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研究进展

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研究进展

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研究进展
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研究进展

粗苯加氢装置工艺爆炸危险性分析及控制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粗苯加氢装置工艺爆炸危险性分析及控制措施正式 版

粗苯加氢装置工艺爆炸危险性分析及 控制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粗苯加氢装置是利用焦化粗苯与氢气分别在Ni-Mo、Cr-Mo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去除粗苯中的硫、氮、烯烃、苯乙烯等杂质,然后通过萃取蒸馏得到纯度较高的苯、甲苯、二甲苯的化工装置。该工艺生产过程连续性强、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火灾爆炸危险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有必要进行爆炸危险性分析,以便掌握该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危害、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1反应原理及工艺流程 1.1反应原理 焦化粗苯中的杂质在工艺控制的温度、压力下在主、副反应器中与氢气发生如下反应(粗苯中杂质较多,以下只是其中的主要反应): C2H6S+H2=C2H6+H2S C4H5N+4H2=C4H10+NH3 CnH2n+H2=CnH2n+2 C4H4S+4H2=C4H10+H2S C8H6O+3H2=C8H10+H2O 1.2工艺流程简述 焦化粗苯经过高速泵,原料被升压到约4~4.8MPa,与一部分循环氢气(约占循环氢气总量的15%,压力2.7MPa)混合,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

18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 一、工艺流程选择 1、反应部分流程选择 A.反应部分采用单段双剂串联全循环的加氢裂化工艺。 B.反应部分流程选择:本装置采用部分炉前混氢的方案,即部分混合氢和原料油混合进入高压换热器后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另一部分混合氢和反应产物换热后与加热炉出口的混氢油一起进入反应器。 C.本装置采用热高分流程,低分气送至渣油加氢脱硫后进PSA部分,回收此部分溶解氢。同时采用热高分油液力透平回收能量。因本装置处理的原料油流含量很高,氮含量较高,故设循环氢脱硫设施。 2、分馏部分流程选择 A.本项目分馏部分采用脱硫化氢塔-吸收稳定-常压塔出航煤和柴油的流程,分馏塔进料加热炉,优化分流部分换热流程。采用的流程比传统的流程具有燃料消耗低、投资省、能耗低等特点。 B.液化气的回收流程选用石脑油吸收,此法是借鉴催化裂化装置中吸收稳定的经验,吸收方法正确可靠,回收率搞。具有投资少、能耗低、回收率可达95%以上等特点。 3、催化剂的硫化、钝化和再生 A、本项目催化剂硫化拟采用干法硫化 B、催化剂的钝化方案采用低氮油注氨的钝化方案 C、催化剂的再生采用器外再生。 二、工艺流程简介 1、反应部分

原料油从原料预处理装置和渣油加氢裂化装置进入混合器混合后进入原料缓冲罐(D-101),经升压泵(P-101)升压后,再经过过滤(SR-101),进入滤后原料油缓冲罐(D-102)。原料油经反应进料泵(P-102)升压后与部分混合氢混合,混氢原料油与反应产物换热(E-101),然后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F-101)加热,加热炉出口混氢原料和另一部分经换热后的混合氢混合,达到反应温度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R-101),然后进入加氢裂化反应器(R-10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催化剂床层间设有控制反应温度的急冷氢。反应产物先与部分混合氢换热后再与混氢原料油换热后,进入热高压分离器(D-103)。 装置外来的补充氢由新氢压缩机(K-101)升压后与循环氢混合。混合氢先与热高分气进行换热,一部分和原料油混合,另一部分直接和反应产物换热后直接送至加氢精制反应器入口。 从热高压分离器出的液体(热高分油)经液力透平(HT-101)降压回收能量,或经调节阀降压,减压后进入热低压分离器进一步在低压将其溶解的气体闪蒸出来。气体(热高分气)与冷低分油和混合氢换热,最后由热高分气空冷器(A-101)冷却至55℃左右进入冷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油、水三相分离。为防止热高分气中NH3和H2S在低温下生成铵盐结晶析出,赌赛空冷器,在反应产物进入空冷器前注入除盐水。 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理出的气体(循环氢),经循环氢脱硫后进入循环氢压缩机分液罐(D-108),有循环氢压缩机(K-102)升压后,返回反应部分同补充氢混合。自循环氢脱硫塔底出来的富胺液闪蒸罐闪蒸。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体(冷高分油)减压后进入冷低压分离器,继续进行气、液、水三相分离。冷高分底部的含硫污水减压后进入酸性水脱气罐(D-109)进行气液分离,含硫污水送出装置至污水汽提装置处理。从冷低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低分气)至渣油加氢装置低压脱硫部分:液体(冷低分油)经与热高分气换热后进入脱硫化氢塔。从热低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热低分气)经过水冷冷却后至冷低压分离器,液体(热低分油)直接进入脱硫化氢塔。 2、分馏和吸收稳定部分

甲苯二胺生产工艺

甲苯发生取代反应是亲电反应,电子云密度越高,反应越容易发生,甲苯上甲基具有推电子效应,会使甲基所连得碳上电子云密度偏低,邻位的密度偏高,又因为电子云有传递作用,所以间位的电子云密度低,对位的密度高。甲苯在发生取代反应时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表现出活泼性,所以甲苯容易在邻位或对位反应。 甲苯发生取代反应时,只有甲基的邻位和对位上会发生反应,而间位上不发生反应。 二硝基甲苯 如果原料为邻位和对位硝基甲苯的混合物,那么将获得2,4-和2,6-二硝基甲苯的异构混合物,如果原料为对硝基甲苯,将会只生产出2,4-二硝基甲苯。 以甲苯为基础原料合成甲苯二胺,需经过一段硝化反应,结晶分离后才经过二段硝化反应、还原反应 (1)硝化反应使用25%~30%至55%~58%的硝酸硫酸的混合酸与甲苯反应,可生成二硝基甲基,本过程分为一段硝化和二段硝化。一段硝化使之生成一硝基甲苯,反应比较容易进行,而二段硝化反应条件则要苛刻得多,硝酸在混酸中的比例必须加大,通常它与硫酸的混合比例将达到60%。生成的二硝基甲苯应经过无离子水进行水洗、碱洗等后处理步骤,脱除重金属等杂质进行提纯,如若要生产2,4-TDI,在硝化产物阶段就应该采用结晶等方法将2,4-二硝基甲苯从混合物中单独分离出来。 (2)还原反应在二硝基甲苯中间体中中加入甲醇溶剂和2%(质量)雷尼镍(RaneyNi)催化剂的悬浮液,采用中压连续加氢法,在100℃下反应,生成物一部分进行循环,一部分则除去催化剂后蒸馏而获得二氨基甲苯中间体。早期采用的硫酸铁粉还原法,因收率低、铁粉废渣污染等原因,现已逐渐被淘汰。 甲苯混酸硝化的混合硝基甲苯原料定额消耗:甲苯(98%)800kg/t,硝酸(98%)470kg/t,硫酸(92.5%)450kg/t,烧碱(42%)100kg/t 2,4-二硝基甲苯由对硝基甲苯硝化而得:原料消耗定额:对硝基甲苯774kg/t、硫酸(95.5%)785kg/t、硝酸(98%)362kg/t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加氢工艺作业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 加氢工艺试题 一、填空题 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分为甲、乙两大类。 2.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分为三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和分离储存。 3.典型的化学反应主要有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烷基化等。 4.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中毒。 5.爆炸品储存仓库一般库温控制在 15—3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 65%-75%。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来调节温湿度。 7.为防止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发生燃烧或爆炸,动火检修前应对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置换、吹扫、清洗。 8.毒害品根据毒性的强弱不同,分为剧毒品、有毒品、有害品。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 102 条。 10.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 11.三大公害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12. 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尘: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 13. 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凭准购证购买;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凭购买凭证购买。 14. 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企业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风向标”。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15.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 16.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17.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 42V 、 36V 、 24V 、 12 V 、 6V 。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概述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概述 全装置工艺流程按反应系统(含轻烃吸收、低分气脱硫)、分馏系统、机组系统(含PSA系统)进行描述。 1.1反应系统流程 减压蜡油由工厂罐区送入装置经原料升压泵(P1027/A、B)后,和从二丙烷罐区直接送下来的轻脱沥青油混合,在给定的流量和混合比例下原料油缓冲罐V1002液面串级控制下,经原料油脱水罐(V1001)脱水后,与分馏部分来的循环油混合,通过原料油过滤器(FI1001)除去原料中大于25微米的颗粒,进入原料油缓冲罐(V1002),V1002由燃料气保护,使原料油不接触空气。 自原料油缓冲罐(V1002)出来的原料油经加氢进料泵 (P1001A,B)升压后,在流量控制下与混合氢混合,依次经热高分气/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2)、反应流出物/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1A,B)、反应进料加热炉(F1001)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R1001),R1001设三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急冷氢注入设施。R1001反应流出物进入加氢裂化反应器(R1002)进行加氢裂化反应,两个反应器之间设急冷氢注入点,R1002设四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急冷氢注入设施。R1001反应流出物设有精制油取样装置,用于精制油氮含量监控取样。 由反应器R1002出来的反应流出物经反应流出物/混合

进料换热器(E1001)的管程,与混合原料油换热,以尽量回收热量。在原料油一侧设有调节换热器管程出口温度的旁路控制,紧急情况下可快速的降低反应器的入口温度。换热后反应流出物温度降至250℃,进入热高压分离器(V1003)。热高分气体经热高分气/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2)换热后,再经热高分气空冷器(A1001)冷至49℃进入冷高压分离器(V1004)。为了防止热高分气在冷却过程中析出铵盐堵塞管路和设备,通过注水泵(P1002A,B)将脱盐水注入A1001上游管线,也可根据生产情况,在热高分顶和热低分气冷却器(E1003)前进行间歇注水。冷却后的热高分气在V1004中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自V1004底部出来的油相在V1004液位控制下进入冷低压分离器(V1006)。自V1003底部出来的热高分油在V1003液位控制下进入热低压分离器(V1005)。热低分气气相与冷高分油混合后,经热低分气冷却器(E1003)冷却到40℃进入冷低压分离器(V1006)。自V1005底部出来的热低分油进入分馏部分的脱丁烷塔第29层塔盘。自V1006底部出来的冷低分油分成两路,一路作为轻烃吸收塔(T1011)的吸收油,吸收完轻烃的富吸收油品由T-1011的塔底泵P-1016再打回进冷低分油的进脱丁烷塔线。依次经冷低分油/柴油换热器(E1004)、冷低分油/减一线换热器(E1005A,B)、冷低分油/减二线换热器(E1014)和冷低分油/减底油换热器(E1015),分别与柴油、减一线油、减二

2、卤代烃的制备和性质

第一节第二课时限时提升 (建议用时:45分钟) 1.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将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变为溴离子,再滴入AgNO3溶液检验,但要注意必须先用硝酸中和水解或消去反应后的溶液,调节溶液呈酸性再加入AgNO3溶液。 【答案】 C 2.有机物分子l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退色;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 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 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 【解析】由于在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该物质有烯烃的典型性质,即易加成、易氧化、易聚合等,同时分子中还存在卤素原子,所以也具有卤代烃的典型性质,易水解、易消去等。卤代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另外卤代烃是一种非电解质,在与水混合过程中也不可能发生电离,所以不可能有卤素离子,也就不可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由上述分析可得所给的反应中只有⑥反应不能发生。

3.3-氯戊烷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3-氯戊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6H9Cl3 B.3-氯戊烷属于烷烃 C.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 D.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解析】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1Cl,A项错误;烷烃分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3-氯戊烷不属于烷烃,B项错误;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C项正确;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7种,D项错误。 【答案】 C 4.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反应①,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键所连碳原子被氧化为羧基,为除原官能团溴原子之外的又一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溴原子在题目所给条件下发生水解,溴原子被羟基取代,连同原有的碳碳双键共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小分子HBr和双键,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双键的加成反应,在碳环上加一个溴原子,原来也是官能团溴原子,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加氢工艺危险性分析

加氢工艺危险性分析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加氢工艺危险性分析加氢反应大多为放热反应,而且大多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氢气以及大部分所使用的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一部分物料、产品或中间产物存在毒性、腐蚀性。一旦出现泄漏、反应器堵塞等故障,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1、固有危险性 固有危险性指加氢反应中的原料、产品、中间产品等本身具有的危险有害特性。 1.1火灾危险性: 1)氢气: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能引起燃烧。室内使用或储存氢气,当有漏气时,氢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自然排出,遇到火星时会引起爆炸。 2)原料及产品:加氢反应的原料及产品多为易燃、可燃物质。例如:苯、萘等芳香烃类;环戊二烯、环戊烯等不饱和烃;硝基苯、乙二腈等硝基化合物或含氮烃类;一氧化碳、丁醛、甲醇等含氧化合物以及石油化工中馏分油、减压馏分油等油品。

3)催化剂:部分氢化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如雷尼镍属于易燃固体可以自燃。 4)在氢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硫化氢、氨气多为可燃物质。 1.2爆炸危险性: 1)物理爆炸:加氢工艺多为气液相或气相反应,在整个加氢过程中,装置内基本处于高压条件下进行。在操作条件下,氢腐蚀设备产生氢脆现象,降低设备强度。如操作不当或发生事故,发生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加氢工艺中,氢气爆炸极限为4.1%-74.2%,当出现泄漏;或装置内混入空气或氧气;易发生爆炸危险。 在某些加氢工艺中如一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艺,其原料一氧化碳亦为易燃易爆气体,产品甲醇为甲B类可燃液体,在操作温度下甲醇为气态,当出现泄漏也可能导致设备爆炸。如苯加氢制环己烷、苯酚加氢制环己醇、丁醛气相加氢生产丁醇等工艺中原料、产品在常温下为液态,但在操作条件下为气态,出现泄漏导致爆炸。另外,如硝基苯液相加氢生产苯胺等工艺,反应温度、压力相对较低,反应为气液两相反应,其爆炸危险性主要来自氢。

2,6-二硝基甲苯

1、物质的理化常数 CA 国标编号: 61674 606-20-2 S: 中文名称: 2,6-二硝基甲苯 英文名称: 2,6-Dinitrotoluene 别名: 分子 分子式: C7H6N2O4;CH3C6H3(NO2)2 182.14 量: 熔点: 6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28 蒸汽压: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浅黄色针状结晶 状: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原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形成高铁血给蛋白血症的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中毒,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晕、虚弱、恶心、紫绀、倦睡、气短和虚脱。慢性影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贫血、肝脾损害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77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

性的混合物。经磨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水润湿,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二硝基甲苯的生产工艺和合成应用

二硝基甲苯的生产工艺和合成应用 二硝基甲苯(DNT)是一种主要基础化学品,广泛应用在医药、涂料、染料、橡胶和其他多种有机化工产品的合成制造过程中。常用来生产二氨基甲苯、聚氨脂、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等化工产品,也可直接用作军事工业中的火炸药和发射药和用来生产三硝基甲苯(TNT )。二硝基甲苯的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下,并以每年4-8%的增长率迅速增长!”。 二硝基甲苯生成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用硝基甲苯作原料在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中与硝酸一段硝化反应获得二硝基甲苯,另一种方法是用甲苯为原料经过两段硝化反应生成二硝基甲苯。工业生产中常用到的是两段硝化法,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多种二硝基甲苯异构体。因为化工生产中通常要用2,4-二硝基甲苯和2,6一二硝基甲苯两种异构体,所以工业生产中在硝化生产后都需要经过分离过程获得目标二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的典型生产工艺过程当今二硝基甲苯的主要生产工艺是两段硝化法,具体工艺是以甲苯为原材料,在硝硫混酸中反应,由甲苯分两步硝化成二硝基甲苯。第一步反应是:由甲苯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第二步是:由一硝基甲苯硝化生成二硝基甲苯。这种工艺生产的产物主要是2,4-DNT和2,6-DNT,产品中2,4-DNT与2,6-DNT的质量比大概是80比20,俗称叫(80/20 )DNT。其余四种结构的异构体(2,3-DNT; 2,5-DNT;3,4-DNT; 3,5-DNT)均为需要排除杂质和副产物。 1.1两段硝化法生产二硝基甲苯 这种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硝化、预洗、精制、干燥、成品、输送。 1.1.1原料 原料工序主要是准备好生产二硝基甲苯所需的原料:甲苯、浓硝酸、稀硝酸、硫酸等原料,保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及时准确输送到位。 1.1.2硝化 硝化工序主要是经过两段硝化反应将甲苯硝化成二硝基甲苯。一阶段硝化过程是在热水浴环境中按比例配制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再缓慢将甲苯加入混合酸液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就会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再经过冷凝分离出黄色油状的一硝基甲苯用作二段硝化的原料。 二段硝化过程仍然是在水浴环境中按规定比例配制混酸,再将一段硝化制备的一硝基甲苯同样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会反应生成二硝基甲苯,加入冷水中准备进行下一步预洗工序。两段硝化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段硝化:从甲苯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 二段硝化:从一硝基甲苯硝化生成二硝基甲苯

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及安全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及安全 措施(通用版)

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及安全措施(通用 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作业五区8套装置,基本都有加氢工艺,以加氢工艺装置为例,汽柴油加氢装置含有多种可燃气体,且有高温、中压的特点,因而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工艺物料中的氢气、燃料气、汽柴油等这些物质具有强爆炸危险性和穿透性;而主要危险性为火灾爆炸危险性,以下主要分析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工艺装置火灾危险性;工艺设备的火灾危险性。通过对主要危险性分析,结合作业05年以来,发生的火灾情况,从装置的工艺、设备及安全管理方面提出综合控制措施,降低装置发生火灾的概率,提高装置安全运行。 一、汽柴油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 1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汽柴油加氢装置以焦化汽柴油、催化柴油和直馏柴油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高温、中压、临氢反应,并在分馏塔内进行脱硫化氢以及汽、柴油的分离,以生产高质量的汽柴油产品。所用燃料气来

关于二硝基甲苯制备二氨基甲苯和催化剂研究进展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c17643144.html, 关于二硝基甲苯制备二氨基甲苯和催化剂研究进展探究 作者:柳东升张文峰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8期 摘要:二硝基甲苯是一种有毒固体,易燃并微溶于水,但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等。二硝基甲苯和二氨基甲苯都是重要的医药工业制剂,主要用于制药工业。本次研究探讨了甲苯二胺的制作、二硝基甲苯加氢的工艺技术以及二硝基甲苯加氢催化剂的制作方法,详细介绍了二硝基甲苯加氢催化剂由贵金属发展为镍基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二硝基甲苯;二氨基甲苯;催化剂;研究进展 聚氨酯目前已经成为六大最具发展前景的合成材料,其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主要包括食品、建筑和医药工业,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是合成聚氨酯的重要中间物质,而甲苯二胺则是合成甲苯二异氰酸酯的重要原料。二硝基甲苯制备二氨基甲苯的反应具有复杂性,具有强放热及副反应多等特点,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焦油等副产物,因此需要研发新型反应器并采用新型的高校催化剂以提升生产效率。 1.甲苯二胺制备方法 制备过程总共分为三类:化学还原法、催化加氢法和一氧化碳/水催化还原法。化学还原法包括硫化物还原法、铁粉还原法、水合肼还原法以及金属氢化物还原法:硫化物还原法比较容易控制,还可以使多硝基化合物中的硝基分布还原,使得产物更容易分离;铁粉还原法是最成熟的技术并且原料来源广泛,但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水合肼还原法能够在常压下进行,对环境污染低,但成本较高并且资源消耗较大;金属氢化还原法虽然能够得到相应的芳胺,但效率较低。催化加氢法有气相催化加氢和液相催化加氢两种:气相催化加氢应用范围小;液相催化加氢应用范围广泛,并且不易污染环境,还能够产生质量稳定的产品。一氧化碳/水催化还原法需要借助大量催化剂以提高效率,并且该反应所用催化剂很容易失去活性,因此仅限于实验范围内,目前尚未实现工业化。 2.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技术 二硝基甲苯在制备二氨基甲苯时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属于气-液-固三相反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会大量放热并发生大量副反应,因此它也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一般来说,用于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反应器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搅拌式反应器以及喷射式反应器等,而以上反应器均可以被用来进行二硝基甲苯的加氢反应合成甲苯二胺的反应中。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

编号:SM-ZD-72838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 分析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化工企业的高危险工艺生产装置主要是指含有硝化、磺化、卤化、强氧化、重氮化、加氢等化学反应过程和存在高温(≥300℃)、高压(≥10MPa)、深冷(≤-29 ℃)等极端操作条件的生产装置。 高危险储存装置主要指剧毒品、液化烃、液氨、低闪点(≤-18 ℃)易燃液体、液化气体等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 (一)高危险生产装置的危险性 下面,介绍六类常见的最主要的高危险生产装置的危险性。 1、硝化反应。有两种:一种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如苯硝化制取硝基苯、甘油硝化制取硝化甘油;另一种是硝酸根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生成硝酸酯的化学反应。生产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的反应大部分是硝化反应。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加氢工艺作业初训试题及答案

1. 1、精制反应器一床层压降显示明显增大,而进出口压降确没有变化,其原因是精制反应器一床层催化剂堵塞。正确答案:错 2、循环氢压缩机入口流量不足可能是系统压力不够。正确答案:对 3、压缩机电机温度高可能是循环水流量不足。正确答案:对 4、物料冷后温度突然上升表明空冷风机故障。正确答案:对 5、炉子产生正压回火,炉底漏油着火这些现象表明燃料气带油。正确答案:对 6、塔发生雾沫夹带的主要原因是上升气相负荷过大。正确答案:对 7、外操甲某去压缩机房开启往复式新氢压缩机之前不听安全人员劝阻,没有带护耳罩。过程中因二级出口安全阀起跳声音过响导致其耳膜破损,这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甲某不听劝阻,跟装置无关。正确答案:错 8、对于水冷器来说,当发现冷却水回水带油时,说明换热器发生了泄漏。正确答案:对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正确答案:对 10、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正确答案:对 11、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听力保护记录,听力保护记录应至少保存10年。正确答案:对 12、工作场所内危害物质不能控制在一定区域内,这时应采用全面通风的方式。正确答案:对 1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正确答案:对 14、当同一建筑物内分隔为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正确答案:对 15、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甲、乙、丙类房间的安全疏散门不应少于3个。正确答案:错 16、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正确答案:对 17、气瓶应存放在制定地点并悬挂警示标识,氧气瓶、乙炔瓶或易燃气瓶不得混放。正确答案:对 18、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分级保管、备查。正确答案:错 19、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正确答案:对 20、氧气瓶阀口处不得沾染油脂。正确答案:对 2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正确答案:错 22、乙炔气瓶使用时应安装阻火器。正确答案:对 23、硫化氢、一氧化碳着火时,即使不能切断气源也要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正确答案:错 24、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降低温度、提高压力有利于氨的生成。正确答案:对 25、氨分、冷交液位计失灵,可根据放氨压力、放氨声音和放氨管结霜等变化情况进行操作,必要时进行停车处理。 正确答案:对 26、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 正确答案:对 27、心肺复苏法主要指人工呼吸。正确答案:错 28、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小。正确答案:错 29、安全附件主要包括泄压装置、计量装置、报警装置和联锁装置。正确答案:对 30、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就是要采用少废无废技术即采用低能耗、高消耗、无污染的技术。正确答案:错 31、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时便不会着火或爆炸。正确答案:对 32、安全眼镜不能用于预防低能量的飞溅物。正确答案:错 33、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以减少粉尘危害。正确答案:对 34、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正确答案:对 35、职业性危害因素所致职业危害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危害因素的本身理化性能。正确答案:错 36、塑料制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行业。正确答案:错 37、选用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是为了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正确答案:对 38、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和化学污染机体的作用正确答案:对 39、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正确答案:错 40、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可以用货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正确答案:错 41、个人防护用品是对作业场所的危险进行保护的最后一种手段。正确答案:对 42、液力透平需要在装置运行稳定之后才能投用。正确答案:对 43、催化剂装卸区域粉尘较大,应佩戴防尘口罩。正确答案:对

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电动搅拌装置的安装及使用。 3、练习并掌握固体酸性产品的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CH 3 2 ++NaSO 4+ 2 +Cr 2(SO 4) 3+ 5H 2O 4H 2SO 4+K 2Cr 2O 7 该反应为两相反应,还要不断滴加浓硫酸,为了增加两相的接触面,为了尽可能使其迅 速均匀地混合,以避免因局部过浓、过热而导致其它副反应的发生或有机物的分解,本实验要不断震荡。 这样不但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温度, 同时也能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产率。 生成的粗产品为酸性固体物质,可通过加碱溶解、再酸化的办法来纯化。纯化的产品用 蒸汽浴干燥。 三、实验药品用量及物理常数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 1.在250ml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2g对硝基甲苯,6g重铬酸钾粉末及15ml水。 2.在震荡下自滴液漏斗滴入10ml浓硫酸。(注意用冷水冷却,以免对硝基甲苯因温度过高挥发而凝结在冷凝管上)。 3.硫酸滴完后,加热回流0.5h,反应液呈黑色。(此过程中,冷凝管可能会有白色的对硝基甲苯析出,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熔融滴下)。4.待反应物冷却后,搅拌下加入40ml冰水,有沉淀析出,抽滤并用20ml水分两次洗涤。 5.将洗涤后的对硝基苯甲酸的黑色固体放入盛有20ml 5%硫酸中,沸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后抽滤。(目的是为了除去未反应完的铬盐)6.将抽滤后的固体溶于10ml 5%NaOH溶液中,50℃温热后抽滤,在滤液中加入1g活性炭,渚沸趁热抽滤。(此步操作很关键,温度过高对硝基甲苯融化被滤入滤液中,温度过低对硝基苯甲酸钠会析出,影响产物的纯度或产率) 7.充分搅拌下将抽滤得到的滤液慢慢加入盛有60ml 15%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析出黄色沉淀,抽滤,少量冷水洗涤两次,干燥后称重。(加入

对硝基甲苯酸的制备

八、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苯环侧链氧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机械搅拌的用途,并学习其安装和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回流,抽滤、重结晶等过程的操作 二、反应式 NC6H4CH3 + Na2Cr2O7 + 4H2SO4 p-O p-O2NC6H4CO2H + Na2SO4 + Cr2(SO4)3 + 5H2O 三、主要物料物理常数 四、主要试剂用量及规格 对硝基甲苯6g(0.04mol),重铬酸钾18g(0.06mol); 浓硫酸,15%硫酸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 五、操作步骤 1.安装带搅拌、回流、滴液的装置如图P16图1.9 2.在250ml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6g对硝基甲苯,18g重铬酸钾粉末及40ml水。 3.在搅拌下自滴液漏斗滴入25ml浓硫酸。(注意用冷水冷却,以免对硝基甲苯因温度过高挥发而凝结在冷凝管上)。 4.硫酸滴完后,加热回流0.5h,反应液呈黑色。(此过程中,冷凝管可能会有白色的对硝基甲苯析出,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熔融滴下)。 5.待反应物冷却后,搅拌下加入80ml冰水,有沉淀析出,抽滤并用50ml水分两次洗涤。 6.将洗涤后的对硝基苯甲酸的黑色固体放入盛有30ml 5%硫酸中,沸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后抽滤。(目的是为了除去未反应完的铬盐) 7.将抽滤后的固体溶于50ml 5%NaOH溶液中,50℃温热后抽滤,在滤液中加入1g活

性炭,渚沸趁热抽滤。(此步操作很关键,温度过高对硝基甲苯融化被滤入滤液中,温度过低对硝基苯甲酸钠会析出,影响产物的纯度或产率) 8.充分搅拌下将抽滤得到的滤液慢慢加入盛有60ml 15%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析出黄色沉淀,抽滤,少量冷水洗涤两次,干燥后称重。(加入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会造成产品不纯) 9.混合溶剂重结晶粗对硝基苯甲酸。(方法同“粗肉桂酸的纯化”) 注意事项 1.浓硫酸滴加要缓慢。 2.回流温度不应过高,致使对硝基甲苯在冷凝管上析出。 3.碱溶解后,抽滤时的温度控制是关键,防止过高或过低。 4.重结晶时,注意溶剂的用量。

加氢裂化工艺简述

加氢裂化工艺简述 摘要:加氢裂化是重油的深度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是一种使油品变轻的加氢工艺,其加工原料范围广,并且通常可以直接生产优质的液化气,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清洁燃料和轻石脑油等优质的化工原料。 关键词:加氢;重油;裂化;石脑油 Abstract: Hydrocrack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for deep processing of heavy oil is a lighter oil hydrogenation process to make a wide range of its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s, and typically can produce high quality gas, gasoline, diesel, jet fuels and other clean fuels and light naphtha quality chemical raw materials. Keywords: hydrogenation; heavy oil; cracking; naphtha 1概论 加氢裂化是重油深度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即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高温及较高的氢分压下,使C—C键断裂的反应,可以使大分子的烃类转化为小分子的烃类,使油品变轻的一种加氢工艺。它加工原料范围广,包括直馏石脑油,粗柴油,减压蜡油以及其他二次加工得到的原料如焦化柴油,焦化蜡油和脱沥青油等,通常可以直接生产优质的液化气,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清洁燃料和轻石脑油等优质的化工原料。 为了便于统计,美国油气杂志将转化率大于50%的加氢过程称为“加氢裂化”。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习惯将通过加氢反应使原料油中10%到50%的分子变小的那些加氢工艺称为缓和加氢裂化。通常所说的“常规(高压)加氢裂化”是指反应压力在10 Mpa以上的加氢裂化工艺;“中压加氢裂化”是指在10 Mpa以下的加氢裂化工艺。 加氢裂化反应中除了裂化是吸热反应,其他反应大多是放热反应,总的热效应是强放热反应。 2加氢裂化原料油 加氢裂化过程可以加工的原料油相当广泛。由于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对化纤,依稀原料以及轻质油品的需求,加氢裂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轻至石脑油,重至常压馏分油,减压馏分油,脱沥青油,减压渣油均可作为加氢裂化原料,二次加工产品如催化裂化循环油,和焦化瓦斯油也可以作为加氢裂化原料,目前国内装置加氢裂化使用量最多的是减压馏分油。 根据生产资料反馈以及实验,原料油的密度越大,越难加氢裂化,密度高一般需提高反应温度。原料油中烷烃较难裂解,而环烷基的原料难裂解需提高苛刻度。原料油的干点高,原料油的氮含量将随之增加,原料油的平均沸点越高和分

加氢工艺危险性分析(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加氢工艺危险性分析(新版)

加氢工艺危险性分析(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加氢反应大多为放热反应,而且大多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氢气以及大部分所使用的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一部分物料、产品或中间产物存在毒性、腐蚀性。一旦出现泄漏、反应器堵塞等故障,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1、固有危险性 固有危险性指加氢反应中的原料、产品、中间产品等本身具有的危险有害特性。 1.1火灾危险性: 1)氢气: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能引起燃烧。室内使用或储存氢气,当有漏气时,氢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自然排出,遇到火星时会引起爆炸。 2)原料及产品:加氢反应的原料及产品多为易燃、可燃物质。例如:苯、萘等芳香烃类;环戊二烯、环戊烯等不饱和烃;硝基苯、乙二腈等硝基化合物或含氮烃类;一氧化碳、丁醛、甲醇等含氧化合物

煤焦油加氢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doc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煤焦油加氢项目 煤焦油 离心、过滤、换热 减压塔 沥青至造粒设施 加氢精制进料缓冲罐 加氢裂化进料缓冲罐 加氢精制反应器( A 、B 、C ) 加氢裂化反应器( A 、B ) P=16.8MPa P=16.8MPa ° ° t=410 C( 初期) t=402 C( 初期) 精制热高分罐 油 裂化冷高分罐 化 转 氢 气体 液体 未 液体 气体 环 制 精 循 制 精制冷高分罐 精制热低分罐 裂化冷低分罐 裂化 精 体 循环氢 气 压缩机 气体 液体 液体 硫 气 液 脱 精制 精制冷 至 体 体 裂化稳定塔 氢 循环氢 低分罐 体 体 新 压缩机 气 气 充 液体 硫 液 硫 补 氢 脱 油 至 精制 脱 新 化 化 体 至 充 稳定塔 裂 转 补 体 液体 未 新氢 气 新氢 硫 精制分馏塔 裂化分馏塔 压缩机 脱 至 石脑油 柴油 氢 环 循 化 裂

煤焦油加氢装置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设备操作条件数量规格介质名称主体材质压力 号名称备注 温度(℃)(台) ( MPa) 一、反应器类 1 加氢精制Ф煤焦油、 H2、 H 2S 反应器 A 1500X13400 加氢精制 Φ 反应器煤焦油、 H2、 H 2S 1800X14678 B/C 加氢裂化 Φ 反应器煤焦油、 H、 H S 1500X10110 2 2 A/B 二、塔类 1 减压塔Ф 2000/2400/1 轻质煤焦油、 Q345R 200 X 25250 重油、水汽 2 精制稳定Ф 600X16000 反应油、 H 、 H S Q245R 塔 2 2 3 精制分馏Ф 1500X2060 石脑油、柴油、 Q345R 塔0 尾油 4 精制柴油 Ф 800X10000 柴油、蒸汽Q245R 汽提塔 5 裂化稳定Ф 400/800X18 反应油、H2 2 Q245R 塔440 、 H S 6 裂化分馏Ф 1500X2060 石脑油、柴油、 Q345R 塔0 尾油 7 裂化柴油 Ф 500X8800 柴油、蒸汽Q245R 汽提塔 三、加热炉类 1 减压塔进400X104 煤焦油1Cr5Mo 料加热炉kcal/h 2 精制加热200X104 精制进料油、 H 2 TP347H 炉kcal/h 3 裂化加热200X104 裂化进料油、 H 2 TP347H 炉kcal/h 精制分馏200X104 1Cr5Mo/ 4 精制尾油 15CrMo 塔再沸炉kcal/h 5 裂化分馏200X104 裂化尾油 1Cr5Mo 塔再沸炉kcal/h 四、换热类原料油 /减壳程 减压循 Q345R 环油 1 压循环油25-4I 20+Q345R 换热器管程原料油 减顶油水 / 壳程减塔中 Q345R 段油 2 减压循环25-4I 减顶油、 油换热器管程20+Q345R 水147/385 1 126/271 1 ▲120/368 1 212/206 1 72/263 1 ▲122/365 1 198/185 1 395 1 ▲315 1 ▲405 1 ▲388 1 ▲385 1 ▲217/178 75/147 1 ▲ 228/217 1 ▲87/150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中文题目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教学院研究生学院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0904 学生姓名张国伟 学生学号 01200901030412 完成时间 2010 年6月20日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张国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113001) 摘要:加氢裂化是油料轻质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且原料适应性强,他可以将馏分油到渣油的各种油料转化为更轻的油品,随世界范围内原油变重,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发展较快。本文主要介绍了重油高压和中压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固定床、沸腾床、移动床、悬浮床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工艺发展趋势。 关键字: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特点; 发展趋势 Hydrocracki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rends Zhang guowei (Liaoni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fushun 113001) Abstract:The hydrocracking is one of effective methods which transfer fuel oils to light one , and raw material is uncompatible.Tt may transform range from the fraction oil to residual oil of each kinds of fuel oils to a lighter oil quality. Accompanying with the crude oil change heavy ,the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pretty quick.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y in high pressure and mid-presse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fixed bed, the ebullition bed, the moving bed, hang the floating floor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worldwide scale and the craft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 word:hydrocracking; artwork; tech-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tendenc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