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了解网络设备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校园网的设计、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学生网络设备的配置能力和网络规划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校园网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为今后从事网络工程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环境及设备1. 硬件设备:- 2台路由器(华为AR2200)- 2台交换机(华为S5700)- 3台PC机(用于模拟终端)- 网线若干2. 软件设备:- Windows Server 2012操作系统- 华为eSight网络管理系统三、实验内容1. 校园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包含总校和分校的校园网。
总校共有20台计算机,分校分为两个局域网,分别有10台计算机。
校园网采用C类网段210.100.10.0,总校和分校各有一台路由器及一台交换机。
2. 子网划分根据IP地址分配原则,将校园网划分为总校局域网、分校局域网A和分校局域网B。
- 总校局域网:210.100.10.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0.1-210.100.10.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分校局域网A:210.100.11.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1.1-210.100.11.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分校局域网B:210.100.12.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2.1-210.100.12.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3. 网络拓扑图根据实验要求,绘制校园网网络拓扑图,包括总校和分校的局域网、路由器、交换机以及PC机的连接关系。
4. 网络设备配置(1)路由器配置1)配置总校路由器:- 配置接口IP地址:210.100.10.1/24- 配置默认网关:210.100.11.1- 配置VLAN接口:VLAN10,IP地址210.100.10.1/242)配置分校路由器:- 配置接口IP地址:210.100.11.1/24- 配置默认网关:210.100.10.1- 配置VLAN接口:VLAN20,IP地址210.100.11.1/24- 配置VLAN接口:VLAN30,IP地址210.100.12.1/24(2)交换机配置1)配置总校交换机:- 配置VLAN10,设置端口1-20为VLAN10成员- 配置VLAN20,设置端口21-40为VLAN20成员2)配置分校交换机:- 配置VLAN20,设置端口1-10为VLAN20成员- 配置VLAN30,设置端口11-20为VLAN30成员5. 网络调试(1)测试总校局域网内主机之间通信- 在总校局域网内任意两台主机之间ping通,验证局域网内通信正常。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2、掌握网络设备的常用命令和功能3、学会使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配置和管理二、实验内容1、了解网络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学习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命令3、使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网络配置和管理操作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环境- 确保实验室中有足够的网络设备(例如交换机或路由器) - 确保网络设备正常运行,连接正常2、进行基本的网络设备配置- 通过串口线或网络线连接到设备的命令行接口- 使用超级用户权限登录到设备- 进入设备的配置模式- 配置设备的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等基本网络参数 - 配置设备的管理用户和密码- 保存配置并重启设备,确认新配置生效3、进行简单的网络设备管理操作-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的连通性- 使用traceroute命令跟踪网络数据包的路径- 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日志信息- 配置设备的端口和VLAN参数四、注意事项1、在进行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操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误操作导致网络中断或数据丢失2、操作时要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每条命令的含义和影响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向老师或助教请教,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式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实际动手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对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做好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工作。
六、拓展实验1、进阶配置和管理:除了基本配置和管理操作外,可以深入学习更多高级的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命令,例如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交换机的VLAN配置、以太网链路聚合等。
这些高级操作可以帮助实验者更好地理解网络设备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为今后实际工作提供更多的技能支持。
2、网络性能优化: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网络性能优化和监控的相关操作,了解如何通过网络设备对网络性能进行监控、优化和故障排除。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大纲一、实训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将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服务的搭建与维护、网络故障的排查与修复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要求1、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网络体系结构、IP 地址规划、子网掩码、路由协议等。
2、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并能够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操作。
3、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够使用脚本语言或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
4、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三、实训内容(一)网络基础实训1、认识网络设备观察和识别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了解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2、制作网络跳线学习双绞线的制作标准(T568A 和 T568B)。
动手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并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3、网络拓扑结构搭建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使用网络设备和跳线搭建实际的网络拓扑,并进行连通性测试。
(二)IP 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1、 IP 地址基础知识了解 IP 地址的分类(A、B、C、D、E 类)。
掌握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和取值范围。
2、子网掩码的作用理解子网掩码的概念和作用。
学会根据需求计算子网掩码。
3、子网划分实践根据给定的网络规模和需求,进行子网划分。
为每个子网分配 IP 地址,并进行配置和测试。
(三)交换机配置与管理1、交换机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设置交换机的名称、密码等基本参数。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速率、双工模式等。
2、 VLAN 配置理解 VLAN 的概念和作用。
创建 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
配置 VLAN 间的通信。
3、生成树协议配置了解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校园网络的基本设计原则、拓扑结构、设备配置以及故障排查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技术在校园环境中的应用,提高网络设计、配置和维护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及设备1. 硬件设备:- 路由器:2台- 交换机:2台- PC机:3台- 光纤跳线:若干- 网线:若干- 网络测试仪:1台2. 软件设备:- 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 Cisco 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软件三、实验内容1. 校园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包含总校和分校的校园网络拓扑图。
总校包含一个局域网,有20台计算机;分校由VLAN划分为两个局域网,分别有10台计算机。
校园网络采用C类网段210.100.10.0。
拓扑图设计:```总校——路由器1——总校局域网|分校——路由器2——分校局域网1|分校——路由器2——分校局域网2```2. IP地址分配根据设计要求,为总校和分校各个局域网分配IP地址。
IP地址分配表:| 网段 | 子网掩码 | 可用IP地址范围 || -------------- | ---------- | ----------------------- || 210.100.10.0/24 | 255.255.255.0 | 210.100.10.1-210.100.10.254 | | 210.100.11.0/24 | 255.255.255.0 | 210.100.11.1-210.100.11.254 | | 210.100.12.0/24 | 255.255.255.0 | 210.100.12.1-210.100.12.254 | 3. 网络设备配置(1)配置路由器:- 配置总校和分校的路由器接口IP地址。
- 配置静态路由,实现总校和分校局域网之间的互通。
(2)配置交换机:- 配置总校和分校的交换机VLAN接口。
- 配置VLAN内成员,将计算机划分到对应的VLAN。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邢台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网络技术导论实验实验项目实验一、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授课教师王慧斌专业班级10网工本1班学号2010A21209学生姓名刘沼辉系部信息科学与技术2012~2013学年度第2学期●实验目的及要求:认识无线网络设备和网卡,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实验环境: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usb接口无线网卡,无线ap●实验内容及步骤:1. 无线局域网络基本组成一个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一般由无线接入点(AP)、无线网卡以及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2. 无线局域网卡无线局域网卡是无线局域网络和计算机连接的中介,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中,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以无线电信号方式接入到局域网中。
按照接口标准,无线网卡可以分为:台式机专用的PCI接口无线网卡,如图1.1所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ICA接口网卡,如图1.2所示;还有一种是广泛应用的USB无线网卡,如图1.3所示。
图1.1 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图1.2 PCMICA接口网卡图1.3 USB接口无线网卡使用USB无线网卡时,只需把该网卡插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自动搜索附近地区的信号,接入无线局域网络。
使用十分方便,受到用户广泛的欢迎。
通过无线网卡之间的直接连接,就可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如图1.4所示。
图1.4 无线网卡连接形成的网络3. 无线AP无线AP也称为无线网桥,如图1.5所示。
无线AP的作用类似于有线以太网中的集线器,与集线器不同的是,无线AP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实现。
图1.5 无线接入设备AP 图1.6 无线AP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实验结果及体会:通过本次试验了解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以及了解了各种硬件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一、实训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运营维护作为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保障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升自身的网络运维能力,我们进行了网络运营维护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网络运营维护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2. 掌握网络设备配置、故障排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能;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4. 为今后从事网络运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网络设备配置(1)了解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性能和特点;(2)学习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的配置方法;(3)掌握VLAN、OSPF、BGP等网络协议的配置技巧;(4)实现网络设备的故障排查和优化。
2. 故障排除(1)学习网络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2)熟练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如ping、tracert、netstat等;(3)掌握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提高故障处理效率;(4)针对实际案例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3. 安全管理(1)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类型;(2)学习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3)掌握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4)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4. 团队协作与应急处理(1)加强团队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2)学习应急处理流程和预案;(3)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掌握网络运营维护的相关知识;2.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网络设备配置、故障排除、安全管理等实际操作;3. 案例分析:针对实际案例,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4.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实训项目,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5. 总结与反思: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网络设备配置、故障排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能;2.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3. 为今后从事网络运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验1 了解网络设备
1.1 实验目的
1.对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网络设备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对各种类型网络设备的用途及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1.2 实验内容
1. 了解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网络设备有哪些类型;
2. 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名称及性能指标;
3. 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用途及作用;
4.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OSI/RM 的有关情况。
1.3 实验步骤
1.设定一个或多个关键字;
2.登录搜索网站,键入所设定的关键字进行搜索;
3. 阅读并整理搜索结果。
1.4 实验报告要求
在实验报告中应记录实验目的、实验环境,简要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搜索网站地址;
2. 关键字;
3. 主要网络设备类型、用途及作用;
4. 对每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列举一个产品,包括其生产厂商、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性能参数等。
如下:每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查询二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