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文献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胰腺炎病历范文英文回答:Acute pancreatitis is a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ion of the pancreas. It can be a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and requires prompt medical attention. Here is a sample medical record documenting a case of acute pancreatitis:Patient Information:Name: John Smith.Age: 45。
Gender: Male.Presenting Complaint: Severe abdominal pain.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The patient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complaints of severe abdominal pain that started suddenly and radiated to the back. The pain was accompanied by nausea and vomiting. The patient reported a history of heavy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 recent episode of binge drinking.Past Medical History:The patient has a history of chronic alcohol abuse and smoking. No previous episodes of pancreatitis have been reported.Physical Examination:On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appeared in distress and had a tender abdomen with guarding. Blood pressure was elevated, and heart rate was increased. There were no signs of jaundice or other systemic abnormalities.Diagnostic Tests:1. Laboratory tests:Complete blood count: Elevated white blood cell count.Serum amylase and lipase levels: Markedly elevated.Liver function tests: Within normal limits.2. Imaging studies:Abdominal ultrasound: Enlarged pancreas with peri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Diagnosis:Acute pancreatitis secondary to alcohol abuse.Treatment: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and receivedaggressive fluid resuscitation. Pain management was provided with intravenous analgesics. The patient was kept nil per os (NPO) and receive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Monitoring of vital signs, urine output,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was initiated. The patient was advised to abstain from alcohol and smoking.Progress:Over the next few days, the patient's abdominal pain gradually improved. Laboratory parameters, including amylase and lipase levels, started to normalize. The patient was transitioned to a clear liquid diet and later to a low-fat diet. He was discharged with instructions to follow up with a gastroenterologist and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style.中文回答: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的炎症性疾病。
急性胰腺炎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6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在中医热病理论指导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方法 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对照组40例。
观察组采用西药加中药清胰汤,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
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亦低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优于单用西医保守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急腹症,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临床上多以西医综合治疗。
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1月运用中西医联合应用的保守疗法治疗ap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收治者均符合标准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制订的诊断及分级标准【1】。
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18-78岁,平均为43±8.7岁;胆源性55例,酒精性26例,其他原因5例。
发病时间4-72小时,平均18±2.4小时。
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均①采用禁食、持续胃肠降压;②抑制胃酸分泌,以保护胃粘膜及减少胰腺分泌;③改善胰腺微循环;④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注意血钾、血钙、血糖的变化;⑤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具有抑制胰液和胰酶合成和分泌;⑥营养支持;⑦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⑧保护重要器官及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⑨对症治疗。
1.2.2 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疗法,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药用:柴胡、大黄(后下)15g,黄芩、赤芍、木香、枳实、厚朴、芒硝各10g。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诊观察探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急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接收治疗的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救方法。
结果治愈40例,死亡5例。
非手术组32例,死亡1例,占3.12%;手术组14例,死亡2例,占14.29%。
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取抑制胰腺分泌和抑制胰酶活性、早期使用抗生素等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治愈大部分患者,同时掌握手术时机,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急诊治疗措施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且病情复杂,病情极为凶险的急腹症。
因胰腺发生出血、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其治疗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近年来我医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按照患者不同的病因和不同的病期进行对症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很大程度地降低其死亡率,有了很大的突破。
现对我医院自2009 年4月至2012 年4月收治的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救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胰腺学组于1996年制定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1])46例患者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32~62岁,平均46岁。
发病原因:既往胆道疾病患者24例(52.17%),发病前暴饮、暴食患者16例(34.78%),腹部手术及不明原因患者6例(13.05%)。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以及腹膜刺激征阳性。
检验患者血、尿淀粉酶均超过300u/dl 及500u/dl。
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胰腺均有胰腺坏死。
其中21例患者坏死面积小于30%,13例患者坏死面积在30%~70%,12例患者坏死面积大于70%。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79-01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以青壮年多见,女性似乎更容易患此病。
临床上以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本组绝大多数患者均出现上述表现。
整理病因主要是胰胆管梗阻返流及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
根据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前者多见预后良好,本组水肿型25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后者少见但病情较危重,并发症多见,本组出血坏死型8例,其中伴并发症5例。
死亡3例。
多脏器衰竭为本病主要死亡原因。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科2009年6月-2010年5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17~59岁,分型:水肿25例,伴并发症1例;出血坏死型8例,伴并发症5例,其中死亡3例。
临床表现:腹痛46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正中持续性钝痛和刀割样剧痛,多数向背部发射;恶心呕吐46例;发热40例;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46例;血尿淀粉酶增高46例。
并发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42例,休克8例,多脏器衰竭3例(死亡)。
病因或诱因:胆石症21例,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20例,其他5例。
1.2方法:禁食。
胃肠道减压。
广谱抗生素治疗,注意必须是广谱而且能够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比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等,其中亚胺培南是超广谱抗生素,还可以治疗厌氧菌的。
而一般其他的抗生素应该配合甲硝唑防止厌氧菌,急性胰腺炎一个最重要死亡原因是感染,往往是符合感染,常伴有厌氧菌感染,而从前使用抗生素疗效不好,一是不是广谱抗生素,而是选用了不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
1.3结果;经禁食,胃肠道减压后腹痛减轻,能够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亚胺培南,甲硝唑等的治疗3~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血尿淀粉酶逐渐恢复正常,无并发症者7天后均治愈出院。
文献阅读(一)急性胰腺炎抗菌药物使用指症及选用2016届学员蔡洁伟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外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疾病,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的急腹症。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常伴有腹胀及恶心呕吐。
急性胰腺炎有多种致病危险因素,国内以胆道疾病为主,占 50%以上,称胆源性胰腺炎。
临床分型有三种:(1)水肿性的轻型急性胰腺炎(MAP);(2)出血坏死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3)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特重型胰腺炎称暴发性胰腺炎(FAP)。
抗生素应用,AP患者不推荐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针对部分易感人群(如胆源性、高龄、免疫低下等)可能发生的肠源性革兰阴性杆菌移位,可选择的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甲硝唑等行预防感染治疗[1]。
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的治疗决定着患者的病死率。
胰腺炎的感染主要是由各种内源感染造成的,主要是胆囊、泌尿系统炎症经淋巴管或血液的扩散到达胰腺组织内,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因此导致全身感染,另外,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细菌增多,也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感染。
胰腺感染由最初的单一细菌感染,向多细菌感染的混合感染过度。
众多研究显示,SAP 早期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2],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还需要考虑革兰阳性球菌(肠球菌)感染的可能。
近年来,SAP 应用抗生素的原则以抗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初始经验性治疗以能覆盖上述两类细菌为原则。
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抗感染药物主要以头抱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哇诺酮类常见[3]。
可选的治疗方案有:(1)广谱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中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药物如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对 G-菌有良好的效果;头孢菌素类中 1 代头孢对阴性菌作用弱,不宜选用,可选用 2 代~4 代头孢,联合甲硝唑覆盖厌氧菌,若选用头孢西丁或头孢米诺等对厌氧菌也有效的药物,可单用。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94-021 临床资料在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男49例,女57例,年龄17~59岁,分型:水肿95例,伴并发症49例;出血坏死型11例,伴并发症5例,其中死亡3例。
临床表现:腹痛106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正中持续性钝痛和刀割样剧痛,多数向背部放射;恶心呕吐106例;发热92例;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106例;血尿淀粉酶增高106例。
并发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54例,休克8例,多脏器衰竭3例(死亡)。
病因或诱因:胆石症51例,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37例,其他18例。
1.1 临床观察体会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以青壮年多见,女性似乎更容易患此病。
临床上以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本组绝大多数患者均出现上述表现。
根据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前者多见预后良好,本组水肿型95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后者少见但病情较危重,并发症多见,本组出血坏死型11例,其中伴并症5例。
死亡3例。
多脏器衰竭为本病主要死亡原因。
2 护理体会2.1 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食物刺激会增加胰腺分泌加重病情,为了减少胰腺分泌,促进胰腺组织修复,急性胰腺炎患者须禁食,水肿型2~3 d,出血坏死型7~8 d或更长时间,禁食时间的长短根据病情而定。
病情好转后可逐渐进食,先流质、半流质再给饮食、普通饮食;因为糖类对胰腺刺激性最小,最初可给半量糖类,若无不适再给全量,然后慢慢添加蛋白质和少量脂肪,这样可让修复的胰腺逐步增加负担,逐步适应,尽量减少刺激胰腺分泌。
2.2 胃肠减压护理因食物和酸性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可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而加重胰腺自身消化,所以,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禁食期间需行胃肠减压,引流胃内容物以减少胰腺分泌,同时还可减轻腹胀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2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严格按科学的诊疗方法进行,治愈出院(临床表现消失,血尿淀粉酶、血常规正常)60例,1例因年龄大且合并有冠心病,来院时已昏迷,治疗4天后死亡,另1例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
结论: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起病急,致死率高,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医生应以简单、有效、创伤小的方式为原则,及时准确进行诊断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55-01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起病急,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较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的患者被漏诊[1-2]。
其病变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易继发感染、休克和腹膜炎等,病死率高。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相当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重症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现将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男41例,女21例,年龄23 ~69岁,平均48岁。
病程5小时~12天,平均住院时间15.2天。
62例均经ct检查确诊: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6例,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16例,本组病例多由以下诱因引起:有胆结石32例,暴饮暴食、饮酒、高脂饮食12例,其他18例。
62例患者均以上腹痛就诊,多为突然发作,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样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
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论文【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病,大多由于胰酶不正常被激活而导致胰腺本体出现自身消化,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病急,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的病人被漏诊[1]。
为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模式,这就要求检验、影像技术不断改进,合理使用各种治疗药物,加强重症监护和营养支持,采用内外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在此,就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1急性胰腺炎的诊断1.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仍然是AP诊断的重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1)上腹痛:多为中上腹、左上腹持续性痛,餐后加重,胆石症病人可有右上腹、中上腹痛。
轻型病人3~5d后腹痛即可缓解,重症者剧痛持续时间较长,发生腹膜炎时可引起全腹痛,少数年老体弱病人腹痛轻微,极少数病人可无腹痛而突然休克或昏迷;(2)发热:轻者可无发热或仅有低热,高热多为重型病例,发病初期,发热多与急性炎性反应有关,后期多与继发感染有关;(3)胃肠道反应:约有1/3~2/3病人有呕吐,病情轻者仅有胃食管反流表现。
由胆管感染、胆石症引起的胆总管梗阻、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合并胰腺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及合并肝脏损害等情况也可出现黄疸;(4)低血压及休克:是重症胰腺炎(SAP)的重要体征,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5)累及其它重要脏器的症状:如由胸腔积液或并发ARDS引起的呼吸困难,肠麻痹、消化道出血、尿少、神志变化等。
1.2实验室检查(1)淀粉酶: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经典的检测指标,测定方法主要有4类:一是测定底物淀粉的消耗量;二是生糖法,测定产物葡萄糖的生成量;三是色原底物分解法;四是酶偶联法。
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是碘-淀粉复合物的光电比色法[2],此法是碘-淀粉复合物经a-淀粉酶催化水解,生成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及糊精等,在底物淀粉酶浓度已知且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催化水解的淀粉酶结合成蓝色复合物。
急性论文:急性胰腺炎100例临床研究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10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生化指标。
结果:89例存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液循环稳定;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尿素氮(bun)、肌酐(scr)和急性病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结论:急性重型胰腺炎早期主张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需急诊手术,绝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是安全的。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治疗;重症急性重症胰腺炎(serious acute pancreatitis,sap)可以引发非感染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继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36~56岁,平均(45.7±7.6)岁。
其中,sap i级62例,sapⅱ级38例。
胆源性56例,非胆源性44例(其中,洒精性28例,高脂血症及其他原因16例)。
1.2 诊断标准根据亚特兰大标准:1.2.1 ①突发的上腹痛或者压痛;②血清淀粉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或以上;③超声或者ct明确发现的胰腺炎性变化。
1.2.2 急性病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8或者ranson评分≥3或者已经出现胰腺坏死、胰腺脓肿等并发症[2]。
1.3 研究方法1.3.1 常规治疗: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尽早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支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内环境不稳定者首先行连续的肾脏替代治疗,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治疗中出现病情加重,经非手术治疗72 h无缓解者或加重者采取手术治疗。
胰腺炎医学文献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外科)(医学文献.疾病详解) 37c医学网 2002-7-21 •急性胰腺炎(医学文献.疾病详解) 37c医学网 2002-7-21•急性胰腺炎(疾病速查.消化内科) 飞华健康网 2000-12-22•急性胰腺炎:多是贪吃惹的祸(医道) 2014-3-26•急性胰腺炎是发生的原因?胰腺炎有后遗症?(健康快讯) 2008-7-8•急性胰腺炎.ppt(资料下载) 2009-3-22 12:04:50•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若干问题.ppt(资料下载) 2009-3-22 12:04:50•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caj(资料下载) 2009-3-22 12:04:50•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caj(资料下载) 2009-3-22 12:04:50•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进展.pdf(资料下载) 2009-1-14 14:14:54•【临床】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ppt(资料下载) 2009-1-14 14:14:54•急性胰腺炎接诊处理指南 .doc(资料下载) 2009-1-14 10:36:13 •好药一专多能——雨田青抑酸强,防治重症胰腺炎的优先选择(泌尿系) 医药经济报 2013-3-4•急性胰腺炎后要防假性囊肿(健康关注) 《中国中医药报》 2012-10-15•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农村与社区) 中国中医药报 2011-10-13•过年吃太饱,易得四种病(名医有话说37)(专家出诊) 《生命时报》 2010-2-12•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临床报道) 《中国保健》 2009-11-15•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专科护理) 《医学与护理》 2009-10-1•急性胰腺炎内科护理体会(现代护理) 《中国保健》 2009-7-15 •暴饮暴食是急性胰腺炎的的社祸根(疾病预防) 《农村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09-5-1•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探讨(临床报道) 《大家健康》 2009-3-1•春节再谈“节日病”(1198)(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9-1-26•急性胰腺炎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 《中国保健》 2009-1-16•聚餐畅饮,提防急性胰腺炎(专家出诊) 《生命时报》 2008-8-19 •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肠瘘患者胆汁回输观察(临床护理) 《现代护理报》 2008-8-5•暴发性胰腺炎患者成功获救(疾病防治) 《中国中医药报》 2008-7-30•急性胰腺炎有哪些表现(健康热线) 《家庭保健报》 2008-6-3•暴饮暴食当心急性胰腺炎(疾病防治) 《中国中医药报》 2008-5-1•谈谈急性胰腺炎(特别企划)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7-10-1 •微波治疗仪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卫生科技) 《现代护理报》 2007-8-28•急性胰腺炎的九大病因(学点医学) 《家庭医生报》 2007-8-27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应用及护理(临床护理) 《现代护理报》 2007-8-23•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应遵循“三不”原则(专家视点) 《中国医药报》 2007-7-24•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预后判断添新方法(临床·药学资讯) 《中国医药报》 2007-7-10•急性胰腺炎(老年百病防治) 《老年百病防治》 2007-5-12•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卫生科技) 《现代护理报》 2007-4-19•急性胰腺炎的“亲戚”们(就医导航) 《家庭医药》 2007-4-1•“管住嘴”预防急性胰腺炎《健康时报》 2007-2-5•春节聚餐谨防急性胰腺炎《家庭医生报》 2007-2-5•急性胰腺炎患者如何饮食(生活医学) 《家庭医生报》 2007-1-8 •急性胰腺炎不仅发生在肥胖、高血脂症人群……(专家论坛) 《中华养生保健》 2007-1-1•胃疼和急性胰腺炎疼有何区别?《健康时报》 2006-12-4•急性胰腺炎诊治专题《健康时报》 2006-11-23•急性胰腺炎成了“节日病”(专家呼声)(专家出诊) 《生命时报》 2006-10-3•节假日当防急性胰腺炎(健康忠告) 《中国中医药报》 2006-9-29•老人要警惕急性胰腺炎(老年健康) 《家庭医生报》 2005-10-24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饮食要旨(中老年健康) 《家庭医生报》 2005-9-26•急性胰腺炎愈后防复发(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5-2-21 •急性胰腺炎的饮食调理(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5-2-7•饮酒过度需防急性胰腺炎(健康话题) 《中老年保健》 2005-2-1 •急性胰腺炎青睐中年人(专家视点) 《健康时报》 2004-12-9•急性胰腺炎不必长时间禁食(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4-8-16•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中国中医药报》 2004-7-8•胆泥也会引发急性胰腺炎(学点医学) 《家庭医生报》 2004-4-12•急性腹痛细辨证(症状分论) 《中国中医药报》 2004-3-26•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中国中医药报》 2004-3-12•警惕致命的“急性胰腺炎”(生活医学) 《家庭医生报》 2004-1-19•过节谨防急性胰腺炎(家庭医生) 《科学养生》 2004-1-1•急性胰腺炎患者应何时进食(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3-8-18•何谓急性胰腺炎(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3-8-18•急性胰腺炎的家庭护理(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3-8-18 •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的自我调护(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3-8-18•诊断急性胰腺炎是用B超好还是CT好(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3-8-18•哪些急性胰腺炎病人需手术治疗(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3-8-18•怎样防治急性胰腺炎(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3-8-18•六大因素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学点医学) 《家庭医生报》 2003-3-17•怎样对待急性胰腺炎?(各科保健) 大众医药网 2003-3-17•急性胰腺炎出现便秘如何治疗?(各科保健) 大众医药网 2003-3-16•急性胰腺炎为什么易出现便秘?(各科保健) 大众医药网 2003-3-16•小儿急性胰腺炎会出现发热吗?(各科保健) 大众医药网 2003-3-16•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2002年5月20日)(健康之路) 央视国际 2003-2-16•急性胰腺炎致肠屏障损害研究获奖《中国中医药报》 2002-6-29•春游中老年人常发急症的防治《中国中医药报》 2002-4-5•急性胰腺炎的防治(热点透视) 《家庭用药》 2002-2-1•急性胰腺炎,愈后防再发(中医治疗) 《祝您健康》 2001-3-1•新春佳节慎防急性胰腺炎(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1-1-15•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剧,病情凶险——南铁医附院找到降服病魔新途径(热线新闻) 《家庭医生报》2000-1-17•警惕婴幼儿急性胰腺炎(父母讲座) 《祝您健康》 1992-5-1•餐桌“杀手”:急性胰腺炎(本页) 《老年生活报》 2008-10-23•急性胰腺炎,“要钱也要命”(健康搜索)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2008-6-1。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摘要: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病症之一,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极大。
本文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其中重症患者往往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必须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科学的治疗方式。
1,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酶在其内部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我消化而导致的急性炎症。
按照病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型两种。
其中水肿型症状较轻,对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但临床上更为常见;出血型亦称坏死型,病变严重,患者可能会发生休克,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上腹突发急剧疼痛、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增高以及腹胀、发热等。
急性胰腺炎发病时,患者往往还会出现腰肌紧张、肠鸣减弱或消失等状况,严重时会出现高热和黄疸甚至休克。
由于症状严重、发病较急,其致死率也比较高。
2,急性胰腺炎的病因2.1胆道疾病的诱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且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存在很大差异性。
能够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诱因很多,我国多数由于胆道疾病引起,这也是临床上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胆道疾病的原因。
胆总管与胰管有共同通道,该通道一旦受到感染,如胆道蛔虫和炎症等会使其产生水肿或者痉挛,从而使胆囊收缩,当胆囊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时,胆汁可能倒流入胰管内使胰酶源激活因此自身消化,也就是胆道系统疾病以及由此引发的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而导致病变发生。
这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核心因素,绝大多数患者的疾病都与此有关。
此外,当胆道发生炎症时,细菌释放出的激肽可顺势通过胆囊和胰脏间的淋巴管激活胰腺消化酶,使其过度活跃,这也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2.2酗酒以及药物影响酗酒和滥用药物是欧美国家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诱因。
其原理在于酒精会刺激胃部分泌胃泌素,增加胃酸分泌,使十二指肠内酸碱值下降,最终导致胰泌素分泌旺盛;同时酒精也会直接刺激十二指肠粘膜,使其产生水肿,妨碍胰液的排出。
急性胰腺炎的毕业论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据研究,与以下因素有关。
1.胆石症胆石可以长时间停留在胆总管或输送憩室内,导致胆道阻塞,使胆汁和胰液混合,促使胰腺内的酶激活,引起急性胰腺炎。
2.酗酒长期酗酒会破坏胰腺内分泌功能和蛋白质代谢,造成胰腺损伤,诱发急性胰腺炎。
3.高脂饮食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和高血脂,进而引起胰腺体积增大、胰腺管阻塞等症状,加剧胰腺的炎症反应。
4.感染急性胰腺炎发生时,可能受到感染的影响,使胰腺炎症加剧,并可能引发其他伴随感染的严重病症,如胆囊炎和胆管炎。
5.药物和毒素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营养素等,以及某些毒素如某些虫草菌素、乙醇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胰腺组织和细胞,诱发急性胰腺炎。
二.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下是常见表现:1.腹痛急性胰腺炎的腹痛通常是难以忍受的,以中上腹痛为主,同时钻向背部或肩部,其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表现为反复发作。
2.恶心、呕吐胰腺炎时,由于胰液分泌受到影响,消化功能下降,通常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黄疸长期胆道阻塞,或胆汁反流进入胰管,可引起黄疸。
4.腹泻/便秘胰腺炎时,由于胰液分泌受到影响,消化功能下降,在消化道内残留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可能引发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异常。
5.发热急性胰腺炎时,因发生全身炎症反应,通常会引起发热。
三.诊断和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尤其对于怀疑病人应进行更细致的检查。
治疗通常采用控制疼痛、静脉营养支持、缓解恶心和呕吐等治疗措施。
对于严重病例需要积极治疗。
急性胰腺炎舒适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胰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在胰管或胰泡内被提前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及血胰酶增高为特点2,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腹膜炎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不妥当可导致死亡。
怎样让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减轻病痛,促进康复,是我们医护人员服务的宗旨。
除了有医生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外,舒适护理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种有个性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根据这一模式,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对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8~62岁;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6~60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
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实验组则是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
护理方法心理舒适护理心理舒适需求中服务态度始终是患者首选。
患者入院时,由于对环境比较陌生和不适应,加之病痛,易产生忧虑、紧张和恐惧心理。
入院时热情接待,除常规铺床护理外,要及时向患者及家人介绍本病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
住院期间,与患者多交流,经常巡视病房,询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使患者在心理上接受我们的服务,主动配合治疗。
生理舒适护理疼痛舒适护理疼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患者在生理舒适需求中,把无痛放在需求首位。
文献阅读(一)
急性胰腺炎抗菌药物使用指症及选用
2016届学员蔡洁伟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外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疾病,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的急腹症。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常伴有腹胀及恶心呕吐。
急性胰腺炎有多种致病危险因素,国内以胆道疾病为主,占 50%以上,称胆源性胰腺炎。
临床分型有三种:(1)水肿性的轻型急性胰腺炎(MAP);(2)出血坏死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3)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特重型胰腺炎称暴发性胰腺炎(FAP)。
抗生素应用,AP患者不推荐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针对部分易感人群(如胆源性、高龄、免疫低下等)可能发生的肠源性革兰阴性杆菌移位,可选择的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甲硝唑等行预防感染治疗[1]。
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的治疗决定着患者的病死率。
胰腺炎的感染主要是由各种内源感染造成的,主要是胆囊、泌尿系统炎症经淋巴管或血液的扩散到达胰腺组织内,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因此导致全身感染,另外,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细菌增多,也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感染。
胰腺感染由最初的单一细菌感染,向多细菌感染的混合感染过度。
众多研究显示,SAP 早期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2],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还需要考虑革兰阳性球菌(肠球菌)感染的可能。
近年来,SAP 应用抗生素的原则以抗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初始经验性治疗以能覆盖上述两类细菌为原则。
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抗感染药物主要以头抱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哇诺酮类常见[3]。
可选的治疗方案有:(1)广谱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中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药物如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对 G-菌有良好的效果;头孢菌素类中 1 代头孢对阴性菌作用弱,不宜选用,可选用 2 代~4 代头孢,联合甲硝唑覆盖厌氧菌,若选用头孢西丁或头孢米诺等对厌氧菌也有效的药物,可单用。
(2)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该类药物由于引入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扩大了抗菌谱,对厌氧菌有效,且舒巴坦制剂对鲍曼不动杆菌有其独特的抗菌活性。
(3)氟喹诺酮类联合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对 G-菌作用强,生物利用度好,组织分布浓度高,联合甲硝唑覆盖厌氧菌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但由于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尤其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升高,临床经验治疗同时要积极予病原学检查,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4)碳青霉素烯类:碳青霉烯类对 G+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除外)、G-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包括耐药率高的非发酵菌如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等,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 G-菌也有效,且可覆盖厌氧菌,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有很好的疗效,特重型胰腺炎首选该类药物治疗。
经验性治疗应及时评估抗感染效果,疗效不佳时积极调整抗感染方案,疗程一般为7~14 天,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综上所述,如果是易感人群(如胆源性、高龄、免疫低下等)可能发生的肠源性革兰阴性杆菌移位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选择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治疗,或者是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其他非胆源性的轻症胰腺炎患者是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
疗效较好可供选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甲硝唑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19
[2]张静.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当代医学.2014 ,20(22).
[3]刘亮.抗菌药物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