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政务礼仪知识”专题讲座(第一节)

在“政务礼仪知识”专题讲座(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交往礼节

礼仪是人们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中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不仅体现着时代的鲜明特色,而且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的精神风貌。公共关系人员代表一个组织从事公共关系活动,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礼节,通过良好的个人形象去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公共关系的交往礼节并不在于你必须开着进口的名牌轿车,也不必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更不是在于点菜时如何挑选一瓶好酒,只要你在日常的谈话和举止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就能融洽地与人相处,既展现出你自己的优雅风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为组织赢得了美誉。可以谤快我足以造就或破坏你的个人事业生涯和组织的信誉与机遇。当你接受了一定的专业教育进入就业市场的时候,心中难免忐忑不安,就连在社会中打流滚了几十年的顶尖人物在进入新领域时,也不得不承认在混沌不明的情况下心里有些七下八下。那么当你学习了公共关系的交往礼节后,这些必要的技巧可以帮助你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更为平顺与成功。

以下这些问题正是需要我们一起来解决的:

在见面时,你如何称呼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你如何作自我介绍?又如何介绍别人相识?

1

当你需要与别人握手时,谁先伸手?

怎样递接名片?

面谈时如何安排座次和倾听别人说话?

打电话应遵守什么规则?

你拜访别人时是否有预约?是否守时?

迎送客人最讲究的是哪一点?

送礼和受礼要注意什么问题?

你知道赠送鲜花的寓意吗?

正确的站姿和走姿是怎样的?

入座时片样才能彬彬有礼?

你知道“女士优先”的原则吗?

如何安排交通工具的座次?

舞会上如何邀请对方?又如何拒绝对方?

宴请有哪些形式?

宴会上应如何安排座次?

宴请时是否必须饮酒和劝酒?

如何有礼貌地进餐?

你如何对别人的宴请致谢?

要解决上述问题,实际上有一个“高招”,这就是学习公共关系礼仪,掌握与人交往的礼节,知道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应当讲究什么,应当忌讳什么,等等。好,就让公共关系礼仪来帮助你做一个有礼貌有修养的人、帮助你展现出优雅动人的风度

2

吧!

第一节见面的礼节

见面是交往的开端和友谊的开始。它能使你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见面的礼节包括招呼、介绍、握手、使用名片等。

一、招呼的礼节

见面打招呼是人人皆知的基本礼貌,是交谈的起始语。大千世界称呼多多,什么最合适呢?在正式社交场合,一般都使用尊称:您好、请您、贵姓、大作、您老;或使用职业、职称、职务的泛称:张老师、季医生、李教授、黄工程师、刘部长、胡处长;也可以使用更加广义的称呼:蒋小姐、许先生、女士、先生、同志等。但要注意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选择。一般说来,在政府机关称职务或同志,在商务企业称职务或称小姐、先生,在工矿企业称职务或师傅,在舞会或其他公共场合面对不认识的人可以通称小姐、先生,而不可称师傅。当然,“小姐”、“先生”、“同志”的称呼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受用的,假如你抓住一个罪犯,你不必称他先生、小姐或同志,一声“站住!”就足够了。但这样的场合是不能省略称呼的,如:“穿红大衣的,请等一下!”应改为“穿红大衣的小姐请等一下!”又如“吸烟的请到外面去!”应改为“吸烟的先生请到外面去!”

与称呼密切相关的话语是问候。过去我国有些不成文的大众问候语,一见面就问“你吃过了吗?”“你上哪儿去呀?”“你在

3

忙什么哪?”“最近身体什么样?”按照国际交际礼仪的惯例和规范来看,这些问候语有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问对方“吃过饭没有?”对方回答还没吃,一般应请对方吃饭,这才是礼貌;若不打算请对方吃饭,就请别这样问候。如果问对方“上哪儿去?”“在忙什么?”“身体什么样?”则意味着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

选择问候语,最重要的是要看场合和对象。任何一声问候语都是在特定的场合中发出的。按照国际惯例,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声“您好”或“见到你很高兴”,答以“你好”或“见到你也很高兴”是很得体的。但对天天照面的同事就没有必要说“见到你很高兴”,这样说反而显得很滑稽。在中东、巴基斯坦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头一句话必定是“真主保佑!”在东南亚一带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人们的第一句打招呼语通常是“愿菩萨保佑!”而在一些游牧为生的国家里,最通用的问候语则是“牲口好吗?”日本人见面打招呼一般是说“拜托您了!”“请多多关照!”“对不起!”这类问候语不必从字面上去深究,只要理解其含有吉祥祝福之意就行了。问候他人时不论远近亲疏都不能省略问候语,更不能乱开玩笑,一见面就问“你认识我吗?”“你能猜出来我叫什么名字吗?”显得很不礼貌。

此外,我们在对他人表示问候时,务必要留意自己的神态表情,尽可能显示出自己的真心实意和专心致志,充分传递出关怀敬重之意。用语也要简单准确。在一般情况下,与人见面时最好首先问候对方;如果对方先问候了自己,应立刻问候对方,在必

4

要时还应向对方表示谢意,并具体答复对方在问候自己时提出的问题。

二、介绍的礼节

与人会面时如何表现得平易近人而又能吸引人,这是每一个社会人士必须重视的艺术与武器。与人见面时应当积极主动向前,以动作和语言相互问候,因为就在这被介绍、自我介绍或介绍他人的瞬间,一个人是否随和、可靠、博学,便可“知一斑而窥全豹”,交往的契机也隐含在其中,正如一首歌中氚是道“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让我们到处都有好朋友。”这正是公共关系工作所需要的交往能力。

正式交际场合应用的介绍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是自我介绍;另一种是他人介绍。两种介绍在具体操作上各有其特点。

(一)自我介绍

如果在社交场合打算结识某人,可以在不妨碍对方的情况下主动上前对自己介绍给邓方,礻是我们所说的自我介绍。要介绍好自己,需要考虑场合、时间、内容、态度等因素。

自我介绍首先要考虑场合是否适合。如果对方正忙于工作或正与人交谈,你打断别人去作自我介绍可能效果不会太好。在餐上星期上或洗耳恭听手间把自己介绍给别人也有些文不对题。对方心情欠佳或疲乏不堪时也不要上前自讨没趣。如果对方一人独处或春风得意之时,或者对方意欲结识你时,这时的自我介绍便可以使对方洗耳恭听反应良好。

5

作自我介绍还要把握好时间长度,总的原则是宜短不宜长,通常作半分钟自我介绍就可以了,特殊情况下也不要超过期3分钟。你千万不要以为对方表现出的客气和涵养是希望你说起话来像“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一开口就打不住的自我介绍是真正意义上的烦人。

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包括本人姓名的全称、工作单位、职务工正在从事的工作。这三要素通常是一气呵成的:“我叫李劲,在华西医药公司负责公关部的工作。”“我叫黄露,是法国法马通公司的办公室秘书。”要是三要素介绍齐全,再辅以交换名片,对方就不容易把你忘记了。但在对方不一定有多大举去深入了解你的情况下,只需报出自己姓名的全称为对方提供称呼之便就行了;若是双方都有认识了解的意愿,也可以不受三要素局限,还可以简界地介绍一下自己的籍贯、出生地、母校、专业、举爱好,以及与某人的关系,等等。还需要注意的是,自我介绍时一定要充满自信地清晰地慢慢地将姓名念出来,这样做也许别人会认为你有些夸张,但它却是避免沟通不良的最佳办法。

自我介绍时态度要大方自然,切忌矫揉造作,也不要把自我介绍变成自我表白和自我推销。要面带微笑与对方目光交流。并为对方提供一个说话的机会,使对方能够呼应自己,不要演“独角戏”而使自我介绍的效果大打折扣。自我介绍时要表现出友好介绍和善解人意,力戒虚伪和媚俗。可以主动介绍自己:“你好!我叫胡蓉,很高兴见到您。”以此引导起对方呼应。也可以被动介

6

绍自己,先询问对方:“先生您好!请问我该怎样来称呼您呢?”等对方作完自我介绍并表示想了解你时,再顺水推舟地介绍自己。采用被动自我介绍时,用辞要谦恭和敬重,不要用“喂,你是那儿的?”“嗨,你是干什么的?”之类浅薄粗俗的语句。听别人自我介绍也要专心致志,不能一边看电视或看手表或看文件一边搭话,这是非常没有礼貌的,如果遇到这种心不在焉或漫不经心的人,你也不必为“没面子”而大动肝火,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去为自我尊严而斗争。

(二)他人介绍

介绍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或把一个人引见给他人,就是我们所说的为他人作介绍。为他人作介绍要做得妥贴自然和合情合理,不能不注意介绍人、介绍的顺序、介绍中的陈述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为他人介绍的介绍人,在不同场合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在公务活动中,公关人员和礼信人员是最适当的介绍人人选。如果是接待贵宾,介绍人应该由本组织职位最高的人士担任。偷例如一位外国总统前往一所大学参观访问量,把学校师生介绍给这位总统先生的应该是这所大学的校长。在舞会、宴会等社交场合则由主人承担介绍人角色。在另一些非正式场合,如果你与被介绍双方都认识,那么介绍人就非你莫属了。在为他人作介绍前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被介绍的双方有无认识的必要或愿望,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在社交场合,有可能的话最好先征询双方的意见。

7

介绍的礼节是相当有逻辑的,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为他人作介绍时的先后顺序。

第一,把男士介绍给女士。这是“女士优先”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常见方式,只有在女士面对尊贵人物时才例外。

第二,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通常适用于同性之间。

第三,把主人介绍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但当来宾众多的场合,可以把客人介绍给主人。

第四,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这仅适用于介绍人对双方根底知晓的情况下。

第五、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这仅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职业相同的人士。

第六,把个人介绍给团体。这是为了节约时间。

第七,把非官方人士介绍给官方人士。这是从承担社会责任来考虑的。

第八,把本国同事介绍给外籍同事,为了表明友好尊重与合作愿望。

以上原则在社交场合要灵活掌握,因为有时被介绍人的角色是多重交叉的:当你面对一位未婚的70岁的先生和一位30岁的已婚女士时,得体的做法是依照“把晚辈介绍给长辈”的原则,而不是照搬“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或“把已婚者介绍给未婚者”。当你面对两位职位相当的先生或他们的夫人时,最好采用“先温后火”或“先亲后疏”的办法,即把脾气好的、关系密切的一方

8

介绍给另一方。当你面对本公司的外籍同事与一位外公司的本国同胞时,公务中应把外籍同事介绍给对方,社交中应把外公司同胞介绍给对方。当你需要把一个人介绍给在场的多位人士时,如果其中没有非常尊贵的人士,就不要去考虑选择哪一条原则了,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一一介绍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你作为介绍人在介绍他人相识时,还应该注意你的陈述:第一,介绍时要说明被介绍的人是谁。如:“张先生,请见见我的儿子刘小溯。小溯,这位是张毅先生,是本公司的公关部主任。”“尊敬的富兰茨〃肯尼平教授,请允许我把本公司的秦天先生介绍给你。”

第二,介绍时多提供一些相关的个人资料。例如介绍某人在银行做事,别忘了介绍是哪一家银行,是什么职位。介绍某人在大学任教,也别忘了说是哪一所大学,是什么职称。

第三,介绍时记住加上头衔。你所介绍的人如果有任何代表他身份地位的头衔,如博士、法官、律师、医师、大使、议员等,在介绍时一定要冠在姓名之上。这样人们才知道他交谈的对象是谁,言语中才不致于冒犯对方。有些尊贵的头衔是终身适用的,哪怕当事人已不在其位仍然应该沿用。如:大使、将军、法官、教授、州长、议员等。

第四,介绍时要善于化解尴尬。有时一下想不起对方的姓名,可当场就向对方承认并自嘲一番,可以消除尴尬局面;有时别人要介绍你与他人认识时想不起你的名字,你不妨主动自报家门以

9

缓解对方的紧张,使大家都开心。如果有人把你介绍错了,你不必突兀地打断他的介绍,只需和颜悦色地在他耳边轻声纠正就可以了。

记住别人的姓名是需要练习的,拥有记住他人姓名的能力是一项相当有用的资产。你必须集中注意力来记住你所知的姓名并称呼他。如果没有听清楚别人的介绍,可以主动请他再说一遍,表示你很在意对方的名字,不要不好意思。如果某某你曾经见过但想不起他的名字,不妨这样来开场:“你好,我是季媛媛。记得去年春天在北京参加全国声乐比赛时曾见过你。”这么一说虽然你并未记起他的姓名,但对方会因为你还记得他而高兴。努力记住别人的姓名,不仅是你的才能的优异表现,同时对本组织形象的塑造也是非常有益的。

三、握手的礼节

在社交场合中行见面礼的方式是很多的,有握手礼、亲吻礼、拥抱礼、鞠躬礼、合掌礼、跪拜礼、碰鼻礼、举手示意、点头微笑、脱帽欠身等。这里我们主要讲讲世界通用的最常见的握手礼。

握手通常是你与他人的第一次身体接触,而握手这个动作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观感,与以下三点有相当大的关系:如何握手、何时握手、别人的感觉如何。

一个令人愉快的握手应该是坚定有力的,它代表着这个人的责任与能力。诚挚热情的握手可以显示他高兴认识你,犹豫不爽的握手只能告诉别人你是没有主意的人而让人生厌。坚定有力的

10

握手也并不意味着要把对方骨头捏碎,这同样是一种很糟糕的方式。伸出的手同时也应该是干爽舒服的,而不应该是湿黏冰冷的“死鱼”手。

正确的握手姿势是在人们介绍之后或互致问候之时,伸出自己的右手与对方右手掌心相握,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掌心向左前下方伸直,五指并用使用2公斤左右的力量稍许一握,时间不宜超过期秒钟。握手时上身略为前倾,头稍低一些,并友好地与对方目光交流,表示恭敬有礼。切忌不讲顺序、心不在焉、不摘手套、掌心向下、用力过重或过轻、不断点头哈腰、时间过长、滥用双手、左手握手、交叉握手等违反礼佼规则的握手方式。

在社交场合的握手顺序讲究颇高,一般而言是“尊者决定”,即由身份尊贵的人决定有无握手的必要并首先伸出手。男女之间应当女士先抻手,长辈与晚辈之间应当长辈先伸手,高职位者与低职位者之间应当高职位者先伸手,已婚者与未婚者之间应当已婚者先伸手,而宾主之间双方都应主动伸手。若属于先伸手的一方伸出手来了,属于后伸手的一方才应伸手去呼应,若后者“先下手为强”是不礼貌的表现,如果又得不到前者的良好反应就更加令人难堪了。

什么时候需要行握手礼呢?在下列情况下你都可以握手:当你遇见认识的人;当你与人道别;当你在餐厅遇见熟识的;当某人到你的办公室以及他要离开时;当你在演讲或颁奖之后向某人道贺时;当正式场合有人为你做介绍以及你要离开他们时;当你

11

向某人表示安慰时,此时可停留几秒钟或用双手;当对方的手有伤病不便握手时改以握他的前臂或上臂表示问候。

如果对方双手满是东西;或对方阶层比你高许多而你又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或对方一手正吃着开胃菜另一手正拿着饮料时,这种情况下你就不宜去与对方握手了。

顺便提及一下欧美各国在正式场合见面或告别之时的拥抱礼。它的标准做法是:双方正面站立,各自抬起右臂,将右手搭放在对方左肩之后。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的右后腰。双方各自首先向左侧拥抱对方,然后向右侧拥抱,最后再次向左侧拥抱。

吻手礼主要是欧州男士在较为正规的社交场合亲吻女士手背或手指的方式表示敬意的一种隆重的见面礼。它的作法是:男士行至女士面前,首先立正欠身致敬,然后以右手或双手轻轻抬起女士的右手,同时俯身弯腰以自己的双唇靠近它,最后用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轻触及一下女士的手臂或手指,不能发出声响也不能留下痕迹。行吻手礼仅限于室内和已婚妇女,它主要被欧洲男士用于向自己敬爱的已婚妇女表示崇高的敬意。

四、使用名片的礼节

对公共关系人员和大多数职业者来说,名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书面表达方式,成为个人管理的手段之一。在介绍和握手之后递上名片给对方,可以让对方记住你并知道怎样与你联系。把名片夹在某些东西上,如照片、年度报告、报纸或杂志剪报,或夹在礼物里,它就成为你托人送给某人东西时的传达工具。名片也

12

可以当作你的礼物或花束的附件来使用。在商业场合还可以用名片来宣传业务。

在适当的时候大方地递出一张名片,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们应该懂得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递出自己的名牌,当别人采取主动时,又如何优雅地交换名片。

在使用名片时应该了解以下礼节:

不要把自己的名片强递给每一个见面的高级人士,除非对方主动向你索取。

面对公共场合的陌生人和偶然认识的人,不要太早递出你的名片,因为你会激怒别人或你根本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姓名、住址。

要有选择地交换名片而不是在一大堆陌生人当中散发你的名片,否则会引起别人的误会。

参加同行业的会议时要等到有些暗示时才可以交换名片,通常在会议开始时或结束时进行,如果你要发言可以顺势把名片递出去让别人知道你是谁。

不要把有缺点的、过时的或肮脏的名片给人如果名片破了或有污损,应立即毁掉。名片要放在皮夹或名片盒里,同时随身准备一些干净的纸张,以备名片用完时向对方表示歉意后写上你的资料给对方。

参加社交性晚宴时不论男士或女士都应该带着名片,这是一个公务交往与社交往来的好时机。

13

不管你在快餐店、饭店的半正式场合还是某人的家里用餐,在用餐期间绝对不要交换名片,也最好不要谈生意话题。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怎样使你的名片个性化,除了你的名字是个性化的,在名片前面或背面用笔与上致意的字句,按照欧美国家的习惯,如果送花给在家宴客的主人,应该写上:“有这么美好的夜晚,谢谢你!我很快乐。”再签上名字。如果送的是其他东西,应该这样写:“你可能会对这个感举。祝福你。”然后签上名字。如果要介绍某人与你的同事见面认识,可在他的履历、小册子或任何便笺上写:“我知道你会高兴见见某某。”然后签上你的名字。

按照国际惯便也可用铅笔在名片左下方写上表示特定含义的法文缩写。常用的有:

p.r.表示谢射;

p.f.表示谨贺;

p.f.n.a.表彰贺年;

p.p.c.表示辞行;

n.b.表示请注意名片附言。

关于名牌的设计也是有许多讲究的。企业主管人士的名牌设计应与所在企业的设计标准相同,以突现企业特色。事业家或专业人士的名片设计,个人主义色彩可以较浓,用以突出个人品质和风格。名片的材质和设计一样,代表着一个人的品味和重要性,无论材质厚、薄,一定要强韧耐磨。名牌的标准尺寸是3.5”×2”或10cm×6cm,也可以根据行业特征作一些变化,但是不可随意

14

别出心裁,让别人记住你的特征的同时也失去了别人对你的尊重。

商用名片上应该包括企业的标志、商标或公司符号、姓名、职称、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互联网址,或其他办事处的地址。以家为工作室的人,名牌上也应该印上家里的通讯号码。如果同时经营几个事业,最好每一个事业印一名名片。私人名片一般包括本人姓名和自己引以为荣的头衔,如果为了避免外界过于干扰,可省去家庭地址和住宅电话号码。不要把“先生”、“小姐”的头衔印在名片上,除非你的名字与性别反差较大时,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先生或女士。如果你拥有专门的头衔,如博士或上校等,那么可以把它印在名片上。出国访问或做生意时的名片则要两种文字,一种母语,一种当地文字。

交换名片时应使用拇指、食指各指相配合,拿着名片上方两个角,把名片正面朝向对方,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对方。并同样双主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恭恭敬敬地握住对方名片下方的两个角接过来。接过他人递过来的名片时,应轻轻道一声“谢谢”,用至少30秒种的时间仔细“学习”一遍对方的名片,最好当着对方的面复述一下名片上的姓名和头衔,以示景仰。看不懂或看不清的地方可当面向对方讨教,表示虚心和对对方的重视,千万不要不懂装懂闹出笑话。如果接过对方名片后一眼也不看,或漫不经心地随手一放,或把它塞进衣裤口袋里,是对人失敬的表现。如果把他人名片放在桌上也不能在上面再放其他东西。

在公共场合向别人索取名片时最好不要直言相告:“请把你的

15

名片给我一张。”而要婉转表示,对尊者可以说:“以后怎样才能向您请教?”对与自己相当的人可以说:“今后怎么与你联系?”通常不论他人以何种方式向你索要名片都不宜拒绝。如果真的不想把自己的名片给对方,也要有照顾对方体面的说法,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忘了带名片。”或者说:“非常抱歉,我的名片用完了。”

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