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共73页
- 格式:ppt
- 大小:7.23 MB
- 文档页数:73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临床分析及防治策略摘要】目的:对使用抗结核药物导致出现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58例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肝损伤情况进行记录。
结果:在所有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核患者中,出现50例因使用抗结核药物而导致出现肝损伤的情况,占比达到13.97%,出现最早时间是在治疗后的14天,最迟时间是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同时患者均有肝炎病史,其中出现肝损伤患者35例,发病率为19.77%;在治疗前无肝炎病患者有181例,其中出现肝损伤患者18例,发病率为9.94%,在治疗前无肝炎病史患者的出现肝损伤的几率明显低于治疗前有肝炎病史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因使用抗结核药物而导致出现肝损伤的情况必须要引起重视,对出现肝损伤患者及时的进行治疗处理,同时在对有肝病史患者进行用药治疗中,对药物的选择、使用谨慎。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肝损伤;防治【中图分类号】R52;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025-02Clinical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Cure Strategies of Anti - TB Drug - induced Liver Damage【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their solu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358 tuberculosis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ir liver injury was recorded. Results Among all tuberculosis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there were 50 cases of liver damage caused by the use of anti-TB drugs, accounting for 13.97%, the earliest time was 14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latest time Is in the first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patients have a history of hepatitis, of which there are 177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hepatitis before treatment, including 35 cases of liver injury, the incidence was 19.77%; before treatment without hepatitis There were 181 cases, of which 18 cases of liver injury occurred, the incidence was 9.94%. The incidence of live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out history of hepatitis before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history of hepatitis (P <0.05)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Conclusions Clinically, the situation of liver damage caused by the use of anti-TB drug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imel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injury, an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liver disease, Drug choice, use caution.【Key words】Anti-TB drugs; Liver injur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示,绝大部分抗结核药物对人体肝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人体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肝功能的衰竭,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1-2]。
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的临床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了解其治疗预后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与其治疗方法、乙肝病毒携带、年龄、喝酒史相关。
乙肝病毒携带患者占据43.33%(26例)。
年龄>60岁的占据56.67%(34例),同时患者年龄越大发生肝损伤概率越高。
喝酒史患者占据46.67%(28例)。
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四联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的发生概率最高,高达50.00%。
结论:抗结核药物均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及时发现治疗均能良好恢复。
【关键词】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结核病【中图分类号】R575;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141-02结核病在我国是高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发展,对此,抗结核治疗也不断得到广泛应用。
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常应用于治疗结核病,联合使用被称为ATT(抗结核疗法)。
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引发肝损伤的常见药物,主要会引发药物性肝损(DILI),该病症发病概率高、危害大,是影响患者能否继续化疗的主要因素。
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损的主要以老年患者和结核病并有乙肝病毒携带患者最为常见。
对此,为有效提升药物性肝损的认知与防治,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了解其治疗预后情况。
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肺结核,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肝功能检查,用药后常规半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
60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5±2.8)岁,临床表现:出现纳差、恶心、乏力、腹胀症状48例,出现皮疹、发热、皮肤瘙痒症状7例,出现黄疸30例、17例无症状。
抗结核药物致药源性肝损伤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患者药源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防措施。
方法1005例肺结核患者中,因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肝损伤患者1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4例患者中出现黄疸者10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乏力、厌油、肝区痛)者36例,其余78例无明显症状。
肝脏受损情况:轻度肝损伤者86例,中度肝损伤者30例,重度肝损伤者8例。
2 d内出现肝损伤2例,1周内6例,8周内110例,8周外6例。
肝损伤后续治疗:124例患者在加强保肝治疗基础上完成疗程者103例;被迫停用抗结核药物进行保肝治疗者21例,经保肝治疗有所好转,采用新化疗方案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
结论对肝功能异常者应尽早诊断并合理治疗,使其恢复正常,同时注意规避其他危险因素,确保患者顺利完成疗程。
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伤;回顾性分析近年随着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抗结核药物应用愈加广泛,药物所致肝功能受损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目前临床常用以四种一线药物联合应用为主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大多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毒性,药源性肝损伤是结核病正规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有研究表明,使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损伤的几率约为12.6%[1],有少数患者由于长期联合应用药物导致肝毒性增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甚至因发生严重肝衰竭致死,肝损伤成为抗结核治疗中首要危险因素[2]。
本中心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5例肺结核患者中,124例因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肝损伤。
如何治疗并防范肝损害,提高化疗成功率,成为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对以上1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研究2014年3月~2016年2月1005例肺结核患者中124例(12.34%)发生药源性肝损伤患者,其中女34例,男90例,>60岁36例,18~60岁82例,<18岁6例;酗酒32例,体重<50 kg 23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22例,治疗前肝功能异常者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