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377.00 KB
- 文档页数:23
不同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操作要点及优势第一种:先退后送法
操作要点:穿刺前皮肤要保持绷紧状态再进针,见到回血后左手松开皮肤来固定留置针,右手撒针芯约2mm,然后左手继续绷紧皮肤,右手送软管至预计长度。
优势分析:将针芯后撤2mm左右,在送软管过程中可以避免将静脉刺破。
但是在左手一松一紧之间可能会影响送针角度,换手时需注意动作稳妥,特别是穿刺细小、弹性不好的静脉时。
第二种:边退边送法
操作要点:进针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见回血后,改用左手中指继续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撒针芯,左手拇指和食指送软管至预计长度,试回血通畅后将针芯完全撤出,固定留置针。
优势分析:操作过程中皮肤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操作时主要是持针的的方法要正确,送软管时要平稳。
第三种:一送到底法
操作要点:进针见回血后,右手持针放低角度继续沿血管方向平行潜行,一步到达预计的进针长度。
优势分析:这种手法由于没有中间停顿过程,不至于在换手过程中刺破静脉。
但若掌握不好送针的深度和角度,送管过程中比较容易刺破静脉。
穿刺之前要注意,将留置针针芯与软管先松动一下,注意是左右旋转松动,而不是上下提拔以免刺破软管,以便于针芯顺利退出,确保穿刺成功。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是将静脉留置针插入患者的静脉内,以便输液、静脉采血等操作。
以下是常用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1. 准备:消毒双手并佩戴无菌手套。
清洁并消毒患者要穿刺的部位。
2. 定位: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常用的部位包括手背、前臂内侧等。
3. 增强穿刺视野:使用无菌巾片覆盖周围,固定皮肤及静脉,使静脉更加突出。
4. 穿刺:用非主手固定皮肤,用主手持针。
握持静脉留置针,以30-45度角刺入皮肤,穿刺到静脉。
5. 确认位置:抽回针芯,看到鲜血后即可确定是否已进入静脉。
6. 固定:将针扣固定在皮肤上,用胶布进行固定。
7. 贴敷: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8. 验血/输液:固定后,开始采血或接入输液。
值得注意的是,穿刺时应注意卫生,使用无菌操作。
并且在穿刺前,需要详细了
解患者的病史,排除禁忌症。
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
此外,对于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操作,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技巧注射静脉留置针是现代医疗中日常操作,而正确操作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操作难度,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感。
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如何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技巧。
1. 观察病人首先,操作者应该评估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皮肤情况等。
这有助于确定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和针头规格。
一般来说,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患者需要选择较大的针头,而皮肤特别薄的患者要特别小心。
另外,需要寻找静脉才能准确的插入留置针,观察病人身上是否有突出的静脉,触摸病人是否有软组织包裹的静脉,这些都有助于找到合适的穿刺部位。
2. 准备工具在进行注射前,需要对工具进行准备,包括留置针、止血带、酒精棉球、敷料、注射器、润滑剂和手套。
同时要检查留置针和其它工具的质量和是否齐备,保证使用安全和可靠性。
3. 洗手和穿戴手套洗手和穿戴手套是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这可以有效减轻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操作者的安全。
医护人员应该认真执行洗手和穿戴手套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以确保操作的卫生质量。
4. 适当使用止血带使用止血带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适当的使用可以有效增强穿刺部位的血管张力和饱满度,减少穿刺失败的风险。
然而,如果止血带过紧,会导致静脉压力升高,甚至会引发局部组织坏死。
因此,需要在病人的感觉范围内适度使用止血带,同时需要定时松开,释放时间不宜过长。
5. 穿刺技巧操作者需要正确掌握穿刺的技巧,穿刺时要注意穿刺角度和深度。
选取正确的穿刺角度对于穿刺成功率影响很大,正常情况下,穿刺角度应该在15-20度之间。
另外,在穿刺时,需要将针头缓慢推进皮肤,同时注意扭转或调节穿刺角度,确保穿透到静脉。
穿刺成功后,要注意向留置针内注入生理盐水,以确保血管通畅并避免形成血凝块。
6. 移动静脉操作者可以试着移动病人的手或手臂,以增加静脉张力和血管的饱满度,从而达到良好的穿刺效果,特别是对于患有静脉萎缩的患者更为明显。
总之,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可以有效提高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同时也能够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卫生。
静脉不充盈患者的留置针穿刺技巧静脉不充盈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经常会导致留置针穿刺技巧的失败。
因此,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于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于静脉不充盈患者的留置针穿刺技巧进行详细阐述。
一、静脉不充盈的原因静脉不充盈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循环量减少在术前禁食患者、术后排气以及输液过量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患者的循环量降低,从而影响到静脉的充盈情况。
2. 血管痉挛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管痉挛的现象,导致静脉无法充盈。
3. 低血压低血压是一种可以导致静脉不充盈的情况,因为血流速度变慢,血流动力学效应变差,从而影响到了静脉的充盈情况。
二、静脉不充盈对于留置针穿刺的影响静脉不充盈对于留置针穿刺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留置针穿刺的难度若患者的静脉不充盈,则留置针需要穿刺的部位会变得模糊,而且穿刺的难度也会明显增加。
2. 影响留置针的保持时间静脉不充盈可能导致留置针无法达到需要的深度,同时还有可能增加留置针脱落的风险,从而影响留置针的保持时间。
3. 增加患者的痛苦在静脉不充盈的情况下,留置针的穿刺过程会变得更加痛苦,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不适。
三、静脉不充盈患者的留置针穿刺技巧针对静脉不充盈的患者,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留置针穿刺技巧:1. 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该优先选择肢体丰满的部位,这样比较容易找到较大的静脉。
2. 适当的补充体液如果患者的静脉不充盈是由于体液不足造成的,我们应该及时给患者补充足够的体液,以保证静脉的充盈度。
3. 采用加压技巧加压技巧是一种常见的留置针穿刺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静脉的充盈度。
在穿刺时,可以在穿刺部位施加适量的加压力度,来促进静脉的充盈。
4.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静脉不充盈的患者,我们应该选择透明的留置针来进行穿刺,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到静脉的情况,便于准确地穿刺。
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方法
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方法如下:
1. 患者准备:患者应处于舒适的姿势,确保周围环境清洁整洁。
对于较紧张的患者,可以给予镇静剂或者麻醉药物。
2. 选择穿刺部位: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有手腕、前臂、手背等。
根据患者情况和操作经验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3. 消毒皮肤:用酒精或碘酒擦拭穿刺部位,保持局部清洁。
4. 穿刺:拿起穿刺针,用非穿刺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拉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将穿刺针的尖端直接进入皮肤,并在穿刺感明显时慢慢将穿刺针推进静脉内。
注意穿刺的方向和角度,通常与皮肤表面垂直或稍微倾角进入。
5. 核对: 在穿刺针进入静脉后,可以尝试抽回少量的血液以确认成功穿刺静脉。
6. 固定留置针:将穿刺针缓慢地向外拔出一些,以确保针尖仍然在静脉内没有被抽出。
然后将固定带或胶布固定留置针在皮肤上,确保其稳定性。
7. 连接输液管:将输液管的接头连接到留置针上,并确保连接牢固。
8. 核对留置针:注意观察留置针周围是否有渗血,有没有异常反应等,确保留置针正常运作。
操作完毕后,记得及时清洁工具、弃用材料和皮肤,以避免感染患者或导致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