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酶及其相应的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10.62 KB
- 文档页数:1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DNA的一级结构:四种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直线或环状多聚体,即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
2、DNA的二级结构:DNA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而成的双螺旋结构.3、DNA的三级结构: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4、DNA超螺旋: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是DNA结构的主要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与负超螺旋两大类。
按DNA双螺旋的相反方向缠绕而成的超螺旋成为负超螺旋,反之,则称为正超螺旋。
所有天然的超螺旋DNA均为负超螺旋。
5、DNA拓扑异构体:核苷酸数目相同,但连接数不同的核酸,称拓扑异构体6、DNA的变性与复性:变性(双链→单链)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氢键断裂,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复性(单链→双链)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想的现象。
7、DNA的熔链温度(Tm值):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
Tm值计算公式:Tm=69.3+0.41(G+C)%;<18bp的寡核苷酸的Tm计算:Tm=4(G+C)+2(A+T)。
8、DNA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9、基因:编码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DNA序列。
10、基因组: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所有DNA,包括核DNA和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DNA11、C值:生物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C值12、C值矛盾: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13、基因家族: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
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14、假基因:假基因是原始的、有活性的基因经突变而形成的、稳定的无活性的拷贝。
表示方法:Ψα1表示与α1相似的假基因15、转座:遗传可移动因子介导的物质的重排现象。
现代分子生物学1-1修正后的中心法则:1-2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3噬菌体浸染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蛋白:(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主要过程如下:①噬菌体尾部的末端(基片、尾丝)吸附在细菌表面;②噬菌体通过尾轴把DNA全部注入细菌细胞内,噬菌体的蛋白②噬菌体通过尾轴把DNA全部注入细菌细胞内,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面;③利用细菌的生命过程合成噬菌体自身的DNA和蛋白质;④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组装成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噬菌体;④新合成的和蛋白质组装成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噬菌体;⑤细菌解体,释放子代噬菌体,侵染其他细菌。
(2)2-1核苷酸的组成:核苷酸包括磷酸、核糖、碱基3部分。
2-2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2-3 C值、C值谬误:(1)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2)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这就是C值谬误。
2-4核小体的组成、组蛋白的组成(1)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bpDNA和组蛋白八聚体组成;(2)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有H1、H2A、H2B、H3 及H4 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
2-5 DNA的B型二级结构:B型是反向平行右手螺旋结构,有很宽较深的大沟和又窄又深的小沟,外型适中。
2-6 DNA的变性、复性:(1) 缓慢加热,使氢键断裂、双链解开,产生单链的DNA分子,这个过程叫变性;(2) 变性后分开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被称为复性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被称为复性或退火。
2-7基因组、基因型、表型、染色体、染色质的英文和概念:(1)基因组genome 基因型genotype 表型phenotype 染色体chromosome 染色质chromatin;(2)①基因组:生物有机体的单倍体细胞中的所有DNA,包括核中的染色体DNA和线粒体、叶绿体等亚细胞器中的DNA;②基因型:同一基因座位上多个等位位点的类型;③表现型:某个特定生物体中可观察到的物理或生理现象;④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⑤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2-8细菌、水稻、玉米、紫花苜蓿、小麦、人、果蝇的染色体数目:细菌1 水稻12 玉米10 紫花苜蓿32 小麦42 人23 果蝇42-9DNA和RNA的英文全称: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Ribonucleic acid(RNA)3-1复制叉、复制子、多复制子:(1)复制时,双链DNA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复制起点呈叉子形式,被称为复制叉;(2)DNA的复制是由固定的起始点开始的,一般把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
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酶和蛋白,功能
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酶和蛋白有多种,包括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酶和单链结合蛋白等。
1.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一种酶类,主要功能是在DNA复制
过程中合成新的DNA链。
它能够识别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并在合成
链上以互补碱基的顺序将新的核苷酸添加进去,使得新的DNA链得以
形成。
2.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是一类酶,其主要功能是将DNA的片
段连接起来。
它能够催化两条DNA链的连接,使得DNA的片段能够形
成一个完整的 DNA 分子。
3. DNA酶:DNA 酶是一类酶,其功能是修复 DNA 分子中的损伤。
DNA酶能够识别和修复 DNA 分子中的不正常结构和碱基序列,从而保
持 DNA 分子的完整性。
这些酶包括修复酶、剪切酶和重组酶等。
4. 单链结合蛋白:单链结合蛋白是一类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
保护 DNA 单链,并帮助 DNA 酶和 DNA聚合酶等酶类与 DNA 进行结合。
它能够结合在 DNA 单链上,防止 DNA 的重复结合和降解,为其他酶
的作用提供合适的环境。
这些酶和蛋白质在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保 DNA 的准确复制和维护。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些常见的酶
和蛋白的功能介绍,实际还有其他重要的酶和蛋白参与其中。
第2章一、1. DNA聚合酶I(E.coli)的生物功能有(聚合作用)、(5’→3’外切酶作用)和(3’→5’外切酶)作用。
2. (解旋酶)作用是使DNA双螺旋打开,反应需要ATP提供能量。
3. 在DNA复制过程中,改变DNA螺旋程度的酶叫(拓扑异构酶)。
4. DNA生物合成的方向是(5’→3’),冈奇片段合成方向是(5’→3’)。
5. 在DNA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DNA聚合酶)。
6. DNA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RNA引物),它是由(DNA引发酶)以核苷酸的底物合成的。
7. 帮助DNA解旋的(单链结合蛋白(SSB))与单链DNA结合,使碱基仍可参与模板反应。
8. 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双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DNA连接酶)。
9. 复制叉上DNA双螺旋的解旋作用由(DNA解旋酶)催化的,它利用来源于ATP水解产生的能量沿DNA链单向移动。
10. DNA引发酶分子与DNA解旋酶直接结合形成一个(引发体)单位,它可在复制叉上沿后随链下移,随着后移链的延伸合成RNA引物。
11.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的侵染实验)。
12. 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是(一股双螺旋(或双股、双股环状))DNA,它的复制是由单一原点出发按(θ(或双向θ))方向进行。
13. 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DNA连接酶)。
14. 染色体一般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
15. 核小体一般由(DNA)和(组蛋白)两部分组成16. 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的过程,即子代分子的一半来自亲代,而另一半是新合成的。
这个复制特点保证了遗传信息的(高保真性)。
17. DNA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RNA引物),它是由(DNA引发酶)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
18. 紫外线照射可在相邻两个(胸腺)嘧啶间形成(嘧啶二聚体)。
19. DNA复制时,随后链的延长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其中刚合成的短片段叫做(冈崎片段)。
一、名词解释1.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2.反向重复序列(IR):存在于双链核酸分子中排列顺序方向相反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3.DNA链的呼吸作用: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不但处于断裂和再生的平衡状态中,氢键上的氢原子还能和水发生交换4.Cot曲线(Cot1/2):DNA 复性通常符合Cot 曲线(Cotcurve) 。
Cot 曲线标出了DNA复性的部分(1-C/C0)和横轴上的Cot 值。
5.DNA变性,复性:核酸的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结构的过程。
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可以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6.DNA的熔解温度(TM):最大吸光值一半时的温度。
7.基因组(Genome):生物细胞中单套染色体的所含DNA序列的全部组成。
8.C-值矛盾:从总体上说,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同生物在进化上所处地位的高低无关,这种现象称为C值矛盾9.基因家族(gene family):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经重复(duplication)和突变产生。
10.基因簇:基因家族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彼此紧邻所构成的串联重复单位。
11.割裂基因,Intron 内元,Economic外元: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而是被若干个非编码区(内含子)分割。
12.卫星DNA:真核细胞染色体具有的高度重复核苷酸序列的DNA。
总量可占全部DNA的10%以上,主要存在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通常不被转录。
因其碱基组成中GC 含量少,具有不同的浮力密度,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后呈现与大多数DNA有差别的“卫星”带而得名。
13.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双链中的每一条单链作为模板,分别合成一条互补新链,重新形成的双链中各保留一条原有DNA单链。
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需要的酶和蛋白质以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需要的酶和蛋白质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所涉及的酶和蛋白质。
DNA复制是细胞分裂和生殖的基础,它确保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性。
在原核生物中,DNA复制过程涉及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一、DNA复制酶1.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DNA复制过程中最重要的酶之一。
它能够在DNA 模板上合成新的DNA链。
在原核生物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DNA 聚合酶参与复制过程。
- DNA聚合酶Ⅰ:负责在DNA复制过程中去除RNA引导链,并以DNA链填充空位。
- DNA聚合酶Ⅱ:主要负责DNA复制过程中的DNA修复。
- DNA聚合酶Ⅲ:是主要的DNA复制酶,负责合成新的DNA链。
它具有高度的复制准确性和速度。
2. DNA解旋酶DNA解旋酶能够解旋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其成为两条单链。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解旋酶能够分离DNA的两条链,为DNA聚合酶提供单链模板。
3.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能够连接DNA的两条链。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 连接酶能够将DNA聚合酶合成的小片段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DNA链。
二、DNA复制蛋白质1. 单链结合蛋白单链结合蛋白(SSB)能够结合在DNA单链上,防止DNA链重新结合。
在DNA复制过程中,SSB能够保持DNA单链的开放状态,为DNA聚合酶提供模板。
2. DNA修复蛋白DNA复制过程中,DNA修复蛋白能够修复DNA链上的损伤和错误。
它们能够识别和修复DNA链上的碱基错误、缺失、错配等问题,确保DNA复制的准确性。
3. DNA拓扑异构酶DNA拓扑异构酶能够调节DNA的拓扑结构,包括超螺旋、环形和交叉等。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拓扑异构酶能够解决由于DNA解旋和DNA聚合引起的DNA链的拓扑问题。
4. DNA催化酶DNA催化酶能够催化DNA复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例如,DNA 聚合酶本身就是一种DNA催化酶,它能够将新的核苷酸添加到DNA链上。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动物科学专业《动物遗传学》课程试卷B 答案名词解释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4.DNA 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 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5.GT-AG 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 ,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 ,这种RNA 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 法则。
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家族。
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 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 片段打下标识、烙印的过程。
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二、选择题1.在DNA 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 )A.引发酶B.DNA 连接酶C.DNA 聚合酶D.单链结合蛋白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 ) A.XY B.XX C.ZZ D.ZW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 )A.50AA,2Aa,48aaB.49AA,42Aa,9aaC.100AA,10aD.50AA,50aa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 )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6.在原核生物DNA 复制过程中,负责引物合成的酶是(A ) A.引发酶 B.SSB C.螺旋酶 D.旋转酶7.DNA 复制中RNA 引物的主要作用是(A )A.引导合成冈崎片段B.作为合成冈崎片段的模板C.为DNA 合成原料dNTP 提供附着点D.激活DNA 聚合酶8.下列关于单链结合蛋白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D )A.与单链DNA 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B.保护复制中的单链DNA 不被核酸酶降解C.与单链DNA 结合,降低双链DNA Tm 值 D.以上都不对9.紫外线对DNA 的损伤主要是(B )A.引起碱基置换B.形成嘧啶二聚体C.导致碱基缺失D.发生碱基插入10.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A )A.只有在DNA 存在时,RNA 聚合酶方可催化RNAB.需要NTP 作原料C.RNA 链的延伸方向是3’→5’ D.RNA 的碱基需要与DNA 互补11.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 ) A.重复 B.基因突变 C.单倍体 D.嵌合体12.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B ) A.XY B.ZW C.XO D.ZO13.RNA 与DNA 生物合成相同的是(BDE )A.需RNA 引物B.以3'→5’方向DNA 为模板C.两条模板链同时合成D.新链生成的方向5’ →3’E.形成3’,5’-磷酸二酯键三、填空题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2.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间隔组成。
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酶及其相应的功能。
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酶及其相应的功能主要包括:
1.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DNA聚合酶是主要的DNA复制酶,具有在DNA链上合成新的互补链的作用。
2. DNA依赖的RNA聚合酶(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在某些原核生物中,DNA依赖的RNA聚合酶能够合成RNA链,用于后续的转录过程。
3. DNA拓扑异构酶(DNA topoisomerase): DNA拓扑异构酶能够解除DNA的超螺旋结构,在DNA复制过程中调节DNA的拓扑结构,防止DNA缠结和断裂。
4. DNA直链切割酶(DNA helicase): DNA直链切割酶能够解开DNA的氢键,将DNA的两条链分离,以便DNA复制过程中的DNA聚合酶进行合成。
5. DNA连接酶(DNA ligase): DNA连接酶能够将DNA链上的断裂连接起来,修复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缺口。
6. 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s): 单链DNA 结合蛋白能够结合在DNA的单链上,保护DNA免受酶的降解,同时在DNA 复制过程中保持DNA链的单链状态以供DNA聚合酶使用。
7. DNA降解酶(DNA endonuclease): DNA降解酶能够将DNA链进行切割,用于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修复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