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92.86 KB
- 文档页数:2
一例糖尿病大疱病合并大疱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一例糖尿病大疱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分析1例糖尿病大疱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资料,并总结针对性的护理要点与配合方法。
结果:这例患者中患者经过2周积极治疗后,红斑色变淡,水疱结痂,皮损愈合良好,无瘙痒,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总结并规范化糖尿病大疱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护理要点,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标签:糖尿病;糖尿病大疱病;大疱类性天疱疮;护理糖尿病性大疱病为后天获得性的全身性疾病的皮肤疾病的局部表达。
多数有一个长期的糖尿病病程,特别是常发生在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病人,比如末梢神经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者,少数也可成为糖尿病发生的前兆;见于1 型和2 型糖尿病病人。
特征的表现在四肢的远端急性起病发生的水疱,比如:足、小腿、手部、前臂等,一般水泡较小,约0.5cm左右,无自觉症状,液体大致呈浆液性粘稠,也可为血疱。
糖尿病性大疱病,一般在 2 ~ 6 周是可以自行愈合的,使其自然消失,尽量不抽吸或切开引流,以防破溃后不愈或引发感染,甚至成为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在临床中少见。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好发于胸腹部和四肢近端。
典型皮损为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紧张性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呈半球状,直径可从小于1cm至数厘米,疱液清亮,少数可呈血痂,也可愈合,成批出现或此起彼伏。
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腔等黏膜损害,但较轻微。
可有不同程度瘙痒。
1 二者鉴别糖尿病大疱有糖尿病史,是糖尿病患者独有的疾病,常发生于四肢远端,足及小腿,为自发性发生,呈清晰的水泡,有时可见血泡,多数可自愈。
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疱表浅,无炎症,有的吸收自愈,不留瘢痕,亦有破溃感染。
大疱类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表皮大疱病,为重症皮肤病,疱壁厚,紧张不易破,疱液清亮,少数呈血性。
疱不易破。
皮肤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疗护理大疱性类天疱疮(bu11ouspemphigoi,BP)是一种表皮下水疱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多发于老年人。
以紧张性大疱为特征,免疫病理发现基底膜带有IgG和补体C3沉积,多无黏膜损害,小部分患者在口腔上出现非瘢痕性水疱和糜烂,尼氏征(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天疱疮抗体与抗原(BPAGI和BPAG2)结合,激活补体、过敏毒素C3a和C5a形成,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并黏附到基底膜上,释放溶酶体酶,导致基底细胞膜半桥粒和锚丝等断裂及消失,形成水疱。
【临床类型及表现】1、临床类型包括全身性类天疱疮、局限性类天疱疮、瘢痕性和(或)黏膜类天疱疮、丘疹性和结节性类天疱疮、增殖性类天疱疮、妊娠疱疹等。
2.临床表现开始通常为瘙痒和四肢的非特异性皮损,瘙痒可持续几天到几年。
皮疹可为尊麻疹样或湿疹样,在水疱出现前,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前驱症状后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好发于胸腹、腋下、腹股沟、四肢屈侧,一周内泛发全身。
疱壁紧张,疱壁厚,疱液清或偶带血性,尼氏征(一)。
继之水疱破溃一糜烂一结痂一痂皮脱落一色素沉着。
皮疹成批出现或此起彼伏。
有8%〜39%的黏膜损害,多发生在皮损泛发期或疾病后期,较易愈合。
未经治疗的类天疱疮呈慢性、自限性过程,病程平均3〜6年,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
预后的参考指标:患者的年龄、系统性疾病、低白蛋白、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活动性水疱期的老年患者未经治疗有1/3会导致死亡。
【诊断及治疗】1.诊断①好发于老年人,红斑或正常皮肤上有紧张性大疱,疱壁不容易破溃,尼氏征(一),糜烂面容易愈合。
②黏膜损害少而轻微。
③病理变化为表皮下水疱,基底膜有IgG线状沉积。
④血清中有抗基底膜带循环抗体。
⑤本病应与寻常型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线状IgA皮病和大疱型多形红斑相鉴别。
2.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用最小剂量的药物抑制病情活动。
新型敷料应用于大疱性类天疱疮个案护理1例大庖性类天疱疮是一个好发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1]。
临床上以躯干、四肢出现张力性大疱为特点。
主要特征是疱壁厚、紧张不易破的大疱!病程慢性,预后良好。
我科于2012年4月收治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该患者病情较重,皮损较多,水泡大,再加上高龄,长期卧床,合并多发性骨转移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老年痴呆、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基础病,给护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但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病人病情缓解,皮损愈合,未留瘢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案介绍患者,男性,93岁。
因四肢皮疹4月,以大疱性类天疱疮收入院,患者下肢及背部散在1~2厘米大小不等的水泡。
双上肢较重,水泡4~5厘米,数个,有水泡破损,渗出液清、渗出大量!既往有冠心病、入院诊断多发性骨转移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老年痴呆、双下肢动脉硬化、震颤麻痹、低蛋白血症及贫血。
入院后遵医嘱予以激素、扩冠、改善循环、提高免疫力及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后给予强的松10mg口服,同时给予美能改善循环脱敏治疗,给予香菇多糖、白蛋白增加免疫力及营养支持治疗,并涂艾乐松软膏,皮损局部按时给予清洁换药。
病情严重时静滴地塞米松治疗,待患者基本无新发皮疹、原发水疱和糜烂面基本上被新生上皮替代后激素减量。
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天交班查看皮损情况,制定详细、针对性的个体护理计划,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水泡和皮损对症处理换药,加强营养,重视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2.护理措施2.1 心理护理患者因病情较重,病程时间长,而且反复发作,加之水疱较多、反复出现、糜烂、每天换药引起的疼痛,容易产生恐惧、烦躁、焦虑等心理,甚至抗拒治疗护理。
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应主动关心、体贴、尊重患者,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耐心细致和病人交流,解释发病原因,疾病的转归,强调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