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要点

1、生命体征、意识精神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营养状态。

2、皮肤黏膜色泽、温度,有无紫绀、有无身体低垂部位水肿。

3、肺部有无干、湿啰音。

4、心脏血管检查:有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有无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心率、心律、心音;有无奔马律及心包摩擦音、瓣膜有无病理性杂音;有无颈静脉充盈及怒张。

5、有无腹水征及肝颈静脉反流征。

6、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常规 X 线检查、CT、MRI 及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等情况。

7、血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BNP、心肌坏死标志物、肝肾功能、血培养等。【常见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缺血、心肌收缩力减弱有关。

2、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有关。

4、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体静脉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5、舒适度的改变心悸。

6、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7、焦虑与疼痛、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8、睡眠型态紊乱与疼痛、周围环境改变有关。

9、知识缺乏:缺乏卫生保健知识。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 发热时首先要请医生诊治,除此之外,还要对病人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热病人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1.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发热的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降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以上时,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30min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 (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

① 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部,5~10分钟更换1次。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 ② 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拭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 ③ 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30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2)化学降温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应遵医嘱给予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病人每4h测1次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二、饮食护理

中医护理常规_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根据病症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5)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促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饮酒。 3、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心率和心律、尿量的变化和特点,评估胸痛 累及的部位、呼吸困难的程度、皮肤有无水肿或发绀。 5、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使用洋地黄类及降压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应。 6、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不良情绪。 9、保证抢救器械、药品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二、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脑、肾、肺、脾栓塞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风湿活动的征象,如发热、关节疼痛。 3、评估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尿少、水肿及肺部湿啰 音等,提示心力衰竭发生。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合理休息和活动,减轻心脏负荷。无症状患者均应避免剧烈活动; 有风湿活动时应卧床休息;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在心功能代偿期应给予标准体重为标准的适宜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 食。少食多餐。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注意观察和评估病情变化,以尽早发现并发症。高热、心力衰竭等患者按相应的护理常 规护理。 4、对于长期卧床者,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下肢主 动或被动活动,预防栓塞。 5、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抚,消除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对于特殊治疗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 7、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健康指导】 1、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以防诱发风湿热反复发作。 2、嘱咐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积极控制并发症。 3、避免加重心脏负荷的因素。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指导育龄妇女妊娠,心功能Ⅲ级以上 不宜妊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造成生命危险。 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发热、呼吸困难等,警惕心衰并发症发生。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汇总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012.9 1.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脑梗死护理常规 4.脑出血护理常规 5.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6.癫痫护理常规 7.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8.多发性硬化症护理常规 9.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0.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护理常规 11.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护理常规 12.脑炎护理常规 13.低钾性周围性瘫护理常规 1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15.面神经炎的护理常规 16.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病室定期通风,湿式清扫地面,温湿度适宜。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给予饮食指导。给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给予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干燥。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者,1次/日。评估大便,1次/日;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测量血压、体重每周1次,记录于体温单上。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循环系统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试题(护理常规) 一、填空题 1、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减轻心脏负荷的方法为休息、低盐饮食、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 2、非同步电复律可在任何时间放电,仅用于转复(心室颤动)。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周内,尤以头(24)小时内最多见。 4、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处理原则(迅速降压)、(消除脑水肿)、(制止抽搐)。 6、高血压危象血压显著升高,常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高血压脑病以(舒张压)增高为主。 8、急性心肌梗塞多产生心律失常,下壁梗塞者多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等。 9、心衰患者有水肿时,成人每日液体输入量应为(700-1000)亳升。 10、心律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可出现(脉搏短绌)脉型,见于(心房纤颤)患者。 11、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血压计)、定(体位)。 12、阿司匹林的基本作用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 13、心源性水肿是(右)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 14、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危险因素中,像(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被认为是主 要的危险因素. 15、发生心脏瓣膜病变时,各瓣膜中以(二尖瓣)的病变最为常见. 16、心力衰竭患者若其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病人的心功能是(Ⅱ)级。 17、心衰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心脏(前)负荷。 18、风心病患者应积极预防(风湿热),以防其反复发作加重瓣膜损害. 19、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心功能不全)为特征,以及出现各类型的(心律失常). 20、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水肿)、(心悸)、(心前区疼痛)、(晕厥)、(紫绀)等。 21、(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的基本表现,休息即缓解,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典 型的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晚期出现(端坐呼吸)。 2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早期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 23、由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而产生的晕厥称(心源性晕厥)。 24、临床应用硝酸甘油时应严格监测(血压)。 25、.心梗溶栓治疗宜在(6小时)内。 26、(低血钾)是术后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27、利尿剂常见的副作用有(体位性低血压)、头晕、疲乏,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 30、华法林治疗期间忌食富含(维生素K)食物,如许多绿色蔬菜,包括菠菜、芦笋、花椰菜、包心 菜、芥蓝、奇异果、莴苣、生菜、西柚等。 二、单选题 1.同步电复律的正确概念是(C ) A.心电图中P波触发放电 B.心电图中T波触发放电 C.心电图中R波触发放电 D.可在心电图中任何时间放电 2.心绞痛患者口含硝酸甘油治疗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B ) A.发作时舌下含服,一般3~5分钟可缓解 B.若用药后出现面部潮红、头胀痛、心悸,嘱停药 C.第一次用药应避免站立体位 D.该药物应避光保存,最好6个月更换1次 3.期前收缩(过早搏动)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是(C) A.超声心动图 B.放射性核素检查 C.心电图 D.冠状动脉造影 4.左心衰竭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为(B) A.肺循环淤血 B.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C.心排血量降低 D.体循环静脉淤血 5、为了预防高血压的发生,WHO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D ) A、12g B、10g C、8g D、6g E、4g 6、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收缩压高低的是( A ) A、每搏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弹性 E、循环血量/血管容量比例 7、法洛四联症常见并发症为( B )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头痛】 (一) 概述头痛(headache)为临床常见的症状,各种原因刺激颅内外的疼痛敏感结构都可引起头痛。颅内的血管、神经与脑膜以及颅外的骨膜、血管、头皮、颈肌、韧带等均属头痛的敏感结构。这些敏感结构受挤压、牵拉、移位、炎症、血管的扩张与痉挛、肌肉的紧张性收缩等均可引起头痛。头痛的主要分类如下: 1.偏头痛偏头痛主要就是由颅内外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多为一侧颞部搏动性头痛,亦可为双侧头痛或由一侧头痛开始发展为双侧头痛,伴恶心呕吐,反复发作。典型偏头痛在头痛发作前先有视觉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闪光、暗点,甚至有的病人可描述为眼前出现锯齿状视物缺损等视觉先兆,但多数偏头痛并无先兆。在安静休息、睡眠后或服用止痛药物后头痛可缓解,但常反复发作,病人多有偏头痛家族史。 2.高颅压性头痛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等占位性病变可使颅内压力增高,刺激、挤压颅内血管、神经及脑膜等疼痛敏感结构而出现头痛,头痛常为持续性的整个头部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喷射状呕吐及视力障碍。 3.颅外局部因素所致头痛此种头痛可以就是急性发作,也可为慢性持续性头痛。常见的局部因素有: (1) 眼源性头痛:由青光眼、虹膜炎、视神经炎、眶内肿瘤、屈光不正等眼部疾患引起头痛。常位于眼眶周围及前额,一旦眼部疾病治愈,头痛也将会得到缓解。 (2) 耳源性头痛: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的疖肿、乳突炎等耳源性疾病都会引起头痛。多表现为单侧颞部持续性或搏动性头痛,常伴有乳突的压痛。 (3 )鼻源性头痛:由鼻窦炎症引起前额头痛,多伴有发热、鼻腔脓性分泌物等。 4.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亦称神经性或精神性头痛,无固定部位,多表现为持续性闷痛、胀痛,常伴有心悸、失眠、多梦、多虑、紧张等症状。 (二) 护理 1.护理评估 (1) 病史 1) 了解头痛的部位、性质与程度:询问就是全头痛还就是局部头痛;就是搏动性头痛还就是胀痛、钻痛、钝痛、触痛、撕裂痛或紧箍痛;就是轻微痛、剧烈痛还就是无法忍受的疼痛。如偏头痛常描述为双侧颞部的搏动性疼痛,紧张性头痛表现为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疼痛,颅内占位病变表现为钝痛。 2) 头痛的规律:询问头痛发病的急缓,就是持续性还就是发作性,起始与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激发、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与季节、气候、体位、饮食、情绪、睡眠、疲劳以及与脑脊液压力暂时性升高(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等的关系。新近发生的与以往不同的头痛很可能为严重疾病的信号,如突起的剧烈头痛可能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寸能为颅内占位性疾病所致的颅内高压症。低颅压性头痛常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如立位时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 3) 有无先兆及伴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潮红、视物不清、闪光、畏光、复视、耳鸣、失语、瘫痪、倦睡、发热、晕厥或昏迷等。典型偏头痛发作常有视觉先兆与伴有恶心、呕吐、畏光,颅内感染所致头痛常伴高热。、 4) 既往史与心理一社会状况:询问病人的情绪、睡眠、职业情况以及服药史、头部外伤史、中毒史与家族史,了解头痛对日常生活、工作与社交的影响,病人就是否因长期反复头痛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高热 3 神昏 4 中风 5 中暑 6 急性出血 7 痛证 8 暴泻9 脱证10 中药中毒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风温 3 感冒 4 内伤发热 5 咳嗽 6 哮喘 7 悬饮 8 肺痈 9 肺胀10 胃脘痛11 呕吐12 便秘13 泄泻14 黄疸15 积聚16 水臌17 水肿18 肾衰19 淋证20 癃闭 ... 更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3 疖 4 疔 5 痈 6 发 7 丹毒 8 疔疮走黄 9 流痰10 窦道11 压疮12 脱疽13 乳痈14 乳岩15 石癭16 肠痈17 肠梗阻18 石淋19 噎膈20 烧伤 ... 更多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3 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4 月经不调 5 痛经 6 崩漏 7 绝经前后诸证 8 带下病 9 妊娠恶阻10 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11 异位妊娠12 子痫13 产后发热14 产后恶露不绝15 产后缺乳16 阴挺17 癥瘕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肺炎喘嗽 3 鹅口疮 4 泄泻 5 疳证 6 惊风 7 痫证 8 水肿 9 麻疹10 水痘11 痄腮12 顿咳13 小儿暑温14 疫毒痢15 遗尿16 紫癜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 3 痔 4 肛痈 5 肛漏 6 肛裂 7 脱肛 8 直肠息肉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三基考试(含答案)教学教材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三基考试(含答案)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三基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端坐呼吸为严重(肺淤血)的表现,即病人在静息状态下仍觉(呼吸困难),不能平 卧。依病情轻重依次表现为被迫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甚至还需(双 下肢下垂)。 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卧床病人的(腰骶部)、 (会阴)或阴囊部,非卧床病人的(足踝前)、(胫前),重者可延及全身,甚至出现 (胸水)、(腹水)。 3.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 醇湿化。 4.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健康人可在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 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窦性心动过速。 5.心肌梗塞患者发病(12)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 食;并予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2~5)L/min;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时随时监测血压变 化,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二、是非题(每题2分,对√错×,共20分) 1.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多无明显诱因,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多 不能缓解,心率、血压无改变。 (×) 2.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多见于城市居民和脑力劳动者,风心病则在农村特别是住房拥 挤、环境潮湿的居民中发病率明显增高。(√) 3.劳力性呼吸困难常为右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 4.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并且舒张压≥90mmHg。(×) 5.急性左心衰体静脉瘀血和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 6.右心衰病人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其中以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最常 见。(√) 7.并发体循环栓塞是慢性房颤极重要的并发症,栓子来自左心房。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 时 , 脑 栓 塞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大全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一、概念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和骨骼由于感染、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变性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疾病。二、临床特点 病人常出现昏迷、瘫痪、抽搐、吞咽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 三、医疗目标 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四、护理目标 (一)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二)能自我调整情绪。 (三)最大限度重返社会。 五、护理问题 (一)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活动障碍,神经肌肉损伤有关。 (二)躯体移动障碍与瘫痪有关。 (三)感知改变与感觉缺失有关。 (四)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肌麻痹有关。 (五)吞咽障碍与神经肌肉损伤有关。 (六)呼吸型态改变与自主呼吸力弱、呼吸肌麻痹有关。 (七)语言沟通障碍与构语障碍,舌无力,讲话不清有关。 (八)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障碍,进食减少有关。(九)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废用综合征。

六、专科评估 (一)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活动。 (二)瘫痪病人的肢体运动和感觉好转。 (三)癫痫病人抽搐发作的时间缩短、次数减少,并注意抽搐部位。(四)消化道有无出血。 七、护理措施 (一)入院介绍 (二)根据病情和医嘱执行等级护理 (三)卧床休息,管擦生命体征变化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吸痰 (五)正确、及时用药 (六)指导功能锻炼 (七)预防并发症(肺部、泌尿道感染等):翻身、拍背q2h,保持皮肤清洁,会阴冲洗,口腔护理。 (八)防坠床、防褥疮、防误吸、窒息,防便秘。 八、健康教育 (一)环境病室温、湿度适宜,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二)饮食指导 1、给予高蛋白、低脂肪、粗纤维素饮食。 2、昏迷或吞咽困难的病人可行鼻饲,临床多以混合奶为主,避免消化不 良、腹胀、腹泻。注意鼻饲饮食的温度和量,两次鼻饲饮食中间可喂 温水或果汁。

高热患儿的护理常规

高热患儿的护理常规 概念:高热是指病理性的休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高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超过41℃称为过高热,高热超过1—2周,尚未查明原因者称不明热。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自主神经功能 护理项目护理内容 评估要点 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心理状况 环境要求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 卧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体温高于38.5℃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博、呼吸,处于体温变化过程中的患者应2小时测量一次并做记录,或按病情需要随时监测。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管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根据情况可进热汤、温开水以促汗出。 基础护理1.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饮食前后漱口。 2.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衣服干燥、舒适,防止受惊。 专科护理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安全问题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预防跌倒、坠床;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 出院指导1 加强机体抵抗力,保证营养的摄入。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以防感染。 3 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增高及时予物理降温,体温38度时予口服退热药。 4 一旦发生高热惊厥,应予压迫人中,合谷穴等,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使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送医救治。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 (1) 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 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 (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 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得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 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 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得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就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对诊断不明得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与情志等方面得问题,采取相应得护理措施。 (8) 凡涉及法律纠纷得患者在抢救得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得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得宣教。 10、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4、对转科、转院得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5、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word完整版)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

高热患者护理常规 高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高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超过41℃称为过高热,高热超过1-2周,尚未查明原因者称不明热。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高热时人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新陈代谢加强,呼吸、心跳次数增加,特别是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严重时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全身抽搐等,甚至昏迷,因此对高热患者就积极降温,避免高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体温高于38.5℃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博、呼吸,处于体温变化过程中的患者应2小时测量一次并做记录,或按病情需要随时监测。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进食,多吃水果,多饮水,保证每日摄水量达2500ml-3000ml,不能进食者,应按医嘱从静脉路补充营养与水分,同时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出汗情况以便调整补液量。并保持大便通畅。 4、体温高于39℃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等,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冷湿敷法,是用冷水或冰水浸透毛巾敷于头面部和血管丰富处如腘窝、大腿根、腋下、颈

部,每10-15分钟更换1次;用冷生理盐水灌肠,婴儿每次100-300ml,儿童500ml,或采用针灸疗法如针刺曲池、合谷、手三里、足三里等穴位。 5、通过物理降温仍不能使患者体温下降者,应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柴胡、安痛定肌内注射或口服阿司匹林、银翘散、柴胡汤等。用药后30分钟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出汗多者应及时更换内衣,防止感冒,如体温急骤下降,大量出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应立即给予保暖,以免降温过快或过低而导致患者虚脱,一般体温应控制在不低于37℃。 6、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饮食前后漱口,口唇干裂者可涂石蜡油。 7、对于躁动、幻觉的患者,护士应守护照料或允许亲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同时加用护栏,必要时用约束带,以防碰伤或坠床。由于发热引起的精神症状,除降温外,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防止舌咬伤,可用开口器置于上下磨牙间,如舌后坠应用舌钳拉出,注意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8、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但注意做好患者保暖工作,防止患者受凉,感冒。 9、可疑传染病者在确诊前,应做好床边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10、做好心理护理,热情对待患者,对高热患者应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保持患者心情愉快。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饮酒。 2.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在活动与休息。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心率和心律、尿量的变化和特点,评估胸痛累及的部位、呼吸困难程度、皮肤有无水肿或发绀。 5.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及时做好专科各种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消除不良情绪。 9.保证抢救器械、药品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心衰的病因和诱因:有无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劳累过度、妊娠或分娩等诱因因素,了解基础疾病。 2.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及脉压的变化。 3.评估患者有无周围血管灌注不良的症状,如出汗、脉细速、皮肤发凉、失眠、头晕、毛细血管充盈度差等。 4.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等。 5.评估患者有无肾灌注不足的变现,如尿少,体重增加、水肿等。 6.评估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症状,如头晕、乏力、口渴、心电图改变。 7.观察应用洋地黄后有无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等。 8.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护理措施】

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低盐、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 3.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流量。 4.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其他病情变化,发现任何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及处理。 5.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观察药物得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静脉使用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防止夜尿过多影响睡眠,并应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灯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定期测量体重。 7.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处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小儿高热护理常规

高热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4次/d,高热时至少应1次/4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1~2次/d。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3、患者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 4、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冰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种后应复测体温。 5、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6、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7、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3000ml/d为宜。 酌情口腔护理2~3次/d或进食前后漱口。 8、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衣服干燥、平整,防止受惊。年老体弱者,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9、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情愉快。 【健康指导】 1、嘱咐患者食用易消化、高热量、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如汗湿了衣物应及时更换,更换时防止着凉。 3、告知患者发热的常用处理方法:冰枕、冰敷、冰垫、温水擦浴、醇浴以及药物降温。 4、告知患者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和消炎药。

惊厥护理常规 一.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宜绝对卧床休息,专人护理,病室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 等刺激,一切操作集中进行,避免过多扰动患儿。 三.惊厥发作时松开颈部紧身衣物,将头偏向一侧,将压舌板放在患者 的上、下臼齿之间(切勿强行扳开)防舌咬伤。抽搐发作时予以急救措施,可掐人中、合谷等穴位。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仰卧,分泌物过多时予以抽吸,必要时使用吸 引器,以防窒息。有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 五.高热时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并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注意口腔护理及退热后的皮肤护理,勤换衣裤,预防着凉。 六.避免患者受伤害,适当约束患儿严防坠床,碰伤或抓伤。 七.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八.注意保暖,在不诱发惊厥的情况下,定时轻柔翻身,预防坠积性肺炎。 九.高热昏迷者按各项护理常规护理。 十.观察并记录惊厥发作持续时间长短、性质及频率。

中医护理常规试卷

峨山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中医护理常规考试卷 科室:姓名:总分:100分得分: (答题说明:本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以病案形式列出,共七个病案,每个病案包括六个小问题。问题1~4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问题5、6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0分。第二部分为判断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病案一 患者,男,62岁,因糖尿病,结肠过敏,神衰入院。于治疗中出现下午低热~℃,脉搏78 次/分,呼吸16 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临检咽稍红,扁桃腺不大,两肺呼吸音清,白细胞8400/mm3,中性细胞61%,嗜酸性细胞4%,淋巴细胞33%,单核细胞2%,恶寒。无汗.项背强,头痛,腿痛,鼻流清涕,口唇千,舌苔薄白,脉浮紧。 问题1: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的时间是()A.每日1次,或遵医嘱执行 B.每2日1次,或遵医嘱执行

C.每3日1次,或遵医嘱执行 D.每日2次,或遵医嘱执行 问题2:测量体重、血压的时间为() A.每日1次 B.每3日1次 C.每周1次 D.二周1次 问题3:一般护理中正确的选择是() A.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并给予氧气吸入 B.汗出热退后,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C.鼓励患者排痰 D.必要时做痰检 问题4:饮食护理中正确的选择是() A.饮食以补充体力为主,食品无禁忌 B.饮食以辛辣为主,刺激以助出汗 C.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饮开水 D.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 问题5:护理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A.体温、寒热、汗出情况 B.心理社会状况 C.饮食、生活习惯 D.辨证:风寒感冒

护士资格考试循环系统知识点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二尖瓣的解剖位置是(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 2、心包腔内液体的生理作用是(润滑作用) 3、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冠状动脉) 4、具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为(窦房结) 5、心脏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是(窦房结) 6、正常情况下心室的除极方向是(由心内膜到心外膜) 7、慢性心功能不全Ⅱ级患者应表现为(日常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 8、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的病因是(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狭窄) 9、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 10、右心功能不全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循环淤血) 11、右心衰竭患者的特征性体征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12、长期服用利尿剂(呋塞米)的心衰患者,护士应当最关注的不良反应是(低血钾) 13、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时,应用洋地黄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心肌收缩力) 14、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洋地黄进行治疗期间,护士应对医嘱提出质疑和核对的是(葡萄糖酸钙溶液静滴) 15、因心力衰竭采用地高辛治疗患者,主诉食欲明显减退,视力模糊,护士测心率50次/分,心律不齐,最可能的原因是(洋地黄中毒) 16、在静脉补钾时,200ml生理盐水中最多可加入10%氯化钾的量是(6 ml) 17、服用前需常规测量脉搏或心率的药物是(洋地黄) 18、需避光使用的药物是(硝普钠) 19、心电图检查时单极胸导联V1电极应放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20、心动过缓是指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 02 21—39个知识点 21.口服降压药治疗的患者,为评估降压效果,患者自行测量、记录血压。测量血压的最佳时段是(服药降压药2小时后) 22、通过解除紧张情绪能缓解的心律失常是(房性期前收缩) 23、最危急的心律失常类型(心室颤动) 24、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0天后正确的出院指导是(学会每天自测脉搏) 25、属于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是(法洛四联症) 26、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时宜采取的体位是(膝胸卧位) 27、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时,使用普蔡洛尔进行治疗的目的是(减慢心率) 28、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院时对家长的健康宣教,错误的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29、护理法洛四联症患儿时,给予充足水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形成脑血栓) 30、根据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血压130/88mmHg属于(正常高值) 31、3级高血压是指血压的范围为(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32、患者,男性,55岁。最近血压波动在(160~170)/(90~95)mmHg,诊断为高血压,属于(2级高血压) 33、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减轻患者体重,适宜的运动是(散步) 34、通过利尿作用达到降压效果的药物是(氢氯噻嗪) 35、利尿剂降低血压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减少血容量) 36、使用速尿(呋塞米)进行利尿后,患者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的症状。该患者可能发生了(低钾血症)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 操作规程 1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高热 3、神昏 4、中风 5、中暑 6、急性出血 7、痛证 8、暴泻 9、脱证 10、中药中毒 二、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风温 3、感冒 4、内伤发热 5、咳嗽 6、哮喘 7、悬饮 8、肺痈 9、肺胀 10、胃脘痛 11、呕吐 12、便秘 13、泄泻 14、黄疸 15、积聚 16、水臌 17、水肿 18、肾衰 19、淋证 20、癃闭 三、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3、疖 4、疔 5、痈 6、发 7、丹毒 8、疔疮走黄 9、流痰 10、窦道 11、压疮 12、脱疽

13、乳痈 14、乳岩 15、石癭 16、肠痈 17、肠梗阻 18、石淋 19、噎膈 20、烧伤 四、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3、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4、月经不调 5、痛经 6、崩漏 7、绝经前后诸证 8、带下病 9、妊娠恶阻 10、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 11、异位妊娠 12、子痫 13、产后发热 14、产后恶露不绝 15、产后缺乳 16、阴挺 17、癥瘕 五、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肺炎喘嗽 3、鹅口疮 4、泄泻 5、疳证 6、惊风 7、痫证 8、水肿 9、麻疹 10、水痘 11、痄腮 12、顿咳 13、小儿暑温 14、疫毒痢 15、遗尿 16、紫癜 六、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 3、痔 4、肛痈 5、肛漏 6、肛裂 7、脱肛 8、直肠息肉 七、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试题(护理常规) —、填空题 1、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减轻心脏负荷的方法为休息、低盐饮食、利尿剂及(血管扩剂)。 2、非同步电复律可在任何时间放电,仅用于转复(心室颤动)。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周,尤以头(24)小时最多见。 4、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处理原则(迅速降压)、(消除脑水肿)、(制止抽搐)。 6咼血压危象血压显著升咼,常以(收缩压)升咼为主,咼血压脑病以(舒压)增咼为主。 8、急性心肌梗塞多产生心律失常,下壁梗塞者多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等。 9、心衰患者有水肿时,成人每日液体输入量应为(700-1000 )亳升。 10、心律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可出现(脉搏短绌)脉型,见于(心房纤颤)患者。 11、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血压计)、定(体位)。 12、阿司匹林的基本作用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 13、心源性水肿是(右)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 14、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危险因素中,像(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被认为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15、发生心脏瓣膜病变时,各瓣膜中以(二尖瓣)的病变最为常见? 16、心力衰竭患者若其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病人的心功能是(U )级。 17、心衰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心脏(前)负荷。 18、风心病患者应积极预防(风湿热),以防其反复发作加重瓣膜损害? 19、扩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心功能不全)为特征,以及出现各类型的(心律失常). 20、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水肿)、(心悸)、(心前区疼痛)、(晕厥)、(紫绀)等。 21、(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的基本表现,休息即缓解,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晚期出现(端坐呼吸)。 2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早期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 23、由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而产生的晕厥称(心源性晕厥)。 24、临床应用硝酸甘油时应严格监测(血压)。 25、?心梗溶栓治疗宜在(6小时)。 26、(低血钾)是术后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27、利尿剂常见的副作用有(体位性低血压)、头晕、疲乏,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 30、华法林治疗期间忌食富含(维生素K)食物,如许多绿色蔬菜,包括菠菜、芦笋、花椰菜、包心菜、芥蓝、奇异果、萬苣、生菜、西柚等。 二、单选题 1?同步电复律的正确概念是(C ) A.心电图中P波触发放电B心电图中T波触发放电 C. 心电图中R波触发放电 D.可在心电图中任何时间放电 2?心绞痛患者口含硝酸甘油治疗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B ) A.发作时舌下含服,一般3~5分钟可缓解B若用药后出现面部潮红、头胀痛、心悸,嘱停药 C. 第一次用药应避免站立体位 D.该药物应避光保存,最好6个月更换1 次 3. 期前收缩(过早搏动)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是(C) A.超声心动图 B.放射性核素检查 C.心电图 D.冠状动脉造影

高热护理常规资料

高热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与热型,测体温、脉博、呼吸至少每4小时1次,必要时监测血压。 2、注意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与血常规变化。 3、观察末梢循环与尿液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发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观察有无抽搐、休克等并发症。 5、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体温过高:与体温调定点升高等有升。 2、疲乏:与高热致体能消耗过多、摄入不足及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等有关。 3、焦虑、恐惧:与体温上升期患者突然寒颤、发冷等有关。 4、口腔黏膜改变:与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等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高热时出汗过多及摄入水量过少等有关。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冰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种后应复测体温。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4次/d,高热时至少应1

次/4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1~2次/d。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3、患者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 4、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5、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6、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3000ml/d为宜。 7、酌情口腔护理2~3次/d或进食前后漱口。 8、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衣服干燥、平整,防止受惊。年老体弱者,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9、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健康指导】 1、嘱咐患者食用易消化、高热量、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如汗湿了衣物应及时更换,更换时防止着凉。 3、告知患者发热的常用处理方法:冰枕、冰敷、冰垫、温水擦浴、醇浴以及药物降温。 4、告知患者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和消炎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