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Unit Five There is a big bed

Let’s learn let’s play

一、课时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clock”,“plant”,“bike”,“water bottle”和“photo”,并能用句型“There is …”表达某处有某物。

2. 能做“Let’s play”部分的游戏。

3. 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优良品质。

4.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

二、教学重点

1.能听、说、读、写单词“clock,“plant”,“bike”,“water bottle”和“photo”,并能用句型“There is …”表达某处有某物。

2. 能做“Let’s play”部分的游戏。

教学难点

There be句型的简单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衣服实物。

2. 学生准备画笔和画纸。

四、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Warm-up)

(1). 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Ss: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 I’m fine, too.

(2). 教师播放歌曲“I love going hiking”,全班学生跟着大声唱歌曲,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2、课前预习(Preview)

(1).T: Look! The room is clean and beautiful. What’s in my room? (课件出示一间干净、整齐的房间)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S: I can see a bed, pictures and a …

(2). 教师依次指着图片中的bed, window, picture,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 an …”并快速拼读。

T: This is a nice room. I want to make this room nicer. So I need to put more things in this room.

3、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A. Let’s learn

(1) 教学新单词

T: First, let’s put a clock in the room. (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房间的墙上出现一个钟表)

Now there is a clock in the room. Follow me, pleas. Clock, c-l-o-c-k, clock, there is a clock.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出词语:

plant, water bottle, bike, photo

(2)教师用“唱反调”的方式带领学生读几遍新词汇。

(3)教师介绍张鹏的房间

T: Do you know what Zhang Peng’s room like? Let’s go and see.

(4)老师带读,学生跟读,了解对话的大致内容。

(5) 学生同桌合作,用句型“There is ...”介绍自己班级的物体。

A. Let’s play

(1)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讲台,表演本部分的“句子接龙”游戏。

(2) 学生三人一组,模仿示例表演“句子接龙”游戏,然后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

五、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 画一画

导学98页任务三,在方框中画出你的房间,并用今天学习的句型来介绍自己的房间吧!

2.选择填空:

( ) ① This is __________ bedroom.

A. I

B. my

C. me

( ) ② There ________ a photo on the wall.

A. is

B. are

C. be

( ) ③ - Is this your coat?

- ___________.

A. Yes, it isn’t.

B. No, it isn’t.

C. No, it is.

( ) ④ In my room I have two big __________.

A. bike

B. bikes

C. a bike

answer

① B, ② A, ③ B, ④ B

六、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学生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Homework)

1. 将本节课学习的新单词在四线三格内抄写六遍

2.完成配套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小熊开店》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及点评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用除法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让学生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最简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2、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小熊开店”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点,这个内容要求学生摆脱以前直观操作求商的方法,学会乘法口诀求商。教材创设的是一个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算一算”中两道题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其中第(2)小题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法。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并会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求商了。部分认知水平层

次高一点的学生在“摆一摆”、“圈一圈”的直观操作中已经感悟出用乘法口诀可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这个闪光点也出乎我的预料,我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所以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对学生来说不会太陌生,重要的是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策略与方法: 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扑克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能不能告诉老师最喜欢什么? 师: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生:……) 师:老师最喜欢小熊,小熊可有本事了,为了让小动物们买东西更方便,最近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很大的商店,板书课题:小熊开店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小熊开店》说课稿

《小熊开店》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5课时《小熊开店》。本节课是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意在培养学生建立、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相关问题能力,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在完成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课。以小熊商店里几位顾客的问题作为主要线索,并通过以下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小熊开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的重点:“买4辆小汽车需要多少元”和核心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 2、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3、运用所建模型,解决相关问题,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简捷思维的优势和广泛应用的价值。 根据教学设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进而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发现,领略数学简捷的思维方法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同时,我把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作为教学重点;把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作为教学的难点。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力求运用启发式、引导式、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学法上,我让学生把手、口、眼、脑全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轻松、

小小熊醒来吧说课稿

小班集体教学活动《小熊醒来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来源于主题背景 近期我班正在开展《春天住我家》的主题活动,主题目标是:观察周围显著的春季特征,有喜欢春天的情感。《小熊醒来吧》这一文学作品蕴涵着很多孩子喜欢的春天的信息:如冬眠的动物醒了、花草树木更美了,和主题目标很吻合,和当前的季节特征也很贴切。 2、来源于幼儿现状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动物、喜欢直观有趣的故事、喜欢用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在《春天住我家》的主题实施过程中,我班孩子很喜欢观察春天的动物,能知道简单的春季特征,但是对春天其他的特征比较模糊,而且在表述时语言缺乏完整性和生动性。这些现状也正是我选择这个教材的又一个原因—— 3、来源于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小熊醒来吧》它情趣兼有,贴近幼儿的生活,不但帮助孩子积累对春天的进一步认知,以及用复句表达的语言能力,更能让孩子从作品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幼儿喜欢春天的情感。 二、说目标 1、目标的制定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P36中指出,“3-4岁幼儿乐意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喜欢接触儿童艺术作品”,依据这一发展要求和《春天住我家》的主题目标,以及我班孩子语言发展现状,我把目标制定为:A、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说角色对话,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特点;(知识、能力) B、激发幼儿喜欢春天的情感。(情感) 2、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本活动的价值取向,即“我为什么要上这节课”,我把重点确定为:“进一步了解、表现对春天的认知” 由于小班下学期孩子的语言是单句表述向复句表述发展的关键期,而且从模仿到创编对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我把语言能力定为难点,即:“根据春季特点尝试创编角色对话”。 三、说准备 1、前期经验 小班幼儿和大年龄幼儿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大年龄幼儿喜欢探索求新,而小年龄幼儿喜欢模仿重复,同一个故事经常会要听好几编,对熟悉的事物很喜欢讲,很感兴趣,而不熟悉的就经常会不理不睬,基于这样的年龄特点,我通过区角、春游、自然角等活动,帮助幼儿积累一些简单的春季特征的经验,并知道哪些冬眠的动物会醒,为孩子的理解和表述搭建梯子,使孩子在活动中有话可讲,而不是一步登高,一头雾水,同时也使第一环节“图片导入、经验回忆”发挥最大效应,引发幼儿强烈的兴趣。 2、物质准备 本活动我准备了“打呼噜录音、故事课件、背景音乐、森林场景、动物头饰”等教具,打呼噜录音是为了吸引孩子的兴趣,引出故事;故事课件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故事;;背景音乐是为了烘托讲故事的氛围,渲染情绪;动物头饰是为了丰富游戏情景。多元的教具不但可以维持小班孩子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充分感知作品,达成目标。 四、说环节 语言活动和音乐活动有着异曲同工的特点,它们的最终目标是多元表达,在环节设计上我们可以参考走近作品、走进作品、表现作品这三步曲,从而由外急里、循序渐进的推进流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熊开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熊开店》教案 1、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通过“算一算”、“想一想”、“试一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提升运算速度。 3、通过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寻求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方法:谈话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棒若干,乘法口诀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小熊开了一家商店,想去看看吗? 出示主题图片。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的商店里有很多东西,每一样东西都标明了价格。 师: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有些什么东西,每一样东西的价钱是多少。 学生小组活动。 二、问题探究

1、师:你能根据每种东西的价格,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额数学问题吗? 生:买3个布娃娃需要多少钱? 生:每个皮球3元,5个皮球多少钱? …… 师:(出示问题1)买4辆坦克需要元。 生:需要20元。 师:你是怎样算的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汇报。 生:用乘法计算,5×4=20(元)。 教师板书:5 × 4 = 20 (元)。 2、师:老师有20元钱,能够买几辆坦克? 出示问题2:20元能够买辆坦克。 师:你能帮帮老师吗?动脑筋想一想。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生:每辆坦克5元,20元能够买4辆坦克。 师:你是怎样算出能够买4辆坦克的呢? 生:我是从第一个问题知道的。买4辆坦克需要20元,20元就能够买4辆坦克。 生:我是用除法计算的,20÷5=4,所以能够买4辆坦克。 教师板书:20 ÷ 5 = 4 (辆) 3、观察并比较这两个算式,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集团工作简报

辽中区东部教育集团 工作简报 2016年11月2日 一、工作动态: 2016年11月2日上午,东部教育集团在茨榆坨第二小学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了中小学“同课异构”说课展示交流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东部集团领导、教师30余人。 邹玮琦副校长首先对“同课异构”说课展示交流活动的组织意义进行了说明。“同课异构”说课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本次活动说课内容分别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的《小熊开店》和初中三年《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参加这次说课的均为集团各校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十二位教师均准备了说课稿,还有十位教师精心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分别针对课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路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说;参加教师独具慧眼的敏锐,别开生面的导入,深厚扎实的底蕴以及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和操作,让参加活动的老师们领略了他们不同的教学风采。虽然,他们的切入点、授课方式、课型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真正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人受益匪浅。 之后,中、小学分别进行座谈研讨,对活动情况作了总结,并初步形成了东部教育集团对“同课异构”说课的基本模式与要求,即说课要: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同时在说教法和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说学情”、“说板书”等。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索的机会。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小熊不刷牙-说课稿

中班健康活动《小熊不刷牙》说课稿 学前10(3)班学号:10151301 卢明英 一、说活动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有很多幼儿家长会跟老师反映说自己的孩子比较贪吃,但是不喜欢刷牙,不知道如何保护牙齿,希望老师能帮忙教育一下。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贪吃,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完善,导致很多幼儿存在龋齿的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牙齿健康教育很重要。此次教育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通过采用幼儿喜欢熟悉的故事,以小熊哈利的故事使幼儿进入情境,让小熊一角色贯穿课堂,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两个方面设计了我的教学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从不爱刷牙到爱刷牙的 转变过程。从认知和情感角度引导幼儿感受小熊哈利的改变,从而认识 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引导幼儿 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三、说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引导幼儿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保护牙齿的方法 难点是教育幼儿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以及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说活动准备: 寓教于乐是幼儿掌握知识、学习技能的关键,如何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科学性、活动性、综合性,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①活动前的准备 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教师正确引导幼儿刷牙。 环境创设:请每位幼儿从家中带来牙刷、牙膏,摆放在活动室。 物质准备:②活动中的准备:牙齿模型、牙刷及多媒体。 五、说教法:

1、情境导入法 本次活动,我选择了中班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小熊形象,以小熊不刷牙的故事让幼儿进入情景 2、示范讲解法 在活动中,我结合牙齿模型,示范讲解刷牙的方法,激发幼儿尝试的欲望,让幼儿在模拟刷牙的基础上,按刷牙程序实际操作,教师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 3、讨论法 通过《小熊不刷牙》的故事的讲解,在这过程中随时提问幼儿,提高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实际演练法 让幼儿在课堂上利用实物去实践,现场模拟刷牙。 六、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采用了如下方法: 1、讨论法 幼儿集体观看《小熊拔牙》和欣赏儿歌《刷牙歌》并跟着歌曲动起来,提高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实际操作法 七、说活动过程 1、运用幼儿熟悉的故事,以《小熊不刷牙》故事表演导入,让幼儿初步了解保护牙齿重要性,并采用提问形式,让幼儿自己说出不注意保护牙齿的害处。进而导入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刷牙。以小熊意识到保护牙齿重要性,来到班上学刷牙这一情境转入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跟小熊一起学习如何正确刷牙。 2、结合模型示范讲解 我采用了直观的方式,用牙齿模型来示范刷牙方法,教育幼儿上面的牙齿从上向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向上刷等,使幼儿轻松、快速地掌握了正确刷牙方法。在模拟基础上,让幼儿动手实践,这一环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尝试欲。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小熊开店》备课教案

小熊开店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听说小熊开了一个玩具店,我们去那里看看怎么样? 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情境图。 学生说说有什么玩具,每种玩具的价钱等。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一个布娃娃和一个皮球一共多少元?9+3=12(元) 生2:一个布娃娃比一个皮球贵多少元?9-3=6(元) 生3:买4个皮球要花多少元?3×4=12(元) ……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鼓励学生自主提问题并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1. 20元可以买几辆玩具汽车?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小熊玩具店里都有什么,还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解答了出来。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玩具汽车?谁知道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20÷5=( ),看20元里面有几个5元。 师:对!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生1:1个5元是5元,2个5元是10元,3个5元是15元,4个5元就是20元。

生2:每辆玩具汽车5元,4辆玩具汽车是20(4×5)元,所以20÷5=4(辆)。 生3:可以用口诀计算:20÷5=?就想5和几相乘等于20,四五二十,所以20÷5=4(辆)。 生4:还可以从20元里面依次减去5元,直到得出0为止,减了几个5元,就是可以买几辆玩具汽车。 …… 只要学生的解释合理正确,教师就应给予肯定性的鼓励。 2. 36元可以买几个布娃娃? 师:同学们解决了买玩具汽车的问题,并知道了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又快又准确。现在老师再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己列式并用口诀计算来解决问题,好吗?听好了,“36元可以买几个布娃娃?” 学生自己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师:谁想把自己计算的结果和怎样想的给同学们说一说? 生:列式为36÷9,想9和几相乘等于36,四九三十六,所以36÷9=4(个)。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算20÷5=?时,想几五二十;计算36÷9时,想几九三十六。你们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规律了吗? 生:除以几就想几的口诀。 师:是啊,今后我们在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根据除以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来计算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在交流个性化算法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用口诀求商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用口诀求商计算简便,进而总结出除以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3.巩固应用。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请尝试解决。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 我有40元,可以买几个风筝?40÷8=5(个) 我有21元,可以买几个皮球?21÷3=7(个) …… 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解答正确,知道运用了哪句乘法口诀,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规律是什么? (除以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二年级数学小熊开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小熊开店》说课稿 大河坎镇中心小学小学侯天娥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5课时《小熊开店》。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完成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课。教材以小熊商店里几位顾客的问题作为主要线索,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及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在培养学生建立、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际生活中体会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会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加深对除法算式的理解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学法上,我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 六、说教学过程 1、课前复习。 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步骤过程中,老师首先说:“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熊的商店要开张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你们愿意去吗?”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课题。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熊的店里有什么?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好奇心调动起来啦!老师要考考你们,根据商品的价格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算一算要多少钱? 这样设计的用意:1、让学生感受乘法的简便性。知道用乘法口诀来求积很快。感受算法的优化给做题带来的方便。2、第二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进而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得到实现。 3、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学生围绕“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这一关键性问题开展活动。 (1)独立思考。 (2)集体汇报。 2.整理汇报内容: (1)用画法图求商。 用20个圆点代表20元,每个圆点可以买一辆小汽车,用笔圈一圈,20里面有4个5,所以20元可以买4辆汽车。 (2)加法求商。 (3)1辆汽车5元,所以可以5元5元地数一数:1辆5元,2辆10元,

【北师二上数学 同课异构教案】第六课时 小熊开店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六课时小熊开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3、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鞭炮的声音。 1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玩具车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熊算也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算一算:买4辆玩具车要多少钱?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玩具车?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20÷5=4 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 2

小猴,小狗都买到了玩具车,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 20/4=5 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1、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36元钱,如果要买洋娃娃,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学生反馈。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2)蚂蚁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 3)动物搬家 3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小熊开店》(公开课)说课稿

《小熊开店》说课稿 国庆小学 《小熊开店》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5课时。教材创设的是一个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从中提出乘法问题,也提出除法问题。通过解决“算一算”中的乘法与除法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进而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除法的计算问题,从而摆脱食物操作的过程,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简便性。 二、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在完成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课。我以小熊商店里几位顾客的问题作为主要线索,并通过以下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小熊开店”问题情境,从情景入手,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提出“买4辆小汽车需要多少元”和核心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 3.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建模型,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简捷思维的优势和广泛应用的价值。 4.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使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可以轻松巩固知识。 5.每个教学环节都配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会看图列乘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体会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会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 五、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六、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运用观察、思考、分析,自主探究以及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

中班语言领域说课稿小熊过桥

中班语言领域说课稿—— 小熊过桥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今天的X号选手,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中班语言欣赏活动《小熊过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活动过程、说亮点五个大方面解说本次教学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特征:儿歌语言欣赏活动《小熊过桥》以小熊这一幽默憨厚、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线索,采取拟人化手法,通过明快的节奏,展示一定顺序的画面,从而展现出小熊过桥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情节性的儿歌,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可提升幼儿理解能力,同时言语富有韵律美,可扩展幼儿语言词汇储备,是符合新《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满足幼儿兴趣与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要求。 (2)学情分析:首先中班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急需储备大量词汇,丰富语言表达,并可以尝试复述简单的故事情节;其次在5-6岁的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性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幼儿树立自强、自立意识的启蒙阶段;最后从幼儿阅读水平考虑,幼儿早

期阅读需凭借多彩变化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文字,刺激幼儿阅读兴趣,帮助幼儿阅读理解。因此儿歌《小熊过桥》,一方面满足幼儿语言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能力。 (3)目标定位: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中有一项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句子,既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又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次教学活动目标为: a知识目标:欣赏儿歌,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b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画面体会小熊过桥的心情,并用语言、动作或者表情加以表达; c情感目标: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自信,不能总依赖别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积极鼓励,而不是讥笑。 (4)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及儿歌的教育意义,能有表情的朗诵儿歌b教学难点:感受小熊心理变化,并尝试使用动作、语言展现 解决措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始终以情感体验和谈话的形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鼓励幼儿使用儿歌“语言”表述,使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体验事物的渐变发展的过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说课稿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外国歌曲,教材在这里安排本课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巩固以前所学过的4/2拍的节奏特点,学好本课中的四分音符的节奏,也为学生今后学好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其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歌唱与表演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掌握歌曲中的XX XXX节奏型。 2.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能跟着音乐有表情地进行律动,并能模仿洋娃娃和小熊的动作大胆进行歌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3.初步训练学生歌词创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表情演唱、歌表演。 教学难点:掌握XX XXX节奏型。 / 四、教法、学法: 我首先做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不懂乐理知识,我会在教唱歌曲的同时,讲解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我选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着重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教法,也就是让学生

在玩中学、乐中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在课内我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3分钟) 1.师生问好。 师:欢迎走进快乐的音乐世界。上周我们学习了有关小动物的歌曲,我们来唱一唱。 2.<小动物唱歌><咏鹅> 二、激趣导入(8分钟) { 谈话激趣。 (出示课件2:节日舞会。)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现在,我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动物城堡。这里住着一群会跳舞的小动物。今天,这儿将要举行一个节日舞会,小动物们都在积极地准备着。同学们想不想参加舞会啊那我们先玩一个闯关游戏,闯关成功才能参加舞会. 第一关:节奏练习. 第二关:学唱13 50︱13 10︱ 第三关:歌曲第一和第三句旋律.唱音名. 三、学唱歌曲(15分钟) 过渡:同学们,恭喜你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参加洋娃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讨论、交流、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性,享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熊的商店开张啦!他的好朋友小猴、小猫、小狗都来给它捧场。我们也到它的商店逛一逛,看看他的新店有什么好东西,好不好? 2、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是多少钱? 3、说一说,你想买什么,要用多少钱? 师:可是小熊说了,它的东西只卖给有爱心的孩子,现在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你愿意帮助它们解决吗? 二、自主探索

1、(说一说)提出引导问题。 师:小猴呀,看中了玩具坦克,它想买4辆坦克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你能帮它算算需要多少钱吗? 出示:买4辆坦克需要几元? 师:你能列式计算吗?用了哪句口诀?(先让同学独立思考,再交流订正) 2、(议一议)提出关键问题,自主探究 1)师:我也喜欢坦克,我准备了20元钱,我能买几辆呢?(出示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能帮我列出算式吗? 师:请同学们想想看:怎样才能很快地算出“20÷5”等于几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2)集体交流。 3)小结:你认为刚才几个同学的办法,谁的办法最方便,你最喜欢谁的办法?为什么? 4)师:观察两个算式,(5×4=2020÷5=4)有什么发现?(学生先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如果把5乘4的积20作为被除数,乘数5作除数,那么商就是另一个乘数4)也就是我们学的乘法口诀既可以用来计算乘法,又可以计算----除法.)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对了,我们在算除法的时候,可以根据乘法口诀来计算。那么刚才我们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3、(想一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小熊不刷牙 说课稿

小熊不刷牙 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绘本活动《小熊不刷牙》,.绘本作为早期阅读材料的一种,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在《纲要》中,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有这样一点: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次活动,我将从活动内容,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活动过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活动内容 此环节我将从以下两个部分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小熊不刷牙》是一本出色的,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绘本。它向我们讲述了小熊哈利因为梦境而改变了他不爱刷牙习惯的故事。通过采用幼儿喜欢熟悉的故事,以小熊哈利的故事使幼儿进入情境,让小熊这一角色贯穿课堂,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二)幼儿分析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贪吃,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完善,导致很多幼儿存在龋齿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牙齿健康教育很重要。 二: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指导教育纲要》中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并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确定了以下三点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图片中小熊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体验其内心从不愿意刷牙到积极刷牙的情感变化,从而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3.能力目标: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的刷牙方法,愿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重点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和本班幼儿的特点,我确定的 活动重点是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合理的进行想象和讲述。 难点是培养幼儿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 为了有效地完成活动内容,实现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经验准备: 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教师正确引导幼儿刷牙。 物质准备: 环境创设:请每位幼儿从家中带来牙刷牙膏,摆放在活动室。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小熊开店》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xx第六小学xx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68~69“小熊开店”。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起始课,在探索、交流除法的不同运算方法中,加深对除法运算意义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购物的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交流除法的不同运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除法与减法、除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掌握除法运算的本质。 2、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能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提出并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地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熟练、准备地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磁铁圆片、卡片;小棒、白纸 教学过程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小熊的商店开业了,小动物们都到商店里买东西。我们也一起到小 熊的商店去逛逛吧(出示挂图),把数学书翻到第68页,一起来学习小熊开店(板书小熊开店)。 下面,先认真观察图画内容,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告诉大 家你找到的数学信息。生1:我找到小猫和小兔来到了小熊的商店。 生2:一个xx要9元。 生3:一个皮球要3元。 生4:一个毽子要1元。 生5:一个风筝要8元。 生6:一辆小汽车要5元。 同学们观察地都非常认真,从中找到了很多有用的数学信息。下面我们尝 试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动脑想想,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由故事引入导出课题,再到观察情境图,掠取学生的好奇 心,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多留机会给学生展现,培养他们认真、细心的素养 和口头表达能力。) 2、新课讲授,探究新知。 下面找同学说说你提的数学问题。 生:我有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 哦,这同学真聪明,提了一个与书本上一样的数学问题,掌声奖励。那么 我们能一起帮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吗?看看哪位同学最爱动脑筋,想到方法 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先看看我们数学书里的方法,你看懂了哪些方法?开始 吧。 要知道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呢?

《小熊请客》的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小熊请客》的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小熊请客》选自北师大出版社二年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六课时.4的乘法口诀。他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用“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决特点。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色,确立本节课的活动目标为: 1、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尝试与同伴配合操作材料。 2、在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1、对应的两个物品(碗、勺、盘、叉等)若干组。 2、猫、狗、猴、兔及鱼、骨头、桃、萝卜若干套。 3、小熊头饰一个。

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发现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向幼儿传授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整个活动就是一次角色游戏,教师和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中通过帮小熊准备客人的食物和餐具来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完成重难点的掌握。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该如何做,而是引导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景氛围中自己解决问题,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1、创设氛围,引出活动。 教师以小熊的口吻:我今天请客,客人太多,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想请大家来给我帮忙,行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熊开店》教学反思3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熊开店》教学反思3 篇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课开始,通过创设“小熊开店”情境,小动物来购物遇到的问题,引出:1)买4辆坦克 需要多少元;2)20元能够买几辆坦克。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能顺利用乘法算式解决,马上发现能够利用乘法口诀求积,对于第二个问题, 学生未能顺利解决。 2、自主学习,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体现让学生自 主学习。如在解决关键性问题“20元能买几辆坦克?”时,让学生尝 试解答,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用数学的语言来说说,提升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水平。通过结 合生活中的实例,编出除法问题,努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 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3、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如何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等。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既照顾个 别差异,又能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索的问题。 篇二 这是一节除法计算课,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不过在前面的学习除法的理解和意义的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得渗透 了除法的计算,很多同学已经知道了“想乘法算除法”,仅仅没有明 确地告诉学生能够用乘法口诀来计算。所以,我认为用乘法口诀求商 这个点,多数学生应该是较容易的就能学会和掌握。相对来说还是除 法算式该怎么列这个点,倒是还有很多学生不明确。如例题中,20元 钱能买几辆坦克?若是让学生填空的话,学生们都能很快地完成。不过,列算式就有些糟糕了,就像课堂上有学生列出乘法算式。也有很 多学生会把除数和商混起来。所以在课堂上,列算式这个环节用了相 当一部分时间。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对于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会如此模

新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小熊开店》教案

《小熊开店》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 、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3 、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4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鞭炮的声音。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20÷5=4 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 20/4=5 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1、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如果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学生反馈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 1)独立尝试 2)交流,说说所用的口诀 2、练一连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2)蚂蚁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 3)动物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小熊开店》说课稿

《小熊开店》说课稿 《小熊开店》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小熊开店》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5课时。教材创设的是一个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从中提出乘法问题,也提出除法问题。通过解决“算一算”中的乘法与除法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进而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除法的计算问题,从而摆脱食物操作的过程,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简便性。 二、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在完成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课。我以小熊商店里几位顾客的问题作为主要线索,并通过以下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小熊开店”问题情境,从情景入手,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提出“买4辆小汽车需要多少元”和核心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 3、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建模型,解决相关问题让学

生感受数学简捷思维的优势和广泛应用的。价值。 4、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使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可以轻松巩固知识。 5、每个教学环节都配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会看图列乘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体会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会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