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与改良效果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Y型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改良Y型留置针固定方法,提高患者使用留置针的舒适度及配合度。
方法选取60个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组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观察其效果。
结果两组留置针固定方法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结论采用透明贴+细尼龙带固定留置针效果更好,方便易行,经济实惠,患者感觉更舒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Y type needle fixed method,improve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needle comfort level and cooperation degree. Methods Select 60 patients using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dopt different fixation methods to observe its effect. Results Two groups of indwelling needle fixed methods influence on patients’ comfort,there are difference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regular set high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USES the transparent stickers + fine nylon belt fixed needle effect is better,convenient and feasible,economical and practical,patients feel more comfortable,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using transparent stickers + fine nylon tape fixed Y needle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Key words:Y type indwelling needle;Fixing method;Effect observation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患者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又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1],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2],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很多患者因为对胶布过敏或者因为留置针固定方法的不舒适拒绝使用,这也成为留置针广泛使用的阻力。
留置针固定的正确方法
留置针是一种输液工具,能有效地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
为了防止留置针脱落,常进行固定。
以下是留置针固定的正确方法:
1. 透明敷料以穿刺点为中心,粘贴透明敷贴时要采用无张力方法。
2. 延长管与穿刺血管呈U型固定。
如果是Y形接口勿压迫穿刺的血管。
3. 肝素帽/输液接头需高于导管尖端。
4. 延长管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避免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
5. 记录穿刺日期时间、穿刺者工号,胶带封住留置针的隔离塞。
6. 小标签的固定位置,建议尽量避开针眼处,固定在隔离塞的下方,使留置针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且不影响观察;也就是贴在留置针隔离塞的下方。
7. 捏住导管接头的突出部位和隔离塞,从针底座开始按压,逐渐往上,使敷料、接头、隔离塞、皮肤之间充分粘合。
按照以上步骤操作后,留置针的固定就完成了。
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疗指南。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改良技术的使用效果。
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
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穿刺和固定,比较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和留置时间。
结果观察组在置管成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改良效果对比静脉留置针输液由于具有建立静脉通路快、减轻了长期输液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针对术后患者、小儿和老年患者,不仅可以保护患者的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医患双方的好评。
但由于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不得当,经常出现留置针套管脱出,穿刺点渗液,局部感染的现象,增加了护理成本,笔者近年来,通过临床试验,对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选择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住院就诊的病人150例,患者年龄6-75岁,其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
患者均需要连续输液5天以上,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平均年龄在45.2岁。
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食用的药物为氨基酸、普通维生素、头孢唑啉钠、雷尼替丁、奥硝唑等常用药物,未使用静脉营养液、化疗药、高糖、高钠等刺激性药物。
1.2材料静脉留置针22G、24G1~2只,无菌粘贴手术巾(又透明贴) 3张, 灭菌医用胶贴(又称输液贴)1包。
消毒液及棉签、压胶带。
1.3方法护理人员为主管护师,首先选择静脉输液选择患者腕上两横指的头静脉,避开关节,进行常规消毒。
两组均按常规方法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松开压脉带。
输液结束后将固定头皮针的脚步从头皮针斜面肝素帽内缓缓退出,将头皮针乳头反折,避免进入空气。
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方法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方法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以我科收诊的21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改良固定方式方法的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皮下红肿、液体渗漏、静脉炎、管路脱出对比,有差异,(P=0.046、0.005、0.005、0.041<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固定方法的满意度97.14(102/105)和88.57(93/105),有差异,(P=0.002<0.05)。
结论: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方法在临床上运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固定方法的满意度比较高,这种措施有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方法;应用效果;观察外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逐步的增多,在神经内科运用此种静脉输入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避免由于反复穿刺而导致的血管损伤有较多的好处。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如回血、静脉炎、导管脱出等,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就需要加强管理,并且要采取有效的固定方法,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改良固定方法在外周静脉留置针中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固定效果,避免出现静脉炎、管路脱出等问题[1]。
以我科收诊的21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改良固定方式方法的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科收诊的21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改良固定方式方法的价值进行分析。
两组患者信息对比没有差异,患者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组别例数性别年龄(岁)BIM(kg/m2)男性女性年龄范围平均年龄观察组105545121-6852.12±12.3223.72±1.22对照组105585222-6752.46±12.6523.64±1.13T /χ2--.5781.9681.3560.8570.635P--.6250.1210.2010.4010.578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标准流程进行留置针穿刺,穿刺后进行正压封管力度适宜,5毫升预充注射器,小夹子远离或者靠近留置针导管座完全夹闭小夹子,采用传统留置针固定方法固定夹远离或不靠近留置针导管,采用Y型接头与穿刺点相邻贴膜下方不加固粘胶封闭固定方法[2]。
探究改进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优化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
方法:将28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按两组分成各140例,观察组采用四贴固定法,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缘近端皮肤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
结果:观察组透明敷贴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采用四贴固定法,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缘近端皮肤上,可延长透明敷贴使用时间,减少留置针的脱出和局部渗漏肿胀,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留置时间;效果比较【中图分类号】R8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90-02 静脉留置针已作为一种理想的静脉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在留置期间,透明敷贴易卷边、脱落,致留置针脱出,使保留时间缩短。
2010年1月8月,我们对280例患者使用手背浅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对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280例,其中男148例,女132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1岁。
留置部位为手背静脉,留置时间5天。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血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材料:使用材料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IntimⅡTM密闭静脉留置针22G、24GY型,3M医疗产品供应的型号为6cm×7cm透明敷贴和内附输液贴2条。
1.2.2操作方法:观察组采用新方法“四贴固定法”固定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成功后,先取3M透明敷贴内附输液贴1将Y型针座横贴固定于皮肤上;然后横行揭去无菌透明敷贴衬底,勿拉伸敷贴,保持无张力固定敷贴方法,将针座部位完全置于敷贴内,敷贴与针座紧密粘贴,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双手大鱼际肌轻压针座两侧敷贴1020s;再将留置针尾端按U型盘曲延长管,与血管平行,将肝素帽置于敷贴上缘0·51cm处,输液贴2贴肝素帽于皮肤上;最后将写有日期时间的记录膜作为一输液贴,与延长管贴于敷贴表面输液贴1位置。
改良留置针固定方式与传统固定方式的比较通过分别将留置针连接管固定在医用透明敷料内和不将连接管固定在敷料内两种方法固定留置针,观察两种方法发现:连接管固定在透明敷料内能够减少导管脱落。
方法:科室两个护理组,病人数基本相同,一个组采用传统方法不将连接管固定在透明敷料内,一个组采用改良方法将连接管固定在透明敷料内,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情况并比较。
结果:使用改良固定留置针的患者,留置针以及留置针连接管脱落的情况明显减少而且未发现感染情况。
结论:将留置针连接管固定于敷料内的固定方法有利于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更加美观牢固。
标签:静脉留置针;留置针连接管;医用透明敷料;固定方法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静脉留置针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2]。
使用新方式固定留置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key words]venous indwelling needle;needle connecting pipe;medical transparent dressings;fixed methodAlso called casing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a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scalp needle with its operation is simple,soft,casing pipe in intravenous indwelling time and not easy to wear broken blood vessel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1],its superiority lies in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reduce repeated puncture pain patients,maintain good state of mind;Maintain vascular access to emergency rescue;Decrease The Times of nurse puncture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2].Fixed needle to use new way,has obtained the remarkable effect,are presented as follows: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960名患者随机按护理组分成两组,护理乙组按传统固定方法固定留置针,护理甲组采用将留置针连接管固定在透明敷料内。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与改良效果观察
摘自《九江学院院报》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固定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545(2010)04-0090-(01)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越来越广泛应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
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材料与血管相融性好,且柔软、无刺激,能在血管内保留72h,减少穿刺的次数,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给药和抢救,又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但因外套管较粗针芯较细,易出现穿刺点渗液、渗血现象,较长时间渗液和渗血可诱发局部感染,且增加病人的恐惧感。
因此,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改进了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对象选择从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来我科治疗需要长期输液或每天需多次静脉给药者206例,其中男154例,女52例,年龄27—89岁。
随机分为实验组合对照组,实验组:男79例,女24例,平均年龄69;对照组:男75例,女28例,平均年龄67岁。
两组的性别、年龄组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材料静脉留置针1—2只,无菌粘贴手术巾(又透明贴)1张,灭菌医用胶贴(又称输液贴)1包。
消毒液及棉签、压脉带(又止血带)。
1.3方法选择适宜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穿刺,穿刺成功后送开压脉带,抽出针芯,取1条带敷料的输液贴横贴穿刺点及针栓,再用无菌透明膜(需双手操作)作封闭式固定。
将输液器与肝素帽连接,取1条输液贴横过针栓部下方向上交叉后固定在肝素帽上,第2条横贴肝素帽并覆盖前一条,第3条固定头皮针塑料管,必要时可用第4条固定远侧输液管。
调节滴速,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
1.4效果评定标准穿刺后套管未滑出血管或穿刺点未渗液、渗血为成功,如穿刺后外套管滑出血管或穿刺点课件渗液、渗血即为失败。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固定效果的比较
3讨论
3.1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及透明贴膜可直视穿刺部位,易引起病人视觉恐惧,改进后因覆盖了穿刺点,从而减轻了病人的恐惧心理。
3.2取透明贴固定时,需要双手操作。
常规方法固定时,如果患者不配合或不经意间活动了穿刺侧肢体,极易导致留置针外套管滑出血管,使穿刺失败。
改进方法后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3.3取材方便,所需材料与改进前相同,成本相同,未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3.4由于压力和吸收作用,改进后不仅防止了穿刺点渗液、渗血现象,并有效的防止局部感染,且未增加病人任何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