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日制教育硕士大纲及指南说明

全日制教育硕士大纲及指南说明

全日制教育硕士大纲及指南说明
全日制教育硕士大纲及指南说明

说明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决定,2010 年起开始实施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这是自1996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的决策,有效引导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相关工作,切实保障生源质量,从而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2009 年8 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举行专项工作会议,决定组织专家编写《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并委托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斌贤教授具体组织实施该项工作。

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决定,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于2009 年8 月上旬成立了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等组成的编写组,负责编写《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编写组完成了大纲和指南的初稿。为保证大纲和指南的编写质量,2009 年9 月中旬,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伍新春教授、于述胜教授和河北大学贺国庆教授对编写组提交的大纲和指南初稿进行审定。此后,编写组又参考他们的意见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本书教育学原理部分由涂艳国教授组织编写;中国教育史部分由杜成宪教授组织编写;外国教育史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王晨副教授和张斌贤教授编写;教育心理学部分由张大均教授和郭成教授组织编写。张斌贤教授负责全书统稿。其他参与编写人员为吴小玮(华东师范大学)、郭军(华东师范大学)、王鑫强(西南大学)、刘传星(西南大学)、周海霞(西南大学)、高淳海(西南大学)同志。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魏运华、吕达、刘立德编审和韩华球编辑为本书的编写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为教师命题和考生复习提供了依据和参照。希望各高校创造性地使用大纲和指南。考生在阅读使用本书时,要正确理解和领会指南的内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决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9 年9 月

目录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综合科目) (1)

一、考查总目标……l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三、考查范围 (1)

四、样题 (18)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指南(教育综合科目) (19)

第一编教育学原理 (19)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 (93)

第三编外国教育史 (150)

第四编教育心理学 (201)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科目)

一、考查总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如下。

教育学原理:约60 分。

中国教育史:约30 分。

外国教育史:约30 分。

教育心理学:约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 题,每题5 分,共30 分。简答题:4 题,每题10 分,共40 分。分析论述题:4 题,每题20 分,共80 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 .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

2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1 .教育学概述

( l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 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 1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 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 3 )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 4 )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3 .教育与人的发展

( 1 )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 2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3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4 .教育与社会发展

( l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2 )教育的社会功能

①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③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3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5 .教育目的

( 1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 2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 )我国的教育目的

①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②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l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7 .课程

( 1 )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 2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 3 )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8 .教学(上)

( 1 )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 2 )教学过程

①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②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③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 3 )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9 .教学(下)

( 4 )教学方法

①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 5 )教学组织形式

①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③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 6 )教学评价

①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②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③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④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10 .德育

( 1 )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 2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 3 )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 4 )德育途径与方法

①德育途径

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②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11 .班主任

( 1 )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 2 )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3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12 .教师

( 1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①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②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③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④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

势。( 2 )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 3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13 .学校管理

( 1 )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 2 )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 3 )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 4 )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参考书:

1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

2 .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中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 .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 .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 .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 .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1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2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 1 )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樱下学宫。

( 2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 )孟柯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 4 )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 5 )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 6 )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 7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

3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 1 )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 2 )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 3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4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 1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 2 )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 3 )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 4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 5 )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5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 1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二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黝陆法”; “监生历事”;社学。( 2 )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话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 3 )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 4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

学”与“小学”; “朱子读书法”。

( 5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6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 1 )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 2 )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才实德”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7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 1 )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人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 教会学校的课程。

( 2 )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8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 l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 2 )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 3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 4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兴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 5 )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 “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 )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9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 1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 2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 3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 4 )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文纳特卡制”。( 5 ) 1922 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 6 )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1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 1 )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 2 )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 3 )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

( 4 )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 1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悍代英的教育思想。

( 2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 3 )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4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 5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12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 l )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 2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 3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化农民”与“农民化”。

( 4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 5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 “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 6 )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

1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2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外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 .系统了解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重要教育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2 .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3 .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1 .古希腊教育

( 1 )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 2 )古典时代的教育

①“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②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③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④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2 .古罗马教育

( 1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 2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 3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①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②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3 .西欧中世纪教育

( l )基督教教育

①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②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 2 )世俗教育

①宫廷学校

②骑士教育

③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④中世纪大学

( 3 )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

①主要教育机构

②历史影响

4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 l )人文主义教育家

①弗吉里奥;②维多里诺;③伊拉斯漠;④莫尔;⑤蒙田

( 2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5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 1 )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①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②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 2 )天主教教育

耳肠稣会学校

6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 1 )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一兰开斯特制;1870 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 ;《 1944 年教育法》;《 1988 年教育改革法》。( 2 )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的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 年《教育改革法》。

( 3 )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4 )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 世纪20 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 世纪30 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 5 )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雷尔法案》;六屯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返回基础”教育运动;《国家在危机中》。

( 6 )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 世纪70 一80 年代的教育改革。

7 .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 l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 2 )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

( 3 )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 4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5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 6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 7 )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 8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 9 )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 10 )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 11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 12 )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

1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2 .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

教育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

1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查范围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 2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 1 )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

( 2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②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③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 3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 4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 5 )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3 .学习及其理论

( 1 )学习概述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 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 3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①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②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③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4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 5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 .学习动机

( 1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 2 )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 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5 .知识的学习

( 1 )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的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

( 2 )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 3 )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6 ,技能的形成

( l )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 2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 3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7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 1 )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 2 )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 3 )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 4 )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8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 l )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 2 )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 3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

( 4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9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 l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 2 )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 3 )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 4 )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10 .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 1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2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3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

主要参考书:

1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2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四、样题

教育学部分样题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教育

2 .活动课程

(二)简答题

1 .请简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 .请简答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办法

(三)论述题

1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2 .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中国教育史部分样题

(一)名词解释

1 .六艺

2 ,《师说》

3 . “中体西用”

4 . “教学做合一”

(二)简答题

1 .简述孔丘的启发教学思想

2 .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三)论述题

1 .阅读以下两段材料,试比较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2 .在20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需要和儿童生活的缺陷,一批教育家纷纷进行改革探索。试以具体事实说明和分析他们在课程教学方面的主张。

外国教育史部分样题

(一)名词解释

1 .公学

2 .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3 .美德即知识

(二)简答题

1 .请简答德国洪堡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2 .请简答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三)

(三)论述题

1 .请评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 .请述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教育心理学部分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发展

2 .学习

3 .创造性

4 .品德

5 .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

1 .简述观察学习的主要阶段及其条件

2 .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3 .简要回答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二、论述题

1 .仔细阅读下列研究材料,指出:( 1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2 )作为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

有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官方批准的课本以不同的性别特征来表现两性。男性被描述为勇敢、坚强、有创造性,多成为政治家、科学家、领导人等;女性则温柔、狭隘、依赖性强,从事学校教师、服务员、护士等职业。”另外,学校教育环境、教师的行为观念也表现出突出的性别化教育特征。如男孩子的骚动、吵闹被视为大胆、活泼,女孩子若有这种行为则被看作缺乏教养、不成体统;教师对女孩学习语言的期望高,对男孩学习数理课程的期望高。”

2 .试用学过的动机理论探讨学校教育实际中出现的“有的学生有能力但却不肯

用功学习”情况的原因。

3 .根据遗忘的特点与原因,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现代教育技术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现代教育技术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 专业代码:045114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信息技术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信息技术及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3.教育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 3.教育技术前沿专题(2学分) 4.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 5.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2学分) 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远程教育理论及应用(2学分) 2.网络教学应用(2学分) 3.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2学分) 4.计算机网络技术(2学分) 5.学习科学与教学理论发展(2学分) 6.数据库理论与应用(2学分) 每一类专业选修课至少设置2门课程,每门课程1-2学分。 (四)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教育实践研究应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践案例研究:研究自身教学或管理实践,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观察反思:进行课堂观察或教育活动观察,完成至少10个详细的教育观察报告,并附相应的完整观察视频。 3.教学专题研究:针对本学科、本岗位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5000字的研究报告。 五、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学生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新版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完整内容.pdf

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完整内容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复试时必须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不限学科专业)原件或进修学校教务部门开具的进修本科课程合格成绩单(6门或6门以上)。同等学力考生可跨专业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报名时按本科生对待,复试时按同等学力考生对待。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如果已获得专科毕业证书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满足第(3)条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的,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6)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7)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 (8)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9)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4.年龄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6.报考教育硕士中教育管理专业、公共管理硕士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上述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南京工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刻认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与利用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八章。在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建设项目招标、施工项目招标、合同法原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施工合同的签订与管理、施工索赔。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建设项目招标、施工项目招标、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施工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2、理解并掌握合同法原理、施工合同文本的具体条款; 3、掌握施工合同的索赔的基本要求、索赔方法和技巧、索赔的计算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建筑工程招投标是建筑工程与管理工程的交叉学科,覆盖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它是以土木工程和管理工程为主,结合施工和合同法原理等工程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土木工程造价、合同法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项目管理与项目经营管理,对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方法做了说明,阐述了项目经营管理的内容。 (二)学习要求 掌握项目管理与施工项目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的相关背景,对其特点做了详细说明。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项目管理的内容; 2、掌握:施工项目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第二章建设项目招标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建设项目的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对招标的具体事务做了详细说明,给出了招标文件的格式。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建设项目招标的理论基础、招标的基本的内容和相关定义,掌握建设施工项目招标的程序,招标文件的编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建设项目招标概述; 2、掌握:招标方式; 3、熟练掌握:施工招标的程序;施工招标文件。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 专业代码:045118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前教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3.教育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

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题(2学分)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学分) 3.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4.幼儿教育观察与评价(2学分) 5.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2学分) 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1)学前教育政策文件解读(2学分) (2)学前教育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1)幼儿教育科研指导(2学分) (2)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专题(2学分) 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 (2)教育政策与法规(2学分) (3)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 (四)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教育实践研究应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践案例研究:研究自身教学或管理实践,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观察反思:进行课堂观察或教育活动观察,完成至少10个详细的教育观察报告,并附相应的完整观察视频。 3.教学专题研究:针对本学科、本岗位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5000字的研究报告。 五、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中小学语文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较为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知识,具有宽厚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3、较好地掌握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修养;了解教育发展与改革现状、发展动态,熟悉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具有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方法;能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个人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5、掌握一门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国外教育文献资料。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实行学分制。 三、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课程设置以语文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为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分四大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具体为:公共基础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 6学分;教学实践课8学分。 此外,非师范类专业、跨专业的生源需按要求补修相应课程(须有考试成绩,但不计学分)。其中,非师范类生源补修教师教育类课程,跨专业生源补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 政策改革后,双证在职研究生更名为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起考试的,考试科目都是一样的,所以考试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双证,所以受到了很多在职人员的青睐。那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哪些呢? 1、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 中国政法大学SMBA学员按照教学计划进行MBA核心课的学习,如学员考试(考核)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即可获得结业证书,符合条件的学员在三年内通过MBA联考,已获得的学分可被认可,成为正式MBA学员,毕业后颁发MBA双证。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SMPA)在职研究生,学费42000元,学制2年,参加完联考并录取之后,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取得合格成绩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可获得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公共管理(MPA)硕士学位。 3、北京化工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工程管理专业(SMEM)在职研究生,学费20000元,学制1年,利用周末时间授课。成绩合格颁发北京化工大学结业证书。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全国研究生管理联考,可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FM) 对外招生金融学专业(互联网金融与财富管理方向)学员,学费29800元,学制2年,学员可通过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方式获得硕士学位,也可以参加一月份金融专硕(MF)考试,最后获得金融专硕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但两种申硕方式只能选择一种渠道。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报考的人员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报考。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课程代码:708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系统地介绍了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平面光学系统、光学系统中光束限制、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光线的光路计算与像差理论、典型光学系统、现代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与与像差公差、光的电磁性质光波的叠加与分析、光的干涉、光的衍射与傅立叶光学、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基础、光的量子性与激光、光纤与波导光学以及近几年最新发展的半导体激光和光子学等。课程特点在于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现代光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典型光学系统的实例和应用。 本课程适合于自学考试光机电一体化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系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学生应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平面光学系统、光束限制、像差理论等几何光学的基本容以及光的电磁性质、光波的叠加与分析、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物理光学的基本容以及现代光学中的部分容。为学习光学设计、光信息理论和从事光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专业前期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是《工程光学》课程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通过《工程光学》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后期课程激光原理与技术、实用光电技术、信息光学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概念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层次和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 掌握几何光学基本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3)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全反射及其应用)4)光路的可逆性5)费马原理(最短光程原理)6)马吕斯定律。 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 能够应用光学中的符号规则,单个折射球面的光线光路计算公式(近轴、远轴) 能够利用单个折射面的成像公式,包括垂轴放大率、轴向放大率、角放大率γ、拉赫不变量等公式。 记忆球面反射镜成像公式 了解共轴球面系统公式(包括过渡公式、成像放大率公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理解: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 应用:应用光学中的符号规则。 (二)次重点 识记:单个折射面的成像公式,包括垂轴放大率、轴向放大率、角放大率γ、拉赫不变量等公式。 理解:单个折射球面的光线光路计算公式(近轴、远轴)。 应用:球面反射镜成像公式。 (三)、一般 识记:光波与光线 理解: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 应用:共轴球面系统公式(包括过渡公式、成像放大率公式)。 第2章理想光学系统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全国教文件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湖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位

湖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教育硕士 类别代码0451 专业领域教育管理 领域代码0451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比较宽厚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科研的能力和人际沟通协调的能力。 4.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2门教师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不计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教育统计与评价(3 学分) 2.教育管理学(3学分) 3.教育政策与法律(2学分) 4.教育管理案例分析(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与前沿讲座(2学分)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 3.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专题(1学分) 4.教育社会学(2学分) 5.教育史专题(2学分) 6.社会心理学专题(2学分) 7.教育哲学(2学分) 8.心理咨询与辅导(2学分) 9.发展心理学(2学分) 10.教育评价(2学分) 11.团体辅导(1学分) 12.校长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2学分) 13.学校管理心理学(2学分) 14.班主任工作专题(1学分) 15.基础教育督导(1学分)

XX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模板】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2019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专业领域名称: 学制:3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针对各专业领域带头人及梯队人员情况、专业领域研究的特色优势、近五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目前在研的课题项目等编写,字数不多于800字) 三、培养目标 (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400字) 四、培养方式 (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字)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学员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 1.主要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期间进行授课和指导论文。第一、二学年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员所在单位进行;教育实践研究应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学员实践活动结束后,须提交相关的教学教研报告。 2.第二学年下学期除安排一定选修课外,还应开展学位论文工作,作论文开题报告,第三学年上学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答辩在第三学年下学期进行,期终完成学位授予工作。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员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学员修满规定学分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应具有开拓性。在撰写论文期间,学员应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校接受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 3.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课程应修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基础学位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教育实践研究要求1.实践案例研究(2学分);2. 教育观察反思(2学分);3. 教学专题研究(2学分)。 另外,须完成其他环节: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报告(2学分)。 总学分上限不超过40个学分。 具体参见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课程教学大纲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333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凯程2016全日制教育硕士保录班全部录取,艺术生王天q同学成功录取到浙师大,她是典型的英语薄弱,跨专业考生,在凯程基本保录班成功将她送入浙师大,更有大量的考生考入全国各大师范学院,可以说,80%的录取学生都是凯程学员。全日制教育硕士由徐影团队负责教研,试听课程在凯程网站有公布,依托教育硕士资源,凯程历年押题命中率100%,实力决定凯程学员的成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7 年修订) 专业代码:045118 一、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 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 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前教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2 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 于38 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4 学分) 1. 英语(4 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3.教育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5.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6.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 学分) 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题(2 学分)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 学分)

3.学前教育发展前沿专题(2 学分) 4.幼儿教育观察与评价(2学分)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 学分) 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1)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2)学前教育名著选读(2 学分) (3)国内外幼教改革动态(2 学分)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1)幼儿教育科研指导(2 学分) (2)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2 学分) 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 学分) (2)教育政策与法规(1 学分) (3)中外教育简史(2 学分) (4)幼儿教育实践专题研究(2 学分) (四)实践教学(8 学分) 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2.校外实践(6学分):包括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习 (1学分)等。 五、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 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实践教学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 有序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 教育见习安排在第一学期,由学院组织;校内实训安排在第二学期第15-18 周;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安排在第三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有充足的实践实训设施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能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联考考试大纲

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本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 人类生产劳动和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人类教育两种形态。 l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l 模仿起源说(孟禄)、l 教育起源于劳动(劳动起源说)、l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交往起源说)、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已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 3、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页脚内容1

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l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l 强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l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l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大众化、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基础性的、应用性、工艺性的学校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以及国际学分、学位的互认等等,一个世界性的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的大趋势正在出现。 4、教育发展的历程 古代教育 (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l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式。《孟子》里说夏、商、周设“痒、序、 页脚内容2

教育管理专业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管理专业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较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的中小学管理及教育行政人员。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基层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教育统计与评价(3 学分) 2.教育管理学(3学分) 3.教育政策与法律(2学分) 4.教育管理案例分析(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 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 4. 管理心理学(2学分) 5.学校管理学(2学分) 6.国外中小学教育(1学分) 7.基础教育督导(2学分) (四)实践教学(6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教育管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333--教育综合(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多少(精)

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多少 本文系统介绍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教育硕士专业复试分数总成绩不低于320分,且政治英语成绩不低于44分,专业课不低于66分。 复试科目如下: 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心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学; 学科教学(体育:面试; 学科教学(语文:写作,考生第一学历为全日制中文类本科; 学科教学(英语:①学科教学英语(笔试②口试; 学科教学(音乐:音乐听力分析、视唱及相关技能; 学科教学(历史:历史教学论; 学科教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概论; 学科教学(物理:物理教学综合基础; 学科教学(化学:①化学教学论实验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概论; 学科教学(地理:地理教育学;

学科教学(生物:遗传学; 学科教学(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①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大纲解析(1)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a9498657.html,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预祝大家考研成功!1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各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大纲解析(1) 教育学部分样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 2.活动课程 (二)简答题 1.请简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请简答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办法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中国教育史部分样题 (一)名词解释 1.六艺 2,《师说》 3.“中体西用” 4.“教学做合一” (二)简答题 1.简述孔丘的启发教学思想 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三)论述题 1.阅读以下两段材料,试比较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2.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需要和儿童生活的缺陷,一批教育家纷纷进行改革探索。试以具体事实说明和分析他们在课程教学方面的主张。一15一 外国教育史部分样题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a9498657.html,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预祝大家考研成功!2 (一)名词解释 1.公学 2.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3.美德即知识 (二)简答题 1.请简答德国洪堡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2.请简答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三)论述题 1.请评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请述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教育心理学部分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2.学习 3.创造性 4.品德 5.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 1.简述观察学习的主要阶段及其条件 2.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3.简要回答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二、论述题 1.仔细阅读下列研究材料,指出:(1)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2)作为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有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官方批准的课本以不同的性别特征来表现两性。男性被描述为勇敢、坚强、有创造性,多成为政治家、科学家、领导人等;女性则温柔、狭隘、依赖性强,从事学校教师、服务员、护士等职业。”另外,学校教育环境、教师的行为观念也表现出突出的性别化教育特征。如男孩子的骚动、吵闹被视为大胆、活泼,女孩子若有这种行为则被看作缺乏教养、不成体统;教师对女孩学习语言的期望高,对男孩学习数理课程的期望高。” 2.试用学过的动机理论探讨学校教育实际中出现的“有的学生有能力但却不肯用功学习”情况的原因。 3.根据遗忘的特点与原因,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