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伴有高钾血症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 格式:ppt
- 大小:935.00 KB
- 文档页数:17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9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0,Vol.39,No.9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发胰腺局部炎症反应的疾病,死亡率高,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1-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 ,HLAP )明显增多,有研究表明其血脂水平的高低与HLAP 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因此,该类患者降脂治疗方案的选择对其预后尤为重要[3-4]。
通过本案例的治疗过程,探讨此类疾病的药学监护要点。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中年,主因“腹痛、腹胀2天”入院,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剑突下及左上腹疼痛,呈间断性胀痛,伴后腰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小便正常,大便未解。
自服奥美拉唑胶囊(具体不详),腹痛稍缓解,后感疼痛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胃痉挛”,给予肌注山莨菪碱注射液,口服颠茄片(具体不详)治疗1天后症状无缓解,又就诊于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行腹部X 线检查示:不全性肠梗阻。
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普外以“不全性肠梗阻”收住。
患者既往有前列腺病史2年。
入院查体:痛苦面容,左上腹及剑突下压痛,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T :37.1℃、P :95次/分、R :22次/分、BP :135/97mmHg 。
生化示:抽出乳糜样血,甘油三酯5.93mmol/L ,总胆固醇8.40mmol/L ,葡萄糖13mmol/L ,尿淀粉酶3074U/L 。
上腹部增强CT 提示:急性胰腺炎、胰周积液、腹膜炎。
入院诊断:1.急性不完全肠梗阻;2.急性胰腺炎;3.Ⅰ型糖尿病。
2诊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以禁食水、胃肠减压,经验性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口服0.25g 每日1次联合注射用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3075AXaIU 每日1次降脂、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抑酸、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抑酶等对症支持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1例临床报道)梁丹;梁莉君;吕永丰;任建英【摘要】药师参与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药学监护,发现以及解决的问题包括给予调整埃索美拉唑用药频次(qd给药)、生理盐水作为溶媒、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不必调整剂量、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T=3 h)以及避开CTTR对药物的清除,旨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药学建议.另外,强调关注替加环素相关性胰腺炎风险的发生,生长抑素奥曲肽对血糖的影响以及患者肠内营养胃潴留的情况,减少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5(015)005【总页数】3页(P560-562)【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药师;药学监护【作者】梁丹;梁莉君;吕永丰;任建英【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R969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环节如用药的时机及准确性是关系到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药学监护是直接地、负责地提供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监护(包括疗效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监护、药物治疗过程监护、患者依从性监护等),其目的是让患者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
笔者作为临床药师参与了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现对该病例的用药作如下分析。
患者,男性,29岁,“左上腹痛10小时余,体温39度,有腹胀、腹痛,伴尿少”收入我院SICU。
查体:心电监护提示BP 118/76 mmHg(1 mmHg=0.133 kPa),HR 105次/分,R 28次/分,SPO2100%。
急查血气分析,结果回报:PH 7.445,PCO235.1 mmHg,PO295.3 mmHg。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用药监护张许;王萌;李长秀;王丽;苏凤云;陈文文【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胰腺炎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切入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临床药师深入参与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提供药学监护服务,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结果:临床药师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建立用药计划并跟踪治疗,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结论:临床药师建立并完善了用药监护要点,及时与医师沟通,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作用.%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entry point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providing pharmaceutica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 SAP ) ,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drug in clinic. METHODS: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 case of patient with SAP, the clinic pharmacists provided pharmaceutical care service and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for the patient. RESULTS: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cooperated with the clinician to establish drug plan and follow-up treatment, kept a watchful eye on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and interaction of drugs. CONCLUSIONS: The clinic pharmacists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key point of clinical monitoring of drug use, communicate with doctors timely and play the full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5(015)008【总页数】3页(P1128-1130)【关键词】临床药师;重症急性胰腺炎;药学监护【作者】张许;王萌;李长秀;王丽;苏凤云;陈文文【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山东泰安 27100;泰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山东泰安 271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山东泰安 271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山东泰安 271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山东泰安 271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山东泰安 2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
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急性胰腺炎(AP)治疗中提供药学服务。
方法药师通过观察AP关键指标变化和分析患者用药过程,对AP治疗中补液量控制、抗菌药物选择、抑酶制剂联用等提供应用建议。
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下,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并使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可为AP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治疗团队中发挥了药师的积极作用。
标签:急性胰腺炎;临床药师;监护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指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有或不伴有其它器官功能衰竭的常见疾病。
该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总体死亡率高达5%~10%。
而AP治疗涉及多个环节,药物应用较为复杂,临床药师应深入病房做好相关药学监护,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本文结合急性胰腺炎实例分析,探讨药师如何从临床诸多的用药环节和患者病情变化中,捕捉和发现潜在的药学监护切入点。
1 患者基本资料患者,女,55岁,BMI 29.88Kg/m2,主因”腹痛,伴恶心、呕吐1d”于2013年8月12日入院。
入院前腹痛主要集中在左上腹,呕吐后腹痛无缓解。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咖啡色液体。
入院次日患者诉腹痛加剧,并扩展至全腹压痛,并放射至背部,伴呼吸短促、喘憋,查体:T 37.6℃,P 86次/min,R 20次/min,Bp 149/94mmH,血常规示:WBC 19.74×109/L,NEUT(17.12×109/L),GR (86.71%),生化示:LDH 514U/L,AMY 4121U/L,GLU 10.43mmol/L,尿常规示:尿淀粉酶32886U/L,血气分析示:PO2 42mmHg、O2Sat 78%。
腹部B 超提示:脂肪肝,胃肠胀气明显。
腹部CT提示:腹腔积液,腹腔内渗出性改变;胸腔积液,两下肺感染;胆囊多发结石。
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I型呼吸衰竭、两肺感染”,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吸氧,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及营养支持;抑酸、抑酶、抗感染治疗等。
临床药师对监护室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张硕;邓娇;程刚【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为1例高脂血癌胰腺炎患者提供具体化的药学服务,制订个体化的监护计划,同时根据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时调整药学监护方案.结果临床药师以抗感染治疗、降脂治疗和营养支持作为切入点,开展药学监护,避免了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过程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整体治疗水平.【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6(019)002【总页数】4页(P223-226)【关键词】高脂血症胰腺炎;药学监护;药学实践【作者】张硕;邓娇;程刚【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110840;沈阳药科大学,沈阳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临床药学·胰腺炎是胰腺自身消化造成胰腺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主要病因包括胆石症、酒精、高三酰甘油血症等。
当胰腺炎诊断明确合并静脉乳糜状血或血三酰甘油(TG)>11.3 mmol/L时,方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胰腺炎[1]。
目前对于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治疗没有专门的临床指南提出具体方案,一般按照急性胰腺炎治疗辅助积极降脂。
本文就1例重症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对其进行药学监护分析与总结,为今后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启示。
患者,女,46岁,身高164 cm,体重65 kg,体重指数24.16 kg/m2。
以“腹痛2 d”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2015年2月25日进食烤肉、饮啤酒1瓶后出现腹痛,以上腹部为主,为持续性隐痛,向腰背部放散,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少许胃内容物,内无咖啡色物,无宿食,就诊于外院,行腹部CT检查及血化验,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1 d后,患者自觉病情无改善,并觉腹胀明显,腹痛较前加重,再次复查腹部CT,提示胰腺渗出明显。
既往患者无特殊不良嗜好,无特殊病史、家族史及药物过敏史。
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隋洪飞;刘斌【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的内容及模式.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对 1 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用药分析及监护,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用药监护,对抗感染药使用时机、选药原则及用药疗程进行讨论,分析出临床抗感染失败原因并纠正临床错误用药观念.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6(028)001【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药学监护;抗感染【作者】隋洪飞;刘斌【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重症胰腺炎(SAP)是临床上致死率极高的疾病。
临床研究显示,40%~70%的SAP 患者有继发的胰腺感染,并且在死亡病例中有80%死因与胰腺感染有关[1,2]。
SPA不但胰腺感染的发生率高, 而且在病程中还并发呼吸道、泌尿道及各种导管相关性感染,甚至是脓毒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3]。
本例SPA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全程参与,依据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协助医师使患者转危为安,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1.1 病史概述患者,女,62岁;主因“间断腹痛10余日”于2013年10月7日住本院消化科;既往间断出现后背疼痛,心率慢,平素口服通脉养心丸,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
患者于入院前10余日无明确诱因出现上腹疼痛,剑突下明显,伴有恶心及呕吐,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及黑便,无发热,无黄疸,无排气排便停止,无反酸嗳气,无胸闷憋气,无心前区疼痛及放射痛,无头晕,无晕厥。
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本院消化科。
入院后完善三大常规、血生化及腹CT等检查,查血胰淀粉酶101.4 IU/ml,腹部CT可见十二指肠周围水肿及炎性渗出,支持重症胰腺炎诊断,于2013年10月12日转入ICU,ICU入院诊断:重症胰腺炎。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胰腺炎治疗的药学监护徐涛; 王爽; 薛昀; 陈晓菲【期刊名称】《《中国合理用药探索》》【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5页(P19179-19183)【关键词】中药临床药师; 急重症胰腺炎; 药学监护【作者】徐涛; 王爽; 薛昀; 陈晓菲【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而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或不合并机体代谢紊乱的疾病[1]。
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P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研究表明[2-5],中西医联合治疗AP比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AP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多变,不同病因、不同病期治疗方案也不相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现就本院临床中药师参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体质量指数35.86 kg/m2,因饮“白酒”1斤,进食高脂食物后突发上腹部胀痛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入院后腹部CT显示:AP并胰周、腹腔多发渗出。
血淀粉酶15 838 u/L,甘油三脂9.36 mmol/L,谷丙转氨酶85 U/L,谷草转氨酶147 U/L,谷氨酰转肽酶184 U/L。
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高脂血症、肝损伤”,予以抗感染经验治疗(奥硝唑、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泮托拉唑针、山莨菪碱针(10 mg,bid)、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具体剂量不详)等相关支持治疗,疗效不佳,治疗5日后,患者出现腹痛剧烈,周身黄疸,遂转入我院消化科。
患者入院症见腹痛拒按,放射至腰背部,身目尿黄染,胸闷、气喘;体温38℃,脉搏128次/分,血压146/102 mmHg,呼吸36次/分;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下叶可闻及湿性啰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年第6卷第26期2019Vol.6No.26186临床药师参与重症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孟秀芬(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摘要】目的 思考临床药师参与重症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作用。
方法 药师以深入参与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为前提,对其施以药学监护、用药教育等措施。
结果 药师通过用药计划和跟踪调查等方式,对抗菌药物合理性、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予以总结,且从药代动力学等层面对抗菌药提出合理建议,使患者各项指标趋于稳定。
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需以患者自身特点为前提,在保证用药合理性的同时,融合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强化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药师;重症胰腺炎;抗菌药物;药学监护【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6.186.021基本资料某患者为男性,35岁,身高178cm,体重为118kg,体质量为38.87kg/m2。
于2017年3月15日,因主诉“中上腹持续性疼痛,持续时间为16 h”入住我院治疗。
基础症状:无原因性中上腹部疼痛,且持续时间较长,痛感剧烈,和体位无任何关系,未表现为放射疼痛;呕吐次数在4次,为胃内容物;入院前4 h,血常规检查,可知白细胞计数为13.99×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90.3%;腹部CT检查可见,胰腺肿胀,经抑酸抑酶、抗凝、胃肠减压及补液等救治,疼痛减轻但其余症状未变化,甚至存在高热现象,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血清钾离子为6.5 mmol/L、钠离子为130 mmol/L、尿糖为26.7 mmol/L、总胆固醇超过16.85 mmol/L、三酰甘油5.00 mmol/L。
2抗感染治疗及药学监护2.1 抗感染治疗入院时,于胃肠减压、纠正内环境紊乱等治疗中,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执行抗感染治疗。
临床药师参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抗感染诊治的实践与分析李佳佳1,王雲亮1,罗宏丽2(1.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药剂科,重庆 40152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 1例31岁女性患者,因“腹痛、腹胀3 d”入院,入院诊断为“重度急性胰腺炎伴急性肺损伤、高脂血症”。
入院后,患者因胰腺感染性坏死使用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抗感染;入院第4天,初始抗感染方案失败后,在怀疑耐药肠杆菌感染的情况下药师建议将抗感染药物调整为美罗培南;美罗培南治疗5 d后,感染未改善,经验性联合对肠球菌有效的万古霉素治疗。
随着感染的逐步控制,降阶梯为左氧氟沙星+奥硝唑。
治疗期间,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制定抗感染方案,根据抗菌药物的PK/PD优化美罗培南给药方案,对万古霉素不良反应等进行药学监护,同时对患者实施用药教育。
经过24 d的抗感染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关键词] 临床药师;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抗感染;药学监护[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157(2018)02 – 0085 – 04 Analysis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ion in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of a patient with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LI Jia-jia1, WANG Yun-liang1,LUO Hong-li2(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Hechuan, Chongqing 401520,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646000, China)[ABSTRACT] One 31-year-old femal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because of abdominal pain and abdominal distension for three days.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ccompanied with acute lung injury and hyperlipidemia. After hospitalization, the patient receive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of cefuroxime, levofloxacin and ornidazole. Considered that the primary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was fail, the clinical pharmacist suggested using meropenem to cover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on the 4th day after admission. There were no improvement 5 days later. So vancomycin was empirically given for Enterococcus. And then meropenem and vancomycin were changed to levofloxacin and orndazole 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tient. During the treatment, clinical pharmacists helped doctors to make antimicrobial regime, optimize medication scheme of meropenem according to its PK/PD, monitor ADR of vancomycin and give medical education to patient.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with stable vital signs after 24 days of anti-infection treatment.[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Anti-infection; Pharmaceutical care绝大多数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给予对症治疗便可完全恢复,但少数患者因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器官衰竭和局部并发症,临床处理难度大,病死率达20% ~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