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基础》[专业硕士]章节题库(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886.90 KB
- 文档页数:35
第2章舞蹈的起源【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系统简单,多以选择、简答题出现在考题中,要求考生牢固识记六种舞蹈起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观点即可。
【考点归纳】一、模仿论模仿论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
其理论观点有:(1)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舞蹈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
(2)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3)有些舞蹈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
(4)不同的模仿对象和媒介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
二、游戏论游戏论是18世纪德国的诗人、艺术理论家席勒依据康德“艺术像游戏一样,都是自由的活动。
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的成功”而提出的艺术起源理论。
其理论观点有:(1)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
(2)游戏是自由的人性的表现,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三、巫术论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提出者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
泰勒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灵魂,把自然界看成是万物有灵的世界,从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舞蹈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内容,有的甚至离不开舞蹈。
舞蹈是伴随这些活动产生的辅助活动。
四、表情论表情论由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提出。
其理论观点有:(1)艺术起源于表现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即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
五、性爱论性爱论是指舞蹈起源于性爱的理论。
虽然其没有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等艺术起源论那样历史久远,但却受到愈多的学者重视。
(一)性爱论的论述(1)达尔文断言:“音乐舞蹈起源于性的冲动,起源于恋爱。
”(2)蔼理斯说:“舞蹈不仅与宗教有紧密的关系,它与爱情也有同样的紧密关系”。
附录 中外艺术精品赏析附录1 绘画艺术精品赏析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原作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为绢本、淡设色,笔墨章法巧妙,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
它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清明上河图》整个画卷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繁荣市井生活风貌。
全图分为三个部分:卷首部分是郊外的风光;中间部分展示了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景象;最后则是城门内外的繁华街景,街道纵横交错,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各式店铺鳞次栉比,一派热闹景象。
《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
它也是研究北宋人文、地理、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2.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
原作已失,现存宋人摹本多卷,均为绢本、设色,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台北及美国等地。
《洛神赋图》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
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曹植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相隔、不能接近的惆怅之情。
该图采用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方法,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中,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为背景将画面分割,全图展示了从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整个过程,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
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
《洛神赋图》标志着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也是了解魏晋南北朝服饰及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3.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是中国唐初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的传世画作,现有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步辇图》以贞观十五年吐蕃(今西藏地区)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乘“步辇”(相当于轿子)会见前来迎娶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场景。
艺术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作品B. 艺术创作C. 艺术理论D. 艺术市场答案:A2. 艺术学的基础学科包括()。
A. 艺术史B. 艺术批评C. 艺术理论D. 所有选项答案:D3. 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形式、内容、风格B. 材料、技巧、主题C. 形式、内容、技巧D. 材料、内容、风格答案:C4.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是()。
A. 次要因素B. 主要因素C. 无关因素D. 可有可无的因素答案:B5. 艺术批评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B. 指导艺术创作C. 促进艺术交流D. 所有选项答案:D6. 艺术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文本分析B. 比较研究C. 历史研究D. 所有选项答案:D7. 艺术理论的研究范畴不包括()。
A. 艺术的本质B. 艺术的功能C. 艺术的分类D. 艺术的市场分析答案:D8.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
A. 色彩B. 线条C. 构图D. 所有选项答案:D9. 艺术创作中,灵感的来源可以是()。
A. 个人经历B. 社会环境C. 文化传统D. 所有选项答案:D10. 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包括()。
A. 感知B. 理解C. 情感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艺术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
A. 经验主义B. 理性主义C. 历史唯物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ABCD2.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
A. 情感表达B. 思想深度C. 形式创新D. 社会影响答案:ABCD3. 艺术批评的功能包括()。
A. 评价艺术作品B. 引导艺术欣赏C. 促进艺术交流D. 推动艺术发展答案:ABCD4. 艺术史的研究内容涉及()。
A. 艺术流派的演变B. 艺术风格的变迁C. 艺术家的生平D. 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答案:ABCD5. 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
2021年艺术硕士《336艺术基础》考研重点2021年艺术硕士《336艺术基础》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艺术总论第2章实用艺术:艺术设计第3章造型艺术:美术第4章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第5章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第6章语言艺术第7章艺术创作第8章艺术作品第9章艺术接受与鉴赏•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媚俗[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研]答:“媚俗”是指迎合于世俗,缺乏自我思想、自我理智,只知随波逐流,和王国维的“眩惑”、叔本华的“媚美”有相同之处,都是指各种欲望的物或事对人形成的迷惑。
齐白石便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媚俗源于19世纪浪漫主义的德文词,它的原义是指戏剧上的吸引受众、矫揉造作包含了矫情虚假和趋时的意思。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也提到了“媚俗”(刻奇kitch)这样一个概念。
“媚俗”无疑是昆德拉小说世界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米兰·昆德拉指出媚俗就是坚持“自以为是的绝对”“多数情况下媚俗往往是指一种美化思想、拒绝真实的姿态即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思维和行为定式”。
值得强调的是,媚俗不是庸俗、世俗、通俗。
米兰·昆德拉就指出一种“被讲过一千次的美”并认为这种美就是媚俗。
2形式主义[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研]答:形式主义,是指在艺术、文学、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
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
形式主义无限夸大形式的作用,否认内容的决定的、主导的地位;不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和不顾及事物的本质,只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分类,取代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而不考虑事情的本质。
形式主义割裂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联系,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
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艺术硕士入学资格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艺术硕士入学资格考试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4题,每小题1分,共44分。
以下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艺术设计中,形式法则的运用是获得形式美的一种()。
A.目标B.程序C.模式D.方法【答案】D【解析】在艺术设计中,形式法则是以造型的构成要素处理为主要内容,结合功能效用和材料技术,使造型形式和内容尽可能达到统一的方法,又是分析和研究产品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2.基础训练的“设计素描”主要强调表现对象的()关系。
A.明暗B.结构C.色调D.细部【答案】B【解析】“设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形体素描”。
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以理解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为目的,结构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观察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注重于直观的方式。
这种表现方法相对比较理性,可以忽视对象的光影、质感、体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
3.1920年()先生在《美术的起源》中最早提到“工艺美术”一词。
A.鲁迅C.蔡元培D.徐悲鸿【答案】C【解析】20世纪初,“工艺美术”一词由日本传入中国,意为工业美术或者使用美术。
曾有“意匠”之称,后又称其为“图案”。
之后,1920年蔡元培先生在《美术的起源》一文中最先提到“工艺美术”一词。
4.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设计者是()。
A.华君武B.张仃C.张乐平D.张光宇【答案】D【解析】张光宇(1900~1965)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者之一,江苏无锡人。
动画片《大闹天宫》出品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其中孙悟空的形象主要由张光宇创作。
影片根据《西游记》原著前七回改编而成,影片公映后,在国际上产生巨大轰动。
5.我国办公桌的标准高度一般控制在()之间为宜。
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艺术的社会功能(一)概述1.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样一个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最终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2.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以审美价值为基础,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1)含义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认知作用的两个方面①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艺术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b.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竹。
c.除文学作品以外,其他艺术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审美认知作用例如,电影、电视、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都能够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将早已逝去的古代生活或难以见到的异国生活置于人们眼前,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中外古今的社会生活的了解,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形象资料。
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a.以电视艺术为例,专门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等,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大量观众,是因为它们充分调动了电视的先进手段与艺术手法,将上至宇宙天体、下至地理生物的广博内容,以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电视观众,使人们在欣赏电视精美画面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科学文化知识。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题1.______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论述了文学的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要素。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艾布拉姆斯【解析】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于1953年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
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时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
此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世界、作家、读者”。
2.19世纪法国文学史家丹纳提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种族;环境;时代【解析】法国文学史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三大原则,认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种族、环境和时代。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
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等社会环境。
丹纳所谓的时代,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影响当时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形成一个时代独有的“精神的气候”。
1.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南京大学2011年研]答: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是其提出的艺术活动观点。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艺术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艺术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当下,“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四要素艺术活动说已经成为了中西文论界特别是中国当代文论界解释文学现象通用的和处于主流地位的艺术活动范式。
2.移情答:移情是德国学者立普斯提出的一种美学观念,认为主体在接触对象时,将自身的情感转移到了对象上,因而使对象看起来有了情感。
第十章艺术创作1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庖丁解牛)】【通关提要(提纲挈领)】本章是本书的重点章节,主要讲述了艺术创作的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创作心理,以及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等。
学习时,要整体把握艺术创作的过程、心理和创作方法的具体内容,并能结合中外艺术史上多种风格的艺术作品来分析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同时要把握艺术创作中产生的诸多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影响。
本章历年是考查重点,概念比较多,常考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复习时要注意理解记忆。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考点一: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1)艺术家的含义艺术家是指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艺术家需要具备艺术天赋和艺术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并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素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
(2)艺术家的特点(见表10-1)表10-1 艺术家的特点2.艺术家与社会生活(见表10-2)表10-2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3.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见表10-3)表10-3 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考点二:艺术创作过程★★★★★1.定义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表现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
2.阶段(1)艺术体验活动(见表10-4)表10-4 艺术体验活动(2)艺术构思活动(见表10-5)表10-5 艺术构思活动(3)艺术传达活动(见表10-6)表10-6 艺术传达活动。
第四编电影编第1章电影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电影的物质基础包括透视成像、视觉暂留、()。
A.视觉感光B.视听融合C.视听成型D.反馈刺激【答案】B【解析】对“电影”这一概念范畴的界定,可以从物质和美学两个层面进行。
其中,物质层面的电影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技术活动。
它的物质基础包括透视成像、视觉暂留与视听融和三个方面。
2.在电影的片种中,()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片种,也是电影产业的经济支柱。
A.故事片B.美术片C.纪录片(含新闻片)D.科学教育片(简称科教片)【答案】A【解析】电影作品被分为故事片、美术片、纪录片(含新闻片)和科学教育片(简称科教片)四大类。
故事片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片种,也是电影产业的经济支柱,它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叙述虚构的事件情节,由演员饰演的角色塑造人物形象。
3.电影诞生的心理学基础是()和视觉暂留。
A.节奏感B.运动感C.视知觉D.透视【答案】B【解析】人具有一种天赋,能够把各种光影刺激加以组织,从而产生一种“动的幻觉”。
另一方面,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动的幻觉”与“视觉暂留”一起便构成了电影的心理学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1.电影的性质包括()。
A.物质基础B.心理基础C.综合性D.产业性E.艺术性【答案】CDE【解析】电影的性质包括物质基础、心理基础、综合性、产业性、艺术性和科技性。
电影的物质基础包括透视成像、视觉暂留和视听融合三个层面。
电影诞生的心理学基础包括运动感和视觉暂留。
三、简答题1.简述电影的分类概念。
答:电影分类可以从物质层面、美学层面、电影片种、电影类型来划分。
(1)电影物质层面概念物质层面的电影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技术活动,即根据人体的“视觉暂留”这一科学原理,运用拍摄影像、记录声音等手段。
以胶片为载体记录现实事物,并通过放映,将所摄录的事物(连同其声音)在银幕上还原为极其逼真的活动影像,并以此表现、传达一定的内容与情感。
第4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填空题
1.自19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领域,以各自不同的方法对文化这一综合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在关于文化的众多定义中,较有影响的是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______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文化”概念。
【答案】泰勒
2.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
从总体上讲,文化三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______、______。
【答案】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艺术与哲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______的最高形式,它们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
【答案】人类感性
4.哲学主要通过______的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
【答案】美学
5.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______一书中,分析了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以及
二者与科学的区别和对立,此书被不少人看做是现代派艺术理论的柱石。
【答案】《艺术》
6.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______,也体现在______。
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创作的主题。
【答案】道德影响艺术;艺术影响道德
7.托尔斯泰著名的“三部曲”《战争与和平》、______、______,几乎都深深触及伦理道德问题,尤其是______这部小说,更是通过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和聂赫留朵夫赎罪的行动,着重表现了他们精神和道德的“复活”过程。
【答案】《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复活》
8.“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画家______的别号。
【答案】朱耷
9.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______。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______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答案】区别;艺术
10.法国著名文学家司汤达在小说《红与黑》中塑造了主要人物______。
【答案】于连
11.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______的作品。
【答案】董希文
12.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______,讲述了一个推销员变成甲壳虫,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小说集中体现了卡夫卡______的哲学观点。
【答案】《变形记》;存在主义
二、选择题
1.人类文化大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是()。
A.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道德文化、文明文化
C.科学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化
D.物质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
【答案】A
2.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来研究感性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A.克莱夫·贝尔
B.黑格尔
C.费德勒
D.苏珊·朗格
【答案】B
3.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深受庄子美学推崇天然之美的思想影响,不但大力倡导“自然”、“清真”的风格,并且自觉地把这种美学境界融人诗篇创作之中。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陶渊明
【答案】C
4.20世纪20年代,欧洲盛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潮流,认为只有人的梦幻世界或直觉领域才能达到绝对真实。
下列艺术作品中,()不属于超现实主义流派。
A.布勒东的散文《动物与人》
B.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
C.布努艾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
D.萨特的戏剧《可尊敬的妓女》
【答案】D
5.下列流派全部属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是()。
A.古典主义象征主义启蒙主义
B.浪漫主义荒诞派存在主义
C.现实主义黑色幽默抽象主义
D.存在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
【答案】D
6.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影响的表现,表述得不正确的是()。
A.艺术、美学观念的更新发展引领了科学领域的重大新发现
B.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相互渗透、结合,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C.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D.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形式的产生【答案】A
三、名词解释
1.艺术文化学
答:艺术文化学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大批艺术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艺术文化学处于普通文化学和普通艺术学的交叉领域,它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以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2.西方现代派艺术
答:西方现代派艺术萌芽于19世纪中期,产生于19世纪末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艺术流派,而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几乎遍及艺术的各个种类和体裁。
总体上讲,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是各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
它在内容上大多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刻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反映出危机社会中人的异化;形式上大多标新立异,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在一定
程度上丰富了艺术的表现能力,扩大了艺术的表现空间。
3.艺术革新
答:革新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
艺术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本质所决定的,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和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共同决定的。
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从艺术作品来看,艺术革新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革新;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艺术革新表现为对他人和对自我的超越;从革新的程度来看,艺术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四、简答题
1.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道德与艺术既不是绝对对立的,也不是完全同一的。
它们既有本质区别,又相互影响。
道德同宗教一样,同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或阻力。
艺术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1)道德促进或阻碍艺术的发展
①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艺术的发展
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共产主义道德是最先进的道德准则。
崇高的、进步的道德准则是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阻碍艺术的发展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天才的现实主义艺术家。
他的许多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普法战争前后的法国社会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怯懦无耻、伪善自私,深刻地描写了那个时代的世态人情。
如果莫泊桑循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或许可以出现与巴尔扎克同样的耀眼光辉。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