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
- 格式:pptx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63
第七章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与沟通原则第七章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与沟通原则关于公共关系,有学者认为,⽆论如何定义,围绕着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构成元素——组织、公众和媒体没有改变。
其中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客体是公众,路径就是媒体,组织通过媒体实现同公众的沟通。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说说媒体。
第⼀节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概述1、传播的涵义传播⼀词源于英语communication,有“传播”、“交流”、“沟通”的意思。
我们书中对传播所下的定义是:传播是个⼈或社会组织利⽤各种媒介,有计划、有⽬的的向公众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和交流情感的活动过程。
对于传播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以下⼏点:(1)传播是⼀个有计划的完整过程传播的完整性符合传播学中的5W系统模式: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2)传播是⼀种双向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活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是双向的。
⼀⽅⾯,传者即组织通过⼀定的媒介和⽅式将信息传递给受者;另⼀⽅⾯,受者在接受到传者的信息后会有⼀定的反应,这种反应通过⼀定的途径反馈到传者,从⽽构成了双向的交流和沟通。
(3)传播的基本要素是信源、信息和信宿信源:信息的发布者,也就是传者。
⼀般是指某⼀个主体也即社会组织。
信息:传播的内容。
从公共关系⾓度看,信息包括传受双⽅要陈述的事实、观点、态度、情感等⽅⾯的内容。
信息的传播需要⼀定的载体,也就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也称为信息渠道或信息通道,简称为信道。
离开媒介,传播也就⽆从谈起。
信宿:指接受信息的⼈或组织,也就是受者。
有效的传播,通常要对这三⼤要素做周密的思考,使其协调统⼀。
2、传播的类型(1)⾃我传播集传者与受者于⼀⾝的传播形式,如⼀个⼈的⾃⾔⾃语、⾃我陶醉、⾃问⾃答等形式,这是⼀种⼈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进⾏的⾃我⼼理平衡和调节,是个⼈内⼼的思维活动。
公共关系传播的五要素
1. 目标受众:公共关系传播的第一要素是确定目标受众,也就是需要传达信息的人群,例如消费者、媒体、政策制定者或社会公众。
2. 消息:传播的信息内容需要具有相关性、清晰度和可信度。
同时,良好的消息需要依据客观事实而非主观臆断。
同时在传达信息时需要考虑传播平台以及传递的方式。
3. 媒介:媒介选择是公共关系传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例如,新闻稿、推特、记者会和邮件新闻稿等都是可能被采用的媒介方式。
4. 时间:传播信息的时间很重要,因为在适当的时间传达信息有助于获得最大的关注度。
例如,关于各种热门话题的最佳时间点通常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热门话题的出现之前。
5. 成果评估:公共关系传播之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分析传播消息的接受度、影响力和可信度等因素来评估成果。
然后进行必要的优化和调整,以确保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更具效果。
xxxx/第八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一些主要的传播模式与相关理论,如5W模式、把关人理论、两级传播模式、受众选择“3S”论、议题设置论等;同时,掌握一些主要的传播媒介知识,如文字大众传媒、电子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等,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
学习方法以基本概念的识记为基础,了解和领会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与相关理论,掌握公共关系所涉及到的主要传播媒介和方式,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运用。
学习内容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理论本节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与理论。
主要有拉斯韦尔5W模式、把关人理论、两级传播模式、受众选择“3S”论与议题设置论等与公共关系紧密相关的传播理论。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拉斯韦尔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1)谁传播(Who);(2)传播什么(Says What);(3)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4)向谁传播(tO Whom);(5)传播的效果怎样(What Effects)。
图8—1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公关传播过程分析拉斯韦尔所提出的研究对象的五大部分视为传播研究的基本范畴。
1.传播的控制分析传播的控制分析主要包括:传播的法规与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2.传播的内容分析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宣传方法等。
3.传播的媒介分析传播的媒介分析主要包括: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的媒介特点等。
4.传播的对象分析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传播对象的心理;传播对象的劝服等。
5.传播的效果分析传播的效果分析主要包括: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方法等。
二、把关人理论(一)把关人的概念“把关人”又称“守门人”(Gate Keeper),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公共关系的媒介及其应用方法
公共关系是一种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来塑造企业或个人形象、促进企业或个人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的管理方法。
公共关系的媒介包括以下几种:
1. 广告: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海报、广告牌等广告媒介来宣传企业或个人的产品、服务或品牌。
2. 社交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Facebook 等,来传播企业或个人的信息、动态和形象。
3. 危机公关:在企业或个人遭遇危机时,通过及时、准确、有效的危机公关处理,来减轻危机对企业或个人形象的影响。
4. 公关活动:通过策划和组织各种公关活动,如展览、讲座、研讨会、晚会等,来提升企业或个人的形象和影响力。
5. 事件管理:通过及时、准确地报道企业或个人发生的事件,如天灾、人祸、意外等,来保护企业或个人的形象和声誉。
公共关系媒介的应用方法包括:
1. 选择合适的媒介渠道,根据目标受众和宣传内容来制定媒介策略。
2. 优化媒介渠道,提高媒介效果,如通过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方式来评估媒介效果,并不断优化媒介渠道。
3. 制定危机公关策略,在遭遇危机时,及时、准确、有效地应对和解决危机,保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4. 策划公关活动,提高企业或个人在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如通过公关活动来推广企业或个人的产品、服务或品牌。
5. 及时、准确地报道事件,保护企业或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如通过媒体报道来谴责负面行为,提高企业或个人的社会形象。
旅游公共关系的传播与媒介传统的传播媒介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等,这些媒介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能够将旅游信息传递给大批的公众。
例如,电视广告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进而激发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
报纸与广播广告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字和音频方式,向公众介绍旅游景点的特色与亮点。
这些传统传媒在旅游公共关系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兴起,新的传播媒介也逐渐成为了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如互联网、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旅游公共关系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成为了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官网和移动应用向公众推送最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和Facebook等也成为了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旅游企业可以和公众进行实时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传播与媒介对旅游公共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使得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旅游企业需要在各种媒介上进行传播,以增加信息的覆盖面。
其次,传媒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和可信度的问题。
公众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和判断,旅游企业需要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赢得公众的信任。
最后,传播媒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旅游业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公众进行互动,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并及时作出回应。
总结来说,旅游公共关系的传播与媒介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传统的传播媒介如电视、报纸和广播在旅游公共关系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互联网、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又为旅游公共关系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旅游企业需要在不同的传媒上进行传播,并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满意。
同时,与公众积极互动和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也是旅游企业在传播与媒介中应该重视的方面。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本章重点】拉斯维尔的“5W”模式;受众选择“3S”论;议题设置论;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传播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要素。
作为以树立组织自身形象为最终追求的公共关系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展示组织存在的价值,传递组织的各种信息。
这种价值的显现和信息的传递所依赖的唯一手段就是传播,离开了传播,一切的形象均无法确立,所有的信息将不存在。
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公众和组织之间可能产生误解,导致公共关系的失调,其原因在于传播渠道缺乏,彼此不能互相理解。
所以,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学会传播的基本技巧,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同公众进行多方面的沟通。
本章我们从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理论出发,科学而全面地阐述传播的技巧及其运用。
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一、拉斯维尔的“5W”模式5W的基本含义:(1)谁传播(who);(2)传播什么(says what);(3)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4)向谁传播 (to whom);(5)传播的效果怎样 (what effects)。
因为这五个要素的英文表述各有一个以w打头的疑问词,这个5要素理论也叫5W模式。
在对传播的研究中,拉斯韦尔所提出的研究对象的五大部分也完全可以视为传播研究的五个基本范畴。
(一)传播的控制分析;(二)传播的内容分析;(三)传播的媒介分析;(四)传播的对象分析;(五)传播的效果分析。
二、把关人理论(一)把关人的概念“把关人”又称“守门人”(gate keeper),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二)把关人的传播行为一般地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方面。
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流通的便是疏导行为,对另一些信息不让其流通或暂时搁置便是抑制行为。
三、两级传播模式“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两级传播”的假设:“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领域,媒介在公共关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共关系传播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媒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彼此的影响。
首先,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
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的载体,通过其传播机制,将组织的信息传递给公众。
媒介可以是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和广播,也可以是新媒体,如社交媒体和互联网。
通过与媒介合作,组织可以将自身的信息传达给大众,并塑造自身形象。
媒介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与媒介建立良好的关系,组织可以更好地影响和沟通与其相关的公众。
其次,媒介对公共关系传播的影响不可忽视。
媒介的选择和使用方式会直接影响组织的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点和受众群体,组织需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传播。
此外,媒介的报道也会对组织的公共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负面的报道可能会损害组织的声誉,而正面的报道则会提升组织的形象。
因此,组织需要与媒介保持良好的关系,并积极参与与媒介的互动,以影响媒介的报道内容和方式。
然而,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与挑战。
媒介是商业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首要目标。
而组织的公共关系传播往往追求传递正面的信息和维护良好的形象。
因此,组织需要借助策略和手段来影响媒介的报道,以达到自身的传播目标。
然而,媒介的报道具有客观性和中立性的要求,不可过度受组织的影响。
这就需要组织与媒介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既能够满足组织的传播需求,又能够保持媒介的独立性和中立性。
同时,新媒体的兴起也给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组织提供了更多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同时也破坏了传统媒体的媒介格局。
组织需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使用习惯,重新制定公共关系传播策略,加强与新媒体的互动。
同时,新媒体的崛起也加大了组织的传播风险。
公共关系方法手段与传播媒介1. 引言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是一种战略性沟通和管理的工具,旨在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关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公共关系的方法手段以及传播媒介。
2. 公共关系方法手段2.1 媒体关系媒体关系是公共关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可以通过新闻稿、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将自身的信息传达给公众。
媒体关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合适的新闻角度、时机和媒体选择,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2.2 社交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了公共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组织可以与公众进行实时互动,传递信息并回应公众关切。
社交媒体的优势在于其快速、广泛的传播效果,可以迅速形成舆论影响。
2.3 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是指通过组织或参与特定事件的方式来传播组织的信息。
例如,企业可以赞助某个社区活动或慈善项目,以提高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和好感度。
事件营销可以有效地引起公众的关注,并将组织与正面的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
2.4 线下活动除了在线传播手段,线下活动也是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组织可以组织各种与其业务相关的活动,如会议、展览、座谈会等,与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线下活动可以加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提高组织形象和信任度。
3. 传播媒介3.1 报纸传统报纸是公共关系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通过在报纸上发布新闻稿、广告或专访等形式,组织可以将信息传达给广大读者。
虽然报纸在数字时代面临挑战,但在某些领域和目标受众中仍保持一定的影响力。
3.2 电视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媒介,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通过电视台的采访、广告或赞助等方式,组织可以将信息传递给观众。
电视媒介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声音和画面感强,能够更直观地传达信息。
3.3 广播广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传媒形式,在很多地方仍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通过广播电台的节目、广告或赞助等形式,组织可以将信息传达给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