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26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四海舒郁丸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用药75剂,治疗时间5个多月。
病案:邱某,女,46岁,2014年7月9日。
主诉:右颌下甲状腺处有肿痛,自诉颈项肿胀不适,呼吸吞咽均感困难,烦躁,心悸,食欲欠佳,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病史:2014年6月5日,大庆油田总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Ⅲ测定/次:促甲状腺素0.067mIU/L(参考值0.27-4.20mIU/L);彩超检查:甲状腺右叶低回声区,范围4.0cm×1.8cm,边界欠清。
初步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建议手术切除。
2014年7月1日北京解放军总医院B超示:右叶低回声区,范围约3.5cm×2.lcm;病理活检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于2014年7月9日开始服用中药。
西医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断:瘿瘤辨证审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郁久化火。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2克双花25克连翘20克蒲公英30克地丁20克大贝20克三棱10克文术20克夏枯草15克炙没药5克蚤休15克生牡蛎40克当归20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桔梗10克党参30克麦芽30克白花蛇舌草50克。
三十剂水煎两次,一日两次温服。
二诊:2014年8月15日。
服上方三十剂,诸症缓解。
方药:同上方加甲珠10克。
四十五剂水煎两次,一日两次温服。
服上方四十五剂,右甲状腺肿块减小,其他症状消失。
以上方随证加减用药,2014年12月2日大庆油田总医院,彩超示:甲状腺右叶下部可见2个高回声区,大者大小约0.4cm×0.2cm,边界清。
2015年4月23日大庆油田总医院,彩超示:甲状腺右叶高回声结节2个,大者约0.5cm×0.4cm。
2015年7月16日,大庆油田总医院,甲状腺功能Ⅲ测定次:各项指标均正常;彩超示:甲状腺右叶见2个高回声结节,大小约0.3cm×0.2cm,继续用药月余,肿块消失。
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良方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亦有称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但病程仍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形式。
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故多认为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中医学没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应归于中医学“瘿瘤”、“肉瘿”范畴。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为气滞血瘀、邪气停着和五脏失调。
本病的病因为风湿或风热,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气滞血瘀痰凝。
风热或风湿外袭,客于脾胃或肝胆,循经上达,止于颈部,阻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肝经气滞化火,外热内火相合,可形成肝脏实热证。
若气滞化火或风热炼液为痰,则形成痰热之证。
气滞化火或热邪伤津,又可形成阴虚火旺之证。
气滞则血运不畅,又可形成气滞血瘀之证。
气滞则津液输布不畅,可形成气滞痰凝之证。
本病病因为风热或风湿之邪,病机为气滞血瘀痰凝,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胃。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起病多急骤,病初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2)多在发热后1~7天内出现甲状腺肿大和疼痛,肿块质地坚硬,以单一结节为主,疼痛向颌下、耳后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
部分病人局部出现癣样改变。
(3)腺体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活动。
局部淋巴结无肿大.(4)典型的病程可分为4期,即:急性期(甲亢期)、缓解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期)、缓解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恢复期(甲状腺体功能正常期)。
2.诊断亚甲炎的诊断较容易,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肿大和压痛,典型者伴甲亢症状。
血清蛋白结合碘升高或正常,而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
甲状腺扫描有冷结节和分布稀疏,甚至完全缺如。
临床上,亚甲炎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上呼吸道感染:其发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似亚甲炎,但缺乏甲状腺局部病症和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及甲状腺核素扫描均正常。
(2)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其发热、甲状腺肿疼等症状似亚甲炎,但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全身症状重,白细胞计数升高。
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De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系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报告。
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可得到痊愈。
本病可因季节或病毒流行而有人群发病的特点。
病因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
证据有:发病前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常随季节变动、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由于其病理变化之故临床上本病的病程中可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与功能正常表现皆为暂时性。
多见于中年妇女。
发病有季节性,如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
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
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期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及恢复期三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症状表现:(一)早期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
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始终限于一叶。
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
病变广泛时,泡内甲状腺激素以及非激素碘化蛋白质一时性大量释放入血,因而除感染的一般表现外,尚可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见表现。
(二)中期当甲状腺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甲状腺实质细胞尚未修复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可降至甲状腺机能减退水平,临床上也可转变为甲减表现。
(三)恢复期症状渐好转,甲状腺肿或及结节渐消失,也有不少病例,遗留小结节以后缓慢吸收。
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大多可得完全恢复,变成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极少数。
在轻症或不典型病例中,甲状腺仅略增大,疼痛和压痛轻微,不发热,全身症状轻微,临床上也未必有甲亢或甲减表现。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星期至半年以上,一般约为2~3个月,故称亚急性甲状腺炎。
病情缓解后,尚可能复发。
患者如有发热,短期内甲状腺肿大伴单个或多个结节,触之坚硬而显著压痛,临床上可初步拟诊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