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探测器的选用与布置
- 格式:pptx
- 大小:5.69 MB
- 文档页数:47
火灾探测器一、火灾探测器的分类(一)根据检测的火灾特性不同,火灾探测器可分为感烟、感温、感光、复合和可燃气体等五种类型,每个类型又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种。
火灾探测器具体可分为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复合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而其中感烟火灾探测器分为点型和线型,点型分为离子型和光电型,离子型有单源型和双源型组成,光电型有减光型和放射型,线型主要有激光型和红外光束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也有点型和线型组成,点型由差温、差定温和定温组成,而线型有定温、差温、差定温型组成;感光火灾探测器主要有紫外型和红外型组成;复合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温感烟型、感温感光型、感烟感光型、红外光束感温型;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有催化燃烧型和光电型固体电解质型。
(二)根据感应元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1、点型火灾探测器。
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点周围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
2、线型火灾探测器。
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
(三)根据操作后是否能复位,可分为:1、可复位火灾探测器。
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条件不再存在的情况下,不需要更换组件即能从报警状态恢复到监视状态。
根据复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三种:(1)自动复位火灾探测器。
能自动地恢复到监视状态。
(2)遥控复位火灾探测器。
通过遥控操作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3)手动复位火灾探测器。
通过手动调节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2、不可复位火灾探测器。
(四)根据其维修保养时是否可拆,可分为:1、可拆式火灾探测器。
2、不可拆火灾探测器。
二、感烟火灾探测器。
感烟火灾探测器分为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一)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1、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
2、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1、红外光束火灾探测器。
2、激光感烟火灾探测器。
由于激光感烟探测器涉及到光学问题,所以使用中必须特别注意如下事项:(1)在被监测的区域内不得有任何可能遮断光束的障碍物存在;(2)当工作人员进行监视区域内并有可能遮断光束时,必须预先关断激光探测器的电源,以避免探测器动作而发出误报警;(3)安装时,应当仔细地对准(校准),以确保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在同一条直线上。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设置规范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烟感:(1)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12米,保护面积为80平方,保护半径6。
7米;(2)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6米,保护面积为60平方,保护半径为5.8米。
例:1500平方面积空间高度在6-12米的时候,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按照80㎡计算.在60*25米的地方,首先算出总面积1500㎡,然后根据总面积除以80²算出18。
75,所以数量是19个。
按照6.7米的保护半径来说的话,烟感之间最大间距是13.4米按照5.8米的保护半径来说的话,烟感之间最大间距是11.6米小于3米的走道,设置感烟不应该超过10米一个的距离。
感烟、感温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与自动喷淋头的净距应大于0。
3m;与嵌入式扬声器的净距应大于0。
1m;与空调送风口的净距应大于1.5m;与墙壁、梁边及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温感:(1)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30平方,保护半径为4.4米;(2)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20平方,保护半径为3。
6米.感温探测器从温度范围分类有20来种,常见的是A1和A1R,A2和A2R,A1动作温度下限是54℃,动作温度上限是65℃;A2动作温度下限是54℃,动作温度上限是70℃。
A1R和A2R等带“R”标志的,多了一个差温报警,就是一定时间内,温度骤升一定℃(比如8。
3℃/m)就会报警。
探测温度一般是54℃—70℃,按照国家的标准,探测温度最高的可达到160℃。
温感定温报警温度一般是设置在57度左右.(3)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N,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深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点蚁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目录1.导语 (1)2.点型火灾探测器 (1)3,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 (1)4.设置场所 (2)5.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4)6.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6)6.1.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7)6.2.探测器安装间 (8)6.3.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9)6.4.实例 (10)7.附录一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 (11)8.附录二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 (11)1 .导语今日消防工程为小伙伴们推送一篇,点型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
如你看完后仍然有不解或者专业上的问题,请加胡主编微信,让您与专家进行直线交流!2 .点型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根据其探测火灾特征参数的不同,可以分为感烟、感温、感光、气体、复合等5种基本类型。
火灾探测器类型的选择,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
新《火规》第5章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进行了规定,在此不赘述。
结合火灾探测器产品发展现状,新《火规》在98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目前已有运用的火灾探测器,设计人员应依据规范正确设计选用,对于新?火规?未涉及的其他火灾探测器应按企业提供的设计手册或使用说明书进行设置。
3 .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要看具体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是不一样的。
1)线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1.1)光束轴线在大空间安装时,光束轴线距离地面须大于二十米,到顶棚的高度应该0.3至1米。
1.2)接收器与发射器的光路距离须小于一百米。
1.3)探测器的安装距离须小于十四米。
探测器距离侧墙应小于七米,大于零点五米。
1.4)接收器与发射器间必须无干扰源或遮挡物。
1.5)安装发射器与接收器时,为防止移动,应固定住。
2)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1.1)探测器到墙面的距离大于零点五米。
2.2)探测器四周的零点五米范围内,不得有其它遮挡物体。
3.3)探测器到空调风口边或多孔的送风顶棚孔品的距离应大于一点五米。
感烟探测器做为前期、早期报警是非常有效的。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与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
对于有强烈的火焰辐射而仅有少量烟与热产生的火灾,应选用光电探测器,但不宜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的场所及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遮挡以及受电焊、X射线等影响的场所中使用。
感温型探测器做为火灾形成早期(早期、中期)报警非常有效。
因其工作稳定,不受非火灾烟雾气尘等干扰。
凡无法应用感烟探测器、允许产生一定的物质损失、非爆炸性的场合都可采用感温型探测器。
特别适用于经常存在大量粉尘、烟雾、水蒸气的场所及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5%的房间,但不宜用于有可能产生阴燃火的场所。
对不同高度的房间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如下:表1-1的相互关系如下表2-1:表2-1注: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a、b——探测器的安装间距(m);D1~D11(含D9')——在不同保护面积A与保护半径R下确定探测器安装间距a、b的极限曲线;Y、Z——极限曲线的端点(在Y与Z 两点的曲线范围内,保护面积可得到充分利用)。
图2-1 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8.1.4条规定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N≥S/(K*A)式中:N——探测器数量(只),N应取整数;S——该探测区域面积(m2);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K——修正系数,该综合楼为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在这里取0.9。
烟雾传感器属于气敏传感器,是气-电变换器,它将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即浓度)转化成电压或者电流信号,通过A/D转换电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后送到单片机,进而由单片机完成数据处理、浓度处理及报警控制等工作。
一般选用接触燃烧式烟雾传感器与半导体烟雾传感器。
使用接触燃烧式传感器,其探头的阻缓及中毒,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阻缓是当在烟雾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化氢等含硫物质的情况下,则有可能在无焰燃烧的同时,有些固态物质附着在催化元件表面,阻塞载体的微孔,从而引起响应缓慢反应滞缓,灵敏度降低。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作业要求1、探测器的安装定位探测器安装时,要按照施工图选定的位置,现场定位划线。
在吊顶上安装时,要注意纵横成排对称。
在现场如遇到风管、风口、排风机、工业管道、行车和照明灯具等各种障碍,可作必要的移位。
如移位超出探测器的保护范围,则应进行设计修改变更。
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 m;(2)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4)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廊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3、探测器一般宜安装在室内顶棚上。
当顶棚上有梁时,梁间净距小于1m时,视为平顶棚。
在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可不考虑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200~600mm时,应按规定图、表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出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则应将被隔断的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并应按有关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4、安装在顶棚上的探测器边缘与下列设施的边缘水平间距宜保持在:(1)与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2m;(2)感烟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如碘钨灯、容量大于100W的白炽灯等)的净距不应小于 0.5m;(3)距风扇的净距不宜小于1.5m;(4)距不突出的扬声器净距不应小于0.1m ;(5)于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净距不应小于0.3m;(6)距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净距不应小于0.5m,至空调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7)于防火门、防火卷帘的间距一般在1~2m的适当位置。
5、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至少安装一只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及其技术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火灾的发生频率变得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火灾探测器的选用与技术要求尤其重要。
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并了解其技术规格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必要措施。
一、火灾探测器的分类火灾探测器根据其探测方式可分为电离室探测器、光电式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等。
1、电离室探测器电离室探测器是一种早期的火灾探测器,适用于监测火焰产生的电离效应,是一种分析气体离子化程度的探测器,感应器采用金属电极与众多电离室平行排列。
该探测器灵敏度较高,但也有漏报的可能性。
2、光电式探测器光电式探测器通过感应烟雾的光散射或吸收,以实现火灾探测。
光散射和吸收的特性在烟雾产生时如实反映,因此光电探测器可以及时发现火灾。
不过,由于光电探测器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易受误报的影响。
3、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探测器,通过感知环境中红外线的辐射对火灾进行探测。
该探测器适用于各种不同环境的监测,无需对环境进行接触式操作,解决了烟雾对光电探测器探测影响的问题。
4、气体探测器气体探测器适用于监测环境中可燃性气体,可以及早解决因为气体泄漏等引起火灾的问题。
当环境中检测到可燃性气体时,探测器将会启动警示,由于该探测法量具本身具有毒气泄漏监测功能,因此气体探测器在有毒气体环境下也可以使用。
二、火灾探测器的技术要求1、灵敏度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是指探测器能够探测到哪种小的火源。
电离室探测器的灵敏度比烟雾感应探测器要高,而红外线探测器灵敏度会更高。
因此,使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可以提高火灾探测的准确性。
2、警戒范围火灾探测器的警戒范围越大,探测范围越广,监测到的火源就越多。
因此,可视化阳离子通断式探测器和红外线探测器适用于尽可能地扩大监测范围。
同时,要注意火灾探测器探测距离的安装范围。
比如,在室内安装的探测器需要避免遮拦,例如家具、门窗等。
3、可靠性火灾探测器以其可靠性、正确性、稳定性为基础,上述指标的准确性可以验证可靠性。
线型感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规范条文及图示理解一、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条文及图示6.2.15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m~1.0m,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
2 相邻两组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
3 探测器应设置在固定结构上。
4 探测器的设置应保证其接收端避开日光和人工光源直接照射。
5 选择反射式探测器时,应保证在反射板与探测器间任何部位进行模拟试验时,探测器均能正确响应。
条文说明(部分摘录)6.2.15 本条规定根据我国工程实践经验制定。
1 一般情况下,当顶棚高度不大于5m时,探测器的红外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为0.3m;当顶棚高度为10m~20m时,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可为1.0m。
2 相邻两组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
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
超过规定距离探测烟的效果很差。
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是为了保证探测器灵敏度,也是为了防止建筑位移使探测器产生误报。
见图7(略)。
3 探测器位置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正常运行及探测,因此探测器应安装在固定的结构上,同时应考虑钢结构等建筑结构位移对探测器运行的影响。
4 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日光和人工光源对接收端的直接照射会影响探测器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探测器的误报警。
5 工程实践表明如果反射式探测器的灵敏度或报警设定值设置不合理,在探测器接收端快速出现高浓度的烟雾粒子的扩散,可能导致探测器不报火警,而直接做出遮挡故障的判断,从而造成探测器的漏报。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应进行模拟试验,对探测器的响应进行验证。
注:相邻两组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水平距离1m≤d≤14m。
提示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0m~100m(条文解释中的1m改为10m)。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选用要点(1)火灾探测器的选用1)在绝大多数的一般场所,如宾馆客房、商场、办公楼等处,应选用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并宜优先选用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在黑烟较多的场合,宜选用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2)在不适宜安装或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可能造成误报的场所,或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少、温升快的场所,应选用感温或火焰等类型的火灾探测器。
3)在高大空间、如展览厅、候机大厅、高大厂房等处,一般宜选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
有条件时,宜与电视监控系统相结合,选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双波段火焰探测器、光截面感烟探测器)。
4)在特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较高、需要及早期发现火灾的场所,如重要通信机房、大型计算机房、电磁兼容实验室(微波暗室)、大型立体仓库等处,宜选用高灵敏度的空气管取样型感烟探测器。
5)在对报警的准确率要求高,或误报会造成损失的场所,宜选用复合式火灾探测器(感温感烟型、感温感光型等)。
6)在需要联动进行灭火控制的场所,如控制计算机房气体灭火,控制雨淋系统灭火等,为防止误动作,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探测器与门控制灭火,如点型感烟与感温火灾探测器,红外光束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与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与火焰探测器等。
7)在不需要详细按探测区域作为报警区域的大开间场所,如汽车库等处,为节约投资,宜选用非地址码型探测器,几个探测器合用一个地址。
8)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和目前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较高的情况,为实现早期报警,在通风良好的汽车库,宜选用感烟火灾探测器,但需将其设置在较低的灵敏度。
(2)可燃气体探测器的选用1)智能建筑中的燃气锅炉房、燃气表房、燃气阀门处、公共厨房、公寓厨房、住宅厨房、地下室或设备层中燃气管线沿途等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2)厨房等处可选用非防爆的家用型探测器,并需根据所用燃气种类选用相应的探测器。
3)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重要场所应选用防爆型工业用探测器,探测器的报警灵敏度应按照所要探测的气体进行标定。
施工指南:无线布置烟雾探测器实施方案1. 项目背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提高火灾预警能力,本项目将采用无线布置烟雾探测器的方案,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火灾监测。
2. 方案目标1. 实现对建筑物内烟雾的实时监测,提高火灾预警准确性。
2. 降低传统布线方式带来的施工难度和成本。
3. 提高消防设备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3. 实施方案3.1 设备选型1. 烟雾探测器:选用无线烟雾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可靠性强、信号传输稳定等特点。
2. 无线传输模块:确保信号远距离传输,具备较强的穿透力和抗干扰能力。
3. 接收器:接收无线信号,并实时显示探测器状态,具备报警输出功能。
3.2 施工步骤1. 现场勘查:了解建筑物结构、布局和消防设备现状,为设备安装提供依据。
2. 设备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烟雾探测器、无线传输模块和接收器。
确保设备安装在合理位置,满足监测需求。
3. 无线网络配置:调试无线传输模块,建立稳定的无线网络,确保探测器与接收器之间的通信畅通。
4. 系统调试:检查探测器、传输模块和接收器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5. 系统验收: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确保满足消防要求。
3.3 施工要点1. 确保探测器安装在易产生烟雾的区域,如厨房、浴室等。
2. 避免探测器安装在易受潮、易被碰撞的位置。
3. 探测器安装高度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检测准确性。
4. 定期对探测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4.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1. 提供完整的产品技术资料和安装指导。
2. 安排专业工程师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
3. 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5. 安全与环保1.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2. 选用环保型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项目进度安排1. 前期准备:1周2. 现场勘查与设备安装:2周3. 无线网络配置与系统调试:1周4. 系统验收与交付:1周总时长:5周7. 总结通过实施本方案,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摘要: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器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合理的选择探测器很重要.关键词: 火灾探测器选择与布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器起到关键的作用.它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整个消防系统的运行。
探测器的选择应根据探测区域内的环境条件、火灾特点、房间高度、安装场所的气流状况等因素考虑。
一.根据火灾特点、环境条件及安装场所确定探测器的类型火灾受可燃物质的类别、着火的性质、可燃物质的分布、着火场所的条件、火灾荷重、新鲜空气的供给程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把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根据以上对火灾特点的分析选择探测器:(1)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即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火灾,如棉、麻织物的引燃等,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不适合选用的场所:正常情况下有烟的场所,经常有粉尘及水蒸气等固体。
(2)感温型探测器作为火灾形成早期(早期、中期)报警非常有效。
因其工作稳定,不受非火灾性烟雾汽层等干扰。
凡无法应用感烟探测器、允许产生一定的物质损失非爆炸性的场合都可采用感温型探测器,特别适用于经常存在大量粉尘、烟雾、水蒸气的场所及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5%的房间,但不宜用于有可能产生阴燃火的场所。
(3)离子感烟与光电感烟探测器的适用场合基本相同,但应注意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离子感烟探测器对人眼看不到的微小颗粒同样敏感,例如人能嗅到的油漆味、烤焦味等都能引起探测器动作,甚至一些分子量大的气体分子,也会使探测器发生动作,在风速过大的场合(例如大于6M/S)将引起探测器不稳定,且其敏感元件的寿命较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短。
(4)对于有强烈的火焰辐射而仅有少量烟和热产生的火灾,如轻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的火灾,应选用感光探测器,但不宜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的场所及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遮挡、以及受电焊、X射线等影响的场所中使用。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设置和安全检查要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
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是监视环境中有没有火灾的发生。
一旦有了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按结构造型分类按结构造型分类可分成点型和线型两大类。
点型探测器点型探测器是一种响应某一点周围的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大多数火灾探测器属于点型火灾探测器。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某一连续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其连续线路可以是“硬”的,也可以是“软”的。
如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是由主导体、热敏绝缘包覆层和合金导体一起构成的“硬”连续线路。
又如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是由发射器和接受器二者中间的红外光束构成“软”的连续线路。
线型火灾探测器-“硬”连续线路线型火灾探测器-“软”连续线路按探测火灾参数分类火灾探测器按照探测火灾参数的不同可分为感温、感烟、感光、可燃气体和复合式等几大类。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火灾探测器,是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火灾探测器。
因为它能探测物质燃烧初期所产生的气溶胶或烟雾粒子浓度,因此,有的国家称感烟火灾探测器为“早期发现”探测器。
常见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有离子型、光电型等几种。
离子感烟探测器由内外两个电离室为主构成。
外电离室(即检测室)有孔与外界相通,烟雾可以从该孔进入传感器内;内电离室(即补偿室)是密封的,烟雾不会进入。
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窜进外电离室,干扰了带电粒子的正常运行,使电流、电压有所改变,破坏了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衡,探测器就会产生感应而发出报警信号。
光电感烟探测器内部有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光敏元件,平常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射到光敏元件上,电路维持正常,如有烟雾从中阻隔,到达光敏元件上的光就会显著减弱,于是光敏元件就把光强的变化转换成电流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发出报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