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让你秒懂高压输配电线路
- 格式:docx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3
输电线路基础(识图)电力线路基础知识电力系统中电厂大部分建在动力资源所在地,如水力发电厂建在水力资源点,即集中在江河流域水位落差大的地方,火力发电厂大都集中在煤炭、石油和其他能源的产地;而大电力负荷中心则多集中在工业区和大城市,因而发电厂和负荷中心往往相距很远,就出现了电能输送的问题,需要用输电线路进行电能的输送。
因此,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
输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之分。
按电能性质分类有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
按电压等级有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之分。
输电线电压等级一般在35kV及以上。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主要有35、60、110、154、220、330kV、500kV、1000kV交流和±500kV 、±800kV直流。
一般说,线路输送容量越大,输送距离越远,要求输电电压就越高。
配电线路担负分配电能任务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我国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kV、l0kV。
架空线路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如大风、雷击、污秽、冰雪等)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同时整个输电走廊占用土地面积较多,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电磁干扰。
输电电缆则不受气象和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电缆隧道或电缆沟架设,造价较高,发现故障及检修维护等不方便。
电缆线路可分为架空电缆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电缆线路不易受雷击、自然灾害及外力破坏,供电可靠性高,但电缆的制造、施工、事故检查和处理较困难,工程造价也较高,故远距离输电线路多采用架空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是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各项因素后所确定的最大输送功率,输送容量大体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增大输送容量、降低损耗、减少金属材料消耗,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利用率。
超高压输电是实现大容量或远距离输电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输电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高压供电系统主接线图及变配电系统图讲解,非常详细一、高压供电系统主接线图变电所的主接线图是指由各种开关电器、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母线、电力电缆、移相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次序相连接的具有接收和分配电能的电路。
电气主接线图一般以单线图的形式表示。
1.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当只有一路电源供电和一台变压器时,可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如图2-44所示。
图2-44 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图根据变压器高压侧情况的不同,可以选择如图2-44所示的4种开关电器。
当电源侧继电保护装置能保护变压器且灵敏度满足要求时,变压器高压侧可只装设隔离开关①;当变压器高压侧短路容量不超过高压熔断器断流容量,而又允许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变压器时,变压器高压侧可装设跌落式熔断②或负荷开关—熔断器③,一般情况下,在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隔离开关和断路器④。
当高压侧装设负荷开关时,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250kVA;高压侧装设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时,变压器容量一般不大于630kVA。
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的优点是接线简单,所用电气设备少,配电装置简单,投资少。
缺点是该单元中任一设备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变电所全部停电,可靠度不高。
线路—变压器组接线适用于小容量三级负荷、小型企业或非生产用户。
2.单母线接线母线又称汇流排,用于汇集和分配电能。
单母线接线又分为单母线不分段和单母线分段两种。
(1)单母线不分段接线。
当只有一路电源进线时,常用这种接线,如图2-45(a)所示,每路进线和出线装设一只隔离开关和断路器。
靠近线路的隔离开关称线路隔离开关,靠近母线的隔离开关称为母线隔离开关。
单母线不分段接线的优点是接线简单清晰,使用设备少,经济性比较好。
缺点是可靠性和灵活性差,当电源线路、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时,全部用户供电中断。
此种接线适用于对供电要求不高的三级负荷用户,或者有备用电源的二级负荷用户。
图2-45 单母线接线图(a)单母线不分段;(b)单母线分段(2)单母线分段接线。
电工必读的30个高压二次回路图,知道80%以上的电工一定经验丰富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电路图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主要是反映直流电源电压的高低。
KV1是低电压监视继电器,正常电压KV1励磁,其常闭触点断开,当电压降低到整定值时, KV1失磁,其常闭触点闭合, HP1光字牌亮,发出音响信号。
KV2是过电压继电器,正常电压时KV2失磁,其常开触点在断开位置,当电压过高超过整定值时KV2励磁,其常开触点闭合,HP2光字牌亮,发出音响信号。
图1 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电路图直流绝缘监视装置接线图图2是常用的绝缘监察装置接线图,正常时,电压表1PV开路,而使ST1的触点5-7、9-11(ST1的1-3、2-4断开)与ST2的触点9-11接通,投入接地继电器KA。
当正极或负极绝缘下降到一定值时,电桥不平衡使KA动作,经KM而发出信号(若正、负极对地的绝缘电阻相等时,不管绝缘下降多少,KA不可能动作,就不能发出信号,这是其缺点)。
此时,可用2PV进行检查,确定是哪一极的绝缘下降(测“+”对地时,ST2的2-1、6-5接通;测“-”对地时,ST2的1-4、5-8接通。
正常时,母线电压表转换开关ST2的2-1、5-8、9-11接通,电压表2PV可测正、负母线间电压,指示为220V),若正极对地绝缘下降,则投ST1 I档,其触点1-3、13-14接通,调节R3至电桥平衡电压表1PV指示为零伏;再将ST1投至II档,此时其触点2-4、14-15接通,即可从1PV上读出直流系统的对地总绝缘电阻值。
若为负极对地绝缘下降,则先将ST1放在II档,调节3R至电桥平衡,再将ST1投至I档,读出直流系统的对地总绝缘电阻值。
假如正极发生接地,则正极对地电压等于零。
而负极对地指示为220V,反之当负极发生接地时,情况与之相反。
电压表1PV用作测量直流系统的总绝缘电阻,盘面上画有电阻刻度。
由于在这种绝缘监察装置中有一个人工接地点,为防其它继电器误动,要求电流继电器KA有足够大的电阻值,一般选30kΩ,而其启动电流为1.4mA,当任一极绝缘电阻下降到20 kΩ时,即能发出信号。
(1)放射式
配电线故障互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较高,配电设备集中,检修比较方便;但系统灵活性较差,有色金属消耗较多。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容量大、负荷集中或重要的用电设备
需要集中连锁启动、停车的设备
有腐蚀性介质或爆炸危险等环境,不宜将用电及启动设备放在现场者
(2)树干式
配电设备及有色金属消耗较少,系统灵活性好,但干线故障时影响范围大。
一般用于用电设备的布置比较均匀、容量不大又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3)变压器干线式
除了具有树干式系统的优点外,接线更简单,能大量减少低压配电设备。
为了提高母干线的供电可靠性,应适当减少接出的分支回路数,一般不超过10个。
频繁启动、容量较大的冲击负荷,以及对电压质量要求严格的用电设备,不宜用此方式供电。
(4)备用柴油发电机组
10KV专用架空线路为主电源,快速自启动型柴油发电机组做备用电源。
用于附近只能提供一个电源,若得到第二个电源需要大量投资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此方式供电,宜注意:
与外网电源间应设机械电气连锁,不得并网运行
避免与外网电源的计费混淆
在接线上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在正常停电(或限电)情况下能供给部分重要负荷用电
(5)链式
特点与树干式相似,适用于距配电屏较远而彼此相距又较近的不重要的小容量用电设备。
链接的设备一般不超过5台,总容量不超过10KW。
供电给容量较小用电设备的插座,采用链式配电时,每一条环链回路的数量可适当增加。
超赞!高压系统图解析(图文详解),值得收藏高压系统的概念高压就是电压等级为1000V及以上的电压即为高压。
高压主要分为三类:发电电压:6kV、10kV、15kV等输送电压:35kV、110kV、220kV、380kV、500kV等区域电压:6kV、10kV等电力系统的概念: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
高压系统的负荷分类高压用电负荷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一级负荷:是指突然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人身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用电单位。
包括:中央与国家的办公机构、国家级的大会堂、国际候机厅、省级以上的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商场、重要交通、通信枢纽等属于一级供电负荷。
一级负荷的供电方式主要有两种:1、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发电厂引来的两路高压线路供电。
2、由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引来的两路高压线路供电。
这两个区域变电站的上一级可以出自同一发电厂。
二级负荷:是指突然断电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和严重影响生产的用电单位。
包括:市县级医院、三星级的宾馆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住宅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均属于二级供电负荷。
二级负荷的供电方式主要有两种:1、两路高压线路来自于同一区域变电站的不同高压开关或不同母线段。
2、一路专用高压供电,配备发电机组、UPS或EPS电源。
三级负荷:即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供电用户均属于三级负荷。
供电方式:单路高压进线,无需配备发电机、UPS或EPS电源。
一、二级负荷常用的高压配电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高压配电的主要设备有:1、进线隔离柜:即内置高压隔离开关,保证高压电器及装置在检修工作时的安全。
2、高压进线柜:即内置高压断路器,主要是分断、闭合电路,有继电保护功能。
3、压变柜:即内置电压互感器,是将10kV电压变换成100V,提供仪表和二次控制回路的操作电源。
4、计量柜:即内置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能计量表等,计量电能消耗量。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初步认识图文详解01 何为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线路一般称为电力线路,其中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的线路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为输电线路,架设于变电(开关站)与变电站之间;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的线路为配电线路。
故输电或者配电线路不能按电压等级来区分,只有看其功能作用,在一些地区110kV线路是分配给用户的配电线路,但在一些农村地区35kV也属于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的输电线路。
电力电缆又分架空电力线路与电缆电缆线路,下面介绍的是架空输电线路。
▲架空输电线路目前国内常用的交流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有:220V、380V、6kV、1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等线路等级。
常用的直流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有:±500kV、±600kV、±800kV、±1100kV等线路等级。
油田电网线路电压等级有: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
一般输电线路设施包括:基础、杆塔、金具、绝缘子、导线、地线(含OPGW 光缆)、接地设施等部分。
▲输电线路基本组成02 基础输电线路杆塔地下部分除开接地装置外总体统称为基础,杆塔基础的作用是支承杆塔,传递杆塔所受荷载至大地。
杆塔基础的型式很多,应根据所用的杆塔型式、沿线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和施工运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2.1 常用基础型式主要如以下:▲常规分类▲钻孔灌注桩▲柔性直柱板式基础2.2 施工步骤线路复测——塔位定桩——基础分坑——开挖——浇筑——验收;2.3 基础施工基础分坑复测:准确确定杆塔基础的中心点位置、几何尺寸、高程、方向(线路走廊中心线轴线方向)土石方开挖:确定开挖方案,采用人工开挖;机械开挖。
▲机械钻孔桩基础施工:(基坑开挖完成后)→现场准备→模板安装→钢筋现场加工绑扎或安装(含预埋件、定位桩、接地体、地脚螺栓等)→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拆模→质量检验→缺陷处理→回填夯实。
输电线路基础(识图)电力线路基础知识电力系统中电厂大部分建在动力资源所在地,如水力发电厂建在水力资源点,即集中在江河流域水位落差大的地方,火力发电厂大都集中在煤炭、石油和其他能源的产地;而大电力负荷中心则多集中在工业区和大城市,因而发电厂和负荷中心往往相距很远,就出现了电能输送的问题,需要用输电线路进行电能的输送。
因此,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
输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之分。
按电能性质分类有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
按电压等级有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之分。
输电线电压等级一般在35kV及以上。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主要有35、60、110、154、220、330kV、500kV、1000kV交流和±500kV 、±800kV直流。
一般说,线路输送容量越大,输送距离越远,要求输电电压就越高。
配电线路担负分配电能任务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我国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kV、l0kV。
架空线路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如大风、雷击、污秽、冰雪等)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同时整个输电走廊占用土地面积较多,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电磁干扰。
输电电缆则不受气象和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电缆隧道或电缆沟架设,造价较高,发现故障及检修维护等不方便。
电缆线路可分为架空电缆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电缆线路不易受雷击、自然灾害及外力破坏,供电可靠性高,但电缆的制造、施工、事故检查和处理较困难,工程造价也较高,故远距离输电线路多采用架空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是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各项因素后所确定的最大输送功率,输送容量大体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增大输送容量、降低损耗、减少金属材料消耗,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利用率。
超高压输电是实现大容量或远距离输电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输电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