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行业技术方案的内容和撰写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04.92 KB
- 文档页数:4
技术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方案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方案,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此,编写一个全面且可行的技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
本技术方案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当前项目中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挑战,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三、技术方案内容。
1. 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当前项目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性能不足、安全性隐患、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2. 技术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分布式架构来提升系统的扩展性和性能;对于安全性隐患,我们可以加强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措施;而在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来提升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
3. 技术实施计划。
在确定了技术解决方案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实施计划。
这包括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实施时间表、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计划。
4. 风险评估。
在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这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应对准备,以确保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
5. 技术方案效果评估。
最后,我们需要对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系统性能、安全性、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技术方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总结。
技术方案的编写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经过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考虑,才能够提出一个既可行又有效的技术方案。
同时,技术方案的实施也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以确保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本技术方案能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技术方案范本一、方案背景本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经过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以下方案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二、方案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具体目标如下:1.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力成本;2.提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3.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资源浪费;4.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方案内容本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升级:引进先进的全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线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通过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警处理。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工艺改进: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
引入新的材料和工艺,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并且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4.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方案实施本方案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准备阶段:确定方案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进行项目预算和资源调配。
2.设备采购和安装阶段:根据方案需求,采购先进的生产设备,并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同时,进行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阶段:根据方案要求,进行工艺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设立质量检验部门,进行产品的质量把关和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4.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阶段: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方案范本一、引言在当今数字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技术方案的编写成为各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技术方案的结构和内容,以及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介绍。
二、技术方案的结构技术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项目背景在此部分,应该明确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的必要性、目的以及相关领域的现状分析等。
同时也要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市场需求,为后续内容做好铺垫。
2. 技术方案目标明确技术方案的目标是什么,比如开发某项软件、改进某项生产工艺或解决某项技术难题等。
在此部分要具体说明目标,并提出可行性分析,展示方案可行性。
3. 方案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详细阐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包括所需资源、人力分配、技术流程等。
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4. 技术解决方案重点呈现技术方案的核心内容,可根据具体项目特点提供详细的技术方案解决方案。
不同项目领域的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可能会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技术细节。
5. 风险评估和对策对整个技术方案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包括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
要着重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6. 成果评估和效益分析对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成果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对项目、公司或行业带来的效益。
可以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实际案例和技术指标等进行量化分析,以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和价值。
7. 技术方案实施团队在此部分介绍技术方案实施团队的组成和成员的资历,突出团队的实力和背景。
也可以附上相关团队成员的个人介绍,增加可信度。
8. 预算和资源需求详细列出技术方案实施所需的预算和资源需求,包括资金、人力、设备、材料等。
同时需要说明预计的回报和投资回报率,以验证项目的可行性。
三、编写技术方案的要点在编写技术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清晰明了在方案的编写过程中,要保持逻辑清晰,表达明了。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难懂的术语,确保读者能够理解方案的内容。
pco 项目实施方案PCO 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PCO 项目是公司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体系而开展的重要项目。
该项目的实施将涉及到公司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对公司整体运营和管理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PCO 项目的实施,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PCO 项目,提升公司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项目内容。
1. 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包括生产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在内的信息系统,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2. 流程优化,对公司现有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和瓶颈,提高流程效率。
3. 组织架构调整,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优化人员配置和工作分工。
4. 人员培训,为了适应新的信息化系统和工作流程,对公司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员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项目启动,确定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成员,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计划。
2. 系统建设,按照项目计划,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流程优化,对公司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建立新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4. 组织架构调整,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人员配置的优化。
5. 人员培训,为公司员工进行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和业务流程培训,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6. 系统上线,经过测试和培训后,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并进行相关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
五、项目风险及对策。
1. 技术风险,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技术难题,导致项目延期。
对策是加强技术团队建设,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技术支持能力。
2. 组织变革风险,组织架构调整可能引发员工的不适应和抵触情绪。
技术方案内容怎么写范文模板技术方案内容怎么写范文模板摘要: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技术方案内容写作范文模板,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如何撰写一个专业且详细的技术方案。
文章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为一个标题,并对每个标题进行详细阐述。
范文模板将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指南,以确保技术方案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该方案范文模板将包括:引言、项目概述、技术要求、实施计划、风险评估和结论。
第一部分:引言引言部分通常为技术方案的开篇,用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背景和目标。
在引言中,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 项目背景和目标:简洁地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为读者提供本文的背景信息;2. 问题陈述:明确列出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读者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的基础。
第二部分:项目概述项目概述部分旨在提供对整个项目的总体了解,包括项目的范围、目标和计划。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范围:详细说明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关键特性和功能;2. 项目目标:明确列出项目的目标,包括技术目标和业务目标;3. 项目计划:提供一个项目的时间表,包括关键里程碑和任务。
第三部分:技术要求技术要求部分是技术方案的核心部分,对于一个成功的技术方案来说,这一部分应该详细描述项目所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 硬件要求:列出项目所需的硬件规格和要求,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等;2. 软件要求:列出项目所需的软件规格和要求,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等;3. 安全要求:描述项目中所需的安全要求,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网络安全等;4. 可靠性要求:说明项目中对系统可靠性和容错性的要求。
第四部分:实施计划实施计划部分是技术方案的关键部分,它描述了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时间表,并规划了项目的关键阶段和任务。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实施流程:描述项目的实施流程,包括项目策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等;2. 项目时间表:提供一个详细的项目时间表,包括每个阶段和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日期;3. 人力资源:明确列出项目所需的人力资源,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等;4. 项目风险管理:描述项目风险管理的计划和策略,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
PCO流程与质量控制PCO流程与质量控制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PCO流程和质量控制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PCO流程和质量控制的概念、目的以及相关方法。
PCO流程PCO(Project Change Order)流程是指项目变更控制流程,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需求或范围发生变动,即需要对项目进行调整和变更。
PCO流程的目的是管理项目变更,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PCO流程步骤1. 变更请求:项目成员或相关方需求发生变动,向项目管理团队提交变更请求。
2. 变更评估:项目管理团队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包括变更的影响范围、资源需求、风险评估等。
3. 变更决策:项目管理团队根据变更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变更请求。
4. 变更实施:项目管理团队根据批准的变更请求,对项目进行相应变更,并记录变更内容。
5. 变更验证:项目管理团队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确保变更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6. 变更关闭:项目管理团队将已验证的变更关闭,并及时通知相关方。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
在计算机领域,质量控制包括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部署后的质量控制。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软件开发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需求分析: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后期需求变更带来的质量问题。
设计评审:对软件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编码规范:制定编码规范,确保编码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单元:对代码进行单元,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集成:将各个模块集成,确保模块之间的协同和集成的正确性。
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包括功能、性能、安全等。
缺陷修复:对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及时修复,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产品部署后的质量控制产品部署后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反馈: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易用性等方面的反馈。
技术方案应该怎么写技术方案应该怎么写?作为一名职业策划师,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而技术方案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明确客户的需求,提供具体的实现方案,是客户最为关注的部分。
因此,如何撰写一份完整、清晰、易懂的技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探讨技术方案的撰写要点。
一、提出问题技术方案的第一步是要提出问题。
这一部分需要明确客户的需求,分析客户的目标和痛点,并列举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实际需求,还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只有清晰地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和问题,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阐述解决方案在阐述解决方案时,需要具体说明实现方案、时间安排、所需资源等方面。
其中,时间安排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考虑到客户需求的时效性和实际可行性。
同时,所需资源也是决定解决方案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阐述解决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技术实现在撰写技术方案时,应该对技术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包括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技术原理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以确保客户能够理解和接受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四、风险评估在技术方案中,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战略上的错误决策和操作上的失误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此,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只有在全面评估风险和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后,才能确保技术方案的实施顺利进行。
五、项目执行在实施技术方案之前,需要规划好项目执行方案,包括项目的启动、执行、监控和收尾等各个阶段。
在制定项目执行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资源配置、时间安排、人员配备、沟通协调等,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六、报告和评估技术方案的最后一步是报告和评估。
在方案实施完成后,需要对项目进行评估,以确定实现的效果和客户的满意度。
如果实现的效果达不到预期,需要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技术方案说明的格式怎么写技术方案说明的格式怎么写摘要: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技术方案的书写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技术方案说明的格式要求,提供六个具体标题,并对每个标题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方案书写的要求。
1. 引言在技术方案说明中,引言部分扮演着开门见山的作用。
首先,应明确方案的背景和目标,简要描述该方案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对方案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概述,为后续章节的详细说明做好铺垫。
最后,对已有的相关研究和技术进展进行综述,突出本方案的创新点和优势。
2. 技术需求在技术方案说明中,清晰明确的技术需求是确保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
该部分应包含对技术需求的详细描述、实施方案的预期目标和使用的技术标准。
此外,还应考虑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进行适当的预测和应对措施的规划。
3. 技术方案技术方案部分是技术方案说明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对整个方案的详细描述和设计。
具体而言,该部分应包括方案的整体框架、系统设计图、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和数据流程。
此外,还应对方案的实施和测试计划进行详细规划,并考虑到方案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4. 实施步骤在技术方案说明中,实施步骤是将技术方案落地的具体行动计划。
这一部分应包括对方案实施的详细步骤和时间安排,以及所需的资源和人力投入。
此外,还应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
5. 预期效果在技术方案说明中,预期效果是对方案实施后所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和展望。
该部分应包括对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技术和经济效益的预测,并对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此外,还应对方案的可持续性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提供决策者对方案的全面评估。
6. 结论在技术方案说明中,结论部分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该部分应对整个技术方案进行简要回顾,并强调方案的创新点和优势。
此外,还应对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方向。
【PC O专栏】中图分类号:R1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2781(2008)022*******PC O行业技术方案的内容和撰写方法沈培谊(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6) 从事技术性工作的行业都须以技术方案为依据开展工作。
PCO行业是公认的技术性很强的特殊行业,对虫害防治的各个环节需要制定符合实情的防治方案来指导,保证防治效果的圆满实现。
技术方案的制定亦是PCO行业现场服务必须遵循的工作程序[1]。
PCO行业服务的现场环境千变万化,现场的虫害、种类、侵害的部位和程度不尽相同[2],在这些特定的防治环境中,PCO行业技术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表达,都是PCO行业应具备的能力和水平。
笔者愿与同行共商,探讨PCO技术方案包括的内容和方案撰写方法,共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1 技术方案的框架PCO行业技术方案包括虫害防治对象、现场勘察内容、防治预期目标、防治方法、巩固措施和效果评价6大方面内容。
111 虫害防治对象 具体虫害防治种类的表述是技术方案鲜明突出的内容,也是一个环境技术方案的标题。
防治工作必须遵循防治虫害种类的特征,有的放矢地制定一系列的防治工作内容。
112 现场勘察 根据防治虫害种类和特点,在现场开展应调查的内容,需专业技术人员以最大的努力去查清虫害源头,为现场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113 预期目标 是完成现场勘察工作后的程序,根据虫害的现场实际,结合自身技能分析“克敌”的把握度,依照有关标准制定阶段性和最终达到的目标。
114 防治方法 是对每种虫害,每种环境和不同时间具体的防治方法的表述。
每种方法要具有针对性,每个步骤要环环相扣,要有多方法、多手段的战略思想,更要有严密仔细、各个突破的战术方法,保证防治工作万无一失。
防治方法内容是整个技术方案的核心。
115 巩固措施 是对虫害防治长效性管理的体现,采用具体的措施将虫害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巩固措施内容是技术方案的重要部分,不可忽视。
116 效果评价 是对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的双重评价,根据评价作用的不同可有实验效果评价、阶段性效果评价和最终效果评价3个阶段。
实验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可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修订和提出整改防治方法;最终评价是结论性的。
不论哪个阶段的评价均按照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
2 技术方案的内容211 防治虫害的表达 是具体虫害名称的表达,切不可以客户需求的口语俗称表示。
如“害虫”与“四害”的概念不相同。
虫害名称清晰表达,对后续方案制定影响很大。
PCO行业技术方案中应以常用术语来表达虫害名称,以示PCO行业的专业水准。
212 现场勘察的内容 现场勘察是PCO工作程序的一部分,是以防治环境为基础,结合虫害特征采用目测、询问结合方式开展现场侦察工作,对防治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开展现场勘察的内容十分丰富,凡有助于防治工作的内容和信息都是现场勘察的范围。
2.2.1 环境特征的勘察 勘察的范围是防治区域周边的各种特征,在实施中,一看周边的植被情况,是乔木、灌木、人工草地还是自然杂草坪;二看周边卫生设施情况,掌握防治区域内阴沟、暗沟、窨井、窨缸、雨污水井、化粪池、垃圾房、果壳箱等卫生设施的分布与数量,以及这些设施的完好与破损情况;三看各类河道、池塘和人工景观水体的分布与数量,以及这些水体的水质状况;四看周边居住人群卫生习惯和卫生保洁状况。
环境勘察的结果是整体卫生面貌的反映,是综合防治技术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2.2.2 建筑群体的勘察 通过勘察一是要了解和掌握防治区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二是查看建筑物的结构性质;三是查看建筑物使用年限和陈旧程度;四是查看建筑物的层次、布局及功能区域的划分;五是查看建筑物群体内部的卫生状况、室内卫生设施分布与数量及完好情况;六是查看建筑群体对蚊、蝇、鼠防护设施的安装、使用及完好情况。
根据对建筑群体勘察的结果能初步判断虫害可能侵害的场所、侵害的程度,为防治方法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2.3 虫害特征的勘察 在勘察过程中对一切可见到的虫害都须注目。
如发现的虫害是活体,此时重点察看的是虫害出现的部位、数量、活动的范围和出现的频率;如果未发现虫害的活体,则需重点观察这些场所中因虫害活体活动而留下的痕迹,如鼠粪、鼠爪印、鼠咬痕等。
根据这些虫害特征,均可判断防治区中发生过的虫害种类、时间和侵害程度,为制定防治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2.2.4 客户虫控意识的勘察 在现场客户人员的陪同下,能广泛接触到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PCO行业的调查人员通过这个途径,以专业技能和巧妙的语言去努力捕获防治工作需求的相关信息,了解客户对虫害防治的需求性、迫切性及对虫害防治的相关认识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沟通,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客户关系,为防治工作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
213 密度测定的内容 在完成了现场勘察后进行的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达到了解和掌握防治虫害群体的相对密度。
2.3.1 密度测定方法的选定 要根据防治虫害种类选择适应这个虫害密度测定的方法,如常见的鼠、蚊、蝇、蟑螂等防治中,密度测定的方法各不相同。
2.3.1.1 鼠密度测定方法 对鼠密度测定方法很多,但是用于PCO行业现场服务的鼠密度测定方法以粉迹法和鼠夹法为妥,其灵敏性和计数、分类均较适合。
2.3.1.2 蚊密度测定方法 一是针对成蚊密度而设计的方法,如紫外线光诱捕法、人工小时叮咬法、蚊帐诱捕法、人工吸捕法、电动吸蚊器方法等;二是针对蚊幼孳生情况设计的方法,如布雷指数(B I)、房屋指数(H I)、容器指数(C I)、勺捕法等。
在PCO 行业现场服务中,对成蚊密度测定以电动捕蚊器法、对蚊幼孳生密度测定以容器指数为便捷。
2.3.1.3 蝇密度测定方法 如蚊相同,针对成蝇和蝇蛆、蛹设计较多的方法,如毒杀计数法、粘捕法、笼诱法、灯光诱捕法、蝇蛆定性法、单位面积计数法、定量法、捞勺法、十字取样法等。
在PCO行业现场服务中分别以笼诱法和蝇蛆定性法为实用。
2.3.1.4 蟑螂密度测定方法 有蟑螂成若虫密度测定方法、蟑螂活卵荚密度测定方法和蟑迹密度测定方法三大类。
在PCO行业现场服务中以蟑螂成若虫密度测定方法较简便,其测定方法也较多,如人工小时计数法、单位面积法、广口瓶诱捕法、蟑螂屋粘捕法、季节消长调查和栖息场所调查等,比较合适的简便方法是蟑螂屋粘捕法。
2.3.2 遵循密度测定的原则 密度测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定工具、定诱饵、定时间、定地点、定方法的“五定”原则。
在选定了一种测定方法后,在防治工作的全过程不能更变,否则密度测定的结果失去可比性,不能纵观整个防治过程的效果,会给工作带来极大损失。
2.3.3 密度测定结果 应按照数理统计方法进行。
若技术方案需求得虫害的阳性率,则需要按照率(%)的统计方法设计方案、用率(%)的统计方法计算。
若是技术方案需求得密度指数,同样的监测方法设计和统计均按照密度指数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
2.3.4 密度测定获得虫体的利用 在完成了密度监测方案的监测后,对获得的虫体可进行虫种分类,可获得优势种类、雌雄性别、虫害令期等多种信息,对虫体可根据需要制成整体或解体标本,供员工学习、鉴别使用。
214 防治方法的内容 在进行现场勘察、密度测定等工作后,基本了解和掌握了防治区域中虫害危害的名称、种类、侵害范围与面积等资料,需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技能,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制定出完整的防治方法,PCO行业现场服务防治方法的制定要克服单一施药的思想。
2.4.1 环境防治 PCO行业提供现场防治是针对小环境虫害防治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方法,与大环境的防治理念相同,是突出以生态学防治原则,减少或清除虫害的孳生、栖息场所为目的。
因此在现场防治中掌握二个原则,一是尽心尽力地指导客户认真做好各项环境卫生相关的工作,逐步培养客户良好的环境防治意识;二是自己能动手解决的亦随手处理完毕,为采用化学药物防治创造条件。
2.4.2 物理防治 可提供给PCO现场防治中选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很多,但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2.4.2.1 选择有防护作用的方法 对城市常见鼠、蚊、蝇、蟑螂的防治选择有防护作用的物理防治方法能减少外界虫害对防治区内的侵害。
鼠防治常用的方法有:防鼠网、防鼠板、踢门板;蚊、蝇防治常用的方法有:纱门、纱窗、塑料片门帘、风幕等;蟑螂防治常用堵洞抹缝方法进行。
2.4.2.2 选择有杀伤作用的方法 选择有杀伤性的物理方法进行防治,能有效地控制虫害密度。
鼠类防治选用的物理方法有鼠夹、鼠笼、粘鼠板、电子捕鼠器等;对蚊防治的物理方法有诱蚊灯、电动吸蚊器、电蚊拍等;对蝇防治的物理方法有诱蝇灯、捕蝇笼、电蚊拍、蝇拍等;对蟑螂防治的物理方法有粘蟑盒(屋)、捕蟑盒、诱蟑瓶等。
2.4.2.3 选择组合技术的方法 选择多种现场方法并用,既能充分发挥现场防治具有环保、安全、经济的特长,又能相互弥补各种方法的不足。
常选用的组合方法是将防护功能与杀伤功能的方法并用,形成“关门打狗”的方法,比单一防治方法更奏效。
2.4.3 化学防治 化学药物对虫害具有迅速致死的作用,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能迅速降低虫害密度, PCO行业现场服务常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4.3.1 注重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化学杀虫剂应用的场所与人居环境有密切关系,选择化学杀虫剂的原则是把对人、畜安全和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使用的药物要符合国家对农药管理的若干规定;严格审查化学杀虫剂的“三证”齐全;施放药物注意对人畜的保护,做好鱼虾、海鲜等水产品和各类食品的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2.4.3.2 注重药物种类的选择 对虫害选择化学药物防治时,首先要注重防治虫害对药物的适应性,如对鼠害的防治,多选用第二代抗凝血制剂的灭鼠药物;对飞虫、爬虫孳生场所的防治选用价廉、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有机磷类药物;对飞虫、爬虫成虫阶段和栖息场所的防治,多选用击倒迅速、致死性强的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药物。
2.4.3.3 注重药物剂型的选择 现场防治环境和场所的不同,同一剂型的药物难以发挥在不同场所的防治作用,因此在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法中要明确对不同剂型药物在不同场所使用的描述。
近年由于卫生杀虫剂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剂型,如超低容量制剂、悬浮剂、微乳剂、固体乳剂、水乳剂、缓释剂、气雾剂、胶饵剂、、电热液体蚊香、电热固体蚊香等等,给现场防治提供了多种可选剂型。
2.4.3.4 注重药物浓度和使用剂量 为达到有效的防治,在现场服务中对药物浓度和使用剂量的测算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时要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求得合适的浓度和剂量。
切不可无原则地任意增、减药物浓度和使用剂量。
过低浓度不易发挥作用,极易培育虫害的抗性水平;过高浓度增加防治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虫害有一定驱赶作用,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