
2、在歌曲演唱活动中感受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精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表达三拍子的韵律感。
表演(童心是小鸟),让学生们体验四季中的愉快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重点: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绪
学会演唱(童心是小鸟)。
2、精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教学打算: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童心是美好而纯真的,我们不会单独享受愉快,从小我们就懂得分享,现在就让我们把内心愉快的种子撒播到远方,那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共同努力,我发觉同学们能精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同学们的歌声越来越美了!
.。
人音版五年级第十册《童心是小鸟》教案和教学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信应注意依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1.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歌曲轻巧、喜悦的情绪,并学会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聆听、哼唱、模唱、跟唱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并把握学唱歌曲的多种方式。
3.通过对歌曲的拓展学习,丰硕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明白得歌曲、表现歌曲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把握四分停止符的演唱时值。
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楚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
因此既要幸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幸免把环节细化,一样来讲,一节课的要紧环节最好操纵在4~6个之间,如此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创设情境→参与活动→交流评判→总结归纳→实践应用在“活动——参与”模式的实施进程中,教师组织活动要遵守趣味性、生活性、教育性、开放性;教师为学生提供能够自由学习的环境和气氛,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解下学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信应注意依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1.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歌曲轻巧、喜悦的情绪,并学会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聆听、哼唱、模唱、跟唱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并把握学唱歌曲的多种方式。
3.通过对歌曲的拓展学习,丰硕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明白得歌曲、表现歌曲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把握四分停止符的演唱时值。
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楚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
因此既要幸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幸免把环节细化,一样来讲,一节课的要紧环节最好操纵在4~6个之间,如此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小学音乐_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童心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能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歌曲。
2.在实践活动中掌握3/4拍知识,并能在歌曲《童心是小鸟》的演唱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感。
3.聆听钢琴曲《节日舞》,感受乐曲欢快热闹的场面,并能够听辨出主题。
4.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快乐有趣的童心世界,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听辨《节日舞》主题旋律及音区的变化。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上课问好歌曲《童心是小鸟》一、感受歌曲1、听伴奏,观看四季图片童年是快乐的,四季是多彩的,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故事。
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生汇报)四季的变化,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出示图片)春天,遍地的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悄悄地种下希望的小树,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夏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季节,在海边追打着淘气的浪花;秋天,树叶黄了,落叶铺满了整个大地;冬天,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堆雪人、打雪仗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
2、听范唱,做动作(两遍)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感受四季带给我们的乐趣吧!我找个同学跟我配合一下。
左边同学跟我做,右边同学蹲下来做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
合上音乐的节拍出发吧!3、介绍3/4通过刚才的感受,你觉得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是的,这首乐曲是3/4拍子,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强弱规律是:强弱弱(用声音体现出来)也可以用圆来表示,强拍用实心圆、弱拍用空心圆表示。
老师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现三拍子。
4、跟范唱、感受三拍子跟随音乐一起感受三拍子的魅力吧!第一部分:强拍拍手,弱拍双手交叉拍肩;第二部分:强拍拍腿,弱拍做飞翔动作。
5、听范唱刚才这首乐曲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歌曲《童心是小鸟》。
聆听歌曲,说说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情绪又是怎样的?这首歌曲用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情绪,表达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幸福童年无比珍惜之情。
歌曲《童心是小鸟》的教学反思
歌曲《童心是小鸟》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主歌部分以排比的形式描述了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副歌部分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满怀热爱和对童年生活无不珍惜的心情。
在教学中,我采用点谱法学唱歌曲,运用整体感知教学法,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多次完整地感受和学习歌曲。
在每一边聆听和演唱歌曲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激发了孩子们听赏的专注力。
歌曲《童心是小鸟》无论从歌词还是从曲调上来说,对于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一首困难的歌曲。
所以,我在教唱前一诗歌形式朗诵给孩子们,让学生感受歌词的美。
同时把演唱时容易出错的附点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给同学们提个醒。
最后,将为自己的童年生活创作诗歌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让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本课中我对学生唱谱试唱得训练不够,对学生演唱时声音的美感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克服教学中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童心是小鸟反思(实用10篇)童心是小鸟反思第1篇《童心是小鸟》由主歌和副歌两部分组成,主歌部分以排比句的形式描述了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美;副歌部分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满怀热爱和对幸福童年无比珍惜的心情。
教学中,我采用了整体感知教学法。
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多遍、完整的感受歌曲。
在每一遍聆听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激发了学生听赏的专注力。
《童心是小鸟》是一首相对较容易的歌曲,在教唱前,我先将歌词有节奏的朗诵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歌词的美,同时把演唱时容易出错的附点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给学生做出提醒。
最后,将创编歌词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让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足:本课中,我对学生读谱视唱的训练不够,对学生演唱时声音的美感没有做仔细的要求,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
童心是小鸟反思第2篇音乐是美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老师也应该是美的化身,爱的使者,音乐课堂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
首先这首歌曲的歌名就深深地吸引着我,歌名很美。
童心是小鸟这个歌名就把学生的心灵比作是小鸟一样纯洁,美丽,表达了少年儿童美好幸福的童年时代就像小鸟在大自然地怀抱中一样快乐、自在。
我在一开始上课就创设一种愉快、欢乐的教学情境。
首先播放歌曲《春来了》,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片,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然后展现小河流水哗啦啦的图片并且让学生听流水的声音,好像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郊游,让学生模仿流水声音,又让学生感受夏季的韵味,通过听知了的叫声学习附点四分音符,然后展示四季的美丽画面并让学生讨论学生的童年生活在一年四季都有哪些童年趣事。
学生兴奋地讨论起这个话题。
这样就引出了新课的课题——《童心是小鸟》。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和表现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教师范唱等手段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歌曲。
在新歌教学中我还注意了和学生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多说多唱,以鼓励性的话语、和蔼可亲的面孔激励学生,使音乐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氛围之中。
《童心是小鸟》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童心是小鸟》。
该课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童心的美好和快乐。
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深入解读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童心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童心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含义。
2. 培养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童心,保持快乐和纯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心的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儿歌《童心是小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流畅朗读。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4. 课文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体会作者对童心的赞美之情。
5. 随堂练习:教师出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6.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童心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快乐童年。
7. 课后作业:让学生书写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童心是小鸟》。
2. 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主要生字词。
3. 用彩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只快乐的小鸟,代表童心。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快乐童年的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我的快乐童年”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回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童心是小鸟》课后反思
《童心是小鸟》课后反思《童心是小鸟》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是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少年儿童纯真的童心世界刻画的淋漓尽致,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潮气的精神面貌。
歌曲为大调式3/4拍子,二段体结构。
第一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特点,使得旋律欢快、跳荡,将我们带入了诗一般美丽的孩子天地里,表现了孩子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甜美生活的心情。
中间插入了4小节衬词“啦啦啦”是上下段的连接,曲调轻盈跳跃,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
紧接着第二段在节奏上作了变化,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
唱出了少年儿童无比欢乐的童年生活,尾声结束在主和旋的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歌曲歌词中出现的像“小树苗”、“小蜻蜓”等,都为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但是要在歌曲意境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度感知歌曲的艺术魅力,通过简单的一句歌词,一句旋律,由点发散到面的认识,去深层次的感悟大自然四季的魅力,将自己比作一只小鸟,在美丽的大自然怀抱中快乐、自在的飞翔!我在导入课题之前,以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问好,创设了一种愉快、欢乐的教学情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接着我又以学生所熟悉喜爱的歌曲《童年》做引子,让学生分享童年趣事,学生兴奋地讨论起这个话题。
这样就引出了新课的课题——《童心是小鸟》。
当然,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和表现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教师范唱等手段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歌曲。
在教学难点这个处理上,我抓住了前四句使用了节奏重复的手法,进行了对比并反复练唱,难点迎刃而解;在新歌教学中我还注重和学生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多说多唱,以鼓励性的话语、和蔼可亲的面孔激励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很轻松愉快地就学会了这首歌曲。
接着就是新歌的拓展,四年级的学生还是很好动的,我就利用这个性格特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歌表演,启发学生即兴创编动作,记得有位专家曾这样评价一节课的优劣,那就是:教师上的愉快,学生学的轻松,取得的效果满意!总体来说,我对这节课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堂的氛围中去。
朗读歌词、旋律模唱、难点练习、步步深入,学生学得有兴趣、有热情、很扎实,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当然这节音乐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多的要求学生的坐姿,让学生坐的端端正正,从而在感知音乐的时候缺少律动,应该让学生自己在音乐声中主动去感受快乐、感受美;另外在教学反馈的时候,让学生清唱,而没有跟音乐一起,也是教学当中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再次就是拓展部分过于追求流程,而没有时间去为有个性的学生去展示的机会,这在今后的教学中是需要注意的。
有人把教学比作一门有遗憾的艺术。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钻研,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将这种遗憾控制在最小。
要多思考、多学习,力争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要说的话叶老师在很短的准备时间里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童心是小鸟》的送教任务,反映了他扎实而良好的专业基本功。
在送教之前的试教课上,叶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洒脱又充满激情的教学风格就令学生很是新鲜、兴奋,他本人也受到了学生的十分欢迎和喜爱。
试教时,叶老师将教学的环节安排过多,再加上他想通过节奏训练,突破前八分休止符的难点,但没能及时把握学生的症结而做了不少无用功,因此教学过程就给人感觉匆忙有余,从容不足。
课堂如果没有留白,就会显得拥挤,重点不能突出,就会流于形式。
在大家的建议下,叶老师连夜修改设计,调整课件,删繁就简,使课堂教学的主线更加清楚明朗。
后来在送教的课堂上,叶老师很好的把握了
以多种形式的聆听、模唱,节奏对比、师生对话交流等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学生自在又自然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掌握节奏特点,从而弱化教师教的痕迹,强化了学生学的感受,课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最值得称赞的是,叶老师简练而准确的手势辅助教学发挥了极好的指导作用,学生们不仅很快的领会并掌握了手势指导的音高走向,而且都情不自禁、兴致勃勃的模仿着老师的动作,认真投入,群情激昂,课堂因而充满了活力。
正像叶老师自己所说的“追求流程”的遗憾,相信有许多老师都难以避免。
大家以为一节好的示范课就要面面俱到,殊不知很容易陷入表面的热闹,给人留下蜻蜓点水之嫌,学生在这种一个又一个的流程中并不能沉下去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情感。
所以,我个人除了欣赏又羡慕那些华丽绚烂、活色生香的场景以外,还是更乐于把握朴实、朴素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