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张作霖
- 格式:pdf
- 大小:894.44 KB
- 文档页数:2
《乱世枭雄》中张作霖的经典“语录”1:"刚才你吓了我一跳,现在我要吓你一死"——(有一天,张作霖到街上散步,正在悠哉游哉,猛然耳边一声巨吼:"豆腐!"张大帅吓了一大跳。
卖豆腐的如何有这么大的嗓门?盖大帅进入沉思中也,冷不防的一声,谁都会吓一跳。
张作霖勃然大怒,随即叫卫兵将卖豆腐的捆了起来,架到墙根作枪毙状。
吓得卖豆腐的浑身发抖,大汗淋漓,连呼"大王饶命!"。
张作霖心满意足,"妈啦个巴子的!你吓我一跳,我也吓你一跳!"告诉卫兵松绑,放卖豆腐的回家。
)2:"好!郑爷,我今天卖给你这条右腿你敢要不?"——(张作霖赌钱输光后被仇家请来的土匪郑大虎扣下,要求其继续押身上的肉赌时说到)3:"我生生死死滚滚爬爬多少次了,死算得了什么,只要我有三寸气在,你想想你该怎么办"——(张作霖打劫钱二爷后警告其道)4:"刚才你说什么我张作霖站着进去躺着出来,可以,我早把生死二字置之度外,扒皮点天灯大卸八块挖心掏肝任凭自便,你要想用这个要挟我要挟不住,但我这个人讲直理,我就认为你那么做不对,叫绿林人谈为笑柄,哪个都得笑掉大牙"——(张作霖劝诫金寿山别霸占田小风时说到)5:"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凡事恩怨分明,我是有恩必报,有仇不饶。
" ——(张作霖立志要报某某大仇时常说的话)6:"他妈拉巴子的,你们好好干,咱们奉天什么都有,干好了,我除了老婆不能给你们,什么都可以给你们"——(张作霖对讲武堂学生讲话)7:"土匪做大了,就是皇帝。
皇帝做坏了,还不如土匪,关键看他会不会混。
"——(土匪时期张作霖与众匪谈及其处世哲学)8:"皇帝老子不比咱多一只耳朵,官老爷裤裆里不比咱多一个蛋,枪杆子不认官与民,柳子做大了,就是官"——(土匪时期张作霖对众匪训话时说到他的带匪最高指导思想)9:"你小子懂得个屁!我那是有意的没写那个土字啊!你是知道的,小日本们没安好心,时时刻刻想侵占我国领土,我就是不给他土!另外你们都知道,小日本们心很,我就是让他们知道知道我张作霖手黑"——(张作霖对杨宇霆谈到对给日本人题字落款将张作霖手墨写成"张作霖手黑"一事时说)。
张作霖重要事迹寄语: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出身贫寒的张作霖,有着东北人的豪爽,性格直率。
从一个穷小子成为一个土匪,再成为东北王,直至手握军权统治整个东三省,“东北王张作霖”重要事迹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割据东北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2年,张作霖被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张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1916年4月22日,张作霖已经当上了奉天督军兼奉天巡按使,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成了边疆大吏,有了相当地位,同以前小小的师长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更加引起日本当权者的注意。
然而,尽管张作霖一个劲地巴结日本人,但在日本统治集团的军政两界,对张作霖却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这些看法是和当时日本极力推行的“满蒙独立运动”紧密相关的。
所谓“满蒙独立运动”,其实就是日本人推行的要把中国的领土割让给日本的运动。
日本妄想把内蒙东部和整个东北变成一个实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建立满蒙王国,由日本托管。
一派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依靠宗社党和内蒙叛匪。
而宗社党的头目就是清朝的肃亲王善耆,1912年1月25日,清廷举行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决定清帝退位。
宗社党坚决反对。
他们为了保存实力,肃亲王善耆等一伙六十余人,在北京守备队队长日本顾问菊池武夫的协助下,于2月5日密潜到旅顺,被日本人保护起来,待机而起。
宗社党是一个以复辟清朝为宗旨的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动组织,其成员都是清朝的宗室贵族,遗老腐儒。
他们积极投靠日本,企图东山再起。
日本也正想利用他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派是日本参谋本部(二部)、日本关东都督和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等。
张作霖人物资料寄语:民间认为,张作霖从一个出身地微农民起家,苦心经营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是令人尊敬与钦佩的。
还有些人认为。
张作霖因未答应《日张密约》而被日本人为炸死,属于民族英雄。
这种说法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并不代表不可能。
而且,张作霖制家很严,子张学良受其影响很大。
还有一些证据表示,张重视旧教育,尊敬孔儒。
对张作霖的评价贬褒不一,读者你怎么认为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张作霖人物资料,欢迎阅读。
张作霖简介张作霖,字雨亭,北洋军阀。
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自小出身农家。
张作霖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
1928年被蒋介石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时年53岁。
史学界关于张作霖祖籍主要有两说:一为山东说。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
祖发业农,称素封。
”“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
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
一为河北说。
河北中又有大城、高阳、河间三说。
在《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
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
”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
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
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多数学者主河北省说。
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多次自称祖籍是河北省大城县。
据《大城县志》记载及当地老人记述,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张作霖曾回到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冯庄认祖,但由于族中老人反对(族人认为其年轻时当过“胡子”,有辱门风,担心奉系失败牵连族人)而未能归宗,张作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关于这两种说法均无确切文字记载。
但《河间县志》记载:在明清时期河间为府衙所在地,管辖着大城、任丘、肃宁、献县等县,所以大城是河间府属地,才有了河间之说。
对于大城说,笔者详细查阅了《大城县志》和大城堤北冯庄《张姓家谱》等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据《张姓家谱》记载,在清道光年间大城因遭水患,子牙河南赵扶段决堤,大水淹没数百里,造成房屋倒塌,农田颗粒无收。
中国历史故事-张作霖简介张作霖是个怎样的人张作霖怎么死的张作霖一生的头衔太多了,号称“东北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执掌东北多年的北洋奉系军阀首领,也是最后一个“北洋政府”的掌权者。
在历史书上,我们看到张作霖留着大胡子,一身的匪气,他的确也是马匪出身,从一个穷小子成为一个土匪,再成为东北王,直至手握军权统治整个东三省,“东北王张作霖”绝对是20世纪上半叶的传奇人物,这样的大人物是怎样走到今天的地步的?他又是个怎样的人?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出身贫寒的张作霖,有着东北人的豪爽,性格直率,1888年,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他和哥哥去报仇,不小心把对方打死了,哥哥最后被捕入狱,张作霖和家人为了逃脱追捕就搬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隐姓埋名的那几年,张作霖做过很多工作,打杂当木匠学手艺,尝尽为生计奔波的滋味。
1894年,适逢甲午战争爆发,便投入驻营口田庄台的毅军,后因表现出众,被提拔为毅军统领宋庆的卫士,后升任伍长。
战争失败后被遣返回乡,落草为寇,在黑山南赵家庙一带劫掠,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
1900年,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地方官员逃走,没有人为这里的村子治安负责,张作霖于是在赵家庙组织保险队,负责维护村子的治安,张作霖本人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村里的人对他很是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
1901年到1910年这期间,这十年是张作霖最为坎坷的人生阶段之一,遭遇到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后躲过一劫的张作霖被推选为团练长,后又任马队帮的营长,凭借自己的英勇在当地颇有势力,日俄战争爆发后,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先后为俄国和日本效力,东三省改制后又任巡防营前路统领,之后多次平定匪徒。
1911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遭到国内革命人士的强烈反对,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即武昌起义,时任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奉命打击革命势力,袁世凯称帝后,又对张作霖大大嘉奖。
课程论文:管理学学院:机械学院“乱世枭雄”读管理以前自从听了单田芳讲的评书:《乱世枭雄》就很喜欢张作霖这个人物,从他精彩的讲述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很多有关张作霖的事情。
让我深深佩服这个东北王从“响马”一步一步走向“东北海陆空大元帅”中的智慧。
那么他又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事务和外交事务的呢?对于人口众多的家庭内部张作霖定下了十条规定:一、严禁夫人干预政事,不听枕边风二、严禁夫人聚众闲聊,以免滋生事端;三、各房太太地位不分尊卑,均以夫人相称;四、严禁夫人私自做寿;五、严禁虐待下人;六、实行严格的薪俸制,各夫人每月按时支取;七、饭菜实行等级分餐制,各夫人与子女分别在自己房间用餐;八、严格作息时间,外出活动一律不超过晚上十点钟;九、重视子女文化教育,延聘名师为子女启蒙;十、子女婚姻不得自主,须由父母包办话说1910年,张作霖由于忙着打战,就派部下陶先生回东北老窝为他处理营务,当时张作霖的三夫人戴美人也在营部等着老公回来。
戴氏年轻貌美,是老张六个老婆里面最受宠的一位。
可女人太美了,脾气就不太好,有点不满意,就和部下发飙。
据说,有一次她嫌营房伙食不好,就找陶先生来当面训斥。
可谁知老陶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老粗,他刚被三夫人骂几句,也火大起来,当即把一碗热茶向戴氏泼去。
戴氏本想摆摆夫人的威风,结果却很丢面子,这还了得?待张作霖回营后,三夫人就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逼着张作霖惩罚老陶,为她出口恶气。
别看张作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可在美女的眼泪面前,也是柔情似水的,他做小服低,再三哄骗夫人,表示一定会严肃处理。
老陶见此情景,便求见张作霖,表示自己的脾气不好,主动求罚。
可张作霖哈哈大笑地说:“妈了个巴子,你个傻鸟,你把我张作霖当成什么人了?她一个小女人嘛,年轻不懂事,闹就闹吧!没有什么关系,哄哄就得了。
”果然,老张对这件事情还真没有往心理去,他对陶先生重用如初,陶先生也十分感动,对张大帅更加忠心耿耿了。
可以说,张作霖成也日本,败也日本。
张作霖的简历一生乱世枭雄张作霖何许人也?世人一直众说纷纭。
辞海上、史书上都记载: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辽宁海城人。
其实张作霖祖籍在盘锦,他本人也生在盘锦。
乃是地地道道的盘锦人。
1875年(清.光绪元年)3月 19日,张作霖出生在今天的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窝棚屯。
东风镇当时叫驾掌寺,驾掌寺一带归海城县第六区管辖。
1937年12月1日,海城县第六区全部划归盘山县管辖。
解放后,先后隶属盘山县、盘锦农垦局、大洼区、大洼县。
尽管如此,后来一些书上,有的遗址在文字说明上还是把张氏族人写成辽宁海城人,实有勘正之必要。
张作霖幼年家贫,为人放猪,得塾师义助,读书两冬。
1 4岁时其父张有财故去,兄妹4人随母迁到镇安县(今黑山县)二道沟外祖父家。
卖过包子,当过货郎,学过木匠,后又跟继父学过兽医,相马。
1892年在营口高坎谋生,后流浪到营口。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张作霖在营口应募投清朝北洋毅字军。
1895年3月,离队回镇安,与赵家庙村赵占元次女(张学良生母)结婚,成了“倒插门”女婿。
后北走广宁(今北宁市),投身绿林。
不久又返回赵家庙村,纠集20余名青壮年,建立一支联村保安队。
1901年除夕,张作霖遭匪首金寿山勾结俄军马队偷袭,率残部8人,冒风雪逃到桑林子,把家眷安顿在亲戚家后,到八角台(今台安镇)投靠张景惠,当上了八角台团练长。
翌年4月17日,其长子——千古功臣张学良降生于台安县桑林子村。
1902年11月9日,张作霖率200余人被新民知府曾韫招降,编为新民府巡警营马队帮带(相当于副营职);1906年被提升为统带(相当于团职),成为全省地方军队右路头目。
此时,张作霖先后剿除、招抚辽西徐翰武、侯占山、金寿山等各路匪股。
由于兵不血刃智擒悍匪杜立山有功,清朝政府发朱批:“予都司张作霖等五员奖叙”,赏银5000两;1907年晋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相当于旅职);1908年至1910年4月间,张作霖被调往郑家屯、洮南一带,追剿蒙匪,因击毙、生擒匪首,晋升洮南镇守使。
起于草莽的大帅——“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的生平及其在东北的所作所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工)3班胡景博起于草莽的大帅——“东北王”张作霖摘要:张作霖作为近代历史上少有的草莽枭雄虽然充满了争议,然而纵观其一生,他不仅是游走于各大集团之间左右逢源的“骑墙派”,更是民族利益的旗手,抵抗外族的先锋,也正为此,他触动了日本人在华的利益,而被害于皇姑屯,而且他在东北地区建设的种种所为,确又是可圈可点的,这就是他一个矛盾的人,“东北王”张作霖。
关键词:张作霖,北洋政府,东北地区正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云人物。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卷轴时,总会发现有许多古代风云人物或是举于市井,或是启于草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可是当我们放眼近代时,却鲜见哪一位人物出身于草莽,却又成就了一番大业,然而,当我们着眼于北洋末期时,一位矮个子的“东北大汉”却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东北王”张作霖,然而谁又能想到这位起家于绿林的末代北洋统治者,会在其上任不足一年之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在归家途中,然而他在任期间所为之事却又不能使人与其起于草莽的背景相联系,比如说教育,基建……1.1出身同大多数近代历史人物相异,张作霖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的孩子,更确切的说,张大帅的童年可以说是十分的悲惨,早在他十几岁时,爹被仇家打死,家被洪水冲毁,娘不得不带着他哥儿几个改嫁外乡的一个兽医。
这兽医可以说是待张不错,教会了他如何医马,相马,骟马等等事情,张因此结识了一些前来医马的土匪,再后来,当了大清国的兵勇,在日俄战争期间,替两个在中国东北土地上作战的外国军队当过双重间谍(1),结婚后的张作霖因为自己的家境过于贫寒,因而倒插门到自己的岳父家,可是由于和“胡子”的交往过密,因而也就受到了乡里乡亲的一些指责,更有一位当地的李老恒的乡绅,因为害怕自己的财产被与张作霖接触亲近的土匪“惦记”,所以便将张作霖告上当地的衙门,也正因为此,张作霖被抓捕入狱,不过由于并没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持,对大帅的控告并没有成功,出狱后的大帅便真正的成为了一个胡子,这就是张作霖,一个出身于贫寒农民家庭的生活困苦迫于生活压力的苦孩子。
乱世枭雄张作霖电视剧首先,该剧在叙事方面展现了出色的能力。
剧中将张作霖的一生分为不同的时间段,通过对重要事件的描述和对情节的串联,精细地展现了张作霖的成长和崛起过程。
叙事节奏紧凑,情节起伏迭起,不仅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还能保持剧集的紧张感,让人对剧情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其次,剧中的演员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
主演通过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复杂而又魅力十足的张作霖形象。
他将张作霖的英勇、聪明和果断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对于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同时,配角们也都表现出色,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为整个剧集增添了色彩。
另外,剧集在历史真实性的表现上也值得一提。
尽管电视剧在再创作历史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创作自由度,但《乱世枭雄张作霖》在历史真实性上并未违背事实,而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创新。
剧中细致的历史描绘和复杂的政治背景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生活状态。
通过历史的还原,观众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这个历史时期。
然而,尽管该剧有诸多亮点,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有些情节在叙事上显得不够流畅,有些角色的形象刻画也不够深入。
这些问题导致部分情节和角色的刻画显得过于简单和单薄。
其次,剧中的一些台词和对白也显得有些拗口,有时候甚至不够自然。
这些问题会降低观众的观看体验,使得剧集的整体品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电视剧《乱世枭雄张作霖》在叙事、演员表现和历史真实性等方面都展现了出色的品质。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创作,该剧成功地激发了观众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尽管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整体来看,《乱世枭雄张作霖》仍然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视剧作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这十大土匪的人生结局很悲惨谁死得最窝囊导语:揭秘民国十大土匪的悲惨人生结局: 1 东北王张作霖:乱世枭雄,爱国抗日,亦匪亦官、亦邪亦正,独霸东北,古今少有。
张作霖(1875-1928),揭秘民国十大土匪的悲惨人生结局:1/东北王张作霖:乱世枭雄,爱国抗日,亦匪亦官、亦邪亦正,独霸东北,古今少有。
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乳名“老疙瘩”,但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属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之父。
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
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与孙中山、段祺瑞等结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曾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
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被迫返回东北。
是年6月4日,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2/绿林上将军张宗昌:是个将才,妻妾成群,可惜品质恶劣,残忍杀戮,吃喝色嫖赌五毒俱全,为害更烈。
张宗昌(1881-1932),字效坤,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山东省掖县(今属烟台市莱州市)人,奉系军阀头目之一。
曾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造成“青岛惨案”。
1932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生活常识分享。
张作霖的人物生平早年经历1875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
18 87年,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随母亲王氏、妹妹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
18,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年,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
1895年,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
1896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年,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逃走,地方混乱。
他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
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
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
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
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宦海生涯1901年,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
在途中,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即张学良。
1902年,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
1907年,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1908年,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
1909年,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
1912年,因镇压革命党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其第二十七师师长。
1915年,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
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1916年,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